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少- 第9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大食国第一次派遣使臣来长安,李二陛下也是十分看重,隆重的迎接了他们,在新宫之中设宴款待。

    大唐这边一直与外来的使节其乐融融,而年前来大唐的番邦使臣,上元节过去之后就离开了长安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他们永远也忘不了,元日大朝会哪天在丹凤门阙楼上所看到的景色,在长安停留到上元节已经是最大的耐心了,因此,上元节之前,他们就已经收拾妥当了,上元节当天在宫中参加宴饮,也顺便向李二陛下告辞,第二天一早,便纷纷启程离开了长安。

    得到此消息的玄世璟,只是无奈笑了笑,看来元日那天是真把他们给吓着了。

    如今的大食国,也就是后世的阿拉伯地区,大唐这边多将那边儿的人称呼为多食、多氏、大寔。

    相传,大食西南二千里有国,山谷间,树枝上生花如人首,但不语,人借问,笑而已,频笑辄落。

    现在的大食国的人就已经信奉了***教,而玄世璟对于他们,提不起多大兴致,有信仰是好事,信仰太偏激强加到别人身上就不是件好事了。

    但是现在,只要大食国对大唐没有敌意就好,即便是有敌意,中间还挎着这么大一片沙漠呢,且不说沙漠,大唐周边还有些番邦国家,与大唐交好,除却享受大唐的庇护之外,出了事儿,那也得顶上去,充当大唐的门户不是。

    不论其它,即便是真打过来了,大唐还会怕他们不成?再往下几年下去,大唐军队将会由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这是玄世璟对大唐工匠的自信。

    即便是火器出来,也要有个过渡时期,至于过渡时期长短,视情况而定,或许很快,或许很慢,依旧取决于军队。

    但是即便是有了火器,冷兵器也不会完全被淘汰,如今的工艺水平,火器大部分的作用,也只是辅助,真的到了短兵相接,还是马槊横刀血肉横飞。

    即便如此,改发展的还是要发展。

    转过年来,朝廷那边忙朝廷的,庄子上这边也没有什么需要玄世璟忙的了,学院的事情,里面的先生夫子也都已经上手了,无需玄世璟再多操心,一时之间,玄世璟竟然闲散了下来。

    人一闲散,就容易懒惰,玄世璟不能让自己懒惰下来,所以只能选择继续搞事情了。

    春日清晨,玄世璟在庄子上散步,走着走着,来到了东山湖畔,如今的庄子上,依旧是那样有活力,湖边的栈桥码头,还是来来往往的船只不断的吞吐着货物。

    “一个东山县啊。”玄世璟发出一声叹息,突然之间,却是将目光放在了船上。

    船?船!

第五百三十五章 送往长安的奏折() 
玄世璟脑中灵光一闪,之前怎么把这事儿给忘到脑后了!

    也是,前两年玄世璟也没工夫闲下来想这些事情,之前新宫没有落成,虽然玄世璟不忙,但是心里却始终要记挂着龙首原上的事情,还有庄子上的书院,那是头等大事,如今闲下来了,玄世璟才有功夫想起这件事儿了。

    大唐水军!

    早在当初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玄世璟便意识到了水军的重要性,现在看到东山湖上面来来往往的船只,想起了曾经学到的大航海的时代,欧洲的那群人就是靠着大航海发家致富了啊,腐国鼎盛时期,是为日不落帝国。

    玄世璟就这般呆愣愣的站在东山湖旁边,目光虽是看向湖面上的船只,但是脑海之中,却是千头万绪。

    如今的大唐,已然到了一个瓶颈,而这个瓶颈,需要打破,打破之后,大唐这样战车继续向前碾压,若是打不破,剩下的是什么?君王换代,走下坡路。

    如何打破瓶颈?现在大唐有这个能力吗?

    显而易见的是,并没有,新宫落成,国库空虚,国库里的那点儿钱现在也只能给百官百僚发发工资,供应宫中的吃穿用度。

    否则玄世璟也不会在元日头几天提出阅兵这么一会事儿了,现在的大唐,表面上有底气,但是国库没底气,干点儿什么事儿不要钱?没钱,哪儿来的底气?

    没钱,就不敢有大动作。

    所以大唐想要再精进一步,那就是钱,只要国府有钱,就有了进行大动作的底气。

    托了前隋的福,大唐南北航运有了基础,这是隋朝留下来的福泽,需要利用好,除却内陆的运河之外,沿海不是还有海运吗?

