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你一命。”
云玥立刻就从毛贾的话里面听出了端倪,的确毛贾也算是个人才。但跟李斯比起来,那还差了一个等级。荆二也算是眼光毒辣的人,断然不会将中书令这一培养相邦的职位,交给这么一个庸才。所谓千度的封官许愿,只不过是忽悠而已。可怜职位毛贾,都上了担架还以为千度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庸才还是什么?
“啊……!”毛贾顿时心中一惊,他算不得聪明但却绝对不傻。云玥说了一个开头,他便明白过来。想想千度的话,的确不能让人信服。可自己当初被高官厚禄迷了心窍,居然信了千度的鬼话。前来平凉给朝廷卖命,直到刚才他还打算骗了云玥之后,回到咸阳去找千度。
冷汗顺着毛贾的鬓角往下淌,身子可不住的发抖。“我为朝廷忠心耿耿,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对我。”毛贾愤怒的吼道。
旁边的老姜正要教训他,却被云玥拦住。“为什么?就因为你知道的太多了,无论是官场还是宫闱之中,都有太多的龌蹉事情。你身为一个细作,当然知道很多东西。若是有一****将事情说出去,史笔如刀你让天下人后代子孙怎样今的大王?而说起保密……死人总比活人可靠一些。你说,千度会不会把你变成一个死人呢?”
“毛贾此生与那千度不共戴天,侯爷小人定然会完成侯爷的军令。将潜伏在平凉城里的朝廷细作一网打尽,前次小人撒了谎。小人还知道细作们的几处联络点,还有一些隐藏在军中的细作。小人,现在就去将他们揪出来。只是希望侯爷念在小人悔悟的份儿上,将小人的老娘从咸阳接过来。小人,便感激不尽。”毛贾将头杵到地上磕得“嘣”“嘣”有声。听得坐在案几后面的云玥直吸凉气,这货别在自己面前磕死过去。一挥手,示意老姜将人拉住。
这位毛贾貌似练过铁头功,地砖都要磕碎了脑袋却只是红了一大片而已。
“好,你现在就去将那些人揪出来。只要有真凭实据,都关起来。”云玥前半句是对着毛贾说的,后半句却是对着老姜说的。没有老姜跟着,毛贾想去军营里抓人,恐怕话刚出口就会被人剁成肉酱。(。)
本书来自html/29/29959/iml
第二十九章 撤退的算计()
“侯爷,您找属下来有和吩咐?”范增对着云玥深施一礼,云玥与其他的主子有些不同。 平日里处置事情的地方,就是这座书房而已。不像荆二,总是喜欢待在宽大的承明殿里,生怕自己的居所不够宏达威严。
“东胡人远道而来只发动了一次进攻,这说明他们已经没有了进攻的锐气。我估计他们在平凉城下待不了多久,因为他们的给养支撑不了太长的时间。无论是进攻关中,还是进攻义渠或者经匈奴草原回去。他们都必须走,可本侯不想他们走。”
“侯爷您的意思是……!”范增有些不解,云玥居然想留下东胡人,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自家侯爷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儿不成?听说侯爷弄回来一个东胡女子,现在……范增的脑袋里一阵的胡思乱想。
“平凉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这些年咱们已经向咸阳伸了无数次手,每一次征战的胜利都会换来数万的人口。现在,咸阳已经开始警惕咱们。更是已经派人打压咱们,有可靠情报显示这一次的东胡人入侵就有咸阳势力的影子。想要增加平凉的人口,就不能将目光仅仅盯在华夏人身上。”
“咸阳的势力……侯爷的意思是说,吕不韦鼓动东胡人来攻打咱们?”吕不韦与云玥已经是水火不容的仇怨,范增自然一下子就猜到了吕不韦身上。毕竟,上次栓柱的事情也跟吕不韦有关。
“不是吕不韦!”云玥脸色一沉,低声说道。
“不是……啊!”范增何等聪明,从云玥的话里立刻想到了幕后主使。咸阳城里,有资格与吕不韦并肩甚至还盖过吕不韦的人并不多。其中就有,日后的大秦之主。被未来秦王盯上,恐怕平凉的日子不会好过。
“猜到就好,现在咱们最大的瓶颈就是人口问题。所以,让你去一趟匈奴。咱们要断了东胡人回归的根基!”云玥阴测测的道。这一招釜底抽薪,云玥想了很久很久。但却都没有忍心实施!说动匈奴人攻打东胡人的老营并不难,可匈奴人的脾气一定会来一个赶尽杀绝。那可是成千上万老幼的性命,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饱受现代教育的云玥来说,实在有些难以下定决心。
“此事,范增一定尽力而为。请侯爷放心!”
