意思是说,你们这帮孙子看不到战争的惨烈,无恻隐之心你们简直禽兽不如纠结什么让谁掌握杀器?让陛下掌握就是陷君父于不义……大儒出马,一个顶俩太子一系的人和武惠妃一系的人差点儿晕倒。
该死的赵冬曦就是个憨直的纯文人,李林甫心中骂着,你丫懂什么李林甫刚想把话题拉回正轨,没想到搅局的笨蛋那么多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气愤的指着一帮子文臣骂道:“前线将士还在为国流血,徐国公七十岁高龄远赴大漠荒原,你们这些没心没肺的东西要么可怜敌人,要么提防自己人,什么意思?”
李隆基也终于发现这帮子人混蛋如顾,倾轧陷害也不分时候,就非得在朕最开心的时候添恶心吗?进谗言明明可以等过几天的李隆基脸色已经黑下来,冰冷的语气从遥远的御座飘荡下来:“军队勇猛就有谋反的可能,对吧?全裁撤了,把天下儒生都派去蛮荒之地宣讲圣人教化可好?”
李隆基从来不担心军队的谋反,这是他内心对自己魅力和威严的骄傲和自信当然什么事儿都有正反面,后来安史之乱就源于此。
左卫大将军薛讷字丁山也听出这帮子文臣不怀好意了,没有仪王的四两拨千斤,十六卫就撤销了自己给谁当大将军去?立刻出来附和陈玄礼:“军队再强盛也是陛下的军队,是大唐的子民限制大唐强盛的人居心何在?”这可能是开元十八年以来南衙十六卫的人第一次和北衙三军统一战线。
看網小说首发本
:
第157章 五王碑铭记轰天响()
萧嵩的长子萧衡正兼任着军器监,终于逮到机会,不屑的开口:“众同僚的担心也算老成谋国,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我军器监自有一套程序,不劳众位操心”
“今日庆功,他事容后再议。 ”国子祭酒张说笑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呵呵,剑有两面,看用在何处了”
李隆基脸色转好,高力士尖细嗓子在旁应和道:“启奏陛下,燕国公此言中正啊,仪王在洛州就引天雷劈山裂石方便挖凿河道,工程又快又不费力,臣以为,其心正,则行善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利在千秋却逼反了百姓,而咱的十二郎呀,不但自己掏腰包让劳役趋之若鹜,还解决水患让洛州百姓念朝廷的好儿呢”
“哦?这样用确实不错,他总是能出人不意啊……”李隆基心中嘲笑殿中一干人,你们有泼脏水的也有帮倒忙的,可你们都想不到人家早有预防、做出事来堵你们嘴吧?李隆基点头道:“璲儿钱多的用不完了,孝敬他父皇些也是应当的,哈哈……都水监何在?速去洛州验收河道”
卷帘散朝,皇帝也想摘桃子。
但这次的用人有问题,因为都水监令是不靠谱的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凭借这首诗在后世得到了‘七绝圣手’的美誉,但此时却从秘省贬谪到都水监……因为不合时宜就作在凉州、瓜州、酒泉相继失守的时候。他还拿给张说和苏頲评,弄得燕许两位大手笔哭笑不得。
你是说我大唐没有龙城飞将?你是说我大唐将士丧师辱国?你是说我大唐的疆域都缩小到阴山了?你是说我大唐不如秦汉……王昌龄你认便宜吧,要不是开元年间换做明清两代早就文字狱株连九族了
王昌龄在皇帝嫌弃的眼神下领旨,匆匆逃离长安城,策马扬鞭直奔洛州终于赶在工期最后一天满脸风尘的到达河阳仓口。
这一路的驿站换马不换人,王昌龄体会到八百里加急信使们的辛劳,马吐白沫,人被颠地五脏六腑都挪了位,远远看到仪王的楼船靠在岸边,模糊的双眼中都是曙光王昌龄从马背上滚落下来,顾不上掸落嘴里的尘土,就以110米栏的速度前冲……因为,他听到礼袍声了。
‘轰’惊天巨响;‘哗’惊涛骇浪;‘吼’人声鼎沸欢呼雀跃……那是人工河道两头儿连接黄河最后的屏障,整整一百天,在定向爆破中轰然崩塌。可怜七绝圣手年纪年纪已经不小,却忘了腿是自己的,跑的没知觉了却眼睛红肿的生疼。
扑簌簌,崩到天际的泥土好似雨下,满头满脸都是黄汤;啪啦啦,炸上半空的鱼虾展尾翱翔,王昌龄的脸上竟被一条大鲤鱼抽了两下,这个腥气啊……自己干嘛来了?为朝廷为都水监分羹来了就差一步啊,难道就咬不着那么一口吗?
