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变-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钟文耀这一说,唐国安才突然想起来,一边从西装里怀口袋里掏出一封信,一边笑着对秦川道。

    “鸣鸿,焕荣从美国来信了,你看看。”

    一听被派往美国,去和美国各大学建立联系以及派遣留学生的事情的吴焕荣有信,秦川顿时来了精神,伸手接过唐国安递过来的信,忙不迭地从牛皮纸信封里抽出厚厚的一叠写满字迹的信纸看了起来。

    吴焕荣在信中说,因为有在美国做报纸编辑的李恩富和旧金山领事欧阳庚,以及经商的李桂攀、做律师的张康仁这些留**童的热情协助,他在美国事情办的极为顺利,已经和哈弗、麻省、哥伦比亚大学联系妥当,对方同意接收留学生。但是有两个条件,一是这些学生必须达到他们的标准才能正式进入他们的大学学习;二是,不管是留学生还是对方派遣到tj的客座教授,他们要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

    这两个条件,在秦川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秦川立刻拍板,要唐国安和荣尚勤马上着手组织赴美留学的事情,人数越多越好。同时要唐国安再在震旦大学现有的教授中,也要分批选派部分教授赴美完成昔日没完成的学业或者进行深造。

    在吴焕荣的信中,还有一件事让秦川很有些激动。

    那就是吴焕荣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所在前年刚刚开办的一个名叫斯坦福的大学,这所大学是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早逝的儿子出资兴办的,斯坦福对于和震旦大学建立校际联系十分热情,亲自带着校长斯塔尔。佐敦到旧金山找到吴焕荣联系。按照吴焕荣在信中所说,斯坦福表示,他十分愿意帮助这些中国孩子在美国学习,愿意在加州为留学的孩子们提供一切便利。

    只不过,吴焕荣看起来对于和这所新办的大学合作不是很热情,吴焕荣提到,这所名叫斯坦福的大学,现在的学生只有一千人,教授也只有数十人,在美国名不见经传。

    斯坦福,在后世那可是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名牌大学,这可是求之不得的。最主要的是,按照秦川的记忆,这所大学在明年随着斯坦福的去世,马上就要先入财政危机,震旦大学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得到讯多别的大学无法给予的好处。

    秦川有些激动地交待唐国安:“介臣,你给吴焕荣回信,可以告诉他,他在美国要重点和这所斯坦福大学进行联系。”

    唐国安显然早已看过信,对于秦川的指示很有些不解,刚要开口询问,被秦川截住话头。

    “介臣,这所斯坦福大学也是新建,咱们震旦大学可以向对方学习借鉴的东西更多,和他们联系的越紧密,对咱们帮助越大。”

    秦川把一杯啤酒一饮而尽,努力控制着心中的兴奋,对李明方和唐国安道:“介臣,我还有一个想法。”

    “我想在震旦大学设立一个校董会,老李担任董事长,另外在邀请一些有志于兴办教育的人担任懂事,比如宁星普、吴调卿、杨少农等,基金会的资金初期完全由我承担,后期也可接受捐款,学校的教学及发展都由懂事后决定。。。。。”

    秦川的想法,和唐国安这些人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国外的大学也都是如此,只是这些人一直没有说,见秦川首先说了,唐国安和钟文耀、荣尚勤等人眼睛不由都为之一亮。

    唐国安满含真情兴奋地对秦川说道:“鸣鸿,偌大一个大清,真心兴办教育,你是第一人,有你这样真心办教育的支持,我保证,一定把震旦大学办成一个人才辈出的名校。”

    秦川连连兴奋地点头,然后开始和三人热烈地谈论起来。

    见唐国安和秦川越说越热络,盐团修械所所长陆德彰有些坐不住,找着一个空隙,凑到秦川耳边低声说。

    “大人,你要求的事情,我们以及搞出样品了,你看咱们何时去静海的靶场。。。。。。”

