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秀才家有没有找杜明杜信家换新大门这件事很快被村民们秋收的热情淹没。
大商朝信仰多子多福,谁家人口总数下了十个都不好意思说自家人丁不兴旺。杜家村耕地面积不小,可要算起人均,一人一亩都分不到。
在这种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杜老爹能够攒下二十多亩地的家业,在村民们看来杜老爹绝对是村子里数得着的能耐人。当然杜家的老闺女定給柳半城家后杜家更是成了村子里公认的隐形首富。
家里大人去收稻子,杜小喜这个小豆丁自然不会被丧心病狂的奴役,只能和柳垚和两个侄子留在家里陪杜奶奶。
杜奶奶刚刚受了伤,被杜老爹强制留在家里照看几个小的。
杜小喜支着下巴坐在堂屋的门槛上,柳垚在杜家呆了大半月和杜小喜是形影不离,现在到了更加人生地不熟的杜家村,特别是经历了两场原汁原味儿乡土气息浓郁的骂战,更是成了杜小喜身后的跟屁虫,此时也可怜巴巴的坐在窄窄的门槛上。
“咕嘟~”
杜小喜吞下口水,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院中的几个大木盆。
柳垚扫了一眼盆中红艳艳的猪血,缩了缩身子,果断的低头闭眼小声念佛。
奶奶呀!您到底给我找了个怎样的小媳妇儿?她怎么老是盯着那几盆子猪血流口水。
好恐怖!
简直吓死小兔子了!
“高山奶奶,家里还有没有猪血啊?”一面目白净的妇人提着桶站在门口瞅了瞅,对着院子里正烧水的杜奶奶喊道。
“书堂家的来了!要多少?”
妇人进了门,不放心的左右看了看道:“我们家先收东河边上那块地,一桶就够了。”说完小声抱怨道:“您家的大狗太凶了,幸好不在,要不然我都不敢进门。”
“怕啥!这几天家里人多,栓到皂角院子里去了。”
妇人自己麻溜的从大盆中舀了一桶血,塞给杜奶奶几枚铜板提着桶走了。
杜小喜见了再次哀叹一声。
以前家里杀猪的时候都是在杜家村杜小喜没见过,这次秋收杀了不少猪,杜小喜见杜老爹把猪血放在大木盆里还以为有好吃的猪血吃,结果看着村人一桶桶的拎走才察觉出不对劲来,一脸好奇的问了杜奶奶才知道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猪血这道吃食。
猪血白夹馍神马的简直是冬天里的大爱啊!怎么可以没有!
杜奶奶给杜小喜科普,这些猪血都是要撒到地里去的。
说来话长,又要说道风头正盛的杜小喜的师傅喜乐大师身上。
话说某天,身为师傅外加干爹的喜乐大师屁颠屁颠的跑过来考察徒弟的生活水平怎么样,结果瞅到路边绿油油的稻田,想到了前世一个广为人赞扬的养殖技术——稻田养鱼。
喜乐大师神秘兮兮的问徒弟知道稻田养鱼否?
杜小喜还真知道,也仅限于知道。
想当年高中的时候他们胖胖的地理老师特别可爱,经常播放一些关于各地地理特色的视频,杜小喜印象深刻的就是哈尼族的梯田养鱼的视频。杜小喜上辈子家在大陕西的山里头,虽说也是山,可那都是干巴巴的山头,哪有南方遍地小河好看,杜小喜一直很向往下河摸鱼虾水里捡河蚌,最好河蚌还藏着小珍珠的小资生活,更何况那段视频里稻田里的红鲤看着好好吃,好好吃,以至于到了另一个世界杜小喜还记得。
因为视频是英文版的杜小喜到现在只记得稻田养鱼这个名头,喜乐大师左问右问没有得到任何技术性的东西,不过喜乐大师热情不减。
几个族老听说喜乐大师来了,那威力不亚于鬼子进村,几人相互搀扶着来了杜家,打算和喜乐大师畅谈一番人生梦想。
梦想没谈成,喜乐大师给他们画一张大馅饼。
喜乐大师想着反正都是试验田,干脆便宜自家徒弟好了,于是拉着几位族老宣传了一番稻田养鱼的种种好处。不用除草了!不用除虫了!稻米增产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顺便养鱼养虾养王八!
