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金主-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梅成功此刻才将会议资料、契书章程,以及仁寿堂如今的股权分配、资产明细,以打包的形式发给二十八家。

    众人对资合已经没有了疑惑,那么剩下的就是关键问题:仁寿堂如今的股本是怎么分的,每一股又是多少银子。

    这些答案都在仁寿堂公司介绍里,也是有十余页纸的小册子。

    徐元佐作为最大的股东。名下有四万股,占了总股本的百分之四十。这个四万股之中。有袁正淳给他的袁氏牙行三成股份,也有徐家自己牙行折进来股份,但是现银却是分文没出。这在后世公司法中自然是不允许的,不过谁叫现在大家都是开创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呢。

    袁正淳自家牙行投入仁寿堂之后,占了仁寿堂总股本的百分之二十。为两万股。

    程宰作为仁寿堂如今的总掌柜,享有百分之二的身股,即两千股。

    另外还有百分之三的员工激励股份,有待奖励给优秀员工,暂时留空。

    这就已经去掉了百分之五十五。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五才是供华亭县其他缙绅认购的大饼。

    不过徐、袁的认购价是每股一两,而现在每股的认购价已经涨到了五两。

    “如此几天就翻了五倍!”有人惊呼起来。

    徐元佐负手而立:“诸位还是要尽快才好,仁寿堂壮大一分,认购价就要上涨一些。因为诸位是拿牙行折价进来,人、屋这些资产还要多算些,所以已经是优惠了。若是外人光拿银子买,别说现在买不到,日后就算可以买到,也是数十两以上了。”

    众人心中暗道:这分明就是抢银子啊!如果真的生意好,折算下来问题倒是不大。若是生意不好,这妥妥的亏钱,还不如将银子存到人家柜上去。

    当然,存人家柜上也有风险……尤其是牙行若是真的被仁寿堂一统了,货价就是仁寿堂说了算,上下两家的生意都得听仁寿堂的了。

    牙行控制商品货价的手法很多,强行压价、抬价早就为人痛恨。所有才有“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的谚语。只要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定价权所带来的暴利。

    退一步讲,若是不加入仁寿堂,恐怕就得面对仁寿堂这头巨无霸的欺压了。

    最直接的威胁便是价格战。

    ……

    ……

    “我家走的都是自家的货,老主顾经营了几十年,何必分股份给他们?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明抢不成!”倪绍棠将桌上的契书一扫,哗啦啦推在地上。

    管家垂手立在一旁,并无动作。

    倪绍棠缓了口气,道:“跟下面的人说,一切照旧,不要怕,老爷好歹也是五品御史,有什么好怕的!”

    管家的头埋得更低了,道:“是。”

    倪绍棠健步回了书房,坐在椅子上,心中想起父亲的书信:李春芳去意甚坚,张居正与高新郑几番会晤,颇有退让之姿。高拱再次入阁已经别无阻碍了。作为曾经徐阶麾下的战将,现在可是个站队表态的关键时刻。

    若是生意上再跟徐阶缠在一起,盈亏且不说,这政治立场就是致命错误啊!

    ——你们愿意跟着徐老头一同去死,悉听尊便。我家是不会做这种事的。要怪就怪徐老头自己不好,选的什么接班人?!

    倪绍棠心中仍旧有气,只觉得自家被逼变节也是无辜受戮,全怪徐阶没能安排好致仕之后的朝局。(未完待续……)

    PS:求各种支援~!

二四四 仁寿堂的起航

    松江号称掌握在五十家缙绅手中,又有七家站在一线。其中就有倪家。

    涉及到了朝堂权力,经济利益就不得不靠后站了。如今官场上拉帮结派画圈子的顺序是:同年大于同乡大于同志大于同僚。

    也就是说,一位座师门下的同年,关系最铁。哪怕心中恨之入骨,也不能撕破脸皮,否则就是不识大体,会被其他同年排挤。

    其次便是同乡。

    乡土情结可不是说说的,走到京师,只要听着乡音就很亲切,怎么可能不抱团。只要不是座师之间有深仇大恨,同乡情谊还是很坚固的。

    再次是看所属的学派,比如心学、理学之分。

    最后才是同朝为官的香火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徐阶的身份摆在那里,江南人氏在朝堂做官的,哪个不抱大腿?尤其是嘉靖中后期,南人立于朝堂之上者,越来越多,就算用南北榜都难以均衡。同出徐阶门下,同是江南乡亲、同属阳明心学,这几条加起来,足偷窥徐党的身影。

    如今张居正立场不定,高拱入阁呼声益发高涨,自然是再次站队时刻到了。

    倪家选择了高拱,自然有人要选徐阶。

    如果理性分析,选徐阶其实更为明智。因为徐阶年纪并不算太大,身体健康,而手中的势力又是极大。由此而言,徐阶紧随高拱之后复出,或者抢先复出,再次形成两相争国的局面,远高于认怂退避。