滚滚黄河东逝水,浪花拍死狗熊王昌龄腿一软,就在距离观礼台半尺远处跪在了地上。
“咦,这不是都水监王大人吗?”观礼台上李璲恰好扫视过来,一开口惊动满台的人都看见灰头土脸的诗人了,冷笑连连的何止李璲,走下来扶起王昌龄亲切的说:“王大人不必行此大礼,本王没做什么,都是百姓们齐心协力,快快请起吧”
谁他玛给你叩头了?王昌龄没骂出声来,起身却觉得很是压抑,因为面前那巨大的阴影挡住了阳光……河心岛上一座十丈高石碑屹立山顶,威武雄壮的麒麟石雕托在碑下,王昌龄顾不得和李璲客气,眯着眼望去。金灿灿的碑文俯视着新河道,上“人定胜天”四个大字,落款是“大唐开元十八年夏,庆王琮荣王琬仪王璲颍王璬永王璘,领洛州百姓治水于此,遥祝大唐河清海晏,明皇万岁”……
王昌龄的心彻底凉了,合着一个字都没想着提提我啊。
功德碑上刻这些字是有原因的,李璲突然想到历史进程里李璘谋反被杀、李琬兵败羞愤等情节,再加上李隆基这个喜怒无常、把诛杀亲儿子当作为国为民大仁慈的父亲,若不是太子党跟自己不是一路,李璲说不定会把李瑛、李瑶、李琚的名字刻上去,将来李隆基想做禽兽事的时候、写在一起名字的人将来反目成仇的时候,想起这个颂德碑屹立不倒、哪怕心头稍稍泛起一丝不忍也好啊
有这么深的含义在,所以,这碑上哪有地方去顾及都水监的面子?包括上面的法,出自高适、岑参的手笔也够了,也轮不到王昌龄再表现。李璲看到他的时候就猜到他的目的了。
此刻看老王噎得不知所措,李璲笑眯眯的先开口把他往沟里带:“王大人是来观礼的还是来捐助的?唉,恐怕都有些晚了呢不过没关系,本王作为父皇的儿子,为了大唐百姓福祉,就替你都水监做了这些事也没什么,呵呵,不用谢。”
“不谢就不谢”王昌龄真哭了,因为骂街的话憋着难受把自己憋哭了,如今只能强词夺理的挽回一点儿是一点儿了,于是拱手道:“回禀殿下得知,我都水监对天下河道的管理是有计划的,对每一处的规划治理早有方案,但要轻重缓急一步步来,您的好意我们自当心领,可打乱了我们都水监的筹划,殿下,您不去淮南赴任,这……是不是管过界了?”
王昌龄越说越气愤,后面已经有点儿不客气了。但李璲假装听不出来
“哎呀呀确实怪本王考虑不周,给都水监造成了麻烦,这可如何是好?”李璲笑道:“要不,本王这就让他们把新河道重新填埋回去,然后上奏父皇请罪,就说不该惹王大人生气,请都水监重新挖掘,您看可好?”
