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的呼吸声汇集在一起,甚至有些震耳……
再眺望前方,广阔的克罗顿平原上除了偶尔可见雇佣骑兵驰骋,一切安静异常,但是戴奥尼亚的大军却可能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以逸待劳……
狄奥尼修斯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下定了决心:“菲比达斯,就按你说的做,我决定由你来布置阵型。”
菲比达斯没有推迟,一脸兴奋,这正是他所希望的。
“我需要把手下都撤回来吗?”阿溪里塔问道。
“你和伽巴的骑兵继续驱逐敌人的骑兵,防止它们窥探到我们的布阵,同时你们要紧密注视敌人的动向。”菲比达斯开始下达命令:“还有……你来告诉我,戴奥尼亚人所布阵列的详细情况……”
………………………………
时间已过中午,还未见锡拉库扎大军的踪影,戴弗斯心生疑惑。幸好,虽然戴奥尼亚骑兵受到压制,无法观察到敌人,但是戴奥尼亚舰队却在海上横行,它们已绕到克罗顿南部平原的海岸,由于没有发现原本应该正在撤退的锡拉库扎大军,感到疑惑的米多拉德斯果断的派遣快船悄悄在僻静的海滩上登陆,派水手上岸查探,没多久他们就发现了锡拉库扎人的秘密。
原来,锡拉库扎人在列阵!得到快船传回的消息,戴弗斯的心情有些复杂,说不上是遗憾,还是期待。
他轻声自语道:“看来你狄奥尼修斯还算谨慎,既然你不来,那么我过去,就让我们堂堂正正的决一胜负!”
“命令,全军掉头,向南行军!”戴弗斯豪情陡发,大声下达命令。
“怎么又往向南走了?!”不少士兵为这来来回回的命令感到疑惑和不满。
但各位军团长和高级队官们已经预感到战斗脚步的临近,如阿明塔斯、马托尼斯等好战分子已经激动起来。
“报告陛下,克罗托内和特里纳的5000名援军已经赶到!”
戴弗斯闻言,精神为之一振:“太好了!领军将领是谁?”
“特里纳是西普洛斯,克罗托内是米隆。”
戴弗斯一楞:“米隆?被克罗托内驱逐的米隆?”
“是的,陛下。我已经确认过了,就是他!这一次战争爆发后,他就被克罗托内召回了,并在克罗托内城陷落之后,被卫城民众紧急推选为将军。”托尔米德早知戴弗斯会有疑问,因此事先做了调查。
这两位将领可都是老相识了!经过第二次克罗托内战争,戴弗斯对米隆的指挥能力是有所了解的。而与西普洛斯更是常有接触,戴弗斯甚至认为“他是南意同盟城邦中心胸开阔、头脑灵活、最能看清大势的一位政坛人物”。
两人都能力不弱,戴弗斯放心不少,他又问道:“他们所率的援军都是重步兵吗?”
“只有300名轻步兵,其余全是重步兵。”托尔米德回答。
“既然这样……”戴弗斯略作思索,说道:“就让他们在第一军团左端列阵,随同大军一同前进。”
“在最左端列阵?”了解戴弗斯作战计划的托尔米德一听,有些不放心的问道:“陛下,那里可能是敌人进攻的重点,他们能挡住敌人的进攻吗?”
“锡拉库扎人攻占了他们的城市,屠杀他们的亲人,他们对锡拉库扎人的仇恨远胜于我们,斗志比我们的士兵更加旺盛!我相信他们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会退缩!”戴弗斯语气缓慢而又坚定的说道。
“我明白了。”托尔米德没有再犹豫,转身准备驰向传令兵们,又被戴弗斯叫住:“你亲自去告诉米隆和西普洛斯,因为军情紧急,我无法赶去迎接他们。大战即将到来,希望他们全力做好准备,一起齐心协力,向侵犯我们家园、残害我们民众的锡拉库扎人复仇!”
