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对方的强词夺理,分兵的显然气急了,言道:“南郑秦国经营已久,单论防御的话,几乎不输宛城!秦军只需固守待援。我们又不想付出太大的伤亡,半个月拿下,难矣难矣!”

    这个时候,一名校尉插嘴道:“我们是进攻的一方,攻坚战总对我们不利!何不偃旗息鼓。派小股军队袭扰!或者说分批将精锐送入城中,里应外合,这样岂不是可以减小伤亡!”

    一语惊醒梦中人,校尉的无心之语让众人茅塞顿开。但关于到底要不要分兵攻打安阳的话题却是愈演愈烈,这牵扯到一个策略问题!到底是毕其功于一役还是逐步蚕食,这完全取决于韩军的时间!就现在的情况而言,韩国出兵攻打汉中的消息还处于保密的阶段,至少南郑和咸阳方面还不知道,韩国若想不费吹灰之力或者极小的代价拿下汉中,策略最为!

    李牧大致知道了手下校尉们的想法,对于他们的争论,李牧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因此一直没有制止。最后怎么办,拍板权是在自己手上的。自己需要的就是权衡利弊,并不是谁的声音大自己就要听他的。

    “韩校尉!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李牧问向一直静观其变没有表态的韩腾。

    韩腾犹豫了下,说出了一个令的人都没有想到的意见。

    秦国,峣关。

    五月一日,韩、魏、楚三国联军攻打峣关第二十四日,依然一无所获。二十四日的时间,韩军战死者八千,魏军战死者一万,楚军战死者七千,两万五千名三国联军的性命换来了秦国一万三千多人的士兵战死。双方的伤亡数字靠着韩军的攻城利器,硬生生维持在1:2的上。

    这二十多天来,三国联军的攻势飘忽不定,有时是猛攻三日,有时的没日没夜的骚扰,往往是秦军不胜其烦刚刚适应了韩军的攻势后,三国联军就变换了一种方式。

    秦军的伤亡超过了王翦的预料,最初守卫峣关的两万秦军,战死者过半!早在十多天前,王翦就不得不从身后的蓝田县调集了两万大军上来,将幸存的五千秦军送到后方休养。

    王翦不是没想过进行反击,但想要反击就要掌握对方的情况。自己派出的斥候俱是军中精锐,但对方硬生生地靠着数量上的优势,将自己变成了聋子瞎子。在损失了数百名斥候后,王翦就放弃了派斥候打探消息的主意。

    峣关不容有失,当初武安君白起敢在伊阙以寡敌众,看到的就是韩、魏不和的破绽,但王翦自己却不敢以峣关作为堵住。他只能靠着人命和坚韧的防守来应对理应不和的韩、魏、楚三国联军!

    王翦算了算,现在自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大军,换来的却是三万人以上的敌军伤亡。如果三国联军真的不计代价的狂攻,那岂不是三国联军只要再付出六万人的伤亡,就能突破峣关防线!到时候,还有五万大军的三国联军可以如入无人之境的经略蓝田,包围咸阳!想想这样的场景,王翦就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好重。

    好在韩、魏、楚三国互相忌惮,谁也不愿付出太大的伤亡。尤其是楚国,只有三万大军,虽然和秦国的仇恨最深,但攻势却最不怎么厉害!也许,他们是想等着韩、魏攻破峣关后,楚军再杀入蓝田报仇雪恨吧!王翦心里暗暗想到。

    这几日,三国联军的攻势明显又变弱了!不知道在酝酿什么阴谋!北线那边,武安君白起那边围困赵、燕、齐三国大军已有快二十日了,双方互有小战,这近二十日的伤亡,居然堪堪和第一日的激烈战事相持平!王翦真不清楚,这样的苦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将军!敌军又在城下集结了!”亲卫的声音突然打断了王翦的思考。

    “什么?!”王翦一愣,三国联军好些日子没动作,怎么突然又要攻城了!(……)

