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鹅卵石的缝隙中长出了绒绒的细草,山桃、榆叶梅又正是花期,开得分外烂漫,宝玉一看,虽不像他那怡红院处处精致,也别有一番意趣。

    贾政见他喜欢这座院子,就命小厮们把宝玉的东西抬进去,又训斥了一番“不要淘气,也记得用功读些书”等话,也觉得累了,于是回他住的洗笔斋。

    黛玉看贾政和贾宝玉都安排好了,带着紫鹃等人回去。路过林如海的书房时,不禁抬脚进去看了看。

    说是书房,其实是整整一个比洗笔斋还要大的院子,五间正房打通成一个完整的大书房,黑色的檀木书柜上分门别类地摆着许多书,其中也有许多的古籍和孤本。

    黛玉慢慢地走了进去,来到了位于西北角的一间隔间里,只见书籍都按照在扬州巡盐御史府的时候那般摆设,笔筒、砚台、纸张、椅子一切如旧。

    黛玉默默地看了看,只见这间书房里的各处东西,都是按林如海的习惯摆设的,仅有几处不同的地方,她亲手安置妥当了,又问书房里的小厮:“这里是谁布置的?”

    那名小厮摇了摇头,说道:“先前打扫这里的不是奴才,那一个交了赎身银子走了,奴才是后来才被调到这里来的。老管家说这里的一切打扫干净了,都要按原样摆好,奴才不敢妄动。”

    这名小厮说的老管家是林如海留下的一名老仆,并不在刚才的那些仆人里面。黛玉点了点头,带着紫鹃、雪雁等人往内院走去。

    装着黛玉和丫头们的行李的马车已经停在了内院,秋纹也跟着宝玉住进了珍珑院。

    黛玉走进正房,虽然贾敏只随着林如海在苏州这座宅子里住过一回,房间里仍旧有她留下的痕迹。

    黛玉看到屋里摆放的梅瓶,多宝阁上的摆设,模糊地想起贾敏的样子来。

    她吩咐正房里的一切都保持原样,择了紧挨着正房的一处院子住了进去。

    需要收拾的东西多也不多,房间里的被褥帐子枕头和窗帘一色都是新制的,各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只需要把平日用的东西取出来摆好也就行了。

    紫鹃去看了看给丫头们住的房间,也是干净清爽,各种寝具都是新的。

    黛玉令紫鹃开匣子取银钱赏给底下的小丫头和外院的仆人,雪雁和晴雯便去把各自的东西连同紫鹃的一起搬下来收拾妥当。

    忙碌到了晚上,厨房遣人来问:“晚饭摆在那里?是各自在房间里吃,还是摆到饭厅去?”

    黛玉打发雪雁去问贾政,一时间雪雁过来回道:“舅老爷说今日累了,吩咐大家自便,就在各自的房里用饭吧。”

第六十八章 谁家的孩子() 
厨房过来的小丫头得了话,连忙回去催促摆饭。当晚厨房端上饭菜,众人胡乱吃了一点,都撑不住疲倦睡去了。

    黛玉留了雪雁上夜,主仆两个说了半宿的话才睡了。

    第二天早上,众人洗漱起来,吃罢早饭,贾政带着贾宝玉去苏州书院实地查看。

    黛玉留在府里,整理着正房贾敏留下的东西。上午的阳光穿过庭院照进房间,把久无人住的那一种凄冷和寂静也冲淡了几分。

    黛玉拿着湿帕子一件件地擦着贾敏留下的遗物,正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黛玉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年纪仅有三四岁的小男孩站在门口,眼睛一眨也不眨地默默看着她。

    黛玉恍然间觉得自己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去世的小弟弟,不禁吃了一惊,往后退了一步,垂眼看到男孩脚边的影子,这才惊魂未定的松了口气。

    这时,外面传来了紫鹃的声音:“这是谁家的孩子呀?怎么跑到内院来了?”

