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t;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lt;/a&;gt;
第九章 玉米青粟
接下来的日子,孙思媛又抓了几次鱼去卖,生意还不错。不过现在大家渐渐不需要她片了,许多人直接买的整鱼,回去尝试自己做。
而山上也有进项,抓了不少野物过来镇上卖,虽然钱不多,但日子过的充实。
家里那窝兔子一开始就是吃的萝卜丁,都是空间产的。等孙思媛想起来给它们割些嫩草,它们却嫌弃嫩草,不愿意吃。孙思媛无奈,这帮小东西才几天就学会挑食了!
好在院子里种的作物已经开始长了,孙思媛想着,就用院子里这些东西养兔子也行,反正空间里的东西,还是少让动物吃为妙。
顾大娘见她家养的兔子个个十分精神,看着都很喜人,很是夸耀了一番。孙思媛记在心里,巧在山间又抓了一窝兔子,大兔子没死,就是腿被摔断了,孙思媛也不管这些,直接送给了顾大娘,要不是兔子腿断了,恐怕直接就在土里打个洞跑了。
日子过起来是极快的,这一转眼,就到了收麦子的时节。村里都是几家公用一个晒谷场,孙思媛看着院子里一片绿油油的菜,只能又跑去顾大娘家求助。
最后顾大娘给她出了一个中肯的意见,让她把地里的粮食交给别家去收,自己少要些麦子就是了,反正这个季度是不交公粮的,双方都能多收些。孙思媛自然乐意,毕竟她和赵有钱都不是这方面的行家,农事繁杂,要学也不急于一时。
最后祝家接了这个活,他家的地少,麦子不多,全家齐上阵,动作十分利索。算下来每亩地收了四百多斤,是正常水平了。
这个世界的斤不是孙思媛想像的十六两,而是十两秤,不过,根据孙思媛的手感,这个十两比地球上的十两应该多一点。
当下小麦的价格是一文八钱一斤,孙思媛让祝家给三两银子,再拖三百斤小麦过来,祝家人老实本分,不愿意占这样大便宜,孙思媛无法,就让祝家帮忙编织草席和蒸笼等家用,祝家人尽心尽力,很快就完成了。
拿到草席,孙思媛又动了心思,现在已经是三月了,要不了多久就是夏天,也就是这里人说的热季了,这个世界竹席还未出现,若是有竹席,夏天能舒服许多,而且还可以趁机赚上一笔。话说,推广竹席,算不算推动发展啊?孙思媛自己傻乐。
这些天,上山下河,赵有钱估计瘦了一二十斤,不过就他那个体型,根本看不出来。村里人起哄,秤麦子的时候把他也给秤了,还有三百二十斤,是四个大汉把秤给抬起来的。大家都笑作一团,孙思媛在一旁看着,也笑个不停,还说每个月都要给他秤一次,督促他减肥。
这季麦子收下来,下一季忙不迭的就开始种了,这里气候好,庄稼一年能长好几季。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一年收两次税,八月收一次,十二月收一次,放在以前,四月也是要收税的。祝家还特意问了需不需要帮忙种地,孙思媛说不急,让他们先忙自家的。
孙思媛了解到,这个世界是没有普及玉米的,只有少数地区在种,他们都是像种麦子稻子一样撒种子,而且也不是为了吃玉米,而是长杆子做草料,因此玉米的食用价值并没有被开发出来。
在孙思媛的印象里,稻子、玉米这些作物都是要规划好才能增产的。
