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清-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娘的,别抢,排好队!”

    一名前清军绿营出身的光复军士兵一鞭子抽在一个插队的俘虏身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印记,俘虏却不敢吱声,吓得哆嗦回去。

    开饭的锣声响起后,浦霖拖着沉重的步子,赶紧朝工棚跑去,由于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身子又胖,等到浦霖到达工棚,还是迟了一步。

    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俘虏早就抢在了他前面,排成一条长龙,按照以往的经验,落在最后面的浦霖估计又要饿肚子了。

    没办法,浦霖只好拉下脸皮,向站得靠前些的一名绿营兵俘虏开口道:“这位兄弟,我是安襄荆郧分守道台浦霖,是你们的长官,你可认识我?能不能让站到你前面?日后必有厚报!”

    那名绿营兵俘虏瞧见一个大胖子在自己面前,语气中像是高人一等,便不耐烦的推开浦霖,没好气儿道:“什么狗屁道台,你算个什么东西,现在不过是一只丧家之犬而已,还他娘的厚报,还不快滚!”

    接着,那绿营兵俘虏盘算片刻,奸笑道:“让你站到前面可以,不过你得给爷磕三个响头,从俺的胯下钻过去!哈哈!”

    说罢,周围的俘虏大多仰头大笑,对于原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大官儿沦落到央求他人的境地,俘虏们不由有一种异样的快感。

    “你!”

    浦霖身处高位,为官多年,何时受过如此奇耻大辱,而且还是原本地位卑贱的绿营兵,顿时气的哇哇大叫。

    “妈的,吵什么吵,想吃鞭子不是?”

    一名光复军看守瞧见这边有情况,立即挥舞着手中的皮鞭快步走来。

    眼见情势不妙,弄不好就要挨鞭子,浦霖只好悻悻的回到队伍的最后面,期望运气好待会儿能得到一点儿残羹剩饭。

    “浦大人,还没吃上饭呢!”

    原襄阳知府崔志用此刻端着个缺了一角的破碗,边吃边走的走到浦霖跟前,颇有一副洋洋得意的味道。此人进入集中营之后,每天跟狗一样跪添营中看守和绿营俘虏中的营霸,因此每日都能打上饭。

    “哼!没想到堂堂襄阳府知府竟然沦落至厮,吃起泔水来了,可笑!可笑!”

    浦霖见状气儿不打一处来,怒骂道。

    “那你就饿着吧!要是死在工地上,可没人帮你收尸!”

    崔志用当着浦霖的面儿,贪婪的将碗中剩余的一点儿点油水舔光后,嬉笑着离开。

    等到轮到自己打饭,浦霖这才发现泔水馊饭早就没了,只剩下桶底下的一点儿汤汁儿。

    “咕噜。。。!”

    辛苦劳作了一上午,浦霖的肚子实在饿得慌,眼见周围没有别人,无奈只好将桶提起来一仰而尽,只觉得桶底的泔水汁儿是那么的甘甜可口,是他这辈子喝过最美味的汤汁。泔水剩下的也不多,才几口就没了,肚子却还是没食,仍然饿得慌。

    还没等浦霖缓过劲儿来,铜锣声再次响起,集中营俘虏们直起身,强自打起精神开始上工。

    在浦霖身后,数十个被俘虏的清兵正使出吃奶的劲儿,将一块长达五六米的巨石搬上城墙。每前进两三米,他们的力气都好像杯被抽空一般,要休息许久才能再次前进。

    从开工到现在,已经有许多被俘的官吏、士绅死伤,许多人一向锦衣玉食,被人侍奉惯了,根本无法适应如此高强度的劳动,再加上修城、抬石的工作异常危险,有数十人因为脱力,被大石砸死、砸伤。

    人死后,看守也不来收尸,只是命令其他俘虏将尸体扔到城墙夹缝中,用砂浆填平,直接砌上城墙。

    “敢偷懒!”

