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趟东莱回去,咱们一起长安见岳父大人怎么样?”虽然知道去长安危险重重,但只要想到蔡琰对自己的这番情意,韩烈就觉得作为男人,他应该给蔡琰一个交代。
“韩大哥你真好。”蔡琰一脸柔情的紧了紧挽着韩烈的手臂,眼中闪过一丝坚色的道:“但琰儿不能这样自私,因为韩大哥你肩上不单单挑着真定数万百姓子弟的希望,也还有徐大哥,典大哥,徐大叔,还有子龙哥他们的期望,你若真为了我抛下他们去长安的,他们会如何想琰儿呢?”
“韩大哥,你不用觉得愧疚,琰儿身无长物,也无法给你帮助,也别无奢求,只要能够跟随在你身边于愿已足。”
“唉,你就是个傻丫头。”韩烈心疼的亲吻了一下她的额头,心中再一次对自己说,将来一定要加倍的来疼爱她,让她此生不再有遗憾。
“韩大哥,你说蝉儿去哪了,为什么她不给我们来信呢?”默默的享受着一段安静的时光,蔡琰想起离去的貂蝉,心中却忍不住有些想念了。
貂蝉这丫头嘴甜,又善于抚琴,而琴棋之道,同样是蔡琰的强项,所以在真定的几个月,二女由于兴趣所致,彼此投缘,可谓是情同姐妹,至于貂蝉不是真把蔡琰当做了姐妹韩烈不知道,但他却可以肯定蔡琰是真把貂蝉当做了好姐们。
“也许她不知道我们在哪里,或者她现在也比较忙吧,相信她也一定会想你这个姐姐的。”韩烈宽慰着蔡琰道,可以看得出蔡琰对貂蝉的感情真的很深,这里面固然有兴趣相投的原因,但是因为蔡琰向来缺少同龄的女伴,而充满孤独感吧。
“嗯。”蔡琰点点头,柔顺的像只小猫一样依偎在韩烈身边,一脸幸福的仰头看着满天的雪花,这一刻的她却有种若能就此永恒就好了的念头。
风花雪月的场景,确实男女相恋的好场景,这不韩烈和蔡琰亲亲我我谈心之余,后面马车上的赵云,同样与娇妻在说着悄悄话。
甄道是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子,但她的骨子里又有股寻常女子没有的坚韧,不知道为什么,第一眼见到赵云的时候,就是韩烈带赵云夏侯兰去甄家购粮之时,当时她就发现这个男人很特别,虽然当时的赵云仅仅只是一个不入流的皂隶,可她还是一眼就感觉到这个男人身上有股子别的男子没有的气质。
虽然当时她就特别好奇,但毕竟是个姑娘家,自是不可能攀谈,也只能暗自思念着,但后来的几次见面,她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就像一只扑火的飞蛾,不管不顾坚定了嫁给赵云的决心。
当时家中的母亲,哥哥姐妹都一致反对,只有幼小的小妹似懂非懂站在了她的一边,面对家里的反对,她虽然不死心,但她却也绝望了,因为知道赵云的身份,若是家里反对,这个男人断然不会厚着脸皮迎娶自己的,可结果就是那个小妹甄宓眼中长的比女孩子还漂亮的韩烈,竟然拿出了千金,作为赵云的聘礼,风风光光的替赵云与自己举办了大婚。
也就在那个时候,甄道突然意识到,自家那个从小就被相士称之为贵不可言,身上总是若有若无的披着一道霞光的小妹口中曾经嘀咕说,此人必为当世英雄的评语,显然已经一语成谶。
