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梦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魂梦大唐-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章完)

第268章 君前对话() 
“好诗,好诗……”李隆基拍着手赞道。

    李隆基目光炯炯地看着颜天佑,仿佛颜天佑脸上开着一朵花儿似的,仿佛要把颜天佑给看透似的。

    被李隆基异样的目光审视着,颜天佑织觉得背后发寒,心里揣摩着:没听说过李隆基搞基啊,可不要因小失大,伤了自己啊!

    不理会颜天佑的胡思乱想,李隆基对着颜天佑端详了好一阵才移开目光,这让颜天佑微微放松。

    “颜天佑,你还会作诗?”李隆基眼睛平和的问道。

    “末将从小被母亲教导通读诗文,对于作诗微末学习过。”颜天佑抱拳行礼回答道。

    “颜天佑,你不必如此拘礼,朕此次喊你过来,只是因为贵妃娘娘想看看你这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少年将军是何模样。”说到这里,李隆基扭过头对着杨玉环笑着说道:“爱妃,这颜天佑如今你也见到了,可是如你想象中的那般?”

    杨玉环在李隆基与颜天佑对话时,就一直一双美目打量着颜天佑。见颜天佑果然如自己的脑海中想象的一样英俊秀立卓尔不群,不由心生欢喜,听到李隆基的问话,当即轻笑着回答道:“三郎,不是完全一样呢,站在臣妾眼前的颜天佑,比臣妾想象中的颜天佑,多了一分文雅之气。臣妾没想到,他竟然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全才。”

    听到杨玉环这么说,李隆基哈哈大笑,道:“爱妃,别说你没想到,朕更没有想到”,说着,看向颜天佑说道:“颜天佑,你可是让朕大吃一惊啊!”

    说着,李隆基又道:“现在,朕倒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母亲才能教出如此出众的儿郎!”

    “颜天佑,你是哪里人氏?家里都有些什么人?”杨玉环插嘴问道。

    颜天佑依旧躬身回答:“回禀娘娘,臣是淮南道扬州人,家中只有一母,置于父亲则在臣刚刚出生时就不在了,臣被母亲一人抚养长大。”

    听到颜天佑没有父亲,多愁善感的杨玉环不由眼圈一红,带着悲伤的语气说道:“没想到你的身世这么可怜,你的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培养你成材,想必很艰难吧?”

    “这倒是没有,父亲去世时留下来了不少余财,臣的母亲靠着它做生意,臣的生活还算优越,吃喝不愁还有书读。”

    “那还算好”杨玉环感叹道。

    在杨玉环和颜天佑对话的时候,李隆基并未插嘴,在一旁静静的看着,颜天佑的身世来历出身,在他对颜天佑开始关注之时,就有内卫把颜天佑从小到大的所有资料给他整理了一份。

    当然,这份资料只是表面的,其中并没有提及颜天佑的师傅李玉海,否则,颜天佑早被逮捕下狱了。

    直到杨玉环不再问话,李隆基才笑着对杨玉环说道:“玉环,你可别被这小子给骗了。”

    杨玉环闻言,美眸转向颜天佑,眼睛里蕴含疑问和不解。

    颜天佑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若非是师傅的事被皇帝发现了?要是被发现了,他,还有他们一家可就完了。欺君之罪,那绝对是要灭九族的。

    就在颜天佑心里着急担心的时候,李隆基又笑着说道:“玉环,颜天佑的母亲可是一个奇女子啊!不仅把颜天佑培养成材,为我大唐输送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少年将军。而且,颜天佑的母亲一人靠着微末的钱财起家,把生意做得那么大,现在淮南江南两道的布匹生意,可是要被她垄断了。颜天佑何止是生活优越,那简直是巨富之家啊!估计都比朕有钱。”李隆基最后开玩笑地加了一句。

    听到李隆基如此说,颜天佑心里的大石头才彻底放下,只要不是他的师傅被朝廷发现了就好。

    听到皇帝的调侃,颜天佑装作诚惶诚恐的模样,说道:“微臣之家小财,何敢跟陛下相提并论,陛下富有四海,才是这天底下最最富有之人。”

