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怎样炼成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世怎样炼成的-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你真的学会了,那么你可以去创造,创新,这也是决定一个球员高度的情商问题。

    贝克先生现在十分兴奋,为师者也喜欢好的衣钵弟子,没有一个人希望把自己的东西带进棺材里。

    贝克先生在一旁陪着二世训练,指点,纠正,然后演示,开始将颠球一个一个的技术动作分解演示给二世看。贝克教练分解演示完后,又让二世回忆一下自己的训练和他现在的演示作一下对比,加深理解。

    贝克先生着重解释了各种颠球动作细节要点,如双脚脚背正面颠球动作要点是什么?腿部颠球怎么颠球最合适?肩部颠球和头部颠球动作要点注意事项,还一一阐述颠球动作在不同的环境下应该采用什么动作和方式能够达到什么效果,然后才让二世去练习。

    贝克先生一边盯着二世的技术动作,一边说:“龙,记住,任何一个足球的基础动作不仅要做到规范,还一定要做到自然、舒展、熟练,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深刻印记在脑海里,做到意体一体。要把足球当作一个具有灵性的东西对待,就像赛马的一名优秀骑手一样,不仅喂马吃,给马洗刷,抚摸挠痒,要想快速的建立起骑手与马之间默契,仅仅做到这些还可能不够,那要怎么办,就有许多骑手采用吃饭睡觉每时每刻都同马一起,只有这样的骑手,才可能最终人与马之间的默契与统一,明白吗?”

    二世真的是如醍醐灌顶,彻底的明白什么是足球技术训练,真的知道了足球基础技术训练的真谛?足球基础技术训练目的就是培养球感!熟悉球性!

    二世的顿悟,也完成了一次伪球迷到真球迷的洗礼,二世不但明白了足球技术训练方法,足海无涯苦作舟,足球训练勤为径。

    二世还洞悉了足球技术训练捷径,要想把足球训练做的好,“三陪”就少不了。就是要怎么做?日日夜夜足球搂在怀里,陪吃陪喝陪玩,一个都不能少。

    一时间,就如佛法所云:佛法义理,由信解故,自我惕励。

第二十二章 加行精进() 
二世在接受足球训练的第三个日子,天公就不作美,一大早,就下起蒙蒙细雨。

    二世没有办法去室外练球,好在家里储备了口粮,吃完早饭,才五点半,自己总不能睡回笼觉吧!

    二世果断的披上雨披,带上足球装备,走出自己的屋子,来到牛津人文学院足球训练场,这里有一个简易的足球室内训练的地方。

    上午八点时候,天已经放晴了。

    贝克先生,今天上午一早就来了。看到二世身体湿透了样子,知道二世足球训练工作已经开始有一会了,可能很早就来此训练了,贝克先生心里很是欣慰。

    贝克先生不由关心地问道:“龙,你身体可有什么不适的地方,勤奋练球也要注意身体健康?”

    贝克先生可是不知道二世现在的刻苦程度,要是知道可能真的要阻止二世如此高强度地训练。

    二世也是知道这点,过犹不及。但是一世秦龙留给二世的资本太大了,二世觉得这么大的强度训练,身体竟然没有事,真的没有什么忌讳。

    于是二世摇摇头,说道:“贝克先生,不碍事的,我觉得还好。”

    贝克先生和二世两人就在训练场上开始今天的训练,一个教的热情饱满,一个学的酣畅淋漓。

    就在贝克先生传道、授业、解惑这诲人不倦的谆谆教诲时,贝克先生还怕二世不能深刻理解这些东西,为了加深二世对颠球这个基础动作的重要性理解,也是为了让二世明白和理解每一个技术动作含义,如何做才是最合理的,贝克先生举了一个技战术例子来演示说明。

    “现在我就站在禁区内球门前,作为进攻方的进攻球员,你就当做防守方防守球员,就站在我一旁,前后位置随你选择。假设这时我方球员传来一个高空球,我要怎么做?你看着我采用什么哪些技术动作来处理这个球,然后你自己体会。”

    说完,贝克先生就开始边解释边比划演示。

    “首先,人的第一反应,肯定用头部来处理这个球。因为人的脑袋在身体的最上方,这就人自然或不自然的下意识反应,这里就涉及到头部颠球技术应用。第一个就是用头顶,颠,把球停下来,停到合适位置,头槌攻门也是其中一种。”

    说完,贝克教练抛起皮球,用头把球停在身体四周草地上,然后用身体护住这个球接着说。

    “这里面就有用头接球、停球、传球、护球、头槌攻门等或者其他的下一个技术动作,但基础动作就是利用头部颠球来引发的。做好头部颠球技术训练,就是让你体会皮球与你的头部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用。至于怎么用力,什么地方用力最好,弹性距离掌握,身体怎么配合头部运动等等,那你只有多做头部颠球练习,把颠球做到自然、舒展和熟练,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球感,一旦你熟练掌握球性之后,那么这一点上,你就合格了。”

    二世一听贝克先生这么一说,表示能够理解。

    在二世的记忆中,头球用的好的前锋基本上都是大器晚成的球员,其中代表性球员就是德国的比埃尔霍夫为典型代表。

    但是真的不知道他们平时是怎么练习的,是不是头球技术十分需要长时间积累。

    二世觉得要是真是这样,头球必须长时间训练才能训练好,二世准备就做好头球颠球基本功训练后,就不打算继续在头球技术上进一步开发了。

    要是贝克先生知道二世这会儿在开小差,乱想其他的事情,会不会一头把二世给撞倒?