    ;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还要制药() 
陆德彰的话,让秦川一颗心不由自主地地一抖,紧接着,一股巨大的惊14从秦川的心底猛然蹿升起来,因为激动,秦川端着装满琥珀色啤酒的高脚杯的手都微微地有些颤抖,以至于刚刚添满的一杯酒都洒了出来。

    这时秦川也终于清楚,为什么陆德彰自从见到自己,脸上就一直蕴含着喜色,眼神中也透着一股抑制不住跃跃欲试的急迫之情。

    秦川尽力控制着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让自己心中那股难以言表的兴奋显得过于突兀。

    秦川放下手中的酒杯,拿起茶几上的一条毛巾一边擦着洒在手上的啤酒,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

    “明天就要过年了,初七之前部队都不会再去静海。这样,你一会就在你们修械所的小靶场上,按照我以前跟你说过的检测方式,做好准备,随时等我的命令。”

    “这。。。。。。”

    陆德彰略一犹豫,愣怔了一会猛然兴奋地站起身。

    “好,我这就去准备。”

    陆德彰说完,几步奔到楼梯旁的衣帽架上,伸手取下自己的大檐帽和盐团连以上军官配发的黑色紧身皮大衣,随便把皮大衣搭在手臂上,“咚咚咚”,在一阵楼梯响声中匆匆下楼。

    陆德彰这一打岔,唐国安、钟文耀、荣尚勤三人也意识到,秦川还有很多事情,他们几个占用的时间太久了。唐国安转头看看一旁苦笑的潘斯炽、周盛谏、金立三、李明方、叶希来、徐熙芳等人,唐国安笑着喊着曹茂祥的字说道。

    “荣盛,你也抓紧时间,把事情说的简洁些。”

    曹茂祥明白唐国安的意思,只不过他也有一肚子的话,哪里说简洁就简洁得了的,只好对着众人歉意地笑了笑,急忙汇报起来。

    曹茂祥的震旦医学院紧挨着震旦大学,是一个方圆两万多坪的大院,大门两侧以两座对着街面开门的二层砖楼为院墙,一座是药房,暂时和普通的药房一样,只是售卖中草药,也有坐诊医生,相当于中医门诊。另一座用作附属医院的诊室和病房,这里既有中医也有西医诊室。院子里还有一座四层大楼,这是震旦医学院的教学楼。此外,在院子的后墙边,还有两个大厂房和几个仓库,两个大厂房中的一个是医学院分检清洗中草药的车间,另一个内部还在建设中,这是准备用来生产秦川指示的中成药和包扎外伤的纱布的车间。

    学校里现在除了曹茂祥、周传谔、金大廷、朱汝淦等几个人,还聘请了几名有经验的中医,此外正在通过小威廉、吴焕荣和德国、美国方面联系,准备从德国、美国聘请几位医生前来教学授课。

    医学院暂时还没有招收学生,按照计划,准备在日后的震旦中学里招收一些有志于医学的青年学生,现在曹茂祥他们几个除了和那几个有经验的中医在研制实验中草药止血药物,再就是给盐团医务连进行外伤急救培训。

    盐团医务连的培训就不必说了,这是一支军队必须要具备的,有了这些通晓战场救护包扎的卫生员,战时不仅会挽救许多战士的生命,也会使盐团保持较高的战斗力。

    但是,在秦川的心中,他更重视中成药的研究。

    秦川记得,后世治疗一些常见疾病的中成药有很多,比如有清热解毒、止血、止泻、活血化瘀、安神,以及治疗感冒、肝病、止咳化痰等等一些列中成药,至于补肾壮阳的,还有一些不知道是否有用的补药就更是数不胜数。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后世医疗技术发达的欧美,也没有多少有效的西药,也不过就是有金鸡纳霜算是特效药物,其它的现代西药药物基本没有,阿司匹林则还要再等几年,以至于西方现在治疗感冒,甚至还在使用烟叶和烧酒。

