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话()
看着李世民离开的身影,玄世璟呆立在原地,原来大唐没有标点符号?我这就给创造了出来?甩了甩脑袋,不再去想这些事情,继续坐下思考。
李世民回到宫中,在太极殿里,手里翻看着从玄世璟那里带回来的《春秋》一书,一边看,一边踱着步子,贴身的内侍就跟着李世民在他的身后转来转去。
李世民合上手中的书本,轻声叫了一句:“德义。”
德义走到李世民面前,躬身行礼:“奴婢在。”
“摆驾立政殿。”
“诺。”德义倒退三步,转过身走到大殿门口:“陛下有旨,摆驾立政殿~~”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正坐在书案前,怀里坐着才刚刚三岁的李治,贴身丫鬟媛儿立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两位主子。
一宫女从殿外走了进来,福身道:“娘娘,陛下朝这边来了。”77
媛儿上前扶长孙皇后起身,长孙皇后走到殿中央,说道:“既是陛下来了,那咱们就出去迎接一下。”
话音刚落,门口传来李世民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哈哈,观音婢,你我夫妻之间还讲什么虚礼。。。哦?稚奴也在。”李世民一进门,便看见还伏在书案上未来得及起身的李治。
李治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走到李世民身前,躬身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免礼。”李世民笑呵呵的摸了摸李治的小脑袋。
“陛下今日田猎都不曾如此开心,怎么去了一趟宣威侯府回来就这么高兴?”长孙皇后自然是发现李世民的心情大好,遂出声问道。
“朕去宣威侯府,拜祭明德之后见了璟儿,璟儿还真是给了朕一大惊喜啊。”李世民笑着走进殿中,走到书案前,坐了下来。
长孙皇后吩咐侍女将李治带到乳母那里,随后跟随着李世民,也来到书案旁边坐下。吩咐侍女取个怀炉,给李世民暖暖手,又吩咐媛儿去小厨房煮些热汤。
长孙皇后说道:“不知这璟儿给了陛下什么惊喜?”
李世民哈哈一笑,接过宫女递过来的怀炉,将拿手中的《春秋》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接过李世民手中的书本,一看,这就是一本普通的《春秋》嘛,随意翻看了两夜,除了字句间有一些符号之外,确实很普通。
合了书本,长孙皇后抬起头来看向李世民:“陛下说的惊喜,可是这书上所画的符号?”
“哈哈,观音婢还是一如既往的聪慧。”李世民毫不吝啬的夸奖。
长孙皇后轻轻一笑,这哪儿是聪慧,只不过自己翻阅这本书的时候见李世民的目光一直落在这些奇怪的符号上罢了。
在这后宫之中,长孙皇后若是没有一点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也不会稳坐这后宫的宝座,李世民对她一生的挚爱,爱的可不光是她十二岁跟着他风风雨雨的走过这么多年,李世民是爱她懂他。
“陛下,臣妾可不是聪慧,臣妾也是猜想出来的,这明明是一本普通的《春秋》,陛下却待它如此不同,臣妾略一翻看,发现除了上面这些奇怪的符号,这本书与其它书籍并无不同,所以就猜想,这玄机就出在这些符号上。”长孙皇后微笑道。
“确实。”李世民点头:“观音婢,你可还记得,朕年少的时候在学堂,先生教授的最基本的、最多的是什么?”
“陛下难道忘了?臣妾可也是入过学堂的呢,起初,先生教授的最多的当然是识文断句。。”说到这里,长孙皇后好像明白了什么,再次低头翻看起手上这本《春秋》。
默默的读了两页,长孙皇后严重也露出惊讶的表情,抬起头来看向李世民:“陛下,这是璟儿所创?”
李世民点了点头:“正是,起初朕明白这些符号时的惊讶,可不亚于观音婢你啊。”
“陛下,有了这些符号,我大唐学子启蒙之时便轻松了许多啊。”长孙皇后聪颖如此,怎会不知道这标点符号的作用。
“是啊,以往读书,难就难在这断句之上,要知道一句话,若是断句不当,这其中的含义可就是天差地别了。”李世民说道。
长孙皇后将手中的书放到案上,问道:“陛下,璟儿平日里,读《春秋》?”