    一个打扫院子的粗使丫头连忙惊慌地跑了过来,看了林黛玉一眼,抱住这男孩要走。偏偏这男孩生了犟脾气,一意站在这儿不肯随那粗使丫头离开。

    林黛玉看着这满脸倔强的小男孩,心里到底不忍心那丫头带走他,于是吩咐道:

    “这孩子愿意在这里玩就让他玩吧,你们去做自己的事情,等一会他的家人找过来,再让她们好生地带回去也就是了,不要吓到了他。”

    说着又让小丫头去厨房拿点心来给这小男孩吃。

    那粗使丫头欲言又止地看了黛玉一眼,放开手悄悄地去做活了。

    黛玉又收拾了一会儿,发现这男孩只是站在门口看着她,好像她抢走了他的什么东西一样。

    黛玉十分无奈,唤雪雁过来陪这孩子玩,雪雁过来对着这孩子说了一堆的话,这小男孩依旧不搭理。

    林黛玉想起那粗使丫头一过来就要抱这男孩走,大约是认识这男孩的,于是命把她找过来,问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你们都认得吗?”

    那粗使丫头低着头为难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这是,姑娘家的小少爷。”林黛玉吓了一跳,又高声问了一遍:“什么?”

    紫鹃、雪雁也被这条消息给雷住了,那粗使丫头吓得脸色发白,忙又跪下来说道:“这是姑娘的继兄留下的小少爷。”

    雪雁被气的不轻,说道:“继少爷就是继少爷,姑娘才多大点年纪,你这样混说!”

    那粗使丫头连连磕头求饶,黛玉制止了雪雁的责问。想起那年扶灵回扬州的时候,的确有人送来一家三口,说是充个继子,要给林如海继承香火的。

    黛玉想到了这一茬,就问那粗使丫头:“孩子在这儿,那么继兄继嫂都在哪儿呢?”

    粗使丫头连连摇头,黛玉沉思了一会儿,令这丫头先下去,又让人去外院请王嬷嬷的儿子王顺过来。

    雪雁还要在这里留着,黛玉连忙赶她回屋去收拾东西。雪雁是林家的家生子,家里还有哥嫂和父母,也都在苏州打理林家的祭田,一早已经递话进来,向黛玉求了要接雪雁回家住几天。

    雪雁笑嘻嘻地回去收拾包裹了,这边紫鹃陪着黛玉,见了王嬷嬷的儿子王顺。

    王顺还带了一个年近七十,头发胡子都花白了一大把的老人过来。

    黛玉站起身来一看,这老人的面貌还有三四分的熟悉,想了想,才想起来这是林如海留下的老仆,贾敏在世的时候打理外院的老管家。

    这位老管家从前一直管着林如海的出行和外院的杂事,年纪已经有七十有余了,膝下也是无子,只有两个女儿。

    自从贾敏去世后,林如海也曾给他银子让他去女儿女婿家里养老,这老管家去了半个月就回来了,说是不愿拖累小辈,后来林如海去世,他也自请了来到这苏州府守着老宅养老。

    这位老管家一看见黛玉,忍不住老泪纵横。黛玉也有些伤感,吩咐丫头们给这二人添座上茶,然后问起那家被送来做继子的一家。

    老管家说道,这一家人他们打听过,是一户本分老实的农家,送来之后,安置住下的也是老宅的房子,住在了后门旁边的院子里,每月由着铺子上拨过来的二十两银子供养。头几个月还好些,过了半年,这位继子不知怎么就染上了酒瘾赌瘾,去年底冬天夜里喝醉了,一夜醉死了过去。

    这农家默默地过来收了尸领走了,留下这孩子和孩子的母亲还在。谁知那孩子母亲的娘家听说了,把孩子的母亲接了回去,四五天就给找了户人家嫁了过去,只留下这一个男孩跟着府里的丫头生活。

    黛玉默默地打量了这孩子一番,问起平日都是谁在照顾,那粗使丫头连忙站了出来。黛玉问了她的住处和月历银子,吩咐下去把她的月银涨到一两银子,手里的粗活由别的丫头来做,从这一天起就搬过去与这男孩同住,另外又拨了两个丫头过去服侍。