    颜天佑这话说得李隆基开怀大笑。

    “颜天佑,没想到啊,你小小年纪,竟然会如此拍马逢迎,这一点可要不得”李隆基笑着打趣道。

    “微臣遵旨”颜天佑一本正经地说道。

    李隆基指着颜天佑,“颜天佑,你,哈哈哈哈……”

    “好久没见到陛下如此开怀了”杨玉环说道:“陛下,颜天佑的母亲能够教导出颜天佑无耻优秀的儿郎,陛下难道不应该给予封赏么?”

    听到杨玉环给自己母亲要封赏,颜天佑眼睛一亮,目光看向李隆基,带有期盼之色。

    身为儿子,自他降生大唐以来,他的母亲就一直含辛茹苦费心费力的教导他抚养他长大。尽管他没有父亲,可他还有母亲,对于母亲在他身上灌注的爱,颜天佑当然深深的感激,有机会为母亲挣来诰命,他自然是期盼不已。

    杨玉环的话对于李隆基来说,胜过一切。对于杨玉环的要求,他无不答应。

    看到颜天佑也是一脸期盼的望着自己,李隆基心里暗笑,这小子一副老成的模样,到底还是个孩子。

    “颜天佑,既然贵妃娘娘为你的母亲求取诰封,朕自然不能博了贵妃的面子。”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还有,颜天佑今天你的诗让朕很是欣喜,朕现在给你承诺,只要你能同前诗一样,再作一首诗,朕就封你的母亲为四品恭人。”

    唐朝的诰命夫人与后代的明清不大一样,不是每个当官的母亲都有机会被赐予诰封,诰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仅仅是皇帝的恩宠,还是对外身分地位荣耀的象征。唐朝女子对于皇帝的诰命自然无比向往。

    听到皇帝的话,颜天佑眼睛迸慑出夺目的光彩,满怀欣喜地说道:“陛下,此言当真?”

    “朕自然是金口玉言,但是,你的诗要让朕的爱妃满意才行,若是爱妃不满意,那也不成。”李隆基拉着杨玉环的手说道。

    颜天佑闻言看向杨玉环。

    杨玉环轻柔地一笑,心里已经打算,无论颜天佑的诗作的好与坏,她都会说满意。

    “颜天佑你就放心大胆地作诗吧!”

    杨玉环的话给颜天佑以莫大的信心,诗,自然说来就来,李白的清平调还有两首呢。

    只见,颜天佑装模作样地在殿内左右徘徊了两圈,然后慢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吐露出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首诗“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玉环,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体,突出了杨玉环的美貌。最后两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意境深远。

    品味了这首诗好久,李隆基又是一个大大的赞,当即大声道:“传朕旨意,颜天佑为朕立下汗马功劳,不大赏不足以平朕心中之喜悦,封颜天佑的母亲颜氏为三品淑人,赏赐玉如意一柄,珍珠一匣,夜明珠一颗,金银凤钗步摇各五对,蜀地锦缎二十匹。”

    李隆基一连串的念出了封赏,听到母亲被封为三品淑人,不是四品的恭人,颜天佑就知道他的诗让李隆基非常喜欢,对他母亲的封赏这才加了一品。

    “谢陛下隆恩,微臣肝脑涂地难以报答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颜天佑清脆的嗓音回荡在龙堂大殿内。

    (本章完)

第269章 皇宫夜宴 (一)() 
今夜的皇宫夜宴在兴庆宫南苑东南角的芙蓉园举行。

    刚过酉时,临近傍晚的时候,太阳还未完全落下,一辆辆华丽的马车就开始从长安城的四面八方驶来,向着兴庆宫的方向前进。

    由于宴会在芙蓉园举行,前来参加宴会的文武大臣的马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距离芙蓉园最近的春明门停下,在春明门守卫士兵的引导下有序地停靠在了宫城门前广场的两边。