第九章 峣关!峣关!() 
蒙骜望着眼前这个久攻不下的关卡,露出了凝重的表情!虽然这二十多天来,自己指挥联军攻城的强度时而强时而弱,算是放了秦军一马。但王翦能坚守到现在,肯定也是有几分本事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二十多天的交手蒙骜对王翦这个神交已久的对手产生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

    四月二十五日的时候,蒙骜接到韩王然的消息………李牧的大军已经攻克旬阳县。韩王然命令自己在五月的第三天就猛攻峣关。按照计划,这一天,李牧应该带领十数万大军到汉中的腹心之地。蒙骜必须保证,要把咸阳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峣关。

    “李牧这小子,这次带领十五万大军横行汉中,实在威风!想想自己,手下只有十四万大军,还是三国联军,不,现在只有十一万五千了!只攻打峣关一个地方,若是再不好好表现的话,回去还不被李牧那家伙笑死啊!”蒙骜心中暗暗想道。

    “王翦啊王翦!猫戏老鼠的游戏玩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我可要动真格的了!”遥望着那个素未谋面的敌人,王翦嘴角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对于蒙骜突然提议要猛攻峣关,晋鄙和景阳不是没有过犹豫。尤其是楚国,三万大军已经战死了七千,如果再算上伤者,楚军现在能战者只有两万。魏国方面的伤亡则是最为严重的,但靠着六万大军的底子。魏国现在战力仍有将近五万。但一下子战死了一万,晋鄙多多少少有些打怕了。

    然而。现在燕、赵、齐三国在洛水沿岸的日子可不好过。原本廉颇希望韩、魏、楚可以争气一些,画上半个月拿下峣关的。这样,秦国必然大乱。咸阳一乱,白起哪里还有心情围困燕赵齐的大军。北线的困局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

    或许是高估了韩、魏、楚三国联军的战力,或许是低估了秦军防卫最后一道防线的决心和勇气。攻打峣关的战事居然陷入了僵持的局面。要知道,韩、魏、楚三国的兵力加起来是峣关秦军的三倍啊!

    刚开始,廉颇还能耐着性子,峣关方面的战局发生变化。但十日过去了。二十日过去了,眼看一整个月都要过去了。韩、魏、楚三国和秦国的交战依然不愠不火。而且看上去,两方谁也不太着急。

    被白起大军围困的赵、燕、齐三方可坐不住了,废话,换成是你们围困,你们能坐的住?!上郡的秦军蠢蠢欲动,原本打算过河支援廉颇的河西郡赵军不得不放弃计划。改为北上钳制秦军!廉颇一方算不上唯一,但却是最为关键的援军用不上,不得不把希望放在峣关战线上!

    一份措辞严厉的命令被八百里加急到峣关,毕竟廉颇现在名义上还是联军的主将,可以指挥得动韩、魏、楚三国联军!与此同时,赵国的使者接连前往新郑、大梁、郢都。颇有一副问罪的架势。燕国和齐国国力弱小了些,但事关自己,也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声援赵国这个老大哥的做法!

    就赵国而言,他们可以派出第二批援军。只不过用时久一点而已!燕国和齐国则是有心无力。但同样的,赵国认为。伐秦是对各国都有好处的事情,凭什么他们被围困了,还要他们自己派援兵救援!足足二十万秦军被吸引在洛水南岸,韩、魏、楚三国少了这么多阻碍,动作应该更快一些才对!

    魏国有些冤枉了,你们赵国出兵是最多不假,但我们魏国要是把河东的守军算进去,可是比你们赵军还多。秦国这个吃了兴奋剂的家伙,居然打开函谷关进犯魏国!不过话说回来,魏国不正是看重了秦国的这一点,才打起了函谷关的主意嘛!