    如果能研制出几种有效的中成药,不仅又多了一项财源,也会为国内百姓造福。

    特别是消炎、止血、止痛方面中成药药物的研制,更为紧迫。秦川知道,不要说在现在,就是二十来年后的一战时期,战争中受伤死亡、致残的士兵,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因为不能及时止血失血过多死亡,再就是伤口感染,也是伤兵们最大的生命威胁。

    利用中医的偏方,还有已知的中草药的药物特性,再加上曹茂祥几人运用现代的药物萃取方法,甚至还有秦川这个“过来人”一旁指点,在医药方面,率先制成一些药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还是很容易的,甚至中医中药都会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幅推广。

    曹茂祥在汇报中提到,几个月来虽然花费不菲多方寻找,可得到的药方还是寥寥无几。另外,按照秦川的叮嘱,要和隆顺荣卞家联合研制中成药的事情也不顺利,卞家的家主已经明确拒绝了。

    找不到药方,秦川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虽然中医有很多方子治疗疾病,可中医们都各有师承,手中的药方也各有千秋,不过这些都是他们吃饭的本钱,绝不会轻易示人。

    至于让曹茂祥和隆顺荣药庄联系两家联合研制中成药的事,是因为在秦川的记忆中,卞家的药庄现在很可能就在做这件事,因为他们的藿香正气水现在还没影呢。按照秦川的推测,卞家应该在这方面有一定经验。不过,对方既然拒绝,那也只好作罢。

    秦川起身去一旁的五斗橱边打开抽屉,从里面取出厚厚的一叠密密麻麻写满钢笔字的白纸,回到座位上坐下后递给曹茂祥。

    秦川的父亲是中医院的药剂师,秦川家里不仅有许多中医书籍,还有许多中成药的方子,甚至他父亲一度还很想把秦川培养成一名中医,所以自小秦川就对许多中成药的药效、成分十分熟悉。原本秦川不想现在就把这些药方交给曹茂祥,他想等到曹茂祥他们在研制中成药上摸到路径后,再交给他们,可现在看来自己把研制中成药的事情想简单了。

    秦川看着惊讶不已的曹茂祥在不断翻看自己给他的成分清晰的各个中成药的药方,端起啤酒喝了一口,开始向众人交代他“蓄谋已久”的关于药方的来源。

    “家父精通中医,只不过在国外那些洋人们并不信咱们的中医会有疗效,所以家父在国外也并没有以行医为生。不过,家里倒是有许多家父收藏的珍本书籍,这许多药方都是那医书上的,虽然这次我回国把那些医书失落了,可好在我记住了一些,都写在这里了。”

    “太好了!”

    曹茂祥匆匆翻看完秦川的手稿,举着那手稿激动的说:“大人,这些药方,拿出去那可都是钱呐,说价值千金一点都不为过。”

    秦川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岂止是价值千金?如果采用我告诉你们的萃取方法,再结合西药的制药手段,制成不需要煎熬就能快速简便服用或者涂抹外敷的片剂、粉剂、甚至注射用的酊剂和药膏、药水,偶有感冒风寒,痢疾腹泻,百姓甚至都不需要看郎中和医生,自己就可以买药治病。”

    “你说说,这世界上只要有人,那个人不会有个头痛脑热的,这会是千金就能成的?”

    秦川看了一眼正在给他和空的杯子添酒的潘斯炽,继续说道。

    “这些药方里,不仅有止血、消炎的方子,还有治疗感冒、痢疾腹泻、发烧、咳嗽、清热解毒、镇痛安神的,还有治疗肝病、痨病的,这些方子的各种药物的成分、功效虽然我都写清楚了,可是各种药物的比例、如何在中草药中把有用的成分提取出来,这就要看你们的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了竞争对手() 
兴高采烈的唐国安、钟文耀、容尚勤和如获至宝的曹茂祥离去后,作为总经理负责震旦集团下属所有工厂日常生产工作的潘斯炽,看了一眼坐在一旁好整以暇的金立三和李明方等人一眼,就示意周盛谏、徐熙芳、叶希来等人,抓紧时间向秦川汇报震旦集团下属工厂的工作情况。