    参加宴会的宾客都是朝堂上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他们大多是携妻带女带着家眷而来。都在春明门下了马车,遇到熟悉的官员大臣,均是带着家眷上前去问候寒暄,然后一起谈笑着同行进入了春明门。

    参加宴会的大臣,男人们打扮大同小异,没有穿官服,都身着常服,头戴纱帽蒲头。女人们则大多穿着露胸长裙,着半臂短襦,外面披着纱衣,配珠带翠,均画着精致的妆容,步履轻盈,体态婀娜,惹人瞩目。

    酉时过半,一辆长一丈宽六尺的高大封厢马车缓缓驶来,在春明门前广场停下,一个面相儒雅气质卓绝的中年男人当先踩着马凳下了马车,然后转身站在马车旁等待。

    稍顷,一个身穿侍女装的长相甜美可爱的少女从马车里冒出头来,下了马车,接着,马车里又有一个女子在长相可爱少女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

    只见,女子身穿素色牡丹长裙,外披棉纱短襦,梳着高高的发髻,头戴珠翠,外罩一个宽大的透明轻纱帷冒,看不清面容,但从她婀娜身姿来看,就知道这绝对是一个美女。

    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河东裴家二房嫡女裴鑫。而当先下了马车的中年男人自然是他的父亲裴涩元。

    裴涩元身为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今早上的大朝会他自然也参加了。颜天佑在大朝会上一鸣惊人,他对颜天佑也不由地多了一份关注。

    其实,在颜天佑三天前进京的那一天,听取了自家管事裴福的汇报后,他就轻易得到了那个与自家女儿有关联的陇右军将军的身份,正是颜天佑。他也没有想到,这个与女儿有些牵扯的少年将军却是在对吐蕃战役中大放异彩的颜天佑。

    颜天佑被皇帝赏识,一下子成为了长安新贵,闻名于长安权贵阶层,又由于颜天佑出身寒门,各大世家大族权贵因此都有了争相拉拢的想法,身为裴氏家族的领头人物,裴涩元心里也产生了一些别的想法。

    散朝后回到家里,裴涩元就让人唤来了自己的掌上明珠女儿裴鑫。

    两人一见面,裴涩元就打了女儿裴鑫一个措手不及,裴涩元开门见山地直接询问了颜天佑与女儿的关系。

    对于父亲突然提起颜天佑,裴鑫脸上先是一慌,有一种小心思被人道破的娇羞。

    看到女儿的表情的前后变化,老于世故的裴涩元一眼就看穿了女儿的心思。于是,他对女儿讲述了关于颜天佑立下战功被皇帝赏识隆重封赏的事。最后,他诲明诲暗的暗示,他们裴家缺乏军队方面高级将领的支持,让女儿与颜天佑多多接触。

    正因为如此,今夜的宴会,裴涩元只带着女儿前来。

    裴鑫下了马车,看到广场上那一字排开的马车,以及马车旁的仆人们,不由惊讶,“冬儿,今夜来的宾客人好多呀!”

    少女冬儿看了看四周,发现正有参加宴会的宾客们三五成群的堆在一块谈笑风生,转过头对着裴鑫兴奋地回应道:“是呢,好多的人,我还没有来过皇宫参加过宴会呢!”

    一旁的裴涩元淡淡一笑,道:“可不是么,满朝五品以上的文武大臣皇族权贵,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人能不多么!”

    这时,冬儿忽然发现:“小姐,今夜来的女眷尤其的多呢!”身为裴鑫的贴身侍女,冬儿也是很随着自己家夫人小姐参加过多次权贵大臣家举行的宴会的,对于宴会,她很是熟悉。

    听到冬儿的话,裴鑫还没说话,已经发现些端倪的裴涩元,脸上露出微微嘲讽的笑容,带有一丝不屑的说道:“这朝堂上的有心人不少呢!”