    如今大唐的水军不弱,但是却是没有充分的利用起大海。

    想到此处,玄世璟立即转身,回了府上,一头钻进了书房,开始写奏折,想法留在脑海之中,始终只是想法罢了,落实到纸张上,呈交到李二陛下的书案上,才有机会将想法落实。

    如今玄世璟也只是有了大方向,实行起来,就要将这大方向化为许多细微的目标,一项一项的达成。

    目标多无所谓,就是怕连个方向都没有,那才是最靠不住的。

    书房之中,玄世璟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了一通篇的奏折,等到墨迹干涸之后,将外头的常乐叫了进来。

    “常乐,带着这份奏折,去长安,将这奏折亲自送到陛下面前。”玄世璟吩咐道。

    “是。”常乐应声道。

    常乐拿了玄世璟的牌子,带上奏折,跨马加鞭的朝着长安而去。

    常乐离开之后,玄世璟也开始思索他的想法了,先前倭国的银矿已经被玄世璟惦记上了,但是依照大唐水军如今的状况来看,倭国那边暂时还动不得,大唐也无力支持水军去动倭国,所以对待倭国,玄世璟还是得一步一步像先前那般,将他们白花花的银子蚕食过来。

    而现在,依照玄世璟的计算,国府里的那点儿银子,想要从海上获利,也不容易。

    也罢,等到李二陛下看到自己的奏折之后,应该会有想法,到那个时候,再与李二陛下商讨也不迟。

    书院在元日过后就已经开学了,裴行俭又住在了书院当中,而玄世璟关于水师的想法一出来,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裴行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兵学院的学生在书院里,已经在纸上划拉了半年了,也该是好好操练操练他们的时候了。

    常乐将折子送到了李二陛下的书案上之后,也带回了李二陛下的旨意,着玄世璟明日下午,入宫觐见。

    如今李二陛下处理政事的地方也成了紫宸殿,相比于甘露殿的环境气候,紫宸殿好处不止一点半点儿,更关键的是,李二陛下身处紫宸殿之中,心情都是不一样的。

    奏折送到李二陛下手中当天,李二陛下没有再去理会别的奏折,对着玄世璟的奏折反复的琢磨了大半天,一直到晚上用晚膳的时候,脑海里想着的,仍旧是玄世璟奏折上所言之事。

    如今的大唐,真的已经到了一定的地步,百尺杆头了吗?想要再往前走一步,能走吗?如何走?

    转过年之后李二陛下心里也压着一股劲儿,只是这股劲儿是什么,连李二陛下自己都弄不清楚,今日见到玄世璟的奏折之后,他才明白,原来自己心里真正担心的,是大唐的往后,大唐走到今天,接下来该如何再让大唐更上一层。

    大唐才定鼎三十多年,从前隋手中接过来的,是一片破碎的山河,贫瘠的社稷,磕磕绊绊的走过武德年,迎来了贞观朝,贞观朝这二十几年,大唐走过的这一段路,从一无所有,到生活富足,步伐很快,也快的稳健。

    如今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如何?

    满足于眼前显然是不行的,治国也如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

    可以说玄世璟的一道奏折,点开了李二陛下心里的一个结,但是结是点开了,该如何解呢?

    大唐四方安定,外无战乱,内无饥荒,这是当年李二陛下征战天下的时候就在心里建造起来的理想乡,如今通过二十多年的亲手治理,已然已经实现了。

    也就是说,当初李二陛下的愿望,如今已经达成了。

    是不是到了再给自己找个新的愿望的时候了?

    这一夜,李二陛下早早的就歇息下了,只是心中有事,睡的并不怎么好。

    次日过了朝会之后,李二陛下依旧在紫宸殿中处理政事。

    “德义。”

    “老奴在。”德义连忙上前应声。

    “晋阳郡公还未到?”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现在才刚刚过了午时,应该已经在进宫的路上了吧,要不,陛下您先用膳吧。”德义说道。

    从下了早朝到现在,李二陛下一直忙活着批阅奏折,无心用膳,毕竟还有一些折子,是昨天留下来没有批复的。

    昨天李二陛下光顾着想玄世璟的那道奏折了,哪儿还有心思想别的。

第五百三十六章 目标与方向() 
李二陛下点点头:“嗯,让人传膳吧。”

    被德义这么一提,的确有些饿了。

    李二陛下放下手中的奏折,移步偏殿,尚食局的人早就在偏殿那里候着了,只是李二陛下自己一直放不下手里的折子,这才把吃饭这回事儿给耽搁了。

    匆匆用完饭,李二陛下又回到了正殿,一头扎进了奏折里。

    没过多久,紫宸殿外的小太监便进来了。

    “启禀陛下,晋阳郡公殿外求见。”

    “宣他进来。”李二陛下听到玄世璟来了,赶紧放下手上的奏折,抬起头来说道,随后起身,对着德义说道:“德义,朕要与璟儿详谈,准备些茶水,送到偏殿。”

    “诺。”德义躬身应声道。

    此时,玄世璟从殿外走了进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李二陛下拱手躬身行礼。

    “臣,参见陛下。”

