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轿帘一掀,王崇古须眉皓然,虽然没像马自励那样诚惶诚恐的整理衣冠,却也是叫管家通名报姓,然后自己走了进去。
请客的主人秦林,莫说降阶相迎,到这时候连脸都没有露一面!
蒲州人的稀奇还没看完,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杨博的儿子杨俊民,巨富沈家的当代家主沈鑫,都前后脚的赶到秦家,而且那副患得患失的样子,和前面的马自励相差无几。
好在有王崇古这尊大神顶在前头,众人到这里也见惯不惊了,等四位大佬都走进秦林府邸,那扇镶铜铆钉的大门徐徐关闭,看热闹的人们齐刷刷把舌头一吐:秦长官到底有什么本事,让这些轻易不动的大佬都聚到他这里来?
“再通西域,重开丝绸之路!”正厅之上,秦林手指身后的巨幅地图,一句话掷地有声。
尽管早已从请帖书信上了解到大体内容,王崇古、马自励、杨俊民、沈鑫都还是觉得这句话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声音在花厅中回荡,耳膜嗡嗡作响。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在汉唐时代,丝绸之路是一条铺满黄金的泱泱大道,它的辉煌为汉唐文明增添了瑰丽的色彩,长安城有胡姬当垆卖酒,而罗马皇帝也以身穿中国丝绸长袍而自豪。
对于沿途,特别是关中山西一带的商人来说,这条商路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财富……
可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中心由关中、河洛,逐渐向东南沿海转移,同时由于西夏、辽朝、金朝相继而起,这条路就不能保持畅通了,慢慢地没落下来,被从泉州广州出发,经南洋抵达波斯湾和红海沿岸的海上丝绸之路取代。
元朝时候,丝绸之路曾经有过短暂的复兴,因为蒙古帝国陆上称雄,最盛时几乎统一了除西欧之外的整块亚欧大陆,丝绸之路尽数在版图之中,而蒙古帝国的海上力量就稀松平常,远不如宋代那么辉煌,所以东西方贸易的重心又从海洋转回,至少是部分的转回陆地。
到了元朝中期,因为汗位之争,四大汗国逐渐不服从元朝皇帝,路上丝绸之路再度陷入混乱而衰落,明朝建立之后哈密卫等处陆续失陷,力量收缩回嘉峪关以内,丝绸之路更是此路不通,贸易完全由海运承担,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建立起了完整的南阳朝贡体系,力量最远达到红海沿岸。
可时移势易,如今的南洋已成西洋人的天下,朝廷还暂时没有力量去对付他们,至少在远海不行,那么,何不把陆上丝绸之路重新利用起来,哪怕承担一小部分商贸往来,也比马六甲握于西洋人之手,远洋海贸尽数受制于人来得好些?
何况秦林此时抛出计划,里头还含着一层深意……
四家大佬互相看了看,还是辈分最尊的王崇古先开口:“秦将军美意,我等自是求之不得,只不知秦将军有何手段,能重开丝绸之路?”
第913章 坑了这个坑那个
王崇古话一出口,马自励、杨俊民、沈鑫都眼巴巴的盯着秦林,似乎要从他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晋商晋商,首先是大商人,其次才是大官僚、大地主。
明中期以后商贸逐渐兴盛,用后世泛滥成灾的说法,乃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田租所获的利益即使极尽盘剥,泥腿子身上能刮出几两油?远不如行商那么日进斗金嘛!晋商豪门的收入有大部分来自行商,租税所得只是小头。
至于做官,光耀门庭、庇护家族,更大程度上是替他们的商业活动保驾护航、开拓局面,比如晋商希望和蒙古诸部开边贸互市,王崇古就竭力支持张居正推动俺答封贡。
无奸不商,在座的四位晋商大佬没一个不是老奸巨猾之辈,他们最清楚丝绸之路四个字的分量——那就是金山银海!
重开丝绸之路可能获得的利益,真是难以想象,就算白痴都知道,通过丝绸之路,和盛产羊毛、宝石的中亚,人口众多的印度,富饶的波斯和鲁密国贸易往来,丰厚的利润绝对会让人头晕目眩!