在地球的小时候就曾经看着父母在水田里劳作,把育好的稻苗一棵棵插秧,丰收时刻满满的一地稻子,丝毫不见缝隙。
也曾和妈妈一起种玉米,妈妈用锄头挖坑,她往坑里丢种子。等玉米苗发出来了,整整齐齐的一排排一列列,一个坑里长了两棵苗的,还要把弱的那一棵给拔掉。
想到这些,孙思媛还特意从空间找了不少种植的书来看。
祝家人终究是心里过意不去,还帮忙把孙思媛家的六亩地都翻了一遍,孙思媛知道了,就把院子里长成的各种菜,装了满满一筐,送给了祝家,顺便还拎了两只虽然年龄很小,但是已经肥的不行的兔子。
山上已经又添了好多个陷阱,都是村里人听了赵有钱的话弄的。刚到这个世界的生存危机已经过去,孙思媛当然不介意有钱大家一起挣。
她还另外说了不少打猎的工具,让大家自己去做,反正这山里野物多的是,不怕断了野物的生息。
为此,村里还特意做了约定,在陷阱附近做上何种标记,免得人中招,一个陷阱隔多久要填平,村里人进山也要成群结队。不过赵有钱夫妇,大家是不必担心的。
大家的地都种上了,孙思媛还没有一点动静,木大婶过来聊天的时候,和她提及这件事,让她早种早收,山里的进项毕竟是不稳定的,种地才是根本。孙思媛笑眯眯的谢过木大婶,说自有打算。
早前孙思媛去镇上卖野物的时候,就和米店的伙计打听过玉米的事。这里玉米叫青粟,大多是烧火和喂牲畜的,只有做种的青粟才会长棒子,其他的早早就砍了。这伙计的妻子是外镇的,娘家有人种青粟,孙思媛就让他帮忙,订了五十斤种子。
青粟很少有买种子的,这伙计付的是一百五十文钱,比麦子还要贵的多,心里也是忐忑,若是孙思媛不要了,自己可就白跑一趟了,这一来一回,也花了大半天呢。
孙思媛再次去镇上,就听小伙计说东西已经买好了,没想到小伙计动作这么快,心里自然十分欢喜,数了二百文钱给他,小伙计没想到得了这么多好处费,忙说下次需要再找他,一定尽心尽力。
五十斤种子,背起来十分累,孙思媛觉得小伙计的好处费还是给少了,等把种子交给赵有钱,竟然又转回头,买了二斤猪肉送到了米店,说是感谢他辛苦劳累。本来小伙子为着那五十文钱正在开心,这下子收到诚心实意的感谢,心里激动的不行。
第十章 识字之始
回到家,孙思媛先把青粟种子拿出来扬,把里面的草屑泥灰都扬掉,然后把那些太小的种子都筛掉。剩下的种子还有瘪的,孙思媛看着赵有钱,两眼放光,最后,赵有钱老老实实的蹲在地上捡种子。那些小的和瘪的,孙思媛直接扔到草堆里了,种也长不了好东西,还是留着烧火吧。
捡完之后种子还余下三十五斤左右,孙思媛本来就是照多了买的,并不担心不够。其实这些种子也不是很好,但孙思媛不太担心,毕竟再差还有空间呢。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一早孙思媛就起床做饭,然后和赵有钱去地里,两个人一个挥锄头一个丢种子,十分有默契。赵有钱没种过地,不觉得有什么,其他人见了,倒是十分新奇,锄头这东西各家都是有的,但都是偶尔用在家里锄草,或是撒种子之前松地用的,可这小夫妻是在做什么呢?
孙思媛说是种青粟,大家就“哦哦哦”自以为懂了,他们没种过青粟,还以为别人就是这样种的。“有钱啊,你家这几亩地都要种青粟吗?”有人不赞成,听说青粟就是用来喂牲畜的,他们村也没有马场啊什么的,这样种不来钱啊!