仪王的伶牙俐齿以前只听说过,羞愤国子监、挑战集贤院、难为贺知章等,今天王昌龄见识到了你那‘河清海晏明皇万岁’的颂圣碑都立起来了,谁敢推倒掉重来?让我都水监重挖一遍,亏你想得出,我们压根儿没有这个计划,你当什么真
本文来自看書網小说
:
第158章 献香茗茶圣离深山(上)()
王昌龄不想纠缠,叹气道:“直说吧,殿下,您要如何才肯给下官一个面子?毕竟都水监那么多同僚还要指着俸禄养家糊口呢”
“王大人既然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本王理解,那就……”李璲好像就要退让了,却有高适很恰好的凑过来阻拦道:“殿下不可啊咱们可是花费了亿万钱的,您不心疼扔了做人情,可也要问问那么多累死累活的士卒、百姓愿不愿分功劳给外人啊”
李璲顿时露出难为情的样子,冲王昌龄摊摊手说:“仲武先生说话总是那么耿直,没个轻重,让王大人见笑了。 ”
你装你演王昌龄撇撇嘴,心想你俩的演技不嫌很假吗?刚不是冠冕堂皇的说为了造福苍生的吗怎么又提钱王昌龄根本不看高适,干脆的说:“下官知道这里面的开销甚大,让殿下独自掏腰包而别人来分功劳确实不合适,但亿万钱都水监也真拿不出,呵呵,想必以殿下的聪慧定能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咱们这不是商量呢嘛”
老家伙你有这态度就好李璲和高适对对眼神,才开口说:“王大人不让本王吃亏,本王感激不尽,要不这样吧,河道开通后的运营管理、码头税收、土地租售等无尽的麻烦就都不用都水监头疼了,本王和洛州官员一力承担下来王大人您看那托碑的两尊石麒麟,本王就一边刻上洛州府刺史倪澜,另一边刻上都水监令王昌龄可好?”
那些事儿是无尽的麻烦吗?分明是无尽的利益王昌龄揉揉眼深吸口气,还能说什么,河心岛上不是已经修好了成片的店铺馆舍了吗,还商量什么好不好的仪王镖局的招牌都在最大的一栋楼前摇摆了,王昌龄甚至相信,那两行字恐怕都已经刻好了
王昌龄只有领了这份情,在高适递过来的早就准备好的一份文上签字,连内容都懒得看了。说:“多谢殿下成全”
李璲挂着狐狸般的微笑送他急匆匆回朝复命,然后就继续隔河观赏周漓珂指挥镖局的人占据江心岛……这么重要的中转站当然握在自己手里了……在上万百姓的欢呼声中,李璲辞别洛州官员登上坐船,终于驶离再次开拔。
只是不知道的是,王昌龄回京的路上拐了个弯去办私事李璲要是知道他去见那个人,一定会想起来一个故事而阻止他尽管那个人也很不靠谱。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前一阵有个人向皇帝求官时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写句诗‘不才明主弃,永怀愁不寐’这不是疯了吗?这什么意思……明主不要我,我心里不舒坦……李隆基好脾气道:“卿不求仕而朕亦未尝弃卿奈何污我”没杀了他只是放归山林。
所以孟浩然只能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化身为老农种地为乐,更大的乐趣是有故人来访,最聊得来的就是王昌龄。
两人对坐闲聊,好好烹茶不好吗?非得吃海鲜原本还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呢,可孟浩然等不到重阳日了,他后背上的毒疮和海鲜、啤酒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王昌龄告辞,前脚走,后脚田园派的老清新孟浩然就尘归尘、土归土了。
而这个时候,李璲等人也到了一处秀丽的田园,同样就着河鲜饮茶汤,只是没人有忌口或过敏而已……
……过了河阳仓往东不远就是众流交汇之处,从这里河道将一分为五,往东北是永济渠和济水,往东是黄河下游,往东南是通济渠和汴水,仪王一行的楼船驶入通济渠,过郑州、汴州皆不入城,只用了三天就到了宋州。