    想了一想,黛玉还是不放心,带着紫鹃、晴雯过去,看了看这男孩儿的住处,果然是挨着后门的。

    方便虽是方便,可是到底住着个孩子就不太安全了,于是又让丫头们帮着换了一个院子,换了簇新的被褥,再让人去拿料子给这男孩裁衣服,做鞋子,再吩咐厨房每日给这男孩的饭食比照她的份例,不可克扣。

    林黛玉亲自监督者丫头们置换院子,看那男孩只是默默地站着看丫头们收拾、整理,连一句话都没有,不禁有些心疼。大约失去了亲人,经历了这种重大打击的孩子,都会比别的孩子更加沉默,更加无所适从。

    众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雪雁背着个包裹又找了过来。原来雪雁的家人已经过来接她,马车就停在了林宅的西角门上。

    黛玉看着雪雁一脸的笑模样,听着她唧唧呱呱地说了一会儿话,就赶她回去和家人团聚。

    这时二门上又有小丫头过来传话,说是苏州知府派人过来找贾大人。

    贾政一早就带着贾宝玉出去了,黛玉便令紫鹃过去看看,如果来人带了帖子,就请他留下帖子,等贾政回来之后再说。

    林家门外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苏州的知府本人。

    他坐在马车里,听着师爷在林家门内与小厮的一问一答,又听了小厮传来的话,不禁叹了一口气。

    苏州知府让师爷留下了帖子,让马车调转回去,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来,连忙又让师爷过去问话:“你们府里如今住着的除了贾大人,是不是还有一位小姐?”

第六十九章 察看() 
小厮一看外面的马车,知道是苏州知府在外面,虽然不知道这知府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想到这知府是有求于他们,应该也不会出什么坏主意,于是回道:“我们家的大姑娘是和舅老爷、表少爷一同回来的。”

    苏州知府听了这话,坐在马车里拈了拈稀疏的胡子沉吟起来。

    林家的小厮关上了大门,苏州知府的马车也拐了个弯,顺着来路回去了。

    黛玉不知道这位苏州知府打探她的消息,她看着丫头们收拾完小院子,问出了男孩的名字是叫砥哥儿,林砥,便吩咐丫头们都不可慢待,一定要用心服侍。

    一切都安顿妥当,黛玉就来到了正房,老管家派王顺送来了这两年铺子和祭田庄子的账本,还有府里的花销记录。

    林黛玉看了多半天的账本,幸有前世记忆加身,又和王熙凤往来受到了些许耳濡目染,也还看得懂。午饭就摆在这内院正房,黛玉匆匆吃了几口,又接着看了一下午的账。

    贾政去看了苏州书院,果然里面只有两三个话都说不清楚的老儒在里面住着,蒙童也只有十来个。

    书院的许多地方糊着新泥,贾政用手指头轻轻一抠,抠下一大块干泥下来,里面都是塞的一团一团的芦苇和干草。

    贾政心中冷笑,又见几个学监推攘着两个教书先生模样的人进来,其中一个学监说道:

    “委屈你们两个在这里给咱们书院充充门面,等那皇上派下来的大人看过了,你们还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两个教书先生仍在愤愤不平地抗争,其中一个学监已经看到了富商一样装扮的贾政,连忙过来赶人:“你们是干什么的?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里是书院,不允许闲杂人等进来!”

    贾政也不亮出身份,和贾宝玉一起被推出了书院,那书院咣当一声关上了门。

    贾政对着书院的门沉默地看了半天,顺着书院的院墙往后面走去,只见食铺、酒楼、绸缎铺子挨着书院的院墙一溜儿开着,把本来就不大的书院热热闹闹地包围了起来,有的干脆用的就是书院的房子。

