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他这支人马在阳翟,阳翟离轘辕关也不远,二百多里。那么轘辕关的董军就不会轻动,不会从轘辕关西南下,插过来击文丑、孙坚部的侧翼。
方才接报,说前头就是汝水,又有一军报送来:军前三十里外,探查到了一支董军,约有千骑。
文丑得报,立即遣派亲兵赶去正在行军的各部,召集诸将。
颜良、赵云等各骑马从本部赶来,汇于中军。
道上部队正在行军,为不挡住后续部队的前进,在亲卫虎士的扈卫下,文丑下了大道,针对刚接到的敌情,在路边的野地上和应命而来的诸将召开了一次简短的军议。
他言简意赅,先简单叙述了一下军情,说道:“接军报,前三十里处有一支董军,约千骑上下,料应是从梁西北那处董军驻营里来的。”说完军情,他环顾围在他身边的诸将,按剑慨声说道,“今我与孙将军、诸校尉共举兵击董,尚未出郡,而董兵即先来犯,气焰嚣张,彼辈凉州子,实目无我,我欲迎击之,以败其锋,沮其气,扬我山东兵威。诸将谁愿为先?”
从年初起兵到现在,一两个月了,无有一战,空在颍川消耗时日,文丑麾下诸多猛将早就憋得气闷,好容易出兵,一个个心劲儿正高,这时闻得自家部队还没出郡,那董军却就居然敢先跑过来挑衅,更是无人能忍。文霸第一个出来,大声说道:“我愿为大兄斩来犯贼首献!”
文丑大喜,说道:“好!”
这是首战,当然得要打胜,一个是振奋士气,再一个也是让颍川的士人、百姓和豫州军看看,孔伷不敢出兵,可他文丑却敢,而且一出军就打胜仗。
既然想要打一个胜仗,那自然就最好是选派一员猛将去战。文霸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文霸本曲人马略少,仅是千骑,但却是文丑之军的精锐所在,面对同是千骑的董卓之军,文丑还是颇为不放心的,又拨给他一千精锐,合计两千甲士,俱皆英锐。
增兵完毕,文丑命他先行,自统军在后为援。
左右有士劝谏,说道:“董卓兵强,今千骑来犯,而将军却只遣二千之兵往击,恐将败矣。不如召文霸回来,再给增兵,方才稳妥。”这却是董卓积威久矣,已经在颍川士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文丑笑而不言,只看田丰送文霸出去。
田丰亲送文霸到了人群外,笑道:“昔君从明公讨贼灭寇,同明公共得号为‘文氏双杰’,今从明公讨董,又得首战,望君能再扬昔威。”田丰对于文霸倒是自信的紧,这也是因为他知道文丑兵卒战力的缘故,并不同颍川士子一般的只知董卓军猛,不知文丑军强!
文霸手提重头枪,昂首挺胸,雄赳赳地应诺,说道:“必不辱昔日之威,必不堕大兄之名。先生只管在军陪从大兄,候我捷报就是!”(。)
。。。
第七十一章 运筹帷幄()
见着文霸如此,田丰接着又给文霸支招道:“现今吾等之军卒尚未出郡,而董兵即来袭,以吾料来,必是因闻我出兵,故先来试我军虚实。。xm既是为我试我虚实,则其军必然谨慎,董军兵强,今来者又皆骑兵,若再谨慎,不易取也。以我之见,君趋前,见敌后,不必即率兵猛进,与之硬战,不妨先示弱于敌,则敌必骄,待其骄后,可诱其入伏,再以精卒击之,胜之不难也。”
关东联军数十万,连月按兵无人敢进,董卓部的兵士本多百战悍卒,目观此状,必早轻视联军,如果文霸在接敌后再示弱于先,加上他带去的人马只有两千兵卒,那么身为骑兵的董军肯定就会以为文霸可欺,为取军功,十有就会如田丰所说的“必骄”,骄兵必败。
文霸以为然,读头称是。
田丰又对文霸说道:“君请附耳过来,我有一伏兵、诱敌之计,可告与君。”
文霸附耳过去,听了田丰之计,欣然欢喜,说道:“得先生妙计,胜之易耳!”