    “无需多礼,随朕来。”李二陛下走到殿中,直接拉着玄世璟去了旁边的偏殿。

    紫宸殿的偏殿是李二陛下寻常时候休憩的地方,相对与正殿来说,在偏殿之中,更加舒适,也是个适合长时间谈话的场所。

    德义将茶水送到了偏殿之中,很是自觉的退出了偏殿,在偏殿的门口处守着。

    李二陛下坐在了书案的一侧,示意玄世璟在自己对面坐下,玄世璟行礼谢过之后,便落座在了李二陛下的对面。

    “朕昨日看了你的折子,因为你这折子,朕是一宿没睡好啊。”李二陛下笑道。

    但是今日的李二陛下看起来,仍旧是神采奕奕,一点儿没休息好的模样都没看出来,因为玄世璟的那道折子,李二陛下是打心眼儿里激动,一激动,什么是累都感觉不出来了。

    “陛下觉得臣折子上所写,可是事实?”玄世璟问道。

    李二陛下点点头:“不错,是事实,自打过了年,大朝会结束之后,朕觉得心里有什么事,惦念着什么,但是朕自己去想,却始终想不出来,加上政事繁忙,也没多少时间去仔细想,一直压在心里,一直到了昨天看了你的折子,朕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朕心里,想要的是什么!朕将你召进宫来,便是想与你说这件事,今日你我对坐在此,朕先将话放在这里,这偏殿之中没有旁人,就你与朕两人,连德义都在门口候着,现在这殿中,不论君臣,朕想听听你的想法,你的实话,但说无妨。”

    玄世璟想到了李二陛下会对这奏折有反应,但是却没想到反应这么大。

    不过,玄世璟的那道奏折,出发点便是为了大唐,今日进宫,也是怀揣着这样一个目的,因此听到李二陛下这番话之后,玄世璟也就不必顾忌什么了,况且,李二陛下也不是心胸狭隘的君王,两人还是实实在在的翁婿。

    既然老丈人都说可以畅所欲言了,玄世璟也不必藏着掖着。

    “如此的话,儿臣就有话直说了。”玄世璟说道。

    “嗯。”李二陛下点头。

    “父皇看到儿臣的奏折之后心绪难平,是因为父皇心里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只是一时之间想不出来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已。”玄世璟说道:“从实际上来看,当年父皇您与先皇打下大唐江山的时候心中的愿望,到了现在,已经实现了,虽然有微小的差距,但是差距不大,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大唐如今的人口,还不足前隋一半,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说这是时间问题,即便国府再努力,也无济于事,除此之外,大唐现如今的情况,在朝臣眼中,堪称完美,堪称盛世。

    一旦人心里有了满足的情绪,便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古往今来,王朝起步、兴盛,兴盛之后,便是逐步走向衰落,想要稳住步伐,不断的前进,除却君王英明,朝臣尽力之外,那就是不能满足,无论是君王还是朝臣,都不能满足现状,在国政方面,要学会贪心,贪图更好。”

    李二陛下点点头,的确,回想这几年,自己的心里是否生出了满足?朝臣的心里,是否生出了满足?

    “继续说。”李二陛下说道。

    玄世璟如今说的,对于他来说,对于朝廷来说,对于大唐来说,是忠言,是良言。

    还是自己丝毫不反感的良言。

    玄世璟点点头,继续说道:“猛然一看,大唐现在的确是没有什么别的问题了,即便是有,按照正常来说,是什么问题?无非是百姓的生活、民意,再就是吏治,大唐长安周围,天子脚下,吏治难,因为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高官显贵多,勋贵世家多,即便有大唐律例,但仍旧是人情社会,这一点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无需放在心上,长安周围不是问题,无需放在心上,因为即便有事,天子脚下,陛下能够看到,能够处理到,但是别的地方呢?比如说南方,天高皇帝远,因此,大唐的吏治,还有精进的余地,这是朝堂,再者民间,父皇觉得,儿臣的庄子如何?”

    李二陛下抚须道:“甚好,朕也想大唐所有的百姓的生活,都像你庄子上的庄户那般,可是连你自己都说,你庄子上能有今天,全都是铜钱砸出来的。”

    “臣能用钱砸,朝廷为何不能?”玄世璟说道:“朝廷若是足够有钱,有实实在在的规划,即便所用的时间多一些,这个目的,也不是不能达成的目的。”

    玄世璟的这一句话,无疑为李二陛下重新找到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国家是一条船,君王便是船长,百官是船员和舵手,船航行的方向与目的地是个重要的东西,若是没有方向与目的地,那也不过是飘摇在海上的一片烂木头罢了。

    “照你这么说,朝廷得出多少钱?朝廷去哪儿弄这么多钱,朕也想问问,仅仅是你那一个庄子,你硬生生的砸了多少钱。”李二陛下并没有被玄世璟提出的美好的理想与远方所冲昏头脑,理想可以有,但是总要着眼于眼前的现实。

第五百三十七章 商() 
理想是美好的,目标也是正确的,可是过程呢?千难万险不怕,就怕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空中阁楼啊。

    大唐由穷到富,用了二十多年的功夫,如今仅仅是龙首原上修建一所新宫,国库就见了底儿,整个大唐不是东山县的一个庄子能够相比的。

    “所以说,现在大唐缺钱。”玄世璟说道:“因为缺钱,所以不敢妄动刀兵,因为缺钱,所以元日朝会那天才会有这么一出戏码,现在户部和兵部应该都已经放心了,至少大唐这两年,是不会在对外征伐了。”

    李二陛下叹息道:“是啊,原本国府充盈,朕这一拍脑袋,建造了这新宫,国库又见了底儿了。”

    修建宫殿本来就是件劳民伤财的事儿,更何况龙首原上这新宫这么大规模,徭役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