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强教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最强教官-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童贯一愣,原来这个林冲也是个拍马高手!

    赵佶龙颜大悦,林冲是个人才!

第四十三章 无功不受禄() 
赵佶欣喜的是,林冲审时度势,没有正面回复童贯,而是向自己表忠心,这就证明他不会和童贯沆瀣一气。

    这并非不信任童贯,而是看看林冲会不会做人。在皇家御武场内,大宋天子赵佶面前,反倒与童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就太不明智了吧。

    赵佶含笑点头,“林爱卿这个要求不过分,此间事了随朕去御书房,挑一副字画就是。”

    童贯心里知道,林爱卿,和去御书房,这两点就表明了赵佶要重用林冲,并且面授机宜。看来只能指望提拔鲁智深做自己的亲随偏将了。

    鲁智深看了林冲一眼,没想到这个结拜兄弟还懂得逢迎上意,短短几句话就拉近了官家对他的好感,真替他高兴。看来只要答应了官家去西北助战,林冲不仅能逢凶化吉,说不定还能因此加官进爵。

    赵佶问童贯“林冲、鲁智深忠君体国,应予以重用,爱卿以为如何?”

    童贯朗声附和。“圣明无过官家,林冲智勇双全,可授内殿崇班。鲁智深一腔赤诚,可官复原职,戴罪立功!”

    鲁智深一下就恢复了五品武官提辖,在宋朝已经是很大的官职。林冲的是一个正八品的武官,也比原先禁军虚名教头要好很多。

    林冲忙躬身谢礼,却不急着表态,他在等赵佶的最终结果。

    赵佶沉吟片刻“虽说林冲未曾有过担任武职履历,今日力战十四名侍卫武艺超群,可超拔为武功郎,加封带御器械。”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官职,等于提高了一个品阶。

    别看林冲是从七品,鲁智深五品,实际上到了地方上,赵佶特别加封林冲的带御器械就很吃香了。

    说句通俗的话就是带职下乡,一旦有立功表现,马上就能获得提拔。

    毕竟是殿前班直,皇帝老子的私人卫队,同等情况下享有优先。还有一个好处,假如犯有不法行为被缉拿后,地方府衙无权处罚必须押到东京殿前司候审。

    林冲单膝下跪,以拳拄地,朗声说道“官家超拔恩典,是微臣天大的荣幸。但无功不受禄,还请官家准许微臣立功之后再行嘉奖。”

    童贯一直就不喜欢骄傲自负的部下,见到林冲矫情不由得腹诽,你好好的七品官不当,偏要当个八品官,怎么,就显得你大公无私?真是不识抬举!

    赵佶却听出了其中的玄妙,笑着问“难得你谦逊自律,说说看想要朕怎么考较你。”

    林冲谋划了半天就是等他这一句,马上接着说“微臣从没上过战场,此去西北必定九死一生。练兵十载有余,还望官家准许微臣携带自家部曲就粮边关。”

    哦!明白了,感情林冲想携带家小去西北啊,原来是担心自家娘子孤身在京城遭受高压内骚扰。

    不过还真难为林冲,居然能想出“就粮禁军”的名目,否则换作其他禁军部队,要开赴各地是一律不得携带家眷前往。

    童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但是他心里还是不痛快,你想怎么样就怎们样?增加点难度吧。“林冲,你有多少部曲?都能打仗吗?”

    按照招兵买马任务上面说要十个,估计二星是三十,三星就是五十或者一百。先说三十吧,太多了也养不起。

    “下官可以募集部曲数十!”

    “哈!”童贯嗤笑出声,“林冲,莫不是你以为随便招募几个壮实的汉子就能打仗了?简直不知所谓。”

    林冲也火了,刚才童贯见自己和赵佶搭上线了就不高兴,现在又讽刺自己。考虑到赵佶的多疑性子,绝逼不能忍。

    “枢密大人,十年来下官历练过的新兵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只需几个月在下定然能将他们训练成军。”

    童贯见林冲反驳,不禁有些恼火道,“你不要想得太好,本官可没有几个月给你,实不相瞒,下月中旬大军就要开拔西北,这件事上,你可不要儿戏了!”

    赵佶觉得自己收纳了一个绝顶高手,管他带几十个部曲呢?只要忠心,不上前线打仗都行。正要劝和,希望两个人稀里糊涂过去就算了。

    没想到林冲居然冲口而出,“大人出征之前,下官保证能训练三十部曲,马上步下绝不含糊。”

    赵佶虽然知道训练军队没有三五个月打熬是出不来好士兵的,但是林冲这种胆气、硬气着实让他欣赏,有主见,不肯盲从童贯,自然又多一份好感。

    童贯笑了,既然你想打肿脸充胖子,一个月就能训练出新兵,我就让你满脸桃花开。我也带过兵不止一次,而且都是御前班直,最快也要三个月时间,不如趁机给你一个教训。

    “呵呵,林教头果然人中俊杰,练兵有方,不知可敢和童某打个赌?”