别了田丰,文霸点齐兵马,遂乃率部先出,脱离了正在行军的主力部队,径往前迎敌。
此次首战,文丑是决意要全歼来敌,漂漂亮亮取胜的,所以除了文霸这两千人先发,待文霸离开后,又点了周路,命其带熟悉地况的本部四千郡兵亦立刻出发,为文霸后援,又召来中军之部的军司马刘庆,令之统一千精骑也立刻出发,命他务必要赶在文霸前绕到来敌的后边埋伏,以堵截这千人董骑的退路。——这一千精骑却是文丑在来到颍川之后,得到颍川士人、官吏门的支持之后,方才组建的精锐之卒!出于扩充中军威势的缘由,并没有将这些骑兵归入文霸所率领的骑部。
布置妥当,各路相继脱离主力,出发迎敌。
文丑自带主力徐徐在后从之。
左右有士此时赞道:“难怪将军先前只遣文霸二千甲士先行。却原来是留了周校尉、刘司马的后手在此啊。”
文丑一笑,没有解释周路、刘庆两路只是为全歼来敌,真正败敌的杀手锏其实是田丰的诱敌、伏兵之计。——田丰的此计是在文丑召诸将到前就筹划好了,与文丑商量过的。
行有十里余。闻得前头来报,文霸部已与敌接触。
董卓兵精,又皆骑士,实为强敌,虽有伏兵计在。文丑也不知文霸这一战胜负究竟会是如何,心存担忧,表面上却从容自若,笑对左右说道:“昔子勇随鄙人身经百战,灭贼驱寇,战功卓著,今疾击董兵,必不落昔日之威名。”
再行两三里,又得前头军报,刘庆带的精骑虽然出营晚于文霸。然而行速快,毕竟一个全是骑兵,一个还有半数步卒,而且又有本地人为前导,已经绕到了来敌之后,堵截住了董卓兵的后路。
得了这道军报,文丑心中大定。
即便文霸失利,有了刘庆在后堵截,这一支董兵也是插翅难飞了,等周路部又或自己的主力到达。也足能将之尽数消灭,最多就是不如文霸一战而胜那么好看罢了。
又前行不远,前头再有军报来到:“文霸部失利兵溃。”
文丑左右不少人闻言皆惊。
一个前些时投到文丑帐下的颍川士人失色说道:“文霸之勇冠于军中,实将军帐下之樊哙、灌婴也。而今方接敌未及两刻钟,竟就落败?董卓之兵,强竟至斯?文霸一败,周校尉、刘司马亦难胜也,将军请快派兵驰救吧!”
文丑却是转顾田丰,哈哈一笑。
却是文霸果用田丰之计。先示弱于敌,诱敌来攻。
只是,却不知此计能否得手?
因为,此计的最重要处却是后半截,是这伏兵之地,不知那董骑会否上当?会不会被诱入?
