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道同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道同谋- 第5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女儿红大厦”成立这天,女儿红的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亿元,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原来在北京最大的shoppingmail占据最好的店面,成本不计,按照最好的头几个月销售成绩来计算,年销售收入预计能破百万元就是一个奇迹。可是现在,轻轻松松就突破了亿元,是原来的一百倍都不止。

    这难道还只能用一个“奇迹”的词语来形容么?

    不能,显然不能。因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他的沉着冷静之外,目光独到更为。越到后来,陆氏父女越对他这一点佩服得五体投地。你说当时他为何就敢用七百五十万来买这些好多天都卖不出去一坛的酒,又用另一个七百五十万来买知识产权?

    不要说别人了,除去陆小曼心里一直对他有好感之外,老陆他们店里的人,都认为这个唐少虽然阔气,却有些傻。

    可是,现在看来,这绝对不是傻,就是目光独到!别人都不敢买的东西,他却敢买,而且一买就是全部。别人都没想到的知识产权,还有后来申请的技术专利,他就想得到,而且一下就是全部买断。

    至于到了后来,他力主将女儿红带入西京发展,搭上王亦选提倡振兴传统产业与品牌的快车,给女儿红这只金凤凰找了一个歇脚的梧桐树。后来又看中无有人看好的卧虎镇工业园区,相当于在梧桐树最结实的地方搭了一个“窝”。

    正是他,用这种独到的目光既寻树又搭窝,女儿红这只金凤凰才能踏实下来,养精蓄锐,为今后的“一飞冲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之后,他的眼光独到所发挥出来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其中很的一条,就是他把原来老工艺中强调“十斤方可入坛,五年才能开封”的观念打破了,根据小坛女儿红可能更适合于普通大众的判断,他作出了“一斤一年装”、“两斤两年装”的大胆尝试。

    事实证明,这种尝试是突破式的,甚至是颠覆革命式的。一经推出,就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造成市场一度断货的景象。补足货源,甚至出现了他们将老家酿造基地封了快五年的大坛子打开,罐装到一、二斤小坛里出售的现象。

    这样一来,喝到这一批接近五年佳酿女儿红的客户更是大加赞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带动了五年装、十年装甚至十五年以上装大坛酒的“高端销售”。

    要说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品牌一但得到大众认可,那么更高品质的产品一定会得到更高消费能力客户认可的。

    由此,女儿红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已然在有条不紊中形成,多年多斤的大坛装和少年少斤的小坛装,开始在各个方向、各个层面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而且越来越火。

    在此之后,唐卡又以目光独到度过了一“劫”。那就是加强女儿红的“知识产权建设”那些造假之徒无处可逃,甚至反过来为女儿红作宣传,一举扭转了品德火、假货多、被挤垮的旧有宿命。

    所以,沉着冷静、目光独到,唐少身上的这两个特质成就了女儿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不败神话,也塑就了他身上独特的魅力。

    当然了陆氏父女印象最为深刻的,还不是这些“全面能力”,而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那就是,他既是一个非常精明的资本运,却不并贪财,不像有些人天生就掉进了钱眼里,再也拔不出来了。说得再直白一些,他对于资本,很熟悉,却又有些超脱。因此,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使是世事练达的老陆,也始终有一些琢磨不透。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唐少的人品,那是绝对认可的。

    为什么这么说?

    从一件事情就能看得出来。

    自始自终,唐少并不知道陆氏父女通过出售女儿红产品及知识产权,盈利空间已然达到七百五十万,也就是等于成交额一半之事。但是,随着女儿红越做越大,这位唐少非但没有追究此事,反而在后来的“利润疯涨”之中,有些“心生怜悯”。

    为什么说心生怜悯?

    本来,做生意的就不应该有怜悯之心!在经济学概念中,这叫“理性经济人”。也就是说,要当好纯粹的市场经济人,应当没有感情纠葛,做到绝对理性,该吞并时吞并,该舍弃时舍弃,逢利便上,毫无情感可言。一切依照于市场规律来,哪怕对面站着的是兄弟姐妹,或者亲生父母,也不给面子。因为,一给面子一心软,就会由理性变得感性,也就离马上破产不远了。

    所以,按照正常的观念来说,这位唐少既然已经出了一千五百万,把这一切全买断,那以后不管女儿红赚多少,一块钱也好,一个亿甚至十个亿也好,就和老陆家没什么关系了。因为赚与赔,是一种赌博,现在确实是赚了,但也有可能赔呢!