所以一旦听说秦林有重开丝绸之路的计划,哪怕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渺茫到只有百分之一,关中三晋豪门的四位大佬就要放下手头的任何事情,毫不迟疑的赶来会面。
此时此刻,他们投向秦林的眼神,怀疑与热切交织,既有些不敢相信,又盼望他说得实话,能拿出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秦林微微一笑,晋商家主们有这种反应,早在他意料之中。
他想替关中三晋的父老乡亲,想替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真正做点事情,之所以重开丝绸之路,也有他的想法。
晋商的确干了不少坏事儿,历史上造成明朝覆亡华夏沦陷悲剧的两大势力,都和他们有着密切关系:关中流民四起,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如火如荼,逼得崇祯吊死煤山,固然有朝廷政策不当,可晋商大地主的盘剥也是激发民变的重要原因;建奴起初被堵在关外,明朝的封锁让他们缺粮少衣兵器匮乏,又是晋商走私违禁战略物资……
不过,晋商天生就是汉奸叛徒卖国贼吗?是不是别处的巨商就是老老实实做生意,唯独晋商喜欢卖国?
这倒也未必。
十六世纪的商业环境,说实话不咋的,要么官商勾结,要么刀头舔血,甚至两者兼而有之,从五峰海商到后来的郑芝龙郑成功,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你能想象一群纯粹的商人能跑到日本割地称王,另一群商人可以打跑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军?至于同时代的西方,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正在给海盗船批发私掠证,以大不列颠的名义进行合法抢劫呢!
为什么独独明末的晋商,几乎作为一个整体背叛了大明,背叛了我们这个民族?秦林就寻思,也许是根子出在封闭的地理位置上。
史上任何一个利益集团,都有发展壮大的内生需求,在东南沿海,这个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辽阔的海洋、日本高丽、南洋千岛万国和更远的国度,几乎可以无限制的扩张下去,直到与西方殖民者碰撞斗争形成平衡。
但在山西关中的晋商集团这里,就遇到了难题,西进是荒废的丝绸之路,北上是贫穷的蒙古草原,西南是更加贫穷的雪域高原,往东南的河洛中原倒是富庶,可这时候商业重心已转移到江南,相对于江南较高的生产水平,晋商的货物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事实上他们主要得靠官商结合垄断盐业,才能维持庞大的商业帝国。
于是困守关中三晋的晋商集团,没有外向拓展的合理空间,想发展壮大就只能加重对内的盘剥,或者搞违禁走私。前者致使关中疲弊,为明末流寇蜂起打下底子,后者则喂肥了建州女真……
打掉晋商?没用,就算秦林虎躯一震,把王、杨、马、沈四家都扳倒,等将来中小晋商取代了他们的位置之后,也会选择同样地道路,而且王崇古还有点正义感,换作别人只怕更加不堪。
堵不如疏,既然晋商只是求财,秦林就给他们指明一条金路,让他们从对内压榨、违禁走私这条邪路,走回对外拓展的正途。当年老泰山张居正可以利用晋商想和蒙古人做生意这点,在俺答封贡上得到王崇古的有力支持,秦林何尝不可以重施故伎?
秦林呵呵一笑,伸手拍了拍巴掌:“两位佛爷,哲别,都出来吧!”
干瘦的威德法王一袭白色镶花白的法袍,头戴毗卢帽,富态的索南嘉措穿红色法袍,戴尖顶帽,哲别穿翎根甲,腰挎大汗弯刀,背着顽羊角弓和雕翎箭,三人摇摇摆摆地走出。
秦林笑嘻嘻地介绍:“这位威德法王,大家都是老相识了,索南嘉措佛爷乃是黄教高僧大德,哲别将军是土默特部三娘子麾下重将,塞北有名的射雕英雄。”
四位晋商家主连声道久仰久仰,威德法王这三位也格外客气,哲别粗声大气地说王太师当年在宣大线上督师,现在大名还响彻塞外,实在佩服得很。
马自励、杨俊民、沈鑫还有点没想明白,只觉得秦林格外会笼络拉扯,把黄白两教的佛爷和蒙古大将都弄到家里,实在是能人所不能,换成另外一个人这么搞,看索南嘉措和威德法王不打得天翻地覆?