    贾政沿着这条街慢慢走着的时候,还有人正在抱怨说朝廷派了官下来管书院,书院里的学监就收回了租给他们的房子,连累他们一时找不到便宜的地方做库房。

    书院的差事是皇帝派下来的,皇后指定了由贾政办差,但根本原因出在了自家。

    外侄女林黛玉捐出了林如海留下的遗产,他的嫡亲大姑娘把这件事汇报给了皇后。

    所以,这件事看着虽然是皇帝特意恩赏给贾政捞功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丢了皇帝的脸面,伤了贾元春在宫里的地位。贾政不能不提起精神来小心应对。

    他本来就是工部的官员,也负责过宫里的修建工作,了解了苏州书院的情况之后,贾政带着贾宝玉一边往回走一边思索。

    书院所处的地方十分狭窄,又是闹市区,根本不利于读书学习;房屋破烂,处处都是芦苇干草糊上新泥这样简单修补的痕迹。

    两个老儒生的年纪也太大了,连启蒙也做不了,理当请他们回家养老去

    如此一来,书院应当重新选址,完全重建,再招揽真正有才学的教书先生。

    贾政一边想着一边往前走去,步子走得飞快。

    贾宝玉带着两个小厮连忙跟上,赶着马车的车夫也连忙追了上来。

    这时苏州知府正坐在马车里,带着一大串子的人回去,和贾政等人刚好擦肩而过。

    再次扑了个空的苏州知府想到,贾政很可能去了苏州书院实地查看,连忙又带人往书院赶去。

    等到日色昏黄的时候,外院传来一阵喧闹,贾政、贾宝玉都回来了。

    贾政回到林家,直接钻进了洗笔斋,也顾不得书桌上那张苏州知府送来的精致烫金帖子,把对书院的想法列了一大笔账,想了想,就提笔给皇帝写奏章去了。

    黛玉放下了账本,对祭田的收入有了大致的了解。

    除了祭田,林如海还在苏州留了两个绸缎铺子,用来供给继子一家的生活所需和府内仆人的月钱,每年的盈余就都交到了老管家的手里管着。

    这一天老管家交给黛玉的,除了这些账本,就是三千两银子的银票。

    黛玉把银票交给紫鹃收了起来。老管家的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他还向黛玉提出了交出手里管的所有事情,安静住在拨给他的小院子里养老,并向黛玉举荐了王嬷嬷的儿子王顺做管家。

    黛玉想了想王顺这两天的行为处事,知道老管家应当是培养他有些时候了,于是点头同意。

    如今的林家既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也没有太多的人口,只要一个通庶务的,人品端正淳厚的管家也就行了。

    贾政忙着在洗笔斋规划书院的重建。要给皇帝上折子,他必须先拿出一个可行的章程来,因此忙得是连喝一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宝玉白天虽然出去转了一圈,可是那是跟着贾政,贾政往东他就不敢往西,十分地憋闷无趣。

    这会儿看贾政顾不得他,让秋纹帮他打水洗了脸换了外衫,就直往内院过来。

    黛玉才撂下账本,正由着紫鹃帮她揉着双肩,宝玉就风风火火地过来了,问了黛玉白天吃了多少饭,做了些什么,又讲起苏州街市上的景物来。

    黛玉静坐了一天,听着宝玉说的那般热闹,心中也有些意动,想了一想,向紫鹃说道:“咱们也出去走一走,看看这外面的街市,不知道行不行?”

    宝玉一听这话,喜出望外,连声说道:“有什么不行的?我这一天就看了许多个带着丫头的小姐出来买东西。妹妹金玉一般的人品,虽然比她们尊贵些,也不必整天把自己拘在了家里。”

    紫鹃想了一想,回道:“我家在京城,也时常看到年轻女孩子上街买东西、出来玩。虽然老太太总把姑娘们都拘在府里不准出去,我却是知道薛大姑娘时常在外面行走的。就是我请了假回去看看家人,也常到街上的脂粉铺子去走走,只是那里卖的东西还不如咱们自制的好。”

    黛玉听着两个人这么说,也放下了担忧和疑虑,笑道:“那咱们今天就出去走走,紫鹃替我换衣服,再把晴雯和秋纹也叫上。”

    说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