心存感激,又坚信小妹评语的甄道,这一路走来,就这么坚定支持着赵云,无怨无悔的跟着他,舍弃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河北一路来到青州,未来究竟还要去何方,她虽然不知道,但她却始终坚定如一抱着夫君去哪,那就去哪里的决心。
“夫君,主公这般体贴你我,出行还让你带我一道,这样的礼遇,怕是古今也未有。”甄道探头看着车帘外的雪花,看着眼前的丈夫,内心填满了满满的爱。
“主公对于自家兄弟,向来诚心以待,这点确实难得,能够有幸遇上主公,确实是云的福气。”说起韩烈对待自己的恩情,赵云一眼柔情看了眼娇妻,脸上也不由闪过一丝感动。
“说起来主母和主公还真是般配,可惜主母说没有长辈的恩允,她不敢私自下嫁,不然他们一定会很幸福的对吧?”甄道实际年龄过了年也才十七岁,说起来比韩烈下了整整八岁,虽说早熟,但她的脸上却总是带着几分娇憨。
韩烈赵云两对一路柔情蜜意的,可把典韦这个大老粗给羡煞了。
这不晚上在驿站吃饭时,典韦就满口酸气的道:“主公和子龙这一路是快活了,可怜我老典一路迎风傲雪孤零零的,好没趣味。”
“哈哈,看来我们典大哥是想娶媳妇了,你放心,待咱们安定下来,我一定给你娶三房媳妇,保证你小日子幸福无比如何?”韩烈开怀的大笑着许诺道。
“那敢情好,我娘死的时候,就担心我娶不上媳妇呢,要真能娶三个媳妇,我娘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典韦对韩烈的话向来是深信不疑的,听到韩烈答应给他娶三个媳妇,他也是喜形于色。
“哈哈。”听到典韦这番憨厚的回答,自是引来众人的一阵笑声。
虽然一路都在下雪,但说来也奇怪,进入黄县后,天气虽然未放晴,但却没有半点雪花的痕迹,而且比起外面,黄县的气候似乎也暖和不少。
由于先前韩烈就派人多次接济太史慈母亲,虽然他本人未来过黄县,但这次他自是带了前几次来过太史慈家的军候,所以进入黄县后,一行便径直来到太史慈家。
说起来太史慈在黄县也是个不小的名人,少年时代他便因为好学,善于射箭而闻名乡里,年二十便被举荐在郡县做小吏,后来因公正无私,与州郡上司发生矛盾,被治罪潜逃去了辽东,至如今已经三年有余。
虽然自从孔融周旋免去了太史慈罪责已经半年,太史慈的母亲也托人送过几次信笺去辽东,但都未有回复,至今也未见他回来。
虽然距离新年已经不足三天,但韩烈一行来到太史慈家时,依旧没有见到太史慈,其母对于韩烈之名,这段时日也是多有耳闻,得悉韩烈身份的她,也是颇为感慨。
“将军待吾儿之心,老朽已经知晓,若吾儿归来,老朽定当让小儿报答将军照拂老身之恩。”面对韩烈相邀她去掖城过年的好意,老人家感激之余,拉着韩烈的手,连连表示感谢。
说起来太史慈的母亲实际年龄也不过五十岁,但这几年独居的她,加上思儿心切,双鬓已经长满白发,整个人比实际年龄要苍老不少。
。
第六十九章 东莱太史慈 (二)()
在太史慈家陪老人家吃了顿午饭,韩烈见老人家实在没有离开家乡的意愿,也只得告辞在城中找了家客栈住下。
“主公,继续等下去?还是返回掖城?”在客房落座后,赵云有些迟疑的问道。
“既然来了,索性就在这里多住几天,我看这黄县气候宜人,街市也颇为繁华,正适合出去走走,待过完年再回去,正好这几天也可以陪陪老夫人。”韩烈想着走了两天才到黄县,原本就说好带蔡琰出走散心,若是现在刚到黄县又打道回府,这不就等于一直都在路上吗,如此还谈何散心。