    赵国使者前来诘难的时候,魏王第二批派去增援河东的大军还没出发。考虑到赵国这个大块头不是自己可以得罪得起的,而且峣关方面攻势加强的话,的确可以牵扯咸阳不少的精力。无形中可以给河东方面减压,因此魏王耐着性子答应了赵王的要求。

    于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使赶到了峣关,带来了魏王新的命令那就是全力以赴地和韩军、楚军一起攻打峣关。不求可以立马打下峣关,至少也要让咸阳以为峣关马上就要失守。至于具体打到什么程度,魏王要晋鄙看着办。

    因此,对于蒙骜的提议,晋鄙不过是犹豫了几天后就干脆利落的同意了。魏国一同意,兵力最少,有些被裹挟意味的楚军也就不敢有异议。不过,蒙骜倒是害怕楚军不全力以赴,反而给韩军、魏军拖后腿,所以蒙骜对景阳是百般利诱!

    先是一通忆苦思甜,追思了英明神武的楚怀王殿下,然后帮着景阳回顾秦楚之间的血海深仇,最后则是暗示拿下峣关后,咸阳就像是脱了小内内的少女,楚国这个小弟弟,哦,说错了,这个大汉想怎么蹂躏就怎么蹂躏!百年耻辱啊!你景阳将军就不想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不想回国之后被夹道欢迎!不想成为楚国的大英雄!也许数百年后,的楚人都不记得这一代的楚王是谁,但对于能带着区区三万大军就能血洗咸阳的景阳将军,他们是绝对不会忘得!

    被蒙骜勾勒的美妙画面完全吸引住的景阳完全忘了,这数百年后,楚国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至少此刻,他心中巨大的野望被完全激发出来!来时,楚王吩咐的既想占便宜又不想出力,早被景阳抛到了脑后!笑话!现在已经伤亡了一万人,回去也是被楚王一阵狂批!不如抱着韩、魏的大腿,拿下咸阳。说不定楚王一高兴。把这个忘了呢!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景阳第一时间就做了自己的决定!

    在蒙骜说服了楚军这个小弟坚定不移地加入到猛攻峣关的队伍后,王翦就发现。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如果说之前三国联军对峣关是漫不经心地攻打,那现在就是三国联军则是极度认真的对待。杀气!是一名军人的直觉!城下漫天的杀气证明了三国联军求战的**是多么强烈!

    这二十多天来,秦国总算是搞清楚了六国联军的分布情况。被白起困住的那支大军压根就是燕、赵、齐三国大军,峣关方面则是韩、魏、楚三国大军。虽然按照战力而言,峣关方面的联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比不上北线的联军。但不可否认的是,韩、魏、楚三国联军近乎是本土作战,他们的身后不远处就是韩国的武关。无论是出兵还是出粮。韩、魏、楚三国联军都可以得到第一时间的援助!

    “传令下去!全军戒严!另外,命令蓝田休整的大军做好支援峣关的准备!”趁着敌军还没有发起攻势的机会,王翦对身后的副将沉声说道。

    “将军!会不会太早了些!”副将有些纳闷地说道。

    城下的敌军不过列阵齐整而已,这样的场景自己经历过数十次了,哪一次都是把他们赶下城去!将军怎么会还没开始交战,就要预备队做好准备!传言出去,岂不是让人觉得将军怯懦!

    王翦深深吸了一口气。望着鸦雀无声的敌阵,叹道:“这一次不同!他们是要和我们拼命了!去!传本将的命令!”

    副将一愣,终究不敢再问,只能小心翼翼地回道:“喏!”

    秦国,内史郡,元里。

    自从派出使者回邯郸后。廉颇的心思就没有安定下来。二十多天的交战燕、赵、齐三国联军伤亡已经超过三万人了,不过,对面的秦军也不好受,伤亡应该也超过了两万人。

    第一日的苦战,秦军和赵军的伤亡在一比一左右。只不过后来。燕军和齐军在和秦军交战的时候,伤亡更多一些。无形中就拉大了这一差距!所以秦军现在看起来才占据优势。

    作为一名从边将一步步奋斗到现在名将的廉颇清楚,如果联军中燕国和齐国的六万大军可以和手下的赵军一样能征善战。依照自己十六万的兵力,未尝不可和白起的二十万大军来一出真刀实枪的大战!毕竟,自己的出身决定了自己更善于运动战,而不是防御战!