“是。”托尔米德激动的行了一个军礼。
………………………………
克罗托内、特里纳的军队下了山丘,绕到城内的北门出城,一路上看到的全是残檐断壁、满目疮痍,这更增加了士兵们心中的愤怒,米隆和西普诺斯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他们只是驱散而不是去追击来骚扰的少量努米比亚骑兵,终于赶上了向南行军的戴奥尼亚大军,接到托尔米德传达的命令,米隆和西普洛斯都松了口气。
因为他们的部队从东面赶来,正好位于整支戴奥尼亚大军阵列的最左端,只需将队伍展开,与戴奥尼亚第一军团连接即可,不用再耗费更多的精力,要知道一路赶来,士兵们都有些气喘。
托尔米德见两位统军将领精神有些放松,忍不住提醒道:“两位大人,根据陛下战前的分析,我们的左翼将会是敌人进攻的重点,你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为什么?”米隆和西普洛斯异口同声的问道。
每次会战前,戴弗斯都会将他的作战意图对军团长和高级队官们详细说明,以保证他们能顺利执行。更何况大战马上就要开始,托尔米德没有隐瞒的必要,他正色的说道:“因为锡拉库扎的士兵数量比我们多,所以陛下率军渡过内托河之后就让第七军团沿着塔奇纳迪河东岸行进。这样一来,锡拉库扎人要想发挥人多的优势,重点进攻我们的左翼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克罗托内会战(一)()
西普洛斯若有所思。
土生土长的克罗托内人米隆提醒道:“塔奇纳迪河是可以步涉的,要小心锡拉库扎人不光是重点进攻左翼。”
托尔米德笑道:“事先我们已经经过了严格的勘察。据我们所知,塔奇纳迪河中游的上段要想步涉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戴弗斯陛下有过命令,让阵型最右端的第七军团的行军位置不得越过塔奇纳迪河中游的中端。”
托尔米德的说明让米隆和西普洛斯的脸色更加凝重。
“锡拉库扎的重步兵不弱,数量众多,而且他们一定会把那些异族骑兵布置在这一面向我们进攻。虽然我们克罗托内人无惧死亡,但是——”米隆面现为难之色,他虽然没有参加拉马托河会战,但是在克罗托内攻城战中,他可是亲眼目睹了锡拉库扎步兵一天破城的经过。而且从士兵们口中,他也了解到那些雇佣骑兵的厉害:“一旦我们抵挡不住锡拉库扎从左翼的全力进攻,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会战的成败!”
这时,西普洛斯接话道:“既然戴弗斯国王已经事先故意设置成这样的阵型,引导锡拉库扎人重点进攻左翼,想必一定是有相应的对策。”
“没错。”托尔米德正色的说道:“戴奥尼亚最强大的第一和第二军团将和你们一起支撑整个左翼,相信敌人就算再多也不会轻易将你们击垮!而在你们的左侧还有戴奥尼亚的骑兵军团1500多骑,阻挡敌人的骑兵攻击我们的侧翼。最重要的是——”托尔米德的脸上现出奇异之色:“在你们身后将会布置长矛大队,他们将负责击溃敌人的骑兵,反攻敌人!”
一个大队不过千人,居然要决定左翼的胜负?!米隆和西普洛斯都感到困惑,因为它们都比较了解戴奥尼亚,知道戴奥尼亚军队编制都比较固定,不像一般的希腊城邦,每次出兵作战集合的军队人数、编制都大相同,所以他们可以确定自己之前没有听说过戴奥尼亚联盟的所有军团中有长矛大队的编制:难道它是战争爆发后才刚刚组建的一支部队,如果是这样,它会有强大的战斗力吗?!