    即便是后世论坛上的分析人士,也觉得徐阶在隆庆朝的无限退让是很不可理解的。

    徐阶要是再次出仕,万历新政就没张居正什么事了——张居正比老师小二十二岁。将近两轮,结果死在了前头。

    所以别说溢价五倍,即便再高些,还是有人乐意加入的。

    只要有人带了头,风从之众便不会少。已经致仕了的缙绅人家压力较小,很轻松地站在了徐党一边。还在朝为官的人家。压力较大,颇有人选择不做这行营生,顺水推舟卖给仁寿堂,也不要股份,也不得罪徐家。

    唯有五家选择跟在倪氏之后,对仁寿堂不理不睬。

    隆庆三年九月十三,仁寿堂招股事正式结束。

    增加了二十三家新股东,与之前的老股东合在一起,仁寿堂的股东总数是三十二家。唐行股东一共有九家。占总股数的百分之七十二。按照章程中规定,重大事项必须要绝对多数通过,唐行股东就足以决策了。

    绝对多数,徐元佐设定的具体数据是百分之七十。

    这一方面保证了唐行派的决策通过权,也保证了徐元佐的否决权——只要他不点头,不可能有人推动重大事项。

    而重大事项包括了: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总资产、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超过公司总资产百分之三十的对外担保。

    分散开来的契书让人觉得这个资合公司果然是大家都有发言权,然而将那些分散而隐蔽的条款抽出来,拼在一起。人们才会发现,徐元佐仍旧是公司真正的话事人。所谓的总掌柜程宰。只是个跑腿的小喽啰。

    包括新选出的九人董事会,袁正淳任董事长,徐元佐出任董事会秘书,胡琛任副董事长,另外还有三名董事也都是唐行的举人,只有三位董事是华亭其他地区人氏。

    如今的华亭县。包括了后世松江和青浦两个区,辖地极大,也是松江府的主干。上海县之所以像是小妾生的,正是因为南北东西的商路基本被华亭垄断,而海贸却在卫所手里。单纯靠田土吃饭已经很苦逼了,结果田土还不多。

    仁寿堂统合了华亭的牙行,自然也就等于把握了松江府的命脉。

    程宰作为这样一个巨大组织的掌门人,即便只是台面上,也足以自傲了。

    “敬琏兄,接下去是否该给他们雷霆一击了?”程宰已经准备好了腹稿。

    徐元佐点头:“当然,否则阁老的面子都没地方搁。”

    程宰摩拳擦掌,颇有信心。

    “不知伯析兄打算怎么下手?”徐元佐问道。

    程宰道:“自然抬高收价,抢了他们的货。”

    徐元佐微微摇头:“这就成持久战了,而且咱们的现银可不多。”

    程宰不知道什么叫持久战,不过领悟一下也能明白。如果要靠高价抢货,对方也会提价,两厢拼斗,最后总有条底线——除非疯了,亏本收货。

    这样你抬我升,徒然叫供货商占了便宜,多半会两家各给一些,叫这个价格战能多打一段时间。

    “先低价收。”徐元佐道:“然后囤货不出。”

    程宰起点虽低,但是资质不错,否则也不会在唐行混得风生水起被徐元佐看上。他只需要少许时间考虑,便能理解徐元佐的用意,当下不再反对。

    徐元佐道:“当下最重要的事,还是先安内。”

    仁寿堂说是资合公司,然而真正出银子的人很少,多是以货栈、行店、码头这种不动产折价计股。之前的掌柜、伙计、杂役自然造册归于总部,成了仁寿堂的雇工。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短时间内铺开声势,绝大部分地方只是换个店招就行了。

    弊端也很明显,缺乏流动资金。各家在折价计股的时候,显然不会将柜上的银子算进去,有些还会扯入一些债权债务关系。不过在计股的时候,债权可以剥离,债务必须剥离,这也是徐元佐的底线。

    “首先要完成人手轮调,打破之前的小山头,派驻财务总监。”徐元佐道。

    程宰点了点头。

    “其次,你得借一笔银子进来,否则咱们也没法囤货了。”徐元佐又道。

    程宰哦了一声:“我明白了。”

    对外借款在公司总资本百分之十以下,属于总掌柜的权限;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间,是董事会的权限;百分之三十到百分十五十之间,是股东大会的权限。超过百分之五十,则要股东大会绝大多数通过才行。

    如今公司总资产在二十三万五千两,在董事会权限之下,可以借款七万零五百两,月息三分。

    每两银子借款,每月要付三分银子的利息,则年息就是百分之三十六。七万零五百两借一年的总利息是两万五千三百八十两。

    这就是从龙功臣的第一笔奖赏。

    *

    *(未完待续……)

    PS:求各种支援~!

二四五 五伦

    仁寿堂除了需要银子,还需要大规模整合。

    以前各家都喜欢集中在通衢要地设店,抢夺货商资源。如今统合成了一家,自然不需要那么多店,那么多掌柜。该卖的不动产要卖掉,该调任其他地方任职的掌柜要调任,该打散的伙计要打散从新组队。

    这些活当然都是袁正淳和程宰需要干的。

    如此一来还会有溢出的掌柜和伙计,这些人到底是该派往浙江、苏州等外地,还是抢占上海县,这就属于战略决策了。

    仁寿堂的战略决策属于徐元佐,这是大家都默认的事实。

    徐元佐最终的选择却是向南发展,以拓林镇为切入点,向金山卫城和南汇角铺开,设立牙行、货栈、店铺。

    这个举措让人十分不解,难道徐元佐这是要向卫所都司那边下手了?

