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群是10月27日成立的,而这一天,丁旭也开始抄底,个人帐户满仓抄底,以5。17元的价格买入17000股中铁二局,齐飞则同样在合作帐户满仓抄底,以4。13元的价格买入24100股同力水泥。
第二天,唐浩也跟着入了群,准备和丁旭在群里讨论抄底的事情。
而在这之前,唐浩偶然在陈笑老师的QQ空间上发现有炒股感悟之类的转载文章。这才知道她也炒股。于是唐浩加入奇迹群后。便邀请陈笑也进了群,以便俩人以后私聊。
陈笑本来是不想和唐浩呆在一个群里的,但唐浩说了奇迹群主在一只股票上面赚了八倍的故事后,陈笑的好奇心立刻膨胀起来,二话不说就进了群,准备瞻仰一下传说中的股神。
不过唐浩没有把丁旭的真实身份告诉陈笑,只说是自己在网络上认识的朋友。这主要是因为唐浩打听到一件事,陈笑和孙清羽是死党。而孙清羽又一直很反对炒股。所以他不敢把丁旭就是孙清羽的学生的真实身份暴露出来,自然也不好说自己和丁旭合作炒股的事,只好找了这么个托词。
陈笑入群后,正好看到丁旭在群里公布这两个账户的成交单截图。陈笑本来就比较佩服丁旭能把一只股票捂到赚八倍才抛,之后又见证了这两只股票神奇崛起的过程,于是更加对丁旭佩服起来。
特别是得知丁旭不是学经济专业的,也刚接触炒股一年多时间,并隐隐从丁旭的作息规律和聊天规律上猜到他应该还是个大学生,陈笑就更加佩服他了。
10月30日这天,唐浩去找陈笑。想请她吃饭。
因为上次运动会的跑步摔跤事件之后,唐浩喜欢上了陈笑。所以经常厚着脸皮去纠缠陈笑,比如给她送花、请她吃饭和看电影之类,总之是怎么庸俗怎么来,只可惜陈笑一次都没答应。
见唐浩又来纠缠自己,陈笑一烦,就拿奇迹群的群主和唐浩对比,说虽然才进了奇迹群两三天,但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奇迹群群主也很有能力,有不少粉丝,这两天他买的股票也涨得不错。
她还讽刺唐浩,说唐浩还是学投资学专业的,结果连奇迹群主这个业余选手都比不过,整天就把心思用在歪门邪道上,光想着泡妞,最后把主意打到老师头上,实在是岂有此理。
陈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用激将法,让唐浩把心思用来学习上,从而减少自己受到的骚扰,没想到激将法却激出了蝴蝶效应。
唐浩表面上嘻嘻哈哈,似乎根本不当回事,心里却受到了不小的刺激。他一生气,就发誓也要搞一个股票群,比奇迹群还要红火,好让陈笑佩服他。
当天唐浩就建了一个群,同时用查找群的功能,一口气加了几十个股票群进去,一方面是了解别人做股票群的奥秘,另一方面是想挖点人过来。
观察了一两天之后,历来很有商业头脑的唐浩就学到了不少经验,却并不打算学他们行骗,只是在群里的交流中,有意无意地说自己如何坚持长线是金的原则,以往买入的包钢稀土如何赚了八倍,最近买的中铁二局和同力水泥又怎么涨得好,引来不少群友好奇围观。
一旦被围观,唐浩便把丁旭在奇迹群贴出来的成交单子也贴到群里。
由于中铁二局和同力水泥这两只股票涨势很好,唐浩得到了群友们的充分信任,不断有人私聊他,求他带着做股票。唐浩就趁机把这些人拉进自己建的群里,这样没过几天,他那个两百人的群就基本上凑满了。
与此同时,唐浩也通过杜宇成老师的介绍,请了几个学投资学专业的师兄师姐入群,帮自己在股票群里活跃气氛,分析股票,回答群友们的提问。
11月7号到12号,短短的四个交易日里,同力水泥大涨30%以上,连续收获两个涨停。唐浩的名气一下子打开了,这些群里的股民都很羡慕,认为自己找到了唐浩这个高手,从此扭亏有望。
股民们一传十,十传百,又有很多人来加群。唐浩于是又建了第二个、第三个群。
再之后,1月13日、14日和17日,同力水泥开始横盘,但中铁二局又起来了,一口气连续拉了三个涨停板。
这一下,唐浩立马就火得不行了,被股民们捧上了股仙的宝座。
几乎每过几分钟,唐浩和他做管理员的师兄师姐们,就会接到有新股民加群的消息。无奈之下,唐浩又一口气连开了三个群,但还是打不住,没两天又满了。
再之后,当丁旭卖掉中铁二局后,买入包钢稀土,唐浩也跟着操作。
包括丁旭在包钢稀土身上做的一次T,唐浩也全盘复制。
而这次做T时对股价高点和低点的把握,也再一次证明了唐浩的“实力”,让他股仙的名头越来越大。
再之后,丁旭又选出了黔源电力这只牛股,齐飞买入的那一天,唐浩也再次复制这一次操作。结果黔源电力四个交易日收获三个涨停板,这让唐浩的名气瞬间达到顶峰,加群的股友再次多如过江之鲫。
唐浩搞股票群,最初只是和陈笑赌一口气,没想到最后真的搞红火了,还越搞越多,搞出了九个股票群。但这个时候,唐浩已经不敢在陈笑老师面前去得瑟了,甚至不敢请陈笑来加自己的群。
因为他到目前为止,全部是复制丁旭和齐飞的操作,自己基本没有选过股。而陈笑最近也在跟着丁旭操作,如果让她知道自己是复制丁旭的操作,难免会弄巧成拙,再次被她笑话。
而且唐浩原本也想过冒名顶替,说自己其实就是奇迹群的群主,以此来获得陈笑的崇拜。但唐浩刚搞股票群不久,半个月后便发生了陈笑、孙清羽、谢卫华这三位老师和丁旭、唐浩、齐飞的聚会事件,这也是奇迹群的第一次聚会,所以陈笑也知道了奇迹群的群主就是丁旭。这样一来,冒名顶替也就不可能了。
总之,唐浩虽然完成了最初的设计,把股票群搞得很红火,却因为种种原因,目前根本不敢告诉陈笑,甚至也不敢告诉丁旭和齐飞,怕被他们笑话。
“这真是……问世间情为何物,一物降一物!”