“是啊,说是闲来无事,便翻阅一些。”李世民说道:“朕看这书中的断句,并无错误,想来已经是读过了。璟儿如此聪慧,明德后继有人啊。不过璟儿这小子,跟他父亲是不同的,一副小滑头的样子,观音婢,你猜,今日朕在侯府拿走这本书的时候,璟儿说了什么?”说到此处,李世民苦笑,脸上颇有无奈。
“哦?看陛下这样子,璟儿是说了什么话,惹陛下生气了?”一边说,一边起身。
媛儿将熬好的汤端了出来,长孙皇后接了过来,回到书案边,将盛着热汤的碗端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长孙皇后手中的热汤,轻泯一口:“那小子竟然跟朕讨赏,好好的一件教化万民的功德之事,让这小子一开口,怎么听怎么让人生气,观音婢,你说说,璟儿这小子,是不是掉钱眼里去了。”李世民有些牢骚,只能在长孙皇后面前一吐为快:“今天在皇家猎场,璟儿向你我进献那松花蛋的时候,明明是自己府上腌制的,结果跟改口就跟朕说这事长安城西市善品坊买来的,白白让朕给他宣扬了一番。”
长孙皇后听了李世民的话,捂嘴轻笑道:“陛下,璟儿还是小孩子,怎么可能会有明德那份气度,陛下对璟儿的要求,过高了,你看璟儿现在才四岁,就能熟读《春秋》,陛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李世民叹了口气:“也是啊,朕对于璟儿,期望甚高啊,毕竟他是明德唯一的子嗣。”说到这里,李世民也不禁一阵感慨。
长孙皇后没有出声,她知道,李世民是在想念玄明德,李世民与玄明德还有天策府的一干臣子之间的深厚情谊,她能够理解,尤其是玄明德,本来隐退归乡,但是却听闻二郎有难,千里迢迢的赶来长安相助,没想到,这一来,便再也回不去了。
“观音婢,年底了,朕也忙于朝政,承乾一直在朕身边,朕倒是知道,不知青雀和稚奴,近来如何啊。”李世民问道。
“青雀一直呆在武德殿,整日里读书练舞,甚是上进,说到稚奴,最近一直跟着臣妾,在这立政殿中学着读书写字。”长孙皇后说:“说到这里,陛下,臣妾倒是想到了,璟儿过了年也四岁了,与稚奴年纪也是相仿,不若过了年,让璟儿进宫来,着名师教导,同稚奴一起去弘文馆听学如何?璟儿老是这样闷在府中也不是什么好事,虽说书读的多,但是总要有名师教导他明事理不是。”
李世民认同的点了点头:“观音婢说的甚是,这件事便由你去操办,明日朕要在太极殿召见几位大臣,好好商讨一番这标点符号的事情,毕竟,这是我大唐的莘莘学子们的福音啊。”
第二十四章:除夕夜宴(上)()
转眼间就到了除夕,在大唐是叫做岁除的,同后世一样,这一天晚上要燃放爆杆,此时的大唐是没有烟花爆竹的,只能买一些竹子,带回来点火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这一天的晚上要通宵守岁,前两年都是王氏和玄世璟两个人,到了后半夜,玄世璟就扛不住,睡过去了,结果守岁就成了王氏的事情。
前世的玄世璟觉得自从长大以后,过年是一年不如一年,不是说生活上如何,而是缺少了小时候的那种“年味儿”,来到大唐的玄世璟,决定重新找回那种久违的感觉,毕竟,现在仍旧是他的童年。
书房里,玄世璟将钟子朔、珑儿、高峻,还有几个侯府的管事儿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打算让众人过个不同以往的年。
玄世璟将一张写好的采办单子递给钟子朔。