“大伯放心,我们家种的青粟啊,可是能收成好吃的呢!”赵有钱没说话,孙思媛笑着应答。发问的人听了孙思媛的话没再反驳,这有钱娘子是个有想法的,说不定会有什么惊喜呢,村里现在不少人都从河里捞鱼吃,山里也三五不时有进项,大家都夸有钱娘子。
为了让青粟早日发芽,孙思媛和赵有钱还从地头挑水,把地泼了一遍。地头的渠是村里一起挖的,接的是村上那条河,平时大家有空就能浇地,勤劳的人家总能多收几斤粮。
孙思媛经常背着赵有钱,往渠里放了一点灵泉水,好在渠里没有鱼,不然怕是会有异象。附近也有几家浇地的,没人发现异常。
家里的兔子还有四只,一公三母,都是大胖兔子,一团雪白。孙思媛养的久了,到底没舍得杀。
索性收购了一公一母两只兔子,把原先的三只母兔子和新买的公兔子放在一起,又开了另一间房,把原来的公兔子和新买的母兔子放在一起。毕竟学过生物,她可不想让一窝出来的兔子互相交配。
两只新兔子都是灰色的,又很瘦小,很不讨白兔子喜欢。灰母兔子还好,和白公兔子独处,总不至于被欺负的太狠。那只灰色公兔子就可怜了,被三只白色母兔子合起来欺负,只能吃白兔子剩下的口粮。
孙思媛发现的时候,心都被萌化了,三个白球球一致屁股对着灰兔子,灰兔子可怜巴巴的看着它们吃青菜,就是不敢上前。
孙思媛在屋里放了一个小背篓,里面放上菜,三个白兔子太胖了,根本就爬不进去,灰兔子就这样艰难求存。
孙思媛院里的菜长势特别好,拿来送给村上人,很是得人心,大家都夸她会侍弄,这菜都比别家地里长的好吃。赵有钱和村上的汉子也渐渐熟悉,有时候和汉子们一起上山,总是出力最多,拿的最少,汉子们心思简单,无形中都被收买了。
青粟从出苗开始,就是村里的一道风景,大家从没见过作物像棋盘一样笔直成列的。大家都很关注它们的长势,而青粟也不负众望,长得十分旺盛,就连青粟地周围的那些庄稼也长的比往常好,大家都把这归因于孙思媛家有福,旺了周围的地。
屋后的稻子,赵有钱也经常去浇水,孙思媛见了心里很是开心,赵有钱本身不是个懒人,更希望他得到回报,所以总往水里加点料。
等村里一起收稻子,赵有钱家的稻谷比村里谁家的都饱满,这会儿才五月天,也不用交税,各家都欢欢喜喜的收了粮食,还帮着赵有钱把稻子给收了。任谁见了赵有钱家的稻子,都夸赵有钱是个勤劳的汉子。
最后算下来,赵有钱家的稻子亩产比别家多一百多斤,那些村妇都在孙思媛面前夸赵有钱,孙思媛笑眯眯的都收下了。这下子,大家更关注那些青粟了,孙思媛说了,这青粟长成了才是好的,割青的喂牲畜只是次等的做法。
收稻子的时候,大家果然又把赵有钱秤了一次,赵有钱已经破了三百大关,只剩下二百九十多斤了,孙思媛鼓励的看着赵有钱,“有钱,继续努力啊!”
赵有钱的脸还是很大,但不像当初那么黑了,有向小麦色发展的趋势,孙思媛估摸着是家里那些菜养人,看自己也不像刚穿来的时候,手都和鸡爪一样,现在有了肉,好看了不少。
万事顺心,孙思媛想着不如教赵有钱识字,毕竟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过现实狠狠给了孙思媛一刀,孙思媛买了这个世界的书才发现,她不认识这里的字。
这个世界的字和地球上的所有字都不一样——她在空间找了各种文字的图书来做对比——顺便她发现空间大部分书是没用的,因为她只认识汉字和英文。
看着懵懂的赵有钱正在无聊的逗兔子,孙思媛咬牙决定,教他学汉字,哪怕可能会被人怀疑,她也认了。
她心里还惦记着神说的话,空间那些书是她推动科技发展的底气,总不能让她学了这个世界的字,再来一本一本的翻译吧。再说了,那些尖端科技,就算她想翻译也无能为力吧?最起码,这里的人说的是汉语,这是上天对她的帮助。
怎么拿出书,怎么解释自己认识那些字,孙思媛想了很久,想来想去不想了,孙思媛决定,她的相公她做主,什么解释也没有,就这样吧!
