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第7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套确实非常有效,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不显得落伍。

    在苦力贸易初期,美国加州政府并不排斥华人劳工,他们很需要外来的廉价劳动力与资金,当时任何移民只要符合宪法标准,都可以申请成为美国公民。

    中国苦力价格低廉,工作起来任劳任怨,而且学习能力很强,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职业培训,很快就能接手一些不太复杂的技术性工作,这一点是其他种族劳工无法媲美的,所以很快华人就占领了北美特别是加州几乎九成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劳工因为语言以及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喜欢集中居住在一个社区里,在那里他们保留着自己在本国的风俗礼仪,甚至还给社区里的街道与胡同起了中文名。

    常年贫困养成的勤俭习惯,他们从不舍得在外面多消费一个便士的小钱,而是选择把赚取的钱财储存起来,然后交由会馆转递回国内。

    当时所有苦力们几乎都在脑后留着一条鞭子,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忠于我大清,只是为了日后返回家乡时,不会被官府当成乱党拖出去砍掉脑壳。

    在太平洋铁路建设时期,华工占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华工每个月的薪水起初只有区区二十六美金,虽然后期升到了三十五美金每个月,但还是不如白人劳工一个月五十块的薪水高。而且白人工人包吃包住,中国工人还需要额外为自己的餐饮付钱,只因为华工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吃不惯美国厨子煮的饭菜。

    筑路工作非常危险与艰辛,工程期间有数千华工因为各种事故而丧命,所以后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着一位华人苦力的尸骸。

    但是对于这些苦力来讲,这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因为以当时的汇率计算,他们在家乡的农地里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也只有十几美元。(满清时白银与美元汇率最高达到了一比一点零七,就按一美元兑换一两海关银来计算,一两海关银可以兑换一贯,也就是一千枚铜钱。实际上当时广东很多农户,即便种的是自家的地,扣除各种苛捐杂税之后,月收入结余有七八百钱就算很不错了。)

    扣除掉伙食和其他日用,还清会馆的赊单与会费,如果他还洁身自好不嫖不赌的话,每个月大约能够节省下一半的薪水,这已经超出全家之前劳作一年的收入了。

    如果运气好等干完两年协约之后,口袋里大概能够积累下三百至四百美元,这在当时普通百姓眼里已经是一笔巨款了,足够他衣锦归乡、起屋置地、光宗耀祖、过上小地主的滋润生活。这也就是明知道前往金山打工风险巨大,无数人死于非命,但粤地百姓依然趋之若鹜的原因所在。

    大部分苦力根本就没有打算成为永久移民,他们只是把美国当成了一个发家致富的地方,完成与苦力商的协约之后,他们就带着赚取的钱财返回老家去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留下来发展。

    最初美国政府对中国劳工的态度还算公正,但地方官员却免不了带着种族主义优越思维。在一八七三年之前,华人在美国的政治地位基本和印第安人相同,当时华人与印第安人以及黑人,都不得在任何诉讼白人的案件里作证。

    受过高等教育的法律工作者都会如此,那些美国西部的乡野民众会如何看待中国人,那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

    从当时美国种族主义分子的视角来看,这些黄皮肤的小个子不可能融入美国社会,或者成为美利坚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只会用低廉的工资抢走美国白人的饭碗,并且把本属于美国白人的财富,带回他们天杀的根本不知道在哪个角落的国家去。

    对华人的攻击其实从一八六零年就开始了,那时候加州淘金热已经结束,大批从全国各地来加州淘金的白人滞留在当地,很多人为了淘金投入了全部财产,甚至还欠了一屁股高利贷,可以说赌上了身家性命。

    金矿枯竭使得大批淘金者失业,加州的经济也随之陷入停滞,而当时加州工商业建设都很薄弱,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于是那些孑然一身的白人劳工,开始把矛头指向那些有工作可干的中国人。

    两个族群没有利益纠葛时,完全可以和平相处,但是一旦发生了利益上的冲突,那么处于弱势的一方必定会发起反抗。在就业这个问题上,白人劳工处于弱势的一方,因为除非他们愿意接受和华人相同的工资待遇,否则没有一个资本家会傻到雇佣他们。

    于是一股反华风暴,开始在白人社会里慢慢酝酿起来。为了迎合与拉拢白人选民,加州政客们也开始进一步的政治行动。

    最初加州制定了《外国矿工所得税法》,对所有开矿的外国矿工课以额外的税金,导致大部分华人矿工无法继续工作,只能在旧金山中国城里开洗衣店与餐馆谋生。

    在一八七七年,旧金山爆发了第一次反华暴乱,四百个因为铁路公司降薪而火冒三丈的加州铁路工人,试图一把火烧掉整个中国城,因为他们觉得就是中国工人的低薪,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总算当时唐人街的三十名旧金山骑警和由五千名旧金山市民自发组成的“皮克泡菜旅”,挺身而出保住了华人社区。