李璲决定在这里停留,因为宋州在不远的将来还有一个名字:睢阳如果将来安史之乱不可阻挡的依然发生的话,将有一个名字把睢阳城镌刻在史公笔上,他少年聪慧过目不忘,他武功盖世智计百出,他忠军爱民扶危大唐于即倒,他意志坚定独木难支而不降他留下的诗不多,却有李杜难以企及的气概,在李璲心里他文可配辛弃疾和文天祥,武可比孙武子和岳武穆。
李璲站立船头轻声吟诵那首此刻还没出世的诗:“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距离最近的茗烟都没听清一个字,古怪着主子又出什么神。
揣着寻访的目的游览宋州的名胜,一不小心几人就踏入了这处深山密林中的清雅地。山顶云蒸霞蔚中青烟缭绕,掩不住飞檐斗拱间‘玄真观’的匾额,山腰虎啸猿啼间此起彼伏,又露出庄严肃穆的‘龙盖寺’山门,这个地方有意思啊……僧道遥相呼应竟互不侵扰,不因人气而侵扰鸟兽家园,恬淡相处怡然自得。
萧子琪好似好奇宝宝,正在山路上左顾右盼之际,斜侧里小径传来黄鹂般的歌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好美妙的歌声,好凄楚的词句”萧子琪一声惊叫顿时惊起一群鸟雀扑棱棱的飞起,那婉转的歌声也被打断了,树后闪出一个婀娜的道姑,扛着花锄挎着花囊,看到李璲一行陌生的面孔稍稍有些诧异,但也不过一瞬,就从几人打扮上看出不似凡人,顿时两颊浮起笑意,欠身道:“几位贵人远道而来,刚好智积禅师邀季兰茗,不妨同往?”
那两弯似蹙非蹙挂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情目让人不禁心神一荡,萧子琪于袖笼中暗暗掐李璲腰间软肉,这才让李璲恢复不至于失礼,笑道:“姑娘高雅有魏晋遗风,若是客气反倒显得我等俗人矫情了,甚好,李璲恭随”
这场景要是放在后世的视频上,估计标题就是‘无知女好心招待陌生男引狼入室,政府提请广大市民莫要单独出行’……但唐朝比后世开放的多,李季兰也不是无知少女她一眼就看到李璲身后跟着精悍甲士、本身又紫袍上密绣银线,这绝不是有钱就能使用的。
所以李季兰也不害怕,当先引着几人就往竹林中去。而李璲也没什么好认生的,听到那首诗就知道遇到的人是谁了,见面后果然其美貌更胜史上的描绘。
很快就看到一片小小空地上有茶炉水沸,而古怪的是一个胖大和尚与一个小童平等而坐不分尊卑。看美貌道姑引着几位贵人到来,老和尚起身合什道:“远来是客,请入座饮茶,不知贵人如何称呼?”
那老僧眯缝着眼睛上下打量,这举动令李璲心里对他看轻了不少,竟不如年轻道姑洒脱,而那小童更是专心于烹茶之道沉浸其中,竟似不知人来,让李璲高看不少。李璲笑道:“不敢称贵,李璲是也,这是拙荆萧氏,那是友人高君仲武先生。”
“高仲武?阿弥陀佛,可是写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的高仲武呵呵,豪气干云可惜戾气太重了……”老和尚颤抖长眉和善的说着,突然想起什么,瞪大眼睛指着李璲道:“高仲武委身追随,那么,你是仪王殿下?”
高适向老僧还礼,连说不敢当,但眉宇间还是很开心的,又向老僧引荐道:“这位就是仪王殿下,智积禅师有礼了。”老僧起身,引李璲几人席地而坐。
李璲倒也不介意,只是看着那认真的男孩儿还是只把注意力关注在茶炉上,很好奇的问老僧:“这位是禅师的弟子?”
李季兰没有和萧子琪挨着坐,反而坐在男孩儿身边,抚着男孩儿的头,老僧合什道:“老僧没什么可教导他的,阿弥陀佛,是老僧的小友陆羽,只有僧俗之分。”恬淡的语气倒是让李璲对他又高看了一些。
但陆羽这个名字李璲有印象二十年后他被尊为茶圣难怪烹茶时如此专注,任何人做任何事前提都是天分,没有天分的人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是水中花镜中月李璲不恼,反而有了兴致感觉此行已然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