王崇古最为老谋深算,昏黄的老眼中精光一闪,拈着雪白的胡须连连颔首:“秦将军果然言出必行,如果土默特部和乌斯藏两教都肯从旁襄助,重开丝绸之路已成功了大半!”
马自励等人先是一怔,接着就大喜过望。
其实,丝绸之路这条铺满黄金地道路,沿途谁不想让它重新贯通呢?利益都可以分润嘛!
比如现在雄踞天山南北的叶尔羌汗国,就屡次遣使来朝,希望开通贸易。
之所以此路不通,只因大明在河西走廊西端的哈密卫、安定卫等全部的七个卫所,已在弘治到嘉靖的百年间陆续失陷,现在明军步骑不出嘉峪关,河西走廊的西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就被堵塞了。
照说吧,名义上控制这些地方的叶尔羌汗国,也是非常希望能够开通商贸的,其历代苏丹还屡次遣使前来大明朝觐,只可惜哈密等卫的局势实在太乱,叶尔羌汗国、本地西域诸部、东察合台汗国后裔、北面的准噶尔部、南面的乌斯藏人,还有蒙古草原西南面大大小小的部族,你方唱罢我登场,闹腾得不亦乐乎,地面上乱成一锅粥,哪个不要命的商队敢往这里走?
可要有蒙古诸部中最强大的土默特部,以及控制乌斯藏局势的黄白两教支持,就一北一南把哈密等卫夹在了中间,威德法王和索南嘉措约束青海乌斯藏诸部,三娘子坐拥二十万控弦之士,以盛兵越大漠而西向,谁能当之?这样从南北两面展开的钳形攻势,对那些西域大大小小的势力来说,绝对如泰山压顶般不可抵挡!
更何况,秦林并不是要占其地,杀其民,只要起到威慑作用就够了,控制住局势,打通了商路,沿线各部多多少少还有点好处,西域诸部也不会拼死反抗。
只要不真正占领土地,恐怕叶尔羌汗国都会在丝绸之路的利益诱惑下,睁只眼闭只眼算了,还要主动担任二传手,把商品过境往更远的波斯、印度、奥斯曼土耳其运送呢。
从巨大的利润里面抽出一小部分,换成蒙古和乌斯藏急需的砖茶布匹瓷器铁锅之类的生活用品,作为出力的蒙古乌斯藏势力的报酬,就能将这个机制长期有效的维持下去,源源不断的财富诱惑,会将这条金路一直向西延伸下去……
秦林望着王崇古笑而不语,此时一切尽在不言中,有了这么大的利益,无论说什么,晋商都敢跟着他干。
王崇古一大把年纪可不是白活的,当机立断:“秦将军如此大才,竟被奸臣谗害,欺我大明无忠贞之士么?老夫忝为三朝老臣,尚有门生故吏遍及朝野,自当上表保举秦将军开复原官!”
马自励、杨俊民也明白过来了,忙不迭地道:“愿附王老先生骥尾。”
秦林嘿嘿坏笑,竖起两根手指头:“第一,当今天子的脾气,大伙儿也都知道,这件事要成,还得许他一笔银子。”
这个不消说,众晋商家主拍胸脯表示没有问题,沈鑫在商言商,表示秦将军那份也不能少,将来怎么算账怎么分成,大家再慢慢磋商,总不能亏负了秦将军。
秦林竖起的手指头只剩下一根了,众人眼巴巴地看着,等他说出一番什么话。
“重开丝绸之路,江南、中原到关中的运输负担必定极重,汴河渭河都需要疏浚清淤以便船舶通行,诸位是不是……”秦林笑容可掬,这个坑也是明摆着的,不过众位家主也只能义无反顾的跳进来呀,哇咔咔咔……
第914章 一代新人胜旧人
马自励忙不迭地点头:“将来开通丝绸之路,西域各色番货要南下,江南出产的丝绸茶叶细巧货品要北上,运输压力倍增,我等当请朝廷尽早疏通诸河,以便转运货物。”
杨俊民赔笑道:“俺答封贡以来,边境贸易兴盛,蒙古诸部要的布匹瓷器都产自南边,陆路转运不便,我等已颇觉焦头烂额,本也要奏请疏通诸河以利南北转运,既然秦将军先提出来,我等欣然从命便是。”
秦林抿着嘴只是笑,那表情颇有点请君入瓮的架势,马自励和杨俊民互相看看,心头暗道古怪,难道秦长官还有别的意思?