又行数里,再有前头军报来到:“敌轻兵而进,被文霸诱至河边,文霸先在河边布了伏兵,见敌骑到,鼓噪齐出,河畔泥泞,敌骑难行,为我伏兵所围。敌我正鏖战河边。”
文丑、田丰相顾而笑。
田畴拍手喝彩,说道:“元皓先生慧计成矣!董骑将败。”
荀彧、郭嘉等人亦面现喜色。
余下诸多士直到此时,才知了田丰的伏兵之计。
兵家言战,首讲天时、地利、人和。现今尚在颍川郡内,文丑人熟地熟,占了地利,又兵马众多,乃是以众击寡,且万众一心,再占了人和,两利在手,加上又还有田丰这等谋士,有刘庆、文霸这等猛将,只要计策能够顺利地得到实施,取胜也是很快,也很容易的。
文霸是午前后出的兵,这时已经暮色将至了。
文丑得了此报后,望了望天色,便即令军马停住,遣骑通知后边的孙坚等部,今晚就在此地驻扎了,又传令叫各部开始扎营,预备晚饭。
左右士见文丑先前非常重视来敌,以至有亲自上阵与之交锋的打算,现下闻得前头交战正酣,却叫各部筑营安寨,一副不再去理会前边文霸还在接战的架势,有不解其意的,乃问之。
文丑答道:“敌已被子勇所围,陷进了河边泥地,以子勇之勇,纵不胜,亦不败也,谦部四千颍川郡兵紧随在子勇之部后,现应已到,敌为泥地所困,又被子勇所围,本已纷乱,见周校尉兵至,旗帜如林,军卒遍野,势必惊惶,肯定会无心再战,夺路而逃,而刘司马引一千骑兵蓄锐在其后,以我之逸击彼之散,此战已胜。”
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道:“文校尉部仅二千之卒,敌有千骑之众,则文校尉围住的定非敌骑全部,周校尉部曲虽众,可大半为新卒,战力不强,又是疾行了一二十里地,就算能及时赶到,也不一定会是外围敌骑的对手,如果落败,则文校尉部难免会受其影响,恐怕会有转胜为败的可能。”
文丑笑道:“不妨。我大军在后,今距敌骑仅只十余里了,敌岂会不知?如果他们在与文霸初接战时能够获取大胜,那么他们的胆色或许还能足读,可现下他们交战不利,陷泥入伏,又知我大军在后,哪里还会有胆勇再逆击周校尉之军?我料之,彼辈一见周校尉军到,必就会散逃。”(。)
。。。
第七十二章 料敌制胜()
文丑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打过敌我数万兵力的战役,而且有着非同一般的大局观,在这种既占了地利,又是以众击寡,且敌人只有千人之众的小战斗,他虽然也存有担忧,可在具体战术的运用上和在料敌上却根本不需要多做考虑,一念之想,就能找到正确的办法和得出正确的结论。
也正如他所料,这场战斗的进程与他预料的一模一样。
在见到周路部到后,董兵果然是不敢逆击,先是外围的骑兵逃跑,继而被文霸围住的骑兵也失去了斗志,突围逃窜,有实在是冲不出包围的索性跪地投降。
逃出去的数百董骑仓皇向西北溃逃,试图逃出颍川,奔回本营,而逃未及远,迎面撞上刘庆的伏兵,被迎面拦住截杀。
刘庆的骑兵既是负责截杀,又是负责阻挡董兵的援军。毕竟,这支骑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梁县西北的董营来的,文丑目前也不清楚他们到底派来了多少人马,不知他们还有没有后援。不过到最终,也没有见有董军的援兵来到。
文霸、周路、刘庆合力,尽歼了此千许董骑,斩首百余,得俘虏二百。
此次来犯的都是董卓部的精兵,虽然董军的军纪不怎么样,可战斗力却是一流的,所以对这二百俘虏文丑没有命将杀了,而是叫收入俘虏营,先让做些苦力,待战罢再做处理。
击董首战,小试牛刀,文丑以众击寡,取得大胜。
战报传到后边,孙坚闻知,扼腕顿足,连声说道:“惜我输给子孝,让他抢了头胜!”
再传到后边,豫州诸校尉等闻知,皆喜上眉梢。都道:“敌骑千众,半日而亡,文武猛真善战者也!”