云玥听出范增有些信心不足,毕竟在外人胡的数十万大军就堆在平凉城下。无论何人都会认为,东胡人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毕竟,论人数对方是平凉的数倍。
“不要没信心,东胡的败亡指日可待。你只要告诉大单于和左大都尉,东胡人已经兵败。他们不可能在平凉取得更多的好处,想在这场游戏中分一杯羹,只有有老哈河兴安岭找东胡人去要。”云玥说话的底气非常的足,范增不禁有些疑惑,不知道自家主子为何这么有信心,东胡人就一定不会与云家死磕到底。
“不知侯爷有何退敌之策?难道我军今夜要倾巢出动,前去劫营?”战国时代,想要一举击溃数倍于己的敌人,劫营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可云玥唤他来之前,平凉城内军卒没有任何异动。
“哈哈哈!为将者要深知天时,地利,人和。你说说胡人远道而来。目前他们最缺的是什么?”
“补给?兵刃?粮草?攻城器械?……?”范增一连猜了几样儿,云玥都是摇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最后见到范增实在猜不出来。这才道:“刚刚下过大雪,你说他们在雪地里居住。没有烧柴可怎么办?”
范增眼前一亮,对啊!平凉身处西北,本来附近植被就少。云玥这些年虽然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可那都在北边百里外的沙漠边缘。根本没有一处是在平凉周围,东胡人远道而来。牛羊他们可以带着,粮食他们也可以带着。这燃料总不能带着吧!
若是学匈奴人烧牛粪,几十万人啊!就算是有一百万头牛一起拉,也不够烧的。更加不用说,牛羊马匹还要消耗大量的草料。平凉附近土地大都被耕种,秋天的时候秸秆都被焚烧殆尽。拿他娘的有草可供这些牲畜取食!
“嘿嘿!没有了烧柴,东胡人撑不过三天。你尽管去,想必东胡人正聚在一起会议。想着下一步去哪里,反正去哪里都好。不在平凉,咱们就管不着。下一步,就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吃一吃东胡人的苦头吧。”云玥嘿嘿坏笑着说道,他等着是如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喏!”范增现在对云玥是佩服万分,云玥总是能从军队最薄弱点着手。很少跟敌军打硬碰硬的战争,范增也承认。若是真刀真枪的对砍,平凉军胜亚历山大都属于是侥幸。一直到现在,平凉都在****那次大战留下的伤口。
“去吧!让齐国兴带着他的手下做你的护卫。不用给匈奴人好脸色,该骂骂该翻脸就翻脸。他们就是小人欺软怕硬,给他们点儿颜色,他们反而会尊重你。记得了么?”云玥有些不放心的叮嘱道。毕竟范增是文官,身上的杀气远不如一名武将。
“喏!属下记下了,今天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出发。”范增站起身来,向着云玥躬身施礼。然后便退了下去。
***********************************
云玥说得没错,东胡的营地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于东胡未来的大讨论。慕容拓跋与老金好像霜打过的茄子,都蔫头耷拉脑的坐在椅子上不说话。任凭底下的那些头人,族长,长老们吵成一锅粥。
“当初我就反对攻打平凉,就是你们非要来平凉劫掠。你们来过平凉么?就听着聂豹那个华夏人的话,把平凉描绘得好像一朵儿花似的。还流着美酒的河,还什么无论侍候过多少男人,最后还是处女的美姬。都是吃猪油蒙了心,那种鬼话你们也信。如今怎么样,待在这个鬼地方前进不得,后退也没有粮草。你们说,怎么办?”