    他们当然看不见徐元佐谋划的金山岛布局。

    在商业环境大好的情况下,牙行很罕见有人亏损。既然之前都没有亏损,那么并入之后自然更没有道理亏损,尤其是徐元佐还增强了财务审核制度,稍许完善了一些内部控制。接下去的工作就是执行,以及紧盯执行。

    这都是程宰的工作了。

    这段时间还是徐阶老先生召开王学大会的时间。李阁老正式投诚,表示愿意前来讲学,所以徐阁老自然要等等这位老伙计。先期到达华亭的心学大儒,只好先开起了小会。

    徐元佐夏圩、唐行、郡城三个点到处奔波,为了减少路上浪费的时间,已经学会了骑马。据说骑马能够减肥,不过徐元佐无肥可减,身材如旧。马倒是明显瘦了许多。

    安排好唐行的工作之后,徐元佐得到消息,何心隐何老师来了。这位是他在王学里的恩师,也是他出入心学大儒门庭的通行证,不能怠慢。

    “为师此番前来,倒不是为了徐少湖的大会。”何心隐仍旧是一副冬烘先生扮相。只是将近一年未见,再见时却觉得老了许多。他此番直接到夏圩来找徐元佐,也显然是不想在徐阶面前露面。

    虽然徐、何二人算是过去的盟友,但是徐阶越来越偏向于学术,而何心隐重视的是实践。前者是理论家哲学家,后者则是活动家革命家,虽然不至于反目,但是要想坐在一起愉快地聊天却也不容易。

    徐元佐在这间宿舍里颇有安全感,对何心隐笑道:“老师莫非是为了学生来的?”

    原本只是玩笑。不过何心隐却是十分认真地点了点头。

    “为师听闻了仁寿堂之事,略有所悟,特地来与你聊聊。”何心隐道。

    徐元佐收起笑脸,暗道:老师这消息倒是灵通得很。不过想想泰州学派的开山祖师王艮,门下有五百弟子全都是社会底层的农夫、樵夫、商旅、陶匠、盐丁……他们这一脉算是最接地气的,得到风声自然要比高高在上的士林夫子们快许多。

    何心隐道:“为师至今有两大迷惑不得解,敬琏不妨帮为师参详。”

    徐元佐也没有客套,默默将自己调整成“思辨模式”。

    “第一桩是保身出身之辩。”何心隐怕徐元佐对泰州思想不熟。解释道:“心斋公(王艮)是强调明哲保身,然而为师却觉得出身更加重要。若是只保身而不出身。何以学圣人之所行呢?”

    徐元佐目光飘向窗外,似沉思又似发呆。其实是在回忆泰州学派保身出身的基本概念。

    泰州学派虽然被誉为真正的启蒙思想,然而就目前而言,时代局限性仍旧很重。

    王心斋公和颜农山公(颜均)最讨厌游民,所以才提出“明哲保身”。保身既有保护自己的意思,也有安心履行本业的意思。前者被时儒诟病“遇难则多有苟且之辈”;后者则被后人指斥为:巩固封建思想。桎梏百姓发展。

    何心隐师承泰州学派,但是自立宇宙,不傍人门户,被颜均称为“旧徒”,颇有留校察看的意味。然而正是这种纯正的泰州家风。让何心隐在颜均之后扛起了泰州学派的大旗。泰州心学到了颜均有一转折,到了何心隐又有一转折。

    何心隐的转折便是“出身”。

    此时何氏出身之说尚未大成,虽然有了苗头,但是知行尚未合一。按照阳明公的有一知必有一行来说,知行未合一,便说明知行俱无。这便是何心隐的疑惑所在。

    徐元佐想了片刻,缓声道:“这里面应该有个‘身在’和‘知见’。因为身在农,知见在农,故而要保农之身。若是身在农,而知见在商呢?若是身在商,而知见在士呢?这时候若是不能出身,岂不是知行又割裂了么?”

    何心隐眼神瞬间就被点亮了。

    这是他苦心孤诣琢磨出来的,没想到徐元佐这个弟子竟然随口就能道破。这已经不是天资过人了,简直是天赐泰州学派一振王学啊!

    “只是照你我师徒之论,家则如何?”何心隐略带期盼地看着徐元佐。

    ——真当我哲学系毕业的啊!

    徐元佐紧紧抿了抿嘴,道:“那就只有身在家,而心出家了。”

    “如此身与家岂不还是割裂了么?”何心隐颤声道。

    “割裂就割裂了,有什么了不起。”徐元佐应道。

    何心隐连手也颤抖起来:“如此五伦不也就不复存在了么?”

    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五伦是天下人际关系的基础。五伦所在,人与人才有了交往的准则,才有了作为社会动物立足的基础。若是五伦破碎,就会出现君与臣强弱颠倒、父与子称兄道弟、兄与弟形同陌路、朋与友勾心斗角、夫与妇尊卑上下。在儒生眼里简直就是末日降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