    但现在带着六万燕国和齐国的累赘,对,就是累赘!廉颇一直觉得,燕军和齐军可以在自己占据优势的时候,壮壮声威,但战局一旦胶着,他们就会成为很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廉颇才不敢冒险!因此,廉颇只能固守在元里县。

    按照最初的计划,自己怎么应该突袭到频阳,在那里依托坚城威慑咸阳。如果峣关方面韩、魏、楚给力一些的话,说不定迫使秦国投降,签订城下之盟!但现在,自己只能龟缩在元里。这让廉颇心里很是纳闷,这一百里的距离可以决定许多事情!至少,现在,咸阳方面没有露出多少紧张之意。

    元里靠近洛水,对岸就是河西郡,但可惜的是,现在河西的主力部队都北上了。上郡的一万秦国铁骑虎视眈眈,他们对于六国关内耿耿于怀,可不会对赵军表现得多么友好!

    两天前,廉颇终于收到了邯郸的回复!韩国和魏国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命令手下的大军加大对峣关的攻势,打消赵国的怀疑,他们甚是当着赵国使者的面,亲自下达了诏书,然后八百里加急送去!至于楚国,想必不会玩出什么花样!廉颇心里的不安终于放下了一些。

    几年前,自己在三川郡追着白起大军一路狂打,白起不得不忍痛割下一块肉才全身而退回关中。对于这样的待遇,白起可是铭记于心呢!风水轮流转,廉颇想不到,自己这么快就享受到了当初白起的待遇!唯一值得庆贺的就是自己还有可以钳制住白起的东西…那就是峣关方面的那支足以决定天下大势的三国联军!他们的成败决定了许多东西!

    对于秦军在河东郡的穷追猛打,廉颇是心知肚明的。田单和荣蚠也清楚。但怎么说,发生在元里县和河东郡的只能是小打小闹而已!咸阳是秦国的七寸之地。峣关则是七寸之处的最后一层皮。只要峣关危机,秦国绝对对河东没有半分兴趣。

    廉颇不是没想过六国大军一起攻打峣关,但利益如何分配愁怀了赵国不少脑细胞。如果秦国真的灭亡了,获利最大的怎么都是韩国和魏国。尤其是韩国,很有可能取代秦国,虎踞关中,静观天下之变!不得已的情况,廉颇才建议兵分两路!但现在看来。事情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起点!

    五月三日,果真如王翦所预料的,韩、魏、楚三国联军对峣关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猛攻!原本以为韩国的攻城器械已经尽数登场的秦军忽然发现,他们错了,而且错的离谱!足足十座高达六丈的瞭望台,就树立在离峣关城头不到半里地的地方。原本居高临下放箭的秦军弓箭手悲哀的发现,他们居然成了需要仰攻的一方!

    联军的弓箭手肆意地射杀着城头的秦军!联军这是欺负秦军的投石机被损坏一空啊!秦军很快集中起不多的攻城弩,想要借此把敌军的瞭望台还原成一堆碎片!但在三国联军强力的反击下,秦军仅仅损坏了三座瞭望台就不得不停止了这样愚蠢的行为!

    不停止也不行!因为秦军的攻城弩已经损耗一空!没有了攻城弩!三国联军的攻势更快了几分!

    王翦血红的眼睛死死盯着不远处那七座瞭望台,他不清楚,韩军怎么可以在短短是两个时辰内就组装起这么骇人听闻的攻城杀自己是听说过。新郑附近的汉邑是有着名闻天下的器械作坊!几乎全天下的能工巧匠甚至一些墨家的名宿都集中在那里!但王翦怎么也没想到,韩军的器械已经厉害到这种程度!

    “将军!不能再这么打了!对方居高临下!我们的弓箭手再打下去就要被杀光了!”副将躲在一个垛口下面,神色慌张地吼道。

    王翦望着周围被敌军箭矢一茬一茬夺取性命的手下,心下一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