再说如今掖城由徐晃徐荣他们在,加上又是新年之际,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自己就当是偷懒放个假,说不定运气好,太史慈就返家了呢。
对于太史慈,韩烈是很感兴趣的,这个人应该是文武兼备的大将,要不然也会被称之为江东前期的头号勇将,更不会获得孙策的青睐。
当然韩烈对于招揽太史慈也有几分信心,原由则是太史慈也是寒族出身,这个世家当道的时代,要招揽人才,首先也只能是寒族子弟,世家弟子考虑得失重,也不会轻易对谁效忠,即便追随了你,可他们真正忠心的还是家族,亦或者汉室这面大旗。
其中这个时代世家代表人物,颍川荀彧荀攸,他们一生追随曹操,看似忠心耿耿,可实际上他们内心忠诚的却还是那个大汉制度的天下,再比如颍川的另一个世族弟子陈群,这家伙任谁看来都是忠臣一个啊,这不汉献帝都是他赶下台的,可谓是曹丕禅让的第一功臣。
可这家伙最后搞出来的所谓九品中正制,完完全全的曹魏天下设了一个笼子,也让天下的世家名正言顺有了言论权,做官权,以及世代延续做官的权利,至于寒族平民,则永无出头之日,天下从此不是寒族平民的天下,也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而是世家人的手中的天下。
关于世家共天下最好的例子,无疑就是东晋时的琅琊王导王敦兄弟,把持着司马睿的朝政,曾被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这些日子来,韩烈一直在想,自己要在这个世道闯出一片天地,就必须依靠一众寒族子弟为根基,然后再借助世家力量为为自己添砖加瓦,不过对于所谓的世家,他是绝对不会有好感的,虽然他还没有想到一个两全之法来解决世族问题,但在韩烈的心中,却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东莱这一住,就是七天,这七天里,韩烈除了去了三次太史慈家外,其余时间都是陪在蔡琰身旁,让蔡琰充分感受着新年家人陪伴的温暖,作为相陪,自然也是有代价的。
这不在街面上逛了一天回来,韩烈嘻皮笑脸的跟着蔡琰进了房间,也不管佳人是否愿意,就把她抱在怀中,狠狠的亲吻了一番,一双怪手上下齐东,撩拨着蔡琰衣衫半裸,面露红潮的连连嗔怪,韩烈才一脸得意的怪笑着走了出去。
初五当天,韩烈一行携带礼品,再次拜访了太史慈的母亲,并告知即将离去的消息。
“将军有心了,一路慢走。”老人家一脸的慈祥,这几****也过的很开心,特别是蔡琰和甄道的到来,让她感觉家里仿佛多了不少生气,目睹着如花似玉的二女,老人家不由羡慕的想道:若我儿在家,也能娶上这样一房如此娇妻,老朽真是死也瞑目了。
从黄县刚回到掖城,韩烈就发现徐晃,徐荣几个脸又不快。以为是自己逗留多日未归,引得众人不快的韩烈,正要表示歉意时,身为韩烈军中主薄的王凌气愤的道:“主公,我们离开北海时,孔国相答应咱们,每个月给我们调拔两千石粮食,可如今过去一个半月,北海在前天才运来粮食不说,而且直接减少了六百石,我问他们怎么回事,运粮的校尉理直气壮的说,路途难走,消耗巨大,所以延误了,而少了的六百石粮食则成了他们的消耗,这不是欺人太甚吗?”