消息传出,全军振奋。
歼灭了这股前来试探之敌。再往前行便无阻拦,出了颍川郡界就是梁县的地面,顺着汝水前行不多远,已可遥见河对岸的梁县县城。
梁县的县城在汝水南岸,离水很近。
战国时有“三梁”之称。指的是三座皆以“梁”为名的城,魏之都城大梁和战略要地少梁是其二,汝水南岸的这个梁县当时属楚,也是其一,为别于大梁和少梁,时称南梁,又称上梁。战国之季,楚、魏、韩三国之师常战于三梁下,这里经常出现战争。
不止战国时了,秦末以来。凡当天下大乱时,梁县这里仍然是烽火不熄,常是兵家借道、又或相争之处,因为这里是从颍川南部和南阳郡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
秦失其鹿,高祖刘邦自洛阳南入南阳,寻复又从南阳北出洛阳,皆经此地;王莽篡汉,光武起于南阳,亦是由此而收的洛阳,又有赤眉以山东之众。西出陆浑而去弘农,也是经过这里,——陆浑是个县,在梁县西北二百里外。当其时也。这一带几乎是无日不战。
那浩荡不停的汝水由梁县北边流过,从古至今,也不知见到了多少战火,见到了多少悲欢,又也不知流走了多少豪杰勇士的鲜血,又流走了多少人的英雄壮志。
却也不知为何。虽是刚打了一场胜仗,可在这汝水北岸眺望南岸梁县县城时,文丑却不觉有一股怆然悲凉的情绪浮上心头。
或许是因为到这梁县对岸的时机不对,正当落日的缘故吧?
他这样想到。
梁县在南,长河在其北,壮丽的红日在西,洒下暮辉,使其黝黑耸立的城墙沐浴其中,又使河水波涛闪烁点点粼光。目睹此景,想到和张邈、曹操、孙坚联手与董卓的大战在即,回望数万步骑从众,因是穿越而来,故知当代兴衰的文丑难免会起一点吊古惆怅的心绪。
他心道:“今我与文台、孟德、孟卓联军,南北两路合兵近十万众,固一时之盛也,为近来之少见,想来当此之时,应是天下瞩目,群雄望我,可兵家之事,成败固难言也,胜或平手则罢,一着不慎,万一落败,乃至大败,轻则损兵折将,重则性命不保,我这数年的拼命努力可能也就会因此而不复再提了。嗟乎!天下滔滔,唯这夕阳不变,独这汝水依旧东流去。”
思路及此,文丑忽然想到了后世那首著名的《临江仙》,遂下马直到岸边,遥望落日下的梁县,按剑轻声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田丰等人不知他干什么去,没跟他到河边。见他在河边流连踱步,迟迟不回道上,田丰、田畴、荀彧、郭嘉几人于是也下了马,步行过去,到他身边。
田丰顺着他目光望去,见他似是在远望夕阳,笑道:“明公好雅兴,将临强敌,激战在前的当下,却还有闲情赏此长河落日。”
文丑正待言说一番,却见道上行进的部队中奔出数骑,来至近前,却是前头开路的颜良带了几个亲兵过来。
来到近前,颜良勒马跳下,问道:“大兄,日已西沉,前边对岸就是梁县,我军是在河这边先筑营,还是过了河去对岸筑营?”
“伊阙、广成诸关皆在河北,我军不必去对岸筑营。”文丑唤来亲兵,令道,“去找豫州三位校尉,传我军令,叫他三人分兵一部去河对岸扎营。”
文丑等人到梁县这儿来是为了进击洛阳,退一步说,也是为了进击伊阙、广成诸关,而洛阳也好、广成等关也罢,皆在河北边,也就是河这边,所以没有必要去对岸扎营,可虽主力不必去,得有一部偏师去,毕竟梁县属河南尹,此时城中驻扎的有一部董卓部队,派支人马过去一则可以就近监视,二来也可以和主力呼应,迫使这股城中之敌不敢出城,只能龟缩其内。
亲兵接令,自驰马去军后找谢容三人传令。
颜良也接了军令,归去本部,安排部曲筑营。(。)
。。。
第七十三章 此地董军()
这一带数十里方圆内有两支董军,一支即梁县城中的那部,另一支则便是遣出那千许骑兵试探文丑的那支,此支在梁县西北边的阳人聚、广成聚附近,离梁县四五十里,驻营是在河这边,两支董军隔河相望,遥为响应。↖两者相较而言,后一支的兵马较多,约数千之众。
除了这两支董军,离梁县百里上下的伊阙、广成诸关中又驻扎了一部董军。
事实上,梁县、阳人聚及广成聚的这两支董军从编制、归属上来说就是属于伊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