    不过,这个唐少确实有“怜悯之心”,非常仗义。在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利润额突破二千万的时候,这位“资本运作达人”竟然觉得全然买断“女儿红”有些让陆氏父女吃亏了,于是和“七总”商量其实那会儿是和远在美国的骆青通过远洋商量,二人互相拿出了一些股份,给了陆氏父女百分之八的股权。

    实际上,整个女儿红当时的收购,完全由“青堂”运行。所谓青堂,是唐卡尊重骆青,将她的“青”字放在了前面,自己谐音的“堂”反而放在了后面。

    在这时候,青堂完全属于他们俩。

    为表名字优先相让之恩,再加上对他的绝对信任与崇拜,骆大小姐够意思唐卡拥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具有绝对控制权,自己只占百分之四十九!的!

第一千二十七章 真爱可比假爱() 
这是二人原来所占的股权,经过之后,唐卡现在所占股份是百分之四十三,骆青所占股份是百分之四十二,相对的控制权没有变化,只不过由绝对控制变成了相对控制。请大家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但是,发生变化的是,原来没有陆氏父女什么事儿,现在给了他们股权,父女二人一共占百分之八。此外,还剩下百分之七的股份用作激励,其中百分之五奖励给了阿饼,剩下百分之二用作奖励备用。

    这样一来,拥有百分之八股份的陆氏父女,可是受到了莫大的激励。

    本来在收购中就净赚一半,而且是旱涝保丰收。现在眼见着“女儿红”越做越大,唐少竟然又赠了自己百分之八的股份,如果表现得好,以后还可以争取到那百分之二的奖励备用股份,就能将股份提升到百分之十。

    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百分之十就是很大的股东了。要是以后上了市,几百亿的市值,百分之十可就是几十个亿。

    几十个亿,那是什么概念?对于两个出身乡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用老陆的话来说,原来唐少给了七百五十万,陆家已经是祖坟冒青烟,如果今后发展成上市坐拥几十个亿,那可就是整个绍兴老家祖坟冒青烟了!

    当然了,这父女俩并不知道唐少在这个公司里是拥有绝对控制股权的董事长。在他们的眼中,唐少的股权应该都是七总的,而骆大小姐是当仁不让的幕后大老板。所以,在他们看来,唐少只是一个不重钱财重权势的高人。

    但是,即使如此,他们对唐少也是极为感激的。

    毕竟,如果没有唐少,他们父女二人还在北京金源里一筹莫展,惶惶不可终日。要是真拖到现在,肯定是资不抵债,搞不好连自杀的心都有了。

    正是因为有了唐少,他们才能一举翻身。

    那些借钱还债、度日如年的苦恼,再也没有了。到了现在,别说他们父女俩赚得盆溢钵满,连老家的各个父老乡亲都跟着沾光,称这位唐少可是真正的活菩萨,已经成大伙儿的亲人。

    当然了,如果他能成为陆家女婿,那就更是亲上加亲了。

    而今的“女儿红大厦”得以建成,更是让他们在父老乡亲们的面前狠狠露了一把脸,称他们父女不愧是酒乡之会的继往开来之人,就算是在天上看着的老祖宗们,也会为他们父女俩做出这番经天纬地之功大加赞赏的。

    陆氏父女笑而受之,虽说现在百分之八的股份有些少,但毕竟让老祖宗的技术传承了下来,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更的是,现在这条源源不断的产业链,已经带动了老家十乡八镇劳动力的就业,甚至周边的邻县,都彻彻底底地被调动起来了。

    加上唐少和七总都比较低调,老家有什么事情都不出面,全部交给他们去斡旋,有什么荣誉也让他们去领。

    所以,他们父女俩现在可是家乡的“明星人物”,什么“十大企业家”、“十大杰出人物”之类的荣誉,举不胜举。甚至还有核心人物力邀老陆当某县主管工业的副县长,被老陆以年龄太大婉拒之后,又打算推选陆小曼为县团委书记,为下一步直接晋升为副县长或副书记作好准备。

    这些财产增长、至高荣誉、封官许愿,当然更的还有对家传“女儿红”技艺的那番热爱父女俩感叹万千。冥冥之中,他们也把这座拔地而起的“女儿红大厦”当作了自己的家,也就是“窝”。现在,就算让他们回到老家去,他们也没什么心气儿了。

    所以,包括阿饼,还有老陆和陆小曼,他们都把这栋由无到有的大厦当作了“窝”。如果谁要是霸占这个窝,或者将他们赶出这个窝,那不和他们拼命才怪!