站出来抱怨的是石勒族的族长石虎,别天说得义正言辞。当初在天龙崖的时候,他主张西进是最欢实的一个。现在凉简直无法攻克,立刻就开始抱怨起来。东胡族内像他这样抱怨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都选择性的忘记了,当初是怎么拥护老金西征的英明决策的。
“吵什么吵!当初你们不都同意西征,现在拉屎往后坐。摸摸裤裆都有没有吊,还是不是我们东胡的男儿。既然来到这不测之地,就要有敢死的准备。要死要活**朝上,明天咱们再攻一下。就不信,咱们几十万人攻不下那座平凉城。”说话的是奚族族长叱叻也先。这货就是一个光长肌肉不长脑子的夯货,他的儿子叱叻奴今天在攻城战中摔断了腿。这家伙,就吵吵着要给儿子报仇雪恨,杀光平凉城里的人云云。昨天,他的话还是很招人待见。只要敢喊出来,就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可今天,这种话已经完全没有市场。除了垂头不语的家伙,就剩下阴阳怪气说怪话,或者是完全不屑的冷笑声。
“你们这帮软蛋,明天我们奚族部落独自去攻城。你,刚才说什么屁话!”叱叻也先怒吼一声,便要对着那几个嘲笑他不自量力的人动手。
“也先!算了……!”慕容拓跋眼见要发生武力冲突,赶忙制止。毕竟,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再闹起内讧来,这三十万大军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平凉你们已经,那样高的城墙。还有如此犀利的弓弩,咱们根本不可能攻得下来。今天找大家来,就是找大家商量一下如何撤退的事情。”慕容拓跋无奈的说道。
“大头人,千山万水来到这里。怎么刚打一仗就回去,大雪封了路咱们怎么回去。刮白毛风的匈奴草原会将咱们活活冻死的。”叱叻也先大声的对慕容拓跋道。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说话比其他的族长们随便很多。
“那也得走,不行就从华夏人的土地上一路打过去。说不定,还能顺道抢一些东西。今天晚上咱们已经砍光了方圆十里的树木,明天恐怕就没有柴火烧了。明天,你们能攻下平凉城?”老金忽然睁开紧闭的双目,声音嘶哑的质问叱叻也先。
“明……!”叱叻也先虽然脑子缺根筋,但也不敢夸口明天就能攻下平凉城。但缺少烧柴可是大事,这冰天雪地的。没有了烧柴,一晚上会冻死很多人。
“好吧,那就这么办了。明天咱们就退走,不过咱们不能沿原路回去。咱们的进军目的是关中,听说那里的秦人非常富庶。而且,关中是不可能没有柴烧的。”(。)
本书来自html/29/29959/iml
第三十章 聪明的云侯()
众人还在吵闹不休,忽然一名慕容拓跋的儿子慕容松走了进来。 伏在慕容拓跋的耳边悄声道:“阿爸!平凉来人了,说是要见您。而且这人您也认识!”
慕容拓跋听了也是一惊,这个时候平凉来什么人?而且自己还认识,不由得疑惑的道:“来人是谁?有什么事情?”
“来人是邹衍先生,没跟我说。只是说要找阿爸谈谈!”