“钟叔,去市集上将我所列的东西都采买回来,今年晚上守岁,召集府上的人,咱们都好好热闹热闹。”
钟子朔接了过来,有些犹豫的说道:“小侯爷,晚上一起守岁,毕竟身份有别,不好吧。。”
玄世璟摆了摆手:“钟叔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瞧这往年,都是我娘跟我两个人,还不到半夜,我就睡着了,两个人守岁,孤零零的多没意思,过年嘛,咱不就是图个喜庆,图个乐呵嘛,钟叔你也是江湖出身,什么时候也喜欢这些俗套了,侯府的人都是自家人,大过年的自家人聚一聚不算什么。”
见玄世璟如此说,钟子朔也只能照办。
“珑儿,一会儿咱俩去厨房,今晚的夜宴,咱俩亲自操刀,高峻,你去安排一下,府里的杂役丫鬟们晚宴前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大过年的,也该放个假什么的了,有亲戚的想要去走亲戚的,多发些利钱,不出府的,晚上就一起来,让人把议事房收拾出来,今晚咱就在那里办这个宴会。”玄世璟说道。
议事房是原先秦王天策府众臣处理政事聚集的地方,自从秦王府改成了侯府,那里便闲置了下来,议事房是间很大的屋子,比侯府的大厅都大上三分,用来开侯府的年会,再合适不过了。
“侯爷,议事房里面什么都没有,都空置好几年了。”高峻说道。
“那就打扫出来,多放几个炭炉,把屋子里弄的暖和点,地上都铺上毯子。”玄世璟吩咐道。
“是。”高峻点了点头。
“对了,爆杆都买了吗?”玄世璟看向钟子朔。
“侯爷放心,这些在年前都办妥了。”钟子朔说道。
“嗯,好,都去准备吧,珑儿,你随我来。”玄世璟站了起来。
日落时分,长安城里已经断断续续的响起了噼里啪啦的燃烧爆杆的声音,宣威侯府里也是热热闹闹的,杂役们忙前忙后准备着今晚盛大的晚宴。
厨房里,玄世璟指挥着珑儿和一个厨子做晚宴和守岁的吃食。
“小侯爷,这些鸡胸骨上面又没有多少肉,你用它来做什么啊?”珑儿端着一盆已经收拾好了用刀剁开的鸡胸骨问道。
“这个要弄些面粉,加调料加水将面粉搅拌成糊,裹在这些鸡胸骨上面,用油炸一下,炸熟之后撒上香料,就能吃了。”玄世璟踩在小板凳上,手里正用竹签串着羊肉。
“哦,好的。”珑儿照着玄世璟的话,开始勾兑面粉。
玄世璟已经串好了一大盆的羊肉串,吩咐厨子拿到架子上烤熟,所谓的烧烤架,也是玄世璟想出来的,先前吩咐府上的人找个工匠融了一个颇大的长方形的铜器,里面烧上木炭,做成了简易的烧烤架。
下午的时候,钟子朔便去药铺,将玄世璟所列的一些香料买了一大袋子回来,刚开始,钟子朔还不知道什么是孜然,玄世璟觉得,无孜然,不烧烤啊,便带着珑儿又跑了一趟药店,让掌柜的拿出所有的香料,一个个的辨认。
原来孜然在这里被叫做安息茴香,都是粗加工,远没有后世孜然粉那样细致,玄世璟只能买一包回去自己加工。
将这些香料都磨成粉,玄世璟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了,整顿饭最贵的就是香料了,其次就是一些瓜果蔬菜,大唐的种植技术还没发展起来,冬天能吃的蔬菜简直就是屈指可数。
玄世璟看着忙碌的珑儿和厨子,这才发现,菜根本还不够啊,瞅了瞅裹鸡胸骨剩下的面粉,又看了看篮子里的蘑菇,得,又一个菜,炸蘑菇。
玄世璟可算是将油炸食品提前带到大唐来了,既然是油炸,那可以做的东西就多了,萝卜素丸子先炸上一大盆,这东西冬天保存的时间长,放个五六日也放不坏,茄子,现在应该叫做昆仑紫瓜,炸上些茄盒。