听完这段故事,丁旭颇有些无语,半晌才苦笑道,“耗子,你以前是多么潇洒的一个人啊,虽然没有什么妹子看得上你,但你也同样看不上那些妹子,可现在呢?你居然来了一个剃头挑子一头热,玩起了单相思!这得是多么闷骚的人才能玩的?”
“你知道个屁!贪图我们家钱财的妹子大把的,而且都是来倒追我的,只不过我看不上!每次我老爸要给我介绍这样的女朋友,我都果断拒绝!”唐浩梗着脖子骂了一句,随即脑袋又垂头丧气地耷拉下来,“你说得对,我就是犯贱,越看不上我的,我还就越在乎,这就叫一物降一物!”
听到这里,丁旭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自己的死党,因为他忽然想起了那个曼妙的舞蹈身影。
如果唐浩算是单相思,那自己现在算什么呢?
至少得有个表白,才不叫单相思吧?
这么一出神,丁旭甚至没有发现,唐浩已经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等丁旭回过神来,唐浩早已走远了。
丁旭也没在意,掏出手机,给陶夏发了条信息:“香香,下课了吧?”
过了一分钟,陶夏的短信回过来了:“呸呸呸,我叫书香,不叫香香!”
与短信文字一起的,还有只可爱大眼猴吐口水的图片。
看着这条短信,丁旭忍不住笑了起来,满心的愉悦。(未完待续……)
第143章 60日均线
“陶夏,你觉得包子今天能涨吗?”看了陶夏的短信,丁旭笑了一会,又做了两次深呼吸,原本有些澎湃的心思这才慢慢平息下来,给陶夏发了条短信。
他却没有说别的,只是和陶夏聊起了股票。
当然,这纯属没话找话,毕竟丁旭在别的方面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唯独在炒股方面还算有一点能引以为傲的本钱。
而陶夏恰恰相反,她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但对于股票实在是没有什么心得,对涉及股票的讨论也明显没有什么积极性。毕竟她和丁旭交流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在炒股方面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天赋。
特别是在奇迹群里和丁旭公开讨论过几次股票之后,陶夏明显意识到了双方的差距,以及在奇迹群里的地位,于是有些气馁了,干脆把股票操作的决策权都交给了丁旭,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所以听到丁旭的问话之后,陶夏的回答也很干脆:“不知道,我又不是股神,我也不想去猜它的走势。就放在那吧,你帮我盯着就行了,我懒得管。”
“呃……你总得学点技术,至少得学会预测走势,学会盯盘!”丁旭赶紧回复道,“要不然以后你在股市里赚了钱,向你爸去得瑟,他问你怎么赚到的钱,是不是凭自己的本事挣到的钱,你怎么回答?他要问你选股的方法,你一问三不知,怎么应付吧?”
“这确实是个问题!”陶夏显然被丁旭的这句话给震住了,过了好一会才回复道。“那我争取多学点技术吧。”
“好!这才是有志青年!”丁旭乐得哈哈大笑。
虽然陶夏没说要跟自己学技术。但她既然想学技术。自然免不了要和自己多打交道,私聊信息必然爆棚,一想到这里,丁旭就喜不自胜。
没多久,陶夏就拨了个电话过来:“懒得打字了,我和你聊个两块钱吧。我记得昨天你在群里说,大盘站上了60日线,今天的任务就是守住60日线。而包子昨天碰了下60日线就下来了。今天也要观察它是否能站上60日线。看上去,60日线似乎很重要?”