    因此,由无到有地建立“主窝”,这是一个企业在市场大潮中立足的根本。

    但是,在此之后,很多人就陷入了“不愿挪窝”的状况。

    这也很好理解,人嘛,无论中外,都是爱家恋家的。尤其是中国人,故土难离、家园不舍,是千古以来的传统。

    对于阿饼来说,生于斯,长于斯,这儿就是家,再加上骆大小姐和唐少给了女儿红公司的百分之五股份,这可是比原来道上的兄弟都强得千倍万倍。所以,就算是拼了身家性命,也要在“女儿红大厦”这儿干出点名堂来,这样对得起骆大小姐和唐少的知遇之恩。

    而对于陆氏父女来说,绍兴虽然是老家,但是自打出来之后,在“女儿红”上面已经倾注了他们及全乡人的希望与努力。所以,“女儿红大厦”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已经成他们的第二故乡,甚至某种程度上比绍兴老家更为亲切。只要在大厦里待着,哪怕什么都不干,就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阿饼和陆氏父女,其实可以代表着整个公司近两千人的想法。从这个层面上说,唐少这位“幕后掌舵者”确实有一套员工“以业为家”的企业文化塑造得很好。

    不过,再往后,也面临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有了“窝”,大家都不愿意再“出窝”。

    对于一个目光长远的公司来说,“窝”只是最关键的一步,而下一步,是需要“走出主窝”,开发建立更多的“窝”。到了最后,整个世界都是“窝”,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栖身之所。这,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发展之道。

    但是,很多公司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他们就算明白了,也很难做到。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好容易有了“窝”,再去出窝闯荡,是非常困难的。

    唐卡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先说服了骆青,然后教导女儿红公司的人“走出主窝”。他一共采取了两个具体办法。

    第一,反向激励。告之大伙儿,现在的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大家真的喜欢女儿红大厦这个窝,把它当作温暖的家,那就要真爱而不是假爱。

    占着窝不走,实际上是假爱。

    这是因为,攻城容易守城难。只是想着守家,肯定守不住。必须走出窝去,建立更多的根据地,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中立于不败之际,这才是对家的真爱。

    第二,正向引导。大伙儿不是特别喜欢现在这个“主窝”么?那就应该真正维护好这个“主窝”!

    而如何维护好“主窝”,最的一条,就是发展更多的“小窝”!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主窝”免受攻击,更加安全。就如同背靠一座大山,固然没错儿。但不能只靠这一座山,因为那样会陷入重重包围,弹尽粮绝而亡。可是,如果把周边的小山头都发展起来,那就不一样了,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相互呼应的体系。

    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退可守,进可攻”的局面。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就像女儿红赖以成功的“产品多样体系”一样,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这么一正一反的激励与引导,算是把女儿红公司这二千多人的发展观念扭转过来了。尤其是骆青、陆氏父女、阿饼等公司核心人物,对他说的这个“走出主窝”理念深以为然。这一次在西京明珠投标夺下超过三分之一的楼层,就是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的结果。

    公司的首脑与核心层们齐心,员工们也就齐心,再加上唐卡是办公室和宣传部出身,推动有力、注重宣传,这“八字诀窍”使出来之后,“走出主窝”已然成为公司员工都热衷的企业文化,甚至不少人主动报名到西京明珠的“第二个主窝”来工作。

    当然了,目前“女儿红”在西京明珠的布局与设计,还只是刚刚开始。所以,整个公司只有他有这张黑色的门禁卡。

    而这张门禁卡,他本来想交给骆青的,又想还是自己先拿着吧。骆青从美国回来之后,已经把整个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女儿红的下一步拓展经营上,现在已经恨不能天天睡在“女儿红大厦”了。因此,他和骆青简单分了分工,考虑到她才回来,对于女儿红这近三年的发展还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在“女儿红大厦”坐镇,既能更快地熟悉情况,也方便引导员工们加快“走出主窝”。

    而西京明珠这边的布局与设计,他亲自提纲,是更好地掌控大局,也把“第二主窝”建设得不输于“女儿红大厦”。这样一来,员工们只要来到西京明珠,就会更加切身体会“一窝更比一窝好”,“一家更比一家”的硬件条件,走出去的精气神儿也就会更足了。

    当然,他在这儿,还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大局自己来掌控,但是更多的细节,他还是打算交给阿饼和陆小曼来做。

    至于阿饼,这位“鬼脚七”越来越有企业高级人才的风范,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在飞机上耍横的“飞花堂主”了,挂名总经理这两年多,已经逐渐可以将“挂名”二字去掉了。

    本书来自//,,。请:

第一千二十八章 潜移默化壁咚() 
对于阿饼的进步,连骆青都感叹,昔日的“小混混”变成了“大将军”,究其原因,老跟着唐少是其进步的本质因素。所以,这位“黑道公主”发出感叹,必须多跟着唐少学习才行。要不然,一步慢,步步慢,要是再晚两年,都会被阿饼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唐卡听骆青这么说,只是笑。

    其实,栽培阿饼,既是无意的也是有意的。无意,指的是自己并没有想太多,阿饼进步得快,确实是因为这小子悟性好。而有意,指的是自己确实也有一些想法,那就是让这个阿饼成长起来,能够替自己和骆青分担不少精力。

    毕竟,女儿红的买卖虽然越做越大,但毕竟只是众多产业中的一个。放眼整个西京甚至西康的经济发展大局,酒业所能占到的蛋糕,太少太少了。还有很多成长性好的领域,都需要去不断拓展。

    正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