    但这仅仅是一系列灾难的开始,一八八零年美国联邦与加州政府连续颁布了多条针对华人的发令。《渔业法》禁止华人参与任何捕鱼活动,随后的清美《北京条约》里限制了每年华人赴美人数与居住年限,而各州的《民事诉讼法》更是明文规定了华人不得与白人通婚,随后还经过进一步释法,废除了所有华人与白人婚姻的合法性。

    加州在一九四八年废除了这条法律,但美国其余各州却一直实施到了一九六七年,最终才被联邦最高法院以违宪而终止。所以某些民国小说里华人在美国娶了白人妻子或者和白人女子谈情说爱的桥段,完全就是在白日发梦。

    事态发展到了一八八二年,臭名卓著的《排华法案》,在民主党与共和党政客的联合推动下出台了。

    之所以称其臭名卓著,因为这是一部针对单一民族,充满种族歧视色彩的法案。法案的内容并不复杂,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阻止中国人再向美国移民。

    法案禁止中国劳工从任何一条边境以任何方式进入美国领土,法案签署生效后向美国运送苦力的船舶,从船东到船长都将遭受重罚,甚至外国商船上的华人船员也不得在美国港口登岸。

    此外在法案生效后,任何在美国居住的华人,都不得归化入籍,一旦离开美国后也禁止重新入境。

    除此之外获得满清政府签发的合法身份证明文件的华人,包括学生、教师、商人以及政府官员,可以获准进入美国,但是必须随身携带证明文件,以便美国警方随时随地的抽检。

    而此前在美国居住的华人,必须要得到两名美国公民的担保,才能获得合法居住的身份证件,否则就被视为非法入境而遭到驱逐。这种身份证件最初只针对华人颁发,随后范围渐渐扩展到了所有的外国移民,最终发展成了著名的绿卡。

    中国人不可入籍的规定,意味着除了很早就入籍的,以及在美国本土出生的移民子女之外,所有自一八八二年之后来到美国的中国人,全都不得成为美国公民。

    而且依照当时美国的法律,外国移民在美国的财产所有权不受保护,而且华人禁止在政府部门与公司工作,更不能在美国购置土地和开办企业,同时各城镇政府机关,禁止向华人颁发新的营业执照。

    所以在那些民国小说里,某个华人留学生或者商人,在美国开厂买地挖油井搞股票发财的桥段,完全就是在一厢情愿,因为在排华法案生效的时代,华人在美国根本不可能有出头的机会。

    PS: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国城(七)() 
    实际上在加州的排华浪潮刚掀起时,旅美富商与乡绅们就已经相继返回了国内,有钱的大爷们可没兴趣受那份洋气,更况且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以在一八七零年之后往美国跑的,基本上都是处于贫困阶层的普通华裔苦力。

    不过在《排华法案》颁布之初,在美华人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减少,反而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升高。因为各大华人会馆借着《排华法案》的影响,开始大肆做起了人口走私的买卖。

    那些被美国工会组织视为“阶级敌人”的华裔苦力,却一直深受各大资本家和农场主的欢迎,特别那些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极其需要华人劳工来缩减生产成本。

    当时加州的纺织工人中有一半是华人,而加州农业劳动力的八成以上是来自中国的苦力,里面不少人刚参加了太平洋铁路的工程。

    《排华法案》实际上触动到了那些大资本家的利益,他们希望能够继续获得廉价劳动力,所以在会馆和堂口的策划下,每个月都有不少华工从墨西哥一侧偷越国境。

    但是在当时的某些政客与媒体的推动下,整个美国社会都陷入了歇斯底里的排华氛围中,排挤欺压华人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的表现,似乎谁不支持就不是真正的美国人。

    所以当排华从单纯的舆论抨击向实质性的暴力活动转变时,真的一点也不令人感到吃惊。

    一八八五年爆发了著名的“石泉惨案”,因为太平洋铁路煤矿公司一直在用低薪招募华人矿工,致使当地不少白人矿工失业,怀俄明石泉市的一百五十名白人矿工在全国性工会组织“劳工骑士团”的煽动下,全副武装摧毁了石泉市的中国城。

    在这场有组织的破坏与杀戮中,总共有七十九间属于华人的建筑被烧毁,二十八名手无寸铁的华人被杀,十五人遭到重伤,另外还有二十六人逃进附近的山林,不幸遭遇狼群而全体遇难。

    这场惨案震惊了全美社会,但是事后警方只逮捕了十六名嫌疑犯,因为美国法律规定华人不得在法庭上提出对白人不利的证言,所以最终所有嫌疑犯都因为“证据不足”而当庭释放。

    事后在满清外交人员的极力抗议与交涉之下,美国政府象征性的向清廷赔偿了十四点九万美元,而且不是赔偿给惨案受害者,而是作为中国留美学生的工费奖学金。可叹那些中国留美学子根本不会知道,自己努力拿到的奖学金,其实是由死难同胞的鲜血换来的。