几位族老想的更多,如果稻田养鱼真的成功,这名头算在喜乐大师头上的同时当然会算在他们头上,有了这个利国利民,为国增产的名头杜家发展壮大还远吗?这是妥妥的发家致富奔小康,家族迈出一大步的节奏啊!
馅饼太诱人!虽然没有从喜乐大师口中得知太多技术性的东西,但几位族老还是激动的差点昏过去。
机会只有一次,如果喜乐大师选了别的家族做试验基地,一旦成功杜家什么也捞不到。当天夜里杜氏一族召开紧急大会,几个同族村子的里正族老齐聚一堂,争吵到大半夜后决定搏一搏杜氏的将来。反正咱们生活在饿不死、富不起的大山里,大不了接下来的一年全族勒紧裤腰带。
当季的水稻种植的时候就深挖沟,多注水,投放了一批批希望的小鱼苗。
因为投放的时间晚了,现在稻子熟了,鱼还不够才一尺长,几位族老便商量着稻田里的水先不放,等鱼养的再大点,过年的时候正好卖个好价钱。
眼看着第一季稻田养鱼下来了,杜家村的族老们天天徘徊在田间地头,看着沉甸甸的稻田压弯了腰,一个个乐的合不拢嘴。
ps:求个收藏,走过路过戳戳‘加入书架’,谢谢了!
第五十三章 县令亲临
今天正是杜家村第一季稻田养鱼稻米丰收的日子。
族老们眼见着稻子产量比以前只多不少,鱼儿隐在水里若隐若现,当即暗搓搓的通知了县衙。
据说县老爷是皇帝的好基友,他们杜家村这次的大功绩一定可以上达天听,不会被人半截截胡。
县老爷很给面子,英俊潇洒的魏朗县令骑着嗒嗒的高头大马,带着一群衙役进了杜家村。
七太爷、三爷爷、杜常青里正和其他几个杜氏村落的族老、里正站在村口夹道相迎,村里几户比较富裕的人家更是自动掏钱请了唢呐班子,热热闹闹的迎接。
县令魏朗时年不过三十出头,男人三十一枝花,生在侯府的魏朗皮子比村里二十岁的小伙还白嫩。
帅气的翻身下马,大长腿在衣袍间一闪而逝。
咕噜……
杜小喜听到了吞口水的声音,还不止一声。
美颜的县令对七太爷这个糟老头子没有吸引力,七太爷拄着拐棍笃笃的上前。
“草民参见县令大老爷!”
七太爷一下跪,其他的人也跟着哗啦跪了下去。
县令可是他们一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了。
魏朗快走两步扶住头发花白的七太爷笑道:“老人家请起,今日子昭应邀而来,虽是县令更是期盼大商朝繁荣富强的子民。听闻稻田养鱼是喜乐大师提出来的,不知是否真如传言中一样鱼与稻米两者皆可得兼?”
杜氏家族的几个村子同时大面积的稻田养鱼,这是想藏都藏不住的,怕别人听说是喜乐大师指点的高产之道一下子全部跟风,体现不出杜氏的先驱带头作用。整个杜氏一族对外并没有说是喜乐大师指点的,生生任别人笑话了几个月。等到田里的稻子沉甸甸的一看就比往年高产,鱼儿也是巴掌大,能卖上价了。村里的人才在族老的示意下才开始放出喜乐大师的名头。
七太爷脸上的褶子皱成了菊花,兴奋之情怎么也抑制不住,“回大人,稻田养鱼的确是喜乐大师提出,大师说鱼吃野草和害虫,鱼粪又是肥料,稻米的产量能增加,也能顺便收获一批鱼。种的时候我们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又怕鱼祸害了庄稼就没往外说,这些日子看着稻子越长越好,想着稻田养鱼要是在山水县推广,多少人家多能吃饱饭了。”
魏朗一脸认同的点点头,感叹道:“咱大商朝每年多少百姓食不果腹啊!稻田养鱼成功的话,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啊!”