一旦寻思出一种做法,只要有食材,能做的都给做出来。
玄世璟自己肯定是动不了手,只能在一旁剥几头大蒜,捣些蒜泥,油炸蘑菇蘸着蒜泥,简直人间美味。
羊肉串有了,牛肉串、蒜瓣肉也要有啊,牛在大唐是不能轻易宰杀的,但是不代表吃不到牛肉,自从突厥被大唐打残之后,草原上的牛便有一大部分进入了大唐,这些牛,驯化不了不能耕地的,就成了边军以及富户家的食物。玄世璟弄完蒜汁之后又开始串肉串,这才想起来,可以把这简易的烧烤架搬到议事房里啊。
“王二,羊肉串别烤了,赶紧把烤炉的碳火先停一停,一会儿让人把烤炉直接搬过去,肉串这东西现烤现吃就成。”玄世璟赶紧阻止厨子烤肉串:“去把蘑菇洗了,撕成条,裹上盆里剩下的面,炸熟。”
“好嘞。”王二应了一声,将烤炉上还未完全烤熟的羊肉串悉数撤了下来,开始忙活着炸蘑菇。
珑儿已经将鸡胸骨炸好,倒在了一个木制的托盘中,按照玄世璟的吩咐,撒上胡椒粉和孜然粉,霎时间,香味弥漫在整个厨房之内。
“小侯爷,真香啊。”珑儿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玄世璟笑了笑,要是现在能酿造出啤酒,这才叫完美。
肉串。。吃烧烤怎么能没有花生毛豆呢?
“珑儿,府上有花生和毛豆吗?”玄世璟问道。
“小侯爷,什么是花生、毛豆啊?”珑儿不解。
难道唐朝没有花生?对了,花生原产于北美,哥伦布现在还没发现新大陆呢。
“花生没有,毛豆总该有吧,就是未成熟的黄豆,带皮的。”玄世璟知道大唐是种植黄豆的,不然厨房的盆子里也不会泡着黄豆芽。
“侯爷,这黄豆未成熟,摘它做甚?现在还在地里长着呢,庄户门都会在秋天收了庄家之后种一茬黄豆,司农监的大人们说,种黄豆能养地。”
“马上找人,出去摘一些回来,就近去庄户家买一些也可以,贵一点没关系。”玄世璟说道。
“哦。。”珑儿傻傻的点了点头,走出厨房,拉了个杂役,将这件事情吩咐了下去。
厨房这边忙的热火朝天,议事房这边,高峻也指挥着杂役们将议事房整理的井井有条,按照玄世璟说的,整个房间的东西都搬了出去,彻头彻尾的打扫了一遍,地上铺上厚厚的毯子,下午加急定制的长长的矮木桌放在整个房间的中央,木桌做的非常大,侯府人不多,上上下下总共二十多个人,足够坐的开。
房间的四角,巨大的炭盆里的炭火正旺,整个房间都暖洋洋的,一进来就感觉无比的舒服,为了屋内不留碳气,玄世璟还特别吩咐高峻找了几根粗大的毛竹,打通了竹节,架在炭盆上房,从窗户通向屋外。
玄世璟和侯府的仆役们忙里忙外,而王氏则是在屋子里,同她的贴身丫鬟,准备着晚上将要发给府里人的红包,红包这个词是玄世璟教给王氏的,早在腊月中旬,府里置办年货的时候就采买了一些红绸,王氏用红绸做了些锦囊,此时这些锦囊正摆放在案上,旁边还散乱的堆放着一些铜钱。
“没想到璟儿的善品坊,还真给侯府带来了不小的收益,现在满长安的勋贵,隔三差五的便遣人到善品坊买些松花蛋回去吃。”王氏感慨的说道。
“是啊夫人,要奴婢说啊,这就叫做好人有好报,咱侯府平日里善待庄户,您看,这不,侯爷出去一趟,便有了这做松花蛋的方子。”王氏的丫鬟小吉一边拾掇着锦囊一边说道:“今年咱侯府发的红包,可比往年厚实了不少呢。”
王氏粲然一笑:“是啊,今年年底,侯府宽裕了,府上的人也要跟着沾光才是。”说着,王氏开始往这些红色的锦囊中塞铜钱,然后放到铺着红布的托盘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