“确实很重要。”一谈到技术,丁旭立马变得专注起来,“我给你好好说说60日均线的事儿。”
对于大盘最近正在冲击的60日均线,丁旭和齐飞有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对这条均线十分重视,并达成了把60日均线作为重要操盘依据的共识。
股票软件提供了很多条均线,而股民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默契,比如常见的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线。便为股民们广泛使用。
此外,以“5、10、20、30、120日。5周、10周、20周、30周”等时间参数制成的均线,不仅在国内的股市很流行,在国外的股市同样流行。而且不仅在股市流行,就连债市、汇市、金市、期市都很流行。大家都把以这些时间参数制成的均线做为分析工具之一,并广泛使用它。
而在这些均线参数中,60日均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期均线。
去掉双休日,一个月大约有20个交易日,因此60日均线就是最近三个月的收盘平均价,无论是对大盘还是对于个股后期走势,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很多由均线演化而来的技术指标中,60日均线都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位,个股如果有效跌破60日均价,后市大多很不乐观。
而大盘的60日均线,就更为重要。有很多有经验的老股民,把20日或30日均线当成大盘的短期生命线,把60日均线当成大盘的中期生命线,把120日均线当成大盘的长期生命线,也就是牛熊分界线。
大盘一旦跌破20和30日线,精明的老股民们就会出局观望。而大盘一旦跌破60日均线,这些老股民会立即选择空仓休息,出去旅游放松,不再做任何操作。一直要等到大盘重新站上60日线,中长期趋势重新向好时,才重新入场做多。
虽然股评家们总会有“抛开大盘做个股”的说法,但90%以上的个股走势与大盘的走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市场上即使有10%的强势股能在大盘连续下跌中逆市上涨,但这毕竟是极少数,想在不断下跌的市场中买到这样的股,和买彩票中奖的概率差不多。
而且这种强势股一旦补跌,下跌幅度也是很惊人的。就如同2007年10月牛市结束后,一些中小盘股还连续创出新高,但在2008年5月份开始的补跌行情中,也跌得异常凶狠,一点也不比提前下跌的大盘股跌得少。
所以,如果大盘跌破60日均线,有经验的老股民就不会像一些新股民那样,老是幻想着能抓住那10%的强势股,实现逆市赚钱的理想。老股民会把这种理想当成梦想以及亏损的根源,敬而远之。
总之,在老股民看来,对于趋势的判断,均线虽然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中长期均线对于大盘的大趋势,反映得很清晰,也容易把握。
而虽然软件上有很多条均线,但在一些老股民眼里,只需要用一条简单的60日均线,就能看清中期趋势,这叫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比如齐飞昨晚曾经仔细研究过2004年以来的沪指走势图,相比10日、30日、120日等均线,60日均线更能清晰地显示出在中期行情方面较大的变化趋势,同时又不显得过于敏感或过于滞后,这在单边趋势明显的2006年至2008年的股市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牛市见顶之前,指数只在2006年8月和2007年6…7月间,先后三次短暂地跌破60日均线,其余时间都稳稳地运行在60日线上方,由此诞生了一波超级大牛市行情。
而在2007年11月见顶跌破60日均线后,指数只在2008年1月短暂反弹冲上60日均线,而1月17日跳空下跌,再度将位于5272点的60日线击穿,正式宣告1月初市场的反弹努力失败。
1月17日跌破60日线后,股指加速下跌,一路连破5000、4000点和年线等大关,大熊市由此开始。其后更是一路跌破3000点和2000点大关,一路跌到1664点。这段跌跌不休的苦闷日子里,大盘也曾有过多次短暂反弹,但最多曾经接近60日均线,始终没有碰到60日均线,更别提突破这根均线了。
比如2008年4月24日和9月19日,管理层先后出利好救市,大盘两度井喷,甚至一度涨停,但反弹的最高点距离60日线还有一百点以上的距离,反弹就草草结束了。
直到11月,60日线已经开始有走平的趋势,离指数也很接近了,市场才看到再次站上60日线的希望。但11月18日和11月27日,沪指先后两次刚碰到60日线就掉头大跌,再次宣告失败。
因此,这种接近或碰到60日线便开始大跌的惯性思维,在市场中形成了一种心理共振,造成了一种心理恐慌,只要大盘一碰到60日线就会出现成交萎缩、个股下跌的局面,当天往往会以中阴线报收。
而昨天,12月4日,沪指强势地高开在60日线上方,并高开高走,虽然在两点后开始大跳水,涨幅由接近5%回落到1。84%,并创下了1257亿的近期天量,但毕竟收盘收在了60日均线上方。
这是时隔218个交易日,沪指终于再度站上了60日均线,意义非凡!
………
(12点前还有今天的第三更,弥补昨天的欠账。另作者感言附上今天的大盘分析。)(未完待续……)
PS:大盘跌破了2200点,洗盘洗得很凶,这是这个月连续第四个黑周四了,已经不能用巧合来解释了,反倒说明一切都在主力掌控中。
这次新股申购的坑,确实挖得有点深,配合着PMI下滑的利空,把沪指打穿了2200点。不过2180…2200一带是这个箱型整理的箱底,有足够的支撑。而从日线的30日线和60、30分钟的均线支撑来看,2188…2192点是最重要的支撑,这里一定要守住,也应该能守住,权重股也不能再不作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