两人相互对视,眼中都是疑惑。
托尔米德神秘的一笑:“等战斗开始前,你们就知道了。”
……………………………………
随着戴奥尼亚大军的稳步向前,锡拉库扎雇佣骑兵也开始迅速后退。
戴奥尼亚与锡拉库扎两支军队相距也不过九里路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进,距离锡拉库扎军队越来越近。
当天空正中的太阳开始偏西的时候,在大阵中央前方的狄奥尼修斯听到了“哗啦!哗啦!……”的声音从前方传来,越来越响,连地面也有了轻微的震动……
胯下的战马开始躁动不安,嘶叫个不停,狄奥尼修斯有些恼怒的拍打它的脖颈,示意它安静下来。
旁边的侍从见了,忙过来安抚战马。
“戴奥尼亚人来了……”他神色凝重的对侍从们轻声说道。
过了一会儿,就看见视线的极远处,升起灰蒙蒙的尘雾,缓缓的向他们飘来。随着尘雾的推进,越发显得庞大,并无限的向东、西两端延伸,望不到头,就仿佛暴风雨来临前天空中越积越厚、越压越低的乌云,它铺天盖地,令人窒息,会让人止不住的去想它所孕育的、即将爆发出来的力量有多可怕……
尽管锡拉库扎的兵力更多,但是匆匆完成阵型布置的士兵们还没有来得及去体会和融入到这个巨大的方阵中,因此面临如山岭、海潮般压来的戴奥尼亚大军,无不感到紧张。
狄奥尼修斯紧皱眉头,急声说道:“快去右翼催促菲比达斯,赶紧将他的计划完成,敌人恐怕快要进攻了!”
“是,大人!”传令兵疾驰而去。
迪奥尼修斯面色凝重的凝望前方。
巨大的尘雾带已经在六七百米远的地方停止了前进,然后能听到对面传来此起彼伏的短促军号声、军鼓声、叫喊声、以及细碎的脚步声、盔甲盾矛碰撞声……
狄奥尼修斯知道那是戴奥尼亚人在重整阵列,因此心中十分焦急,虽然传令兵才刚离开了一会儿,却感到已经离开了很久似的。
时间在不断推移,对面传来的声音从最开始的嘈杂震耳的音量逐渐变小,直至消失,最后安静的仿佛刚才的声音都是来自幻听,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似的,只有漫天的尘雾在渐渐的飘散……
“大人,菲比达斯将军已经列阵完毕,他希望你能拖延一下时间,让士兵们能够缓口气。”传令兵急匆匆赶回,喘着气说道。
狄奥尼修斯会意。
他眺望前方,此时尘雾已经散尽,展现在他视野里的是一支数量庞大的戴奥尼亚军队,在阳光的照耀下,排列紧密的士兵们身上的盔甲、盾矛反射出耀眼的寒光,犹如一道无止境的钢铁城墙。
但和上一次拉马托河会战时不同,狄奥尼修斯所看到的不光有黑色,还有黄色、青色,几种颜色在巨大的方阵中交织出现,这恰恰说明戴奥尼亚虽然拼凑出一支数量惊人的军队,却不能保证每一位士兵都能获得他们所谓的“标准装备”,这让狄奥尼修斯又多了几分信心,他对身旁的侍从官说道:“去告诉戴奥尼亚人,我要和他们的那个新国王对话!”
侍从官点头表示明白,纵马而出,奔着对面的军阵,在距离戴奥尼亚人50米处,他勒住马,高声喊道:“戴奥尼亚的戴弗斯国王,锡拉库扎的全权将军狄奥尼修斯大人要与你在阵前对话!戴奥尼亚的戴弗斯国王……”
早有传令兵将锡拉库扎人的喊话告诉了军阵中央后方的戴弗斯。
戴弗斯略作沉吟,对旁边的托尔米德说道:“你觉得狄奥尼修斯找我对话是为了什么?”
“陛下。”托尔米德想了想,说道:“……狄奥尼修斯或许是好奇,让他头痛的对手到底长得怎么样。”
对于托尔米德隐晦的奉承,戴弗斯哑然失笑:“我可没有时间跟他玩这种小孩子的游戏。”
戴弗斯停顿了一下,问道:“长矛大队已经完全就位了吗?”