    光复军看守一鞭子抽到一个老头脸上,老头捂着脸痛苦哀嚎,可腿脚却不敢停歇,忍着巨痛背起一箩筐城砖,继续朝城墙阶梯上攀爬,根本不敢回头。

    老头正是原襄阳府通判雷鹤,当日出城不得,被光复军抓住后,统一关进集中营。光复军士兵在其家眷身上搜出了许多金银珠宝,折合现银不下数万两。

    鞭打声、喝骂声此起彼伏,在光复军驱使下。数千名清军俘虏顶着烈日一刻不停的修复城墙和码头。

    俘虏分为两个批次,日夜不停歇,累死、被石头砸死、被活活打死的俘虏多达上百人。

    有十来个士绅、官吏更被光复军士兵杀鸡儆猴,留有金钱鼠尾辫的满清官吏血淋淋脑袋时刻提醒着所有的俘虏,想偷懒或是心存侥幸妄想逃跑是何下场。

    “有人晕倒了!有人晕倒了!”

    在城下搬运石料的人群中忽然有人失声叫了起来。

    估计是又累又饿再加上中暑,只见浦霖晕倒在地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浦霖的倒地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群的骚动,只是呆呆的看了浦霖一眼,然后继续木然的从事手中的活计。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备战() 
一名光复军看守慢悠悠的走过来,用脚踢了踢浦霖肥硕的身躯,见没什么动静,便冷漠的吩咐一旁的两个俘虏道:“拖下去埋了!”

    ※※※

    襄阳扼守湖广的北大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四通八达,距离荆州城和武昌城都很近,而且水陆路都很便捷。因此,光复军占据襄阳城必定会引来湖广的清军倾巢而来。

    为防有失,昨晚军事会议上,李克青已与手下的将领、官员讲得很明白,立即加强襄阳城防和水面防御,准备在襄阳府与清军来个正面作战,消灭清军有生力量。

    只要清军在坚城之下损失惨重,拖住湖广清军的有生力量。相信会给其他各部义军如“混元总教师”刘之协部、“圣姑”韩冰儿、宋之清部,还有“混元小明王”樊学明、高均德部创造有利机会,让这股白莲教起义风**的更加猛烈,动摇满清统治的根基。

    而他李克青甘愿为此充当这个诱饵,以襄阳坚城吸引清军主力,为友军创造机会。

    诸将对李克青的想法均无异议,不管文官还是武将,都很清楚凭借坚城肯定比于清军野战更划算。

    光复军的骑兵目前只有五百,而且新兵很多,能攻破襄阳完全是出奇制胜和城内守军战力不强所致。

    若是荆州和武昌的清军主力来攻打,还有清军大量骑兵,出城野战只怕凶多吉少。

    就在昨日,留守在刘湾村的光复军后营家眷和谷城家眷和军队全数撤进襄阳城,而且李克青命令光复军士兵在整个襄阳府城内城外征集粮草,许多富户因此遭了殃,被迫献出家中大半粮草和金银,为此丢了性命的“铁公鸡”也不在少数。

    凭襄阳坚城,囤积粮草,多备滚木、礌石、多加熬制金汁,将清军火器库中的老旧鸟铳、火炮一应修复后上城。

    为了鼓舞士气,李克青特意将这次攻占襄阳府所得金银犒赏有功将士,并吩咐给各营轮流放假,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

    城头上光复军忙于准备各种守城器械时,襄阳城内也同样没歇着。

    在守城的准备工作基本完工之后,李克青下令将俘虏的清军及城中差役、被俘的青壮中“改造”合格,通过审核的尽数充军。

    对待这些清军俘虏和被俘的青壮不论是否愿意,全部剪了辫子,为保证这些人没有退路,李克青将这些新加入的清军俘虏和青壮的家眷全部充入光复军后营,随同大军一同行动。

    除此之外,李克青还特地在城中设立招兵点,给予优厚待遇,其中全家管饱,每月有饷银,对于一些生活艰难,饥寒交迫的下层平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叶文泰本就是知县出身,擅于治理地方,李克青特意任命其为襄阳知府,暂行襄阳府事。