几位族老笑着附和。
七太爷努力深呼吸几次,以掩饰自己快要跳出胸腔的心跳,“大人说的是,这一切都是喜乐大师的功劳啊!”
魏朗想起那个油盐不进的糟老头子,心里撇了撇嘴角,脸上一派敬佩不已:“老人家说的是,大师为我大商贡献颇多,回去之后我必定给喜乐大师请功。你们杜家也不错,能够舍出大片良田来配合喜乐大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本官会向朝廷表述你们的赤子之心的。”
众里正和族老听到要表扬杜氏一族的话激动的差点要蹦起来,当即跪下道:“多谢县令老爷,县令老爷威武!”
魏朗摆摆手示意众人起来,好似无意的问道:“说道喜乐大师,倒是听说大师收了你们杜家的一个女娃做徒弟,可有此事?”
七太爷一愣,马上反应过来道:“大人说的是,正是杜诚家的杜十娘,已经配给县城柳家的小公子。”
“柳家的小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柳家的小子才五六岁吧?杜家姑娘年龄很小?”魏朗心里小人直抽抽,喜乐大师京都有权有势、貌美如花、多才多艺的小娘子们看不上,竟然看上了一个奶娃娃。这到底什么审美,不过,这女娃娃自己倒是一定要看一看了。
“杜诚家的十娘子今年有三岁了。”
“才三岁啊!喜乐大师的高徒本官也想沾沾佛气儿,不知可否一见。”
“能的,自然能的。”
七太爷喊了一个小辈去杜诚家喊杜十娘过来,便带着魏朗朝村中走去,嘴里不停的道:“大人一路辛苦了,先到村子里喝口茶,杜诚家的十娘子马上就到。”
魏朗摆摆手道:“稻田养鱼才是大事,什么时候开始收割?”
七太爷冲着魏朗拜了一拜道:“回大人,一切准备就绪,请大人移步田里收获第一把稻米!”
“不可,不可,合该老人家来!”魏朗为难的推辞两句,最后在众族老和里正的劝说下终于答应下来。
一行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朝着远处的稻田走去。
作为稻田养鱼第一批收获的试验田,还是县令大人亲自监督真实产量的试验田,杜家村选的这块稻田非常有讲究。
不是边边角角的小稻田,而是连在一起的方方正正的上等水田,是村子里一个比较会侍弄庄稼的老把式杜惊涛家一块五亩大小的水田。
选中这块田的时候村里的几个出名的老把式极其不高兴,几个老大爷哭丧着脸跑到里正家说不公平,明明他们家的稻田长的比杜惊涛那老东西家的好多了,凭什么选他家的不选我家?这么大的荣耀凭什么落在那老小子身上?
里正杜常青虽说跟在上任里正也就是自家亲爹身边学了好几年,可毕竟才三十多岁工夫还不到家,当初他想的也是挑产量最高的出来,毕竟产量越高越能让人震惊,对杜氏一族的好处越大。还是几个族老恨铁不成钢的骂了他一顿,才知道自己差点好心办坏事。
产量越高是越好,可他们绝度不能把最高的那个报上去。
稻田养鱼成功之后人们先会赞扬无所不能、普度众生的喜乐大师,随后就会提到山水杜家。毕竟在老百姓的心里,哪个哪个和尚灵验,总要有真实的例子佐证以加强可信度。山水县杜家这次稻田养鱼就是别人嘴里证明稻田养鱼真实性的强有力证明。
虽然杜家只是顺口一提,可知名度会大大提高,在百姓,在士农工商中都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这对杜家这个土包子家族来说绝对是大好处。
好处谁都想要,谁都想分一杯羹。
如果杜家把最高的产量报上去,羡慕嫉妒恨的家族会蹦跶出来大吼‘杜家欺君!为了好处枉报产量,真实的产量根本没有那个多!’