“是的,陛下。而且按照你的吩咐,他们没有举起长矛。”托尔米德回答。
“那是怕那些游弋的锡拉库扎雇佣骑兵发现异常。不要小瞧那个西西里的僭主,他非常警觉!”戴弗斯不敢小瞧敌人,但他同样满怀信心,既然敌人确实集重兵在它们的右翼,希望长矛大队能给他们一个惊喜。
戴弗斯目光炯炯的注视前方黑压压的敌阵,慷慨激昂的说道:“托尔米德,你去告诉各军团长,让他们告诉手下的兄弟们,为牺牲的德拉科斯军团长、为战死的勇士们、为被虐杀的戴奥尼亚民众报仇的时候到了!让他们唱起哈迪斯颂歌,准备进攻!”
“是!”托尔米德大声的回应。
…………………………………
米隆终于见到了他一直好奇的长矛大队。
在一般希腊城邦的军队编制中,一个大队的编制一千人左右不等,而正在他们阵列后方列队的这支长矛大队足足有6000人,都错不多够戴奥尼亚所独有的一个军团的编制了。
而且戴弗斯当初说出“长矛大队”这个词儿时,米隆就对这个名称感到奇怪,除了轻步兵,几乎希腊的步兵都是手持长矛(刺枪就是一种长矛),有必要特别进行强调吗!等到他看到士兵们手中的武器时,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叫“长矛”了,虽然士兵们并没有将它举起来,而是平端着,但也可以清楚看到它的样式尽管跟刺枪很相似,但长度明显长得多!并且士兵们均不着甲,身穿单衣,6000人位于克罗托内与特里纳士兵的后方,却并没有去进行加厚前方的阵列,而是采取纵队的阵列与前方连接。
超长的刺枪、不着甲的士兵、纵队阵型……米隆心中充满好奇和疑惑,忍不住的去想:戴弗斯用这样一支奇怪的部队是准备干什么?
就在他猜测的时候,戴奥尼亚的阵列中响起了哈迪斯颂歌:“我虔诚的赞颂你啊,黑发黑眼的哈迪斯!
你是冥狱的王者,黑夜的主宰!
你是公正的法官,严明的监督者!
……”
每位士兵都专注而虔诚的歌唱,以期能得到神力伟大的冥王的赐福。无数声音汇聚在戴奥尼亚军阵上空,渐渐变得音律整齐一致,回荡在方圆几十里的战场上,与风声、水声相呼应,极其庄严而宏大!
狄奥尼修斯在己方阵前竟听得十分清晰,他脸色大变:“该死的戴奥尼亚人,他们要进攻了!快!快去通知各部队士兵立刻向阿波罗祈祷,准备进攻!”
说完,他拔马往回,穿过方阵间预留的空隙,到了后方。
…………………………
戴奥尼亚这边的歌声已经结束,锡拉库扎那边的祈祷才刚刚开始。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克罗托内会战(二)()
戴弗斯显然没有等待对方结束的耐心,当即一声令下:“进攻!”
几十个均匀排列在巨大阵列后方的司号兵相继吹响手中的军号。
“呜!!!……”雄浑的号声冲天而起。
“为德拉科斯军团长和战死的弟兄们报仇!”位于巨大方阵中路的第四、第五军团士兵首先高喊,很快得到其他部队的响应,复仇的呐喊代替了对哈迪斯的呼唤,当同仇敌忾的声音响成一片之时,戴奥尼亚士兵们的士气已经上升到了顶峰。
“狡诈的戴弗斯!该死的戴弗斯!”狄奥尼修斯气得大骂,兵力占优的锡拉库扎军队一再被戴奥尼亚人掌握主动,这让自登陆大希腊以来、在陆地上顺风顺水的他感到憋气。锡拉库扎士兵们还没有完成祈祷,敌人已经开始进攻,由于战术的安排,他却不能等待士兵们完成祈祷再前进,因此这必然会对士兵们的士气有所影响,他只能自我安慰:那个年轻人只会耍小聪明而已,真正决定会战胜负的还要靠实力!
“进攻!”他面目狰狞,愤恨的大声喊道。
公元前394年的最后一天的下午,在克罗顿平原上,一场决定西地中海希腊城邦霸主归属的重大会战开始了。
戴奥尼亚联盟一方拥有第一军团5000多人、第二军团7000多人、第四和第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