    唐延敬与汪和同分别暂时代理襄阳府同知、襄阳府通判的职责,协助叶文泰处理各项事务。

    在三人管理下,整个襄阳府的各项事务倒也安排得紧紧有条,有条不紊,使得光复军不必抽调人手充任后勤。

    自从升任了襄阳知府一职,叶文泰干的非常尽心尽责。

    汪和同得了个襄阳通判,自己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直接从举人变成了六品通判,算是跳了好几级,还免了科举。不过这官却是光复军的官,在其他人眼里根本不算正统,只能是“伪官”,未来生死未知。

    不过,他本就是因“反诗”而入狱被判了死罪的囚犯,若不是李克青恐怕早就人头落地了,现在不仅能活命,还在军中做了官,救命以及知遇之恩无以为报,既然做了官,不管是“真官”也好,“伪官”也好,那就要对得起这顶官帽子。

    至于到底要在襄阳府坚守多久,李克青打算最少也要三个月以上,襄阳府人口众多,要坚守三个月以上粮食可不能少。

    好在,粮食这一块,因为刚刚收了夏粮,襄阳城中甚多,这么多的粮食,再加上这几月又相继从富户中收缴了不少,又从襄阳府附近的县乡收集了许多,也足够保证光复军能在襄阳府坚守半年以上。

    据线报来报,这次湖广清军倾巢而出,光是正规清军绿营精锐就又两万余人,还有荆州八旗马甲三千多,湖北主力清军可谓抽调一空。

    若是清军在襄阳城下碰了壁,则势必要从其他府挤出一些兵来,包括湖南的清军也有可能动身。若调其他地方的兵,则刘之协、樊学明、圣姑等境内的起义军肯定会有所查觉,最后的结果就是给其他义军钻了空子,趁机发展壮大的机会,一旦整个湖北遍地开花,那可就不得了。

    因此,为了和其余义军做好配合,联络其他的起义军力量很有必要。

    估计这些时日来,光复军攻克襄阳城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湖北了吧!派出的使者估摸着也到了其余各支义军首领那里了,希望他们能利用这次机会大展身手。

    忽然,一个青春秀丽的脸庞出现在李克青的脑海中,自言自语道:“不知道圣姑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德安府随县县城,圣姑韩冰儿、宋之清率领的义军出其不意攻入了县城,攻占随县之后,整个鄂东北大洪山、桐柏山地区都被义军控制,无数白莲教教徒、破产农民、流民等纷纷来投,义军人数也很快发展到两万多人。

    此时,在随县的一处大宅院中,圣姑韩冰儿、军师宋之清正在院内接见光复军的使者沈浩。

    沈浩是李克清的亲小舅子,能言善辩,曾考取过秀才功名,且为人正直。

    于是便被李克青委派去圣姑韩冰儿的义军所在的德安府一带,与圣姑所领导的义军加强联络,并在适当的时候帮助义军出谋划策,参谋军务。

    “两年未见,李大哥最近可还好?”

    韩冰儿见到沈浩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现下军务,而是问起了李克青近况如何。

    “大将军现在有两位夫人照顾大将军的起居,除了处理政务上累一些外,其他各方面倒还挺好。”

    沈浩也没想那么多,径直实话实说。

    “噢。。。,有二位嫂嫂照料,那我就放心了。”依稀回忆起当年李克青的音容,韩冰儿胸前的那颗小心脏跳动不已,不由脸也红了大半。

    不过韩冰儿作为义军的首领,这几年也得到了不少历练,见沈浩和宋之清在场,旋即脸色便恢复如常,“不知沈兄此番前来,所谓何事?”

    “敢问二位知不知道,襄阳府已经被我家大将军给攻占了?”

    “此事当真?”