    心思聪慧的裴鑫当然听明白了父亲话里的意思,不过,她并没有嘲讽别人,毕竟说到底,他的父亲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裴侍郎,你一家也到了?”有人过来问候。

    裴涩元带着女儿迎过去,与对方寒暄谈笑着。

    芙蓉园位于南苑的东南角,园内亭台楼阁,雕梁画柱,山楼水榭,包括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轩、杏园等。

    今夜的宴会在芙蓉园的御宴宫举行。

    御宴宫与曲江池相邻,在曲江池边上,曲江池边红灯笼环绕,灯火通明,站在御宴宫居高临下望着曲江池,景色端的是怡人。

    时间已接近戌时,芙蓉园依然不断有人涌入,园内到处都是人影,给这平时寂静的园林增添了一份人气。

    此时的御宴宫内,从宫内到宫外的亭台楼阁,上千张宴桌案几整齐地铺设下来,数百名宫女内侍穿梭于其间,忙忙碌碌准备着即将开始的夜宴。

    宴会有专门的皇室宗正寺和礼部官员的安排,参与宴会的宾客都要严格地按照皇家礼仪和规矩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大声喊叫,不得僭越身份……

    此时,宾客们大多已落座,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与相邻的人小声地交谈着。

    戌时三刻,一声钟响,宣告着宴会要开始了。

    “皇帝陛下驾到!”

    内侍监少监一声长喝,所有的宾客们纷纷站起身,方才还热闹的宴会大厅顿时变得静悄悄的,静若无声,所有人垂手而立,等待着皇帝的驾临。

    一声钟响,几十个侍卫腰挎铮亮的仪刀,手执玉锤金戈分两列进入御宴宫,紧接着的是几十个内侍提着小灯笼鱼贯而入,沿着两边分列宫殿内两侧,最后是二十几名宫娥,手握宫扇、罗盖,摆着皇帝的仪仗,簇拥着大唐天子李隆基和一位宫装丽人走进殿来。

    (本章完)

第270章 皇宫夜宴 (二)() 
在皇家队伍的末尾,有心的官员大臣注意到了身穿一袭青色儒衫的颜天佑也在其中,不由地心思斗转,遐思飘飞。

    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在御宴宫大厅的中央站定,李隆基环视了众臣一眼,众臣一齐躬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整齐响亮,李隆基满意地点点头,轻轻一摆手,声音宏亮地说道:“众爱卿免礼平身,都坐吧。”

    “谢陛下!”百官纷纷返回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

    原本按照颜天佑的品级,他是不能坐在最前几排的,可是这次是皇帝的安排,他坐在了武将勋贵行列的左起第三席。

    坐在一群三品以上的大将军王爷国公的人群中,颜天佑显得尤为突出,频频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大殿很是开阔,群臣都坐在两边,前面几排是席地而坐的高官,距离皇帝大约有十几丈远,每人都有一块宽敞的位子,边上坐着各自的家眷。

    看到坐在右边第一席位的李林甫目光投向自己,颜天佑点头微笑算是打招呼,意外的是,身为右相的李林甫竟然也微笑着颔首回应。

    颜天佑目光在周围逡巡,发现坐在左席第一席位的是一个三十多岁头戴金冠,穿着明黄色五爪龙袍的男子,颜天佑一转念便反应过来这个人就是如今的大唐太子李亨。

    此时的李亨正全神贯注的望着皇帝,丝毫不关心周围的一切。颜天佑看着这个继原太子李瑛之后承继的储君,心里意味乏陈。

    所有人都安然坐好,李隆基心情大好,他举杯对着众人环顾一周,开朗地笑道:“朕心里高兴,今夜,我们不论君臣,大家都畅所欲饮,都不要太拘束了。”

    李林甫接话道:“我大唐不仅夺回了石堡城,收复了固有的失地,还重创了吐蕃军,陛下高兴,臣也心中欣喜不已,在此,臣为陛下贺。”

    听着李林甫的话,众臣都纷纷站起身来,对着李隆基众口一词的说道:“臣等为陛下贺!”

    “大家共贺,干!”李隆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