沈鑫经商的资格比前两位还要老些,略想了想,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朝廷疏浚诸河,我等叨光不少,当然要捐银纳粮以助盛举,就请秦将军从中操持吧——不过疏通河流、整修水利,这是两岸士绅百姓都有利的,朝廷也有朝廷的担当,断不至将担儿都压在咱们肩上。”
沈鑫这番话里里外外都照顾到了,说得真是滴水不漏,马自励、杨俊民在旁边听了都佩服他心眼多,心说这次秦将军总该应承了吧。
秦林依然笑而不语,嘴角微微翘起,眼睛眯成了缝儿,那样子简直就是只狡猾的小狐狸。
马自励、杨俊民、沈鑫都没辙了,只好求援地看着王崇古,少师府倒霉之后,关中豪门就隐隐以王家为首了。
小狐狸的鬼主意,总瞒不过老狐狸,王崇古活了七十多岁,除了没做过内阁辅臣,大明朝上上下下什么官都做过,海瑞罢官、严嵩倒台、高拱专擅、张居正新政,除了男人生孩子没见过,大明朝里里外外什么事情都见过,哪能不知道秦林肚子里打的鬼主意?
王崇古把雪白的胡须一捻,腰板挺直,面色肃然,声若洪钟地道:“治河乃百年大计,关系两岸无数生灵,不可不慎也!欲治河,先择人,如选到那昏官贪官庸官,治河不利反生水患,岂不令两岸生灵涂炭?老夫以为,原工部侍郎潘时良不仅清正廉洁,更兼治河有术,我等当保举他起复原官,总管治理中原诸河!”
哎呀,原来如此!马自励、杨俊民、沈鑫这次是真的恍然大悟了,异口同声地说潘侍郎乃国朝第一治水能员,除了他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疏浚诸河,咱们一力保举他开复原官。
潘季驯是万历厌恶之人,保举他要冒不小的风险,但比起开通丝绸之路的巨大利益,这又算不得什么了。晋商为了赚钱,连通敌卖国都干得出来,还怕保举一个不争权只干活的工部侍郎?
秦林这才慢慢地收回了手指头,马自励等人心头一松,全都喜不自胜,跃跃欲试的准备和秦将军击掌为誓了。
孰料秦林收回来的手,又轻轻按在了桌上,淡淡地道:“对了,丝绸之路一开,财源滚滚而来,就不必鹭鸶腿上刮肉,太过盘剥关中三晋的百姓了吧?关中三晋民生疲弊,是该推推新政了,我那老把哥张都堂只想得个清名,诸位为子孙后代计,还请配合一二。”
不咸不淡的两句话,直如晴天霹雳般炸响,王崇古眼睛一眯,杨俊民倒抽一口凉气,马自励眉毛斜挑,沈鑫紧紧抿着嘴,表情都十分古怪。
秦林重开丝绸之路,税赋让朝廷满意,利润让晋商满意,由此起复潘季驯,甚至还可由此发端,措置接下来的展布……但最紧要的还是关中三晋的百姓!要把前些年受到关中豪门联手抵制,在关中三晋没有真正落实的新政,给重新推行下去!
见四位豪门家主都闭口不言,秦林忍不住嘿然冷笑,果然是送利与人易,夺利于人难,哪怕重开丝绸之路的利益,远大于盘剥佃户获取的利益,晋商豪门仍免不了迟疑。
毕竟,新政推行不仅是经济上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还触动了地方政治格局,削弱了晋商豪门以大地主身份,在民间扎下的根基。
“关中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