    “颠球的部位有很多种,还有肩部,胸部、腿部等等,这些部位你也要一一训练,这些非常规地方训练好了,不仅能够锻炼你的腿,腰,身体等各个部位的协调性,有利于球感的培养,而且在球场上能够取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足球只要你不用手,那什么地方都可以,越是动作隐蔽性强、动作幅度小和反应时间短的动作越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能够出奇制胜。”

    说完,贝克先生抛起球,转身打门,凌空抽射,不停球射门停球过人,跳球过人,不停球传球……

    “你看,这个高空来球,直接用脚这个部位来处理控制足球,脚的力量大,控制起来灵活,而且足球是用脚来踢的。脚颠球,不管你接到传球或者主动去踢球都涉及转、传、射、停等基础技术动作。但是你做到自然、舒展和熟练,不是理解就行的,需要高强度,长时间的专项训练才能达到这个目,你看你的手就比你的脚灵活。为什么?就是你每天用手不停的操作东西。脚呢?你大部分就用来行走,所以用脚走路的人肯定比你用手倒立行走得要快,要自如。”

    贝克先生难得在理论指导时还幽默了一回,实际上挺冷的笑话。

    二世不由得白眼泛起,难道我还没有度过“十万个为什么”的年龄?

    贝克先生用一个脚直立在地,将另外一只脚盘到胸部,用手指着他的脚,看着二世说:“龙,你了解你的它吗?不管你了不了解,从今天开始,你要熟悉自己的脚,还要还好保护它。只有它才能在球场上给你带来荣耀!”

    脚,自己能不了解吗?天天用它来走路,跑步,踢球,难道脚还能开发出其他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二世一旁疑惑想到。

    贝克先生却没有停歇地说道:“脚是你熟悉的,但是平时你可能不关注,现在你要把你的脚像解剖医生一样把他分解开来。脚背、脚趾、脚跟、脚工、脚踝、脚掌,脚的前半部、脚的中部,脚的后部等等,这些脚的各个部位在足球运动中,对足球的控制是不同的,你必须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去训练。”

    哦,这么难,怪不得足球运动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出头呢?

    一流巨星,这个真的不仅仅天赋出色就行了,而且要按照足球规律要求,需要刻苦训练才能达到目标。

    就像非洲人身体素质可以说最出色的,但是训练跟不上,没有良好的足球传统,现在,基本上足球球星还是欧洲和南美的多。

    “在训练过程中,你自己仔细去感知体会,知道、了解和熟悉每个不同部位的骨骼和肌肉组成和发力方式。只有不停的做着各部分颠球等足球技术训练,久而久之,你就能明白,脚尖,脚背,正面的,侧面的各种不同位置对足球的反作用力是怎么样的。还有小腿摆动幅度,用力大小,这个也是根据个人身材和体重训练出来的。当然每个人的身体机构都不一样,这个是没有理论公式让你参考,这个只有得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特点和无数次重复训练这个动作总结出来的,不断强化,牢牢刻在你的潜意识里。”

    贝克先生这番话一说,二世不由得想起上学时学过的文章《卖油翁》,卖油老翁的“唯手熟尔”,这句话那是真的是耳熟能详。

    卖油翁的将油注入钱孔,这个就是一种境界,一种神技,只要每个事物达到一种极致,那就是一种美。

    由此及彼,二世理解到,足球也需要做到的就是规范、自然、舒展、熟练,做到极致,那也就是足球艺术。

    想当初,一世秦始那个将足球技术说成所谓的艺术,寝室其他人当时给了赞。实际上,现在看来,那可能他们不是为了赞同或附和一世秦始的观点,而是他们真的理解足球,也误认为二世理解足球,而且层次是一样的,是一个美丽误会的赞。好在现在的二世明白了,鹦鹉学舌,鹦鹉终是鹦鹉。

    “足球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足球比赛,而不是在舞台上表演。所以你在训练时一定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假设在比赛中,我要想将球停在自己什么空间位置,才能有利于自己保护好足球,有利于自己下一步动作完成。”

    贝克先生耐心的提醒指导,不厌其烦的亲自上前做动作演示,言传身教,就是努力让二世去认识它,掌握它,熟练它和应用它。

    是的,只有日复一日的规范强化足球基本技术动作,训练出球感,熟悉球性,才能让你在足球比赛中完成一个一个的接球、传球和射门等的动作,只有做好这些基本的技术动作,才能进一步初级战术升级。