屋里还有刚来的时候放的几本书,就放在床下面,伸手就能拿到,孙思媛让赵有钱拿出来,就教他认字。
赵有钱并不知道,自己的娘子只是一个从小在孙家当奴仆的童养媳,所以没有质疑孙思媛识字这件事,至于书上的文字和小时候曾经见过的那些不同,赵有钱也只当自己记错了。
这个世界是没有三字经这样的书的,孙思媛拿着三字经教了十来句,终于感觉自己陷入思维误区了,自己接受了天朝十几年的现代教育,为什么要弄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古文为难自己呢?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村里人经常看到赵有钱家大白天的关上门,两个人在里面“啊”、“喔”、“额“的念叨,不少人都想歪了。
第十一章 荒地养鸡
赵有钱小时候对识文断字并不感兴趣,加上赵家人有意误导,现在赵有钱连自己名字都是不认识的,但并不是说赵有钱笨,只是他没用心罢了。
孙思媛从汉语拼音开始教,用的是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赵有钱不过三天就能基本认对了。教材的纸质和印刷都是赵有钱从没见过的,孙思媛只道这是秘密,天机不可泄露,赵有钱就没再追究。
不过,孙思媛还是给赵有钱买了足量的笔墨纸砚,让他练习。这个世界读书人还是很金贵的,村里有个小学堂,先生是村长兼任的,也不收费,就教大家识字。
大家想要习字,多是用自制的沙盘,一般孩子读一年就差不多了,只有先生觉得有天资的孩子,才会送到镇上的学堂,那是要花钱的。
知道纸笔都很贵,赵有钱很珍惜,写字总是很认真,那些汉语拼音的弯弯绕绕,赵有钱写的一丝不苟,孙思媛见了,很是满意,心里想着赵有钱的这些字都要装订起来,留作纪念。
等拼音学完了,就开始正式学汉字了,孙思媛已经告诉赵有钱,这些字和寻常大家用的字不一样,赵有钱浑不在意,他是为孙思媛而学习,只要孙思媛高兴就好。
孙思媛心里却自有打算,她准备等赵有钱的汉字学的稳固了,和赵有钱一起去学些这个世界的字,免得全然做个睁眼瞎,她推行汉字的事,任重而道远。
稻子收完,孙思媛随大流,种了黄豆。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好几种豆类,其中黄豆被开发的最为完全,什么豆腐豆芽千张都已经出现了,算是经济作物。
村里人种了很多年,今年都学了孙思媛家的青粟,一眼一眼的种。没看那青粟长的,可喜人了!大家莫名的相信,虽然种子少下了一半还多,但今年黄豆收成会增加。
青粟挂棒子的时节,大家路过赵有钱家的地,总要惊叹两声,有些见识广的,看过青粟,都说哪怕做种的青粟也没这么旺的长势。
孙思媛带着赵有钱,在地里掰了不少嫩青粟,给村里各家送去,说是煮着吃烤着吃都是好的,大家尽情尝试。
村民们依着孙思媛说的法子试了,才知道原来青粟吃起来这么美味,还有馋嘴的小孩子,跑到孙思媛家地里摘了棒子回去吃,大人发现了,就拿些米面过来道歉,孙思媛笑着说小孩子吃几个没关系的。
家里的兔子在不经意间好上了,几个母兔子都怀上了窝,孙思媛看着那几个白兔子,要不是顾大娘提醒,她实在看不出来那几个胖子有了身孕。村里的小孩知道了,都吵着要抱小兔子回去养,孙思媛和大家约定,只有答应好好照顾小兔子的孩子,才能抱兔子回去,大家忙不迭的都抢着表态。
没等兔子生小兔子,青粟就该收了。村里人都关心着孙思媛家的青粟,一听说能收了,都要帮忙。
孙思媛见村民热情难却,索性和大家说好,大家帮忙把青粟砍了运回去,把棒子掰下来送到她家,青粟杆就送给大家了,本来大家就是自愿帮忙的,这下子更积极了。
至于会不会有人昧下青粟棒子,孙思媛是不担心的,俗话说,富长良心穷生坏,这些年大家吃穿不愁,日子过的舒心,人性都是不坏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