    宋之清闻言惊道:“前几日陆陆续续听闻襄阳城被光复军攻占,咱们还以为是谣言而已。没想到这襄阳城还真被李天师给占了。”

    “不错,我军出其不意,大破清兵与江上,斩首三千,活捉襄阳知府及以下官员数十人,把总以上清兵将校五十多人,清军俘虏五千余人。”

    对于自家的战绩,沈浩颇为自豪。

    “此番,大将军派我前来二位处,主要是为了联络各路义军,共抗满清。”

    顿了顿,沈浩从怀中摸出一封信件道:“这里有我家将军的亲笔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缴获清军的鸟铳、大炮、药子、刀枪、铠甲等一并赠予二位。”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揭发!() 
看完李克青手书的亲笔信,韩冰儿眉头微瞥,轻启薄唇道:“李天师这是要以自身为饵,吸引清妖主力,给咱们其他各路义军创造机会?”

    沈浩点头道:“正是如此,清军来势汹汹,各路义军包括咱们光复军在内,正面作战都不是清军的对手,唯有以时间换空间,以坚城为饵,吸引清军围城,重创清军,给其他各路义军兄弟创造机会,才能发展壮大。”

    “要是这样话,李天师岂不是太危险了!要是稍有不慎,那可就被包了饺子,逃都没法逃了!”

    对于李克青以身犯险,韩冰儿那颗少女心不由一紧,很是担心李克青的安危,但是面色上却还是表现的很平静,丝毫看不出些许异样。

    “无妨,既然有这个打算,咱们大将军早就有了万全之策,圣姑不必担心!”

    说罢,沈浩暗暗观察了韩冰儿的神情,却并没有看出什么端倪,传闻这位圣姑对大将军有情有义,不知是不是真的。

    “鸟铳一千五百千支、劈山炮二十门、药子一万斤、清军制式长刀三千柄、长矛五千杆,制式棉甲八百套!”

    宋之清一边儿清点李克青送来的武器装备,一边惊叹道:“好大的手笔,当年果然没看错李兄,李兄实乃重情重义之人!真是太感谢了,古人称雪中送炭也不过如此。”

    说着,宋之清顿了顿,有意无意问道:“不知道‘总教师’刘之协,‘小明王’樊明德那里,李兄是不是也支援了不少武器?”

    沈浩当然明白宋之清的用意所在,对于援助刘之协和樊明德武器也不避讳,坦白道:“为反清大局着想,大将军的确也支援了其他两路义军一些武器辎重,不过他们两家得到的武器辎重合起来也不及你们的一半多。”

    接着,沈浩顺口道:“其实在所有的义军当中,大将军最为敬重的就是二位,还经常在咱们面前提起圣姑巾帼不让须眉,宋兄为人重情重义,有勇有谋,俱乃当世人杰!”

    沈浩本就是沈家商行的继承人,做生意察言观色的本事本就不一般,这会儿顺口就将圣姑韩冰儿和宋之清二人夸上了天。

    “李大哥。。,李天师谬赞了!”

    听说李克青还时常提起她,韩冰儿不由俏脸微红,心中荡漾,小女儿心态顿时表露无疑。

    发现自己有些失态,韩冰儿旋即岔开话题正色道:“李天师在信中让先生留在我军中参谋军务,以便两军及时联络,共创大业,我等义军求之不得,冰儿已命人备下宴席为先生接风洗尘,还请先生与我等大堂一叙,共商大计!”

    “那沈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圣姑、宋兄请!”

    接着沈浩也不推辞,便与圣姑韩冰儿、宋之清等义军要员一同入席,也算是正式加入了圣姑说领导的义军队伍。

    转眼间,攻占襄阳城已经半个来月,按理说湖北的清军应该早就该大军兵临城下,日夜围攻襄阳城才是。

    可据线报,湖广清军和荆州八旗共计两万多人再将驻扎在宜城的刘之协部义军赶到南漳后,五日前就停在宜城便不再前进,停滞不前,让李克青摸不着头脑。

    襄阳重镇丢了,按道理说清军不管如何应该马不停滴直趋襄阳城才是,停在宜城不走,难道清军是在等援军抵达,然后再图攻城?

    虽然摸不清清军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不过李克青这边倒是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