    其实颠球,接球,停球,出球有哪些方式、部位、要点和技巧,这些道理二世也是有知道的。

    但是没有人提醒,凭借自己去悟,自己去思考,那花费的时间就不是一点点了,而且你的注意点和练习点可能有偏差。

    现在有了贝克先生的指点和引导演示,大大节约了二世对足球技术理解和应用,现在虽然还没有初级战术的教导,二世都隐隐约约的有所明悟。

    这就像老和尚对小和尚脑部敲击,你醍醐灌顶了,你就是一个合格的和尚。你若不能明白理解,那你还是到庙里砍柴担水吧。要不,就回家去,还俗后,娶个老婆,若能生个小和尚,那让小和尚来继续来参禅。

    贝克先生不急不躁的提点,不厌其烦的示范,诲人不倦的教诲,一番下来,二世的一节课下来不仅收获巨大而且感慨颇多。

    足球之道也是一种道,只有不断进一步加功用行,才可以证悟真理的。

第二十三章 乐此不疲() 
足球,每个技术动作都充满着精确、稳定、冷静、速度、力量、优雅和技巧,还有这些动作细节无数种组合形成的吸引人的魅力。

    今天的上午课程,贝克先生言传身教到此结束,他施施然回去吃中午饭去了。

    空旷的、偌大的足球训练场,只剩下二世一个人在想,在做,不停重复一个一个技术动作。

    足球学徒,二世的勤学苦练。

    最终结果,是不是照葫芦画瓢还是画猫成虎?

    是邯郸学步或东施效颦,亦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天知道!

    因为这个足球基础训练,真的不是你理解了,你就能把这个动作做出来,如果都是这样,那个个都能成为球员。足球技术训练,那还要勤奋刻苦,要持之以恒,要锲而不舍,理解实际上还是第二步。

    一名出色的球星,刻苦勤奋的态度,身体素质,技术熟练程度,还有球商,那真的是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少。

    所以足球球星也是稀缺的,不是一个球员踢一场好球就是球星的。就如同学生学习一样,勤能补拙,孜孜不倦,才是硬道理。

    二世中午吃过饭,稍作休息,就开始继续练习足球。

    二世这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勤奋进取,勤学苦练的精神和态度,如果被一世秦始知道了,他的二世正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他还不羞愧死了。

    整整一个下午,贝克先生主要在看,发现二世训练过程中,一当自觉不自觉地出现错误,贝克先生立马叫停,重新来过。

    经过贝克先生不停纠正,二世的技术动作规范性越来越好,作明显错误很少了。

    最后,就连二世搞疵了的足球次数都开始减少了,贝克先生就在场边站着,偶尔将搞疵了足球踢回来给二世,让二世继续颠球。

    直等到二世做完最后一组颠球动作后,日头已经偏西。雨后的晚霞十分漂亮,古老的牛津城的建筑也在熠熠闪着金黄色的落日余晖。

    贝克教练微笑把毛巾递给二世,让二世擦擦汗,然后说道:“龙,你的悟性很高,韧劲也好,身体素质简直太出色了。希望你能坚持每天都基础训练七、八个小时,毕竟你已经过了学足球的年龄了,身体骨骼都成型了,有些技术动作你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出来了。但是,龙,一定要把足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按照规范化去训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做到自然、舒展和熟练。”

    贝克教练说完后,想了想,估计不想打击二世,就用他那粗壮的食指指着自己的太阳穴鼓励二世道:“踢球不仅仅靠身体和技术,那只是一个部分,还有技战术。足球竞技赛场上不仅仅是技术、身体的比拼,竞技最重要的还是这里。”

    二世重重的点着头道:“明白,锤炼基本功,培养球感,熟悉球性,扬长避短,水滴石穿。”

    贝克先生点点头,欣慰!

    今天一天课程算结束了,二世也悟到了。贝克先生也准备回家了,二世拿过一瓶水递给贝克先生。

    贝克教练接过二世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然后略显疲惫地,从他带来的运动背包里掏出一本不薄的书。

    书的封面就是白皮,没有花样,上面就简简单单的写着《足球教练训练教案》,单手递给二世说:“这个我可以送给你,有时间可以看看,对你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二世不仅没有受过专业顺练,足球技战术理论基本上也是零。原来自己理解的东西对也不对,大的趋势不代表现在就能应用。没有交通规则,汽车肯定在城市道路上肯定开不起来,更不说风驰电掣了。

    这本《足球教练训练教案》对二世来说,不是培养二世去担任教练,二世让他去理解,去感悟!

    如果二世想要练好足球,那么这本教材就是及时雨,来得正是时候。

    在二世所在的年代,这个岁月,网络刚刚起步,没有什么可以下载的,就连VCD都还没有流行开来,影像资料都是靠录像机。

    二世要想得到这些理论知识,只有书本和电视。但是电视不会停下来去让你琢磨,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恰好是二世现在最急需的。录像机,二世现在也用不起。

    毕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