那么,杜家建立的好名声很快就会被毁掉。
人们可以接受意外之喜,却不能接受达不到预期。
杜家上报给朝廷最早的数据就是这个期望值,这个期望值杜家只能选择一个比较好,却不能选择最好。
堂堂里正被族老们骂了个狗血喷头,吃一堑长一智,终于知道自己有多嫩。见到几个老大爷,瞬间有了发挥的余地。先是使劲的夸了一通几个老大爷地种的好,产量杠杠的。又苦口婆心的讲了一通这么做也是为了家族好,他不是收了杜惊涛家的好处,您几位是有真本事的人,根本不需要那虚名。几位老大爷被捧的飘飘然,虽然他们不懂里正四个字四个字的说的啥意思,可他们知道里正在夸他们能耐,他们才是最好的,为了族里他们愿意当无名英雄。
第五十四章 羊脂白玉
割稻子不是说动手就动手,要先做好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在魏朗惊疑的目光中一个黑脸汉子端着一大盘血过来了。
魏朗虽然不知道这是干什么,但他看周围的村民们都一脸习以为常,也不动声色的装逼。不懂的时候千万不要说话,这样别人看在你高贵冷艳的脸上也只以为你是不置可否,而不是啥也不懂。
只见又一个黑脸汉子哗啦把脚边大筐子里的东西倒了出来,一个个细竹丝做的海碗大的笼子倒了一地。魏朗暗暗点头,这个他认识,蝈蝈笼子嘛~他不玩虫子,可这玩意儿他在别的兄弟那里见过。虽然这个笼子上的洞忒大了些。
不过,好好的秋收拿些蝈蝈笼子干甚,难道要把地头里的铁将军先抓起来?
魏朗还在脑洞大开的时候,便见几个妇人上前来,把小笼子小巧的门打开,开始往里面倒血。魏朗上前几步才发现原来笼子里还有一个巴掌大的竹杯子,血正好倒在杯子里。盛放好血几个妇人拎着笼子分散着放在稻田的四周和田中高出水面的田垄上。
“这是?”魏朗见杜家村众人静静的等着,装逼装不下去了。
原本的解说员七太爷大概见到县太爷,想到杜家能够在这件事中得到的好处太兴奋了,心里嘣嘣跳个不停,捂着心口回屋歇着去了,解说员也就换成了三爷爷。
三爷爷笑呵呵的道:“田里的鱼还没长大,水就一直留着,水里有蚂蟥,这玩意儿吸人血要把它们先抓起来。”说着三爷爷示意魏朗先坐到一边等上一等,接着说道:“笼子上有洞,蚂蟥爬进去喝饱了血变胖了就出不来了。我们下田的时候也不会被吸血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蚂蟥这种吸血鬼是极其可怕的东西,和画本子里吸人精血的妖精有的一拼,这个方法没出现前,还有人因为蚂蟥钻到肉里面老感觉有东西在自己身子里爬,活生生的吓死的。是以村子里哪怕皮糙肉厚的汉子对蚂蟥也是极其厌恶。
魏朗不知道蚂蟥是啥东西,听说这东西吸血,反而兴致勃勃的往前走了两步想看清楚到底怎么抓蚂蟥,等着以后回京也可以和好哥们皇帝陛下炫耀炫耀自己长见识了。
小小的笼子放在田间地头,淡淡的血腥味儿飘出来,几分钟后一些黑黑的黏糊糊的虫子从水里、泥土里慢慢的爬进了笼子里。
魏朗第一次见蚂蟥,心里毛毛的,特别是三爷爷为了强调蚂蟥的恐怖,特地说了几个恐怖实例,什么跑进身体了,能把兔子的血全部吸光了,更恐怖的是听说有的地方的蚂蟥进了肉里还会繁殖,子子孙孙无穷匮矣,直到把人活活吸光了血。
魏朗心里的小人捧着小心肝,不动声色的往后退了几步。
为了掩饰自己的害怕,魏朗扭头看向里正,一脸好学的道:“鱼也是活物,蚂蟥不会吸鱼的血吗?”
三爷爷觉得县令大人真会扫兴,咱们的重点在稻子增产,不是鱼好不好?
“鱼有鳞片挡着,蚂蟥吸不到它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