    震旦集团下属的精盐厂、面粉厂、制笔厂、罐头厂、皮革厂、制皂厂、卷烟厂等工厂,都在两月前添置了从德国进口的机器设备,生产规模和产出都得到大幅提高。虽然产能提高较大,可所有产品依然供不应求,在每三月一次的竞拍订购会上,所有产品依然炙手可热,国内外的各路商家争抢的不亦乐乎,尤其是尝到甜头赚的盆满钵盈的洋商们更是抢疯了。

    在秦川建议下,罐头厂还建立了一个酱菜车间,生产保鲜的各种袋装酱菜。这种装在小油纸袋中二两包装的震旦牌酱菜,虽然还比不得京城里六必居的酱菜有名,可重在便于携带和保存,销路也很不错。

    另外,秦川还在制笔厂新建了两个大型车间,分别生产两种新式笔。

    一个是制造虽然也是金属笔杆,可里面却有不同于钢笔的构造,而是有个带着小小铜质尖头,尖端镶嵌着一个微小的金属圆珠里面中空的笔尖,笔尖后面是一根细小的金属圆筒,圆筒里面装着一种蓝色油脂的笔芯,秦川给这钟笔取名叫原子笔。至于为什么叫做原子笔,秦川也不做说明。

    另一种则是铅笔,这种和后世毫无区别的铅笔,其实早已经出现七八十年了,是美国人威廉。门罗发明的。只不过,这种铅笔不要说国内从没有生产的厂家,甚至也从来没有在国内销售过。

    这两种笔一出现,立刻又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原子笔书写,字迹永远不会湮没,字迹可以永久保存,还不用像钢笔一样经常灌注墨水,只要更换一只笔芯就可以使用很久,这等等一系列优点被传的神乎其神,原子笔一推出,就立刻被兴奋的洋商们把几个月的产量“哄抢”一空。

    在洋商们的“哄抢”下,又一个“骇人听闻”的恶果出现了,那就是一支原子笔的售价,竟然和构造要远远复杂的钢笔相差无几。

    而铅笔的销售就差了很多,铅笔主要是被国内的商户购买走,用做日常记账使用。

    即便随后秦川对于美国人发明的铅笔又做了一些改进,铅笔的销售也还是不十分理想。

    比如,秦川在铅笔后面安上一小段橡皮,擦涂写错的字迹;

    还比如,秦川用固体油墨染料制成的有着红蓝各半笔芯的所谓红蓝铅笔,也同样销量不佳。直到按照秦川的吩咐,叶希来在东方时报上大力宣传了好久,这种两色的红蓝铅笔才被小威廉代德**队购买走了一批。虽然秦川清楚,随后的几十年间,这种红蓝两色的铅笔会在各**队中得到大量使用,可还是有些沮丧。

    新建不久的生产纯碱和硫酸以及染料的化工厂、印刷厂、造纸厂,不仅设备调试已经结束,印刷厂甚至都已经开始为卷烟厂和精盐厂、面粉厂、罐头厂、酱菜厂生产商标和包装的各种纸袋了。

    新建的造纸厂,现在制成的纸张,除了少量新闻纸和印刷纸张,还生产销路不错的普通信笺及公文用纸,只不过由于在国内人们还习惯于毛笔书写,衙门里还在大量使用价格较贵的宣纸,所以新造纸厂对于这几种纸张一直不敢扩大产量。这些纸张,主要是震旦集团内部使用,再就是震旦中学学生用纸,再有就是租界里的洋商们使用。

    虽然造纸厂生产的纸张种类有好几种,可秦川这个造纸厂的主打产品,竟然不是价格较高的新闻纸,而是后世再普通不过的牛皮纸,这也是建立造纸厂的初因。

    说来很简单,那是秦川在看到酱菜厂订购大量小号瓷坛盛装酱菜时,突然想起了牛皮纸袋。进而又想到面粉厂用细布袋装面粉成本也很大,如果改成后世的小包装,使用牛皮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