    从那时起全美各地针对华人社区的暴力案件频发,有数十个中国城被烧毁,成千上万的华人移民被迫流离失所。

    那段时期全美华人数量开始急剧减少,除了无法忍受而回国的劳工之外,《排华法案》加上禁止异族通婚,也在有效的从种族层面消灭着北美的华人社群。

    因为来到美国的华工大部分都是男性,他们的妻儿都留在国内,《排华法案》阻挡了华工家属前往美国的道路,而禁止异族通婚的法令,断绝了华工在当地结婚繁衍血脉的可能性。

    到了一八九二年,《排华法案》到期失效,但随即加州的民主党议员托马斯。杰尔里在原本《排华法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严酷的《杰尔里法案》,法案里除了要求所有中国人登记并领取居住许可证之外,还剥夺了中国侨民的人身保障权,也就是一旦华人被逮捕,将不得获得保释。

    《杰尔里法案》原本的有效期也是十年,但是到了一九零二年,美国国会又将其变成了永久性法案。

    到了一九四零年时,全美华裔人口只剩下了七万七千五百多人,全都聚集在各地的中国城里,以经营各种服务行业为生。

    华人苦力本就出身底层,从未获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子弟也是一样,不只是担负不起学费的问题,还有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极少有人能坚持读到高中的。

    那时在旧金山的华人,除了经营中国进口的日用百货之外,主要是涉足洗衣房和餐饮行业,特别是旧金山手工洗衣房的生意,几乎已经被华人所垄断。

    剩下的就是一些无法拿上台面的买***如赌档和妓院,而且各堂口开始涉足新型麻醉品生意,就像曾经在美国盛行一时的可卡因,就有不少华人堂口参与销售。

    “马恩尼受到所有中国帮会的尊重,他给他们制定了规矩,划分了堂口的势力范围,任何人都不得破坏他的规矩,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中国人既喜欢他又害怕他,他们给他起了个“白魔鬼”的绰号。”克雷转动方向盘,轿车拐了个弯驶上了一条坡道。

    杰克。马恩尼确实是一个狠角色,他手下由五名探员组成的“中国城小队”,以作风狠辣而闻名中国城。

    马恩尼在上任之初,就召集了所有的堂口首领开会,要求堂口停止在他的管区内的械斗,特别是禁止进行毒品和卖淫买卖,否则就洗干净屁股等着坐牢,然后被政府驱逐出境。

    这位督查就任之后,街头黑帮械斗就逐渐在中国城消声觅迹,同时犯罪率也有了显著的降低,他控制了一大批线人,监控着整个社区的犯罪活动,这位美国高级警务人员,俨然成为了这片社区的地下皇帝。

    中国城的黑帮活动受到了有效的遏制,整片社区也渐渐繁荣起来,因为聚集了大量餐馆、鸡尾酒吧与咖啡店,还有不少地下赌场与脱衣舞夜总会,中国城成为了旧金山最著名的销金窟和安乐园。

    多年前马恩尼的上司有意把这个能力出众的督查,调回总局当负责人,据说这项提议遭到了中国城社区上下一致反对,最终上级只好把马恩尼留在了中国城。

    “老家伙干这一行已经超过三十年,其中有十五年就是在中国城渡过的,在那里发生任何一件事情,都逃不过这位白魔鬼的眼睛。”道路畅通之后,克雷的心情也变的舒畅起来。

    “他今年已经六十。。。六十三岁了,如果由你负责,你准备从哪里入手?用金钱收买他?实话说他应该不缺这个。”韦尔贝从烟盒里拿出一支带过滤嘴的卷烟,随后在银色的盒盖上轻磕了两下,盒盖上浮雕着一条张牙舞爪的海德拉。

    “他只是一个中级警官,应该有很多想要的东西。”克雷耸着肩膀回答。

    “据我所知,他的小女儿一直想去欧洲留学,而他的大儿子正在菲律宾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里服役。”韦尔贝拔出弹起的点烟器,点燃了手里的卷烟。

    “我明白了,先生。”克雷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

    “小心看着点路,克雷,我们已经晚了十五分钟,我不想再因为交通事故彻底毁了一天的计划。”韦尔贝吐出一口烟团,抬手敲了敲车门一侧的护板。

    PS:谢谢大家的谅解,一切正在进入正轨。

第三百五十章 上海楼(一)() 
    凯迪拉克沿着松树街向西行驶,这是一条上坡道,街道两旁全都是三至四层的砖石结构的小楼,沿街的底层基本都是五花八门的商店。

    一九零六年的大地震几乎夷平了这片城区,地震波摧垮了老式西部建筑的木质支撑结构,恰逢凌晨五点多时,大部分勤奋的华人家庭都已经起床做早餐,断裂的天然气管道加上翻倒的火炉,最终引发了一场席卷了整片城区的冲天大火。所以在随后计划重建唐人街时,新建房屋都选择了在当时抗震和耐火性能更强的砖石与混凝土结构。

    当地的华人居民把松树街称为“板街”,既是松树pine这个英语单词的台山话译音,这种情况在中国城附近极为普遍,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