“主公,我看北海那些人是准备忘恩负义了,这次若不是我们在掖城抄出大批粮草,咱们的士兵这个新年都要饿肚子,看来有些人是容不下我们了啊。”原本被排挤出北海城的时候,徐晃几个都忍了下来,这会因为粮草都减少了三成,众人哪里还有半点好心情。
“诸位的心情我能理解,要说这事都怪我这个主公无能,如今事事只能仰人鼻息。不过眼下正处于新年之际,就让将士们安心过个好年,我派人给孔国相送封信函,看看他是什么意思,若他确实无意留咱们,咱们就去徐州,再不济去江东,我就不相信天下之大,就正没有咱们容身之所。”韩烈先是宽慰了众人一番,接着他也流露出自己南下的真正意图。
北海国相府邸。
“主公,属下听说那个韩子扬一到掖城,就大开杀戒,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县丞县尉举族抄没,斩杀数十口,以至于掖城民怨沸腾,乡绅豪族都哭诉去了东莱郡府。”从事刘逊说罢,方才把今早从掖城送来的信函送到孔融手中,道:“据属下所知,这韩子扬抄没二人家产,得粮十万石,得钱数千万,可他一文未上缴不说,还派人前来质问府库,为何每月两千石的粮草还给他少送去了。”
“明公,那韩子扬不过四千人马,囤积数万石粮食,足以食用一年,却还贪图我们每月粮食,足见此人所图不小,如今此人手中有粮有钱,一旦升出二心,以掖城为根基招募勇士,只怕不出一月,东莱全郡就会易手,到时我北海势必危矣。”刘逊话语刚落,武安国也是一脸担忧的进言道。
“果真有此事?”孔融原本还很淡定,但得知韩烈竟然在一个小小的掖城,抄没出了这么多钱粮,一时也有些坐不住了,眼下东莱郡各县武备不足,若韩烈真的趁势而起,东莱只怕真会如武安国所言,转手就会落入韩烈手中。
“主公,此事万万错不了,属下的消息千真万确,还请主公早做决断。”刘逊着急的道,此番他这么卖力,主要是因为他收了掖城几家豪强给他送来的厚礼,并答应了他们把韩烈调出掖城。
至于武安国则是出于韩烈对他的威胁,所以把韩烈视为了眼中钉,没有韩烈的北海,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可韩烈的存在,对他就是个巨大的威胁。
“叔治,你意下如何?”孔融虽然已经升起疑心,但见主薄王修一言不发,遂好奇的问道。
“某观韩子扬志向不小,今明公收留与他,此人若反叛明公,无疑是自毁前程,吾观此人断然不会这般不智,既然明公有疑虑,何不让他回北海一叙,若他无异心,必然前来,若他迟疑,自不会来,如此明公兴兵讨伐,也是大义所在。”王修向来有识人之明,为官务实清廉,素来有北海名士之称。
“叔治之言甚合吾意,立即让子扬前来北海一叙。”孔融寻思之下,不由觉得王修所言更符合心意。
见孔融已经拿定主意,武安国等人只得告退,离府之时,刘逊眯着小眼,与武安国一道上了马车,道:“将军,北海之事,还得我们这些乡党说了算,这韩烈一个外来户,安能任其做大?”
“刘大人此话何意?”武安国神情阴沉的问道。
“掖城距离北海数百里,一路山贼盗匪可不少,他韩烈总不会来趟北海,还带着大队人马吧?”刘逊嘿嘿一笑,所言已经十分明了。
“哈哈,还是刘大人计高一等啊。”武安国看了看刘逊做的手势,那还不明白,顿时一脸喜色的笑了起来。
这日,韩烈正在听掖城长王豹汇报新年这一个月来,掖城的各项进项开支时,门下军候带着北海信使奔了进来。
“将军有事,下官先告退。”王豹见韩烈在看信笺,遂起身告辞道。
“王大人勤劳政事,我听说尊夫人生孩子那天,你都没顾得上回去?”韩烈看了眼明显黝黑消瘦了一圈的王豹,赞赏之余,不由道:“明天起,你休息三天,好好陪陪夫人孩子,另外你去王凌哪里支一千钱,这是作为你这段时日勤政的奖赏,另外我个人也给孩子准备了一份贺礼,待会王凌会一并给你。”
“劳烦将军挂念,下官感激不尽。”王豹深深一躬作揖拜谢道,这段时日在韩烈治下为官,虽然辛苦,但他却真正感受到韩烈对民无私,依法治下的根本,这点让他尤为敬服。
(⊙﹏⊙b汗.....五一放假,回老家换工作,手头事情太多,更新最近都会不太稳定,暂时只能保持每日一更新了,待手头事情稳定,再恢复正常,抱歉,抱歉。。。。。。。。)
第七十章 再回北海 (一)()
“主公,这孔文举虽然被世人称之为孔北海,可观其治下,却并未有什么仁德措施,不过是些许善行被人夸大而已,此人文采固然有,若为一教授,足堪大任,为一郡守,牧守一方百姓,在荣看来,实在有些为难他了。”在韩烈的公堂上,得知孔融让韩烈前往北海一叙,众人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