“请邹衍先生去旁边的帐篷里暂且等一下,爹爹随后就来。”慕容拓跋一惊,邹衍这人他认识,而且还算是颇有交情。这位星象大师善于推演,对灾害预测的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当年邹衍在燕国时,慕容拓跋就曾经重金聘请邹衍推演。结果,那次推演让慕容氏族躲过了一场极大的雪灾。也正是那次之后,慕容氏才奠定了在东胡族内的领导权。可以说,一定程度上邹衍还是慕容氏的恩人。
慕容拓跋想了想,觉得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单独去见邹衍比较好。毕竟,现在东胡与邹衍所代表的平凉处于战争状态。
“大长老,平凉派了邹衍先生来要与我们谈谈。您是否与我一同前往?”慕容拓跋身边的老金,纵观这一群人,还是老金陪着自己去最合适。
老金当然知道邹衍,对这个名字他简直是如雷贯耳。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天听说邹衍来了,着实是大吃了一惊。平凉有这样的人才,不单单是兵锋犀利的问题了。倒是要和这邹衍好好谈谈,了解一下平凉到底有多雄厚的家底。
“呵呵!老夫早想见邹衍先生一面,一直无缘得见。没想到,今天在这种情况下相见。走,老夫陪大头人前去”老金说着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踏步的向门口走去。慕容拓跋紧随其后,刚刚还吵闹不休的头人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要老金和慕容拓跋一起去处置。
慕容松在前面带路,很快两人便来到了一座帐篷前。慕容拓跋当先挑帘进去,见到一个五十许人的花白头发男人正端坐在案几后面。三缕长髯飘散在胸前,好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不是邹衍,还能是谁!
“邹衍先生,什么风把您吹来了。今天定然要您再给慕容氏占卜一卦!这位是东胡族大长老,久仰您的大名也过来见见。希望不要唐突了先生!”慕容拓跋见到邹衍,立时摆出一副笑脸。
“哦,原来是大长老。邹衍这厢有礼了!”邹衍对着老金抱拳拱手,算作是施礼。老金则是呵呵笑着还礼,双方分宾主落座。
“邹衍先生从平凉城里来,可是有什么事?”出乎慕容拓跋的预料,老金坐下之后单刀直入,一点儿都没有往常的城府。这让慕容拓跋都吃了一惊,吃惊的金不知道这老家伙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好,大长老快人快语。邹衍也就不掖着瞒着,今夜三更时分,平凉城里会送来五十车上好松木。邹衍就是来告知,请东胡派人接收的。”邹衍金气定神闲的说道。
这下轮到老金和慕容拓跋不蛋定了,他们正在为燃料发愁。没想到,平凉城里会主动送来烧柴,若是送粮食他们还不敢吃,可烧柴又有何不敢烧的,又不会中毒。
“哦,你我双方是敌非友。不知道邹衍先生为何要送给我们烧柴,实不相瞒我们正为烧柴不足而发愁。”老金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邹衍,邹衍有一种让狼盯住的感觉,心底不禁一阵慌乱。
顿了顿邹衍稳定了一下心神,这才道:“二位不要疑心,邹某是奉了我家侯爷之命而来。侯爷说,平凉缺少烧柴。诸位远道而来,切莫慢待了诸位。而且侯爷还说,你们在平凉城下消耗完粮草。自己就会陷入绝地,这些烧柴只是略尽地主之谊罢了。”
“你……!”慕容拓跋霍的一下站起身来。云玥这简直是在羞辱他,知道东胡人已经陷入了绝境。偏偏还说出这样的话来,叔叔可以忍婶婶也忍不了。
“哦,带老朽多谢侯爷款待。还请邹衍先生回复云侯,东胡很承侯爷的情。只要侯爷能够再给一百车粮食,我东胡愿意即刻撤军。并保证,用不再侵犯平凉边境。”老金拉了慕容拓跋一把,然后面色如常的对邹衍说道。
“既然大长老说了,邹某自然会向侯爷转达。平凉富庶,区区一百车粮草还不放在侯爷的眼中。不过侯爷这也是为东胡着想,各位留在平凉只会死路一条。侯爷让邹某转告大头人一句华夏人谚语,树挪死人挪活。至于什么意思,还请大头人自己琢磨。好了,邹某的差事已经办完。今晚三更,还请大头人派人接收烧柴。”邹衍说完,嘿嘿坏笑一声站起身来便走出了帐篷,着实是傲慢无礼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