    鲁智深都看出来了,这是童贯要下绊子,便扯了扯林冲的袖子,警示他小心为上。

    林冲扭头对鲁智深笑笑,胸有成竹地说“敢不从命,不知道枢密使大人想赌什么呢?”

    童贯指着操场上的两队侍卫说“若是林教头一个月内,将三十部曲训练的能击败他们其中一队,本官向官家保举你做个提辖如何?”

    我草,居然开出五品官阶,在北宋七品官就已经很大了,一旦林冲赌赢了,这完全就是草鸡变凤凰啊!

    林冲当即满口答应说“可以!”

    童贯接着说“林教头别着急,若是你的部曲届时未能击败对手,是否愿意终身为朝廷戍边西北?”

    这是打算一辈子让林冲别回东京,断了他向上晋升的前途。

    赵佶眉头一皱,这童贯气量有些狭窄,容不得有本事的部下。而且刚才已经暗示过了要重用林冲,不过终究童贯是忠心耿耿的老臣,给他留点面子。

    鲁智深倒吸一口凉气,怕林冲冲动,便小声劝解,“贤弟,慎重些。”

    老吴和老黄被林冲打败,正郁闷的无以复加,现在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自然怒气满天的盯着林冲。盼着他赶紧答应下来,可以好好教训一下林冲训练出来的新兵。

    童贯更是得意,你林冲年轻气盛,怎么样?敢不敢拿自己的前程来赌?

    十个侍卫打你三十个新兵,不算过分吧。有本事你尽管使出来,看看是你这个教头厉害,还是我堂堂枢密使厉害。

    终于林冲开口了“可以,但是下官有三个条件。”

第四十四章 要人要马要装备() 
大家很吃惊林冲答应赌局,不过又听说还有三个条件,看来林冲不傻。估摸着可能想准备多一些限制条件,确保能赢下赌局。

    童贯可没这么容易上当,嘿嘿笑道“不知道林教头需要哪三个条件,只要不过分,本官可以答应。”明摆着杜绝离谱的条件,而且暗示这个赌局你林冲必须参加。

    赵佶今天第一次见到林冲,相貌堂堂,武艺惊人,更加有胆有识,关键是懂得尊卑进退。

    敢和枢密使童贯打赌的人满朝都数不出来几个,这件事情变得有趣起来,林冲居然能给人这么多惊喜,越发好奇起来

    看两人虽然精神不错,但是林冲身上破破烂烂,鲁智深更是浑身伤痕累累,于心不忍。想了个由头让他们缓一缓,慎重考虑周全再说。

    “李焱,两位爱卿方才血战多时,你带着先去梳洗休整一番,再来大堂叙话。”

    童贯可还等着林冲冲动之下出昏着,那样就等于把林冲这条小命牢牢地攥在手里,要杀要剐全凭自己喜好。

    但是童贯明显发觉赵佶有拉偏架的味道,是不是对我坑林冲不满啊?赶紧解释一下,不然赵佶这个小心眼肯定要坑自己。

    看着李焱带两人走远了,他跟上赵佶,“官家,这两人都是不错的材料,好好打熬下来,将来必定能独当一面。”

    赵佶不说话,自顾自朝前走,看样子是有点情绪。

    童贯紧走两步跟上,正要说话,却被赵佶堵了回来。

    “你跟了我十年,是我一手把你扶到枢密使的位置,可知道为何?”

    童贯心中一惊,冷汗下来了,这么严厉的话赵佶可是很少对自己说。但是依据多年的经验,装怂服软是最好的应对之法。

    结结巴巴的说“官家,官家,老奴不敢私心,官家喜爱林冲才干也看在眼里。只是林冲棱角分明,初来乍到就狂言无状,想着稍稍打磨一下,也好让官家委以重任不是!”

    赵佶听了没说话,“哼”了一声,总算出了口气,看到童贯也可怜巴巴的服软,心中有些得意。

    你个老奴才明白就好,不想干枢密使就早说,后面还有大把的人排队呢,一个小小的七品武功郎值得你这么费心思?难不成我看好的人还要你同意才能提拔?

    “明白就好!不要整天纠缠于细枝末节,这些小事完全可以交给新人去做,一来可以栽培他们施展其才干,二来你可以多想想军国重事,要是能把党项和西军摆平,朕赏你一个国公又何妨!”

    嘭!这顶国公的大饼砸下来,童贯顿时眼冒金星热血沸腾。

    醒转过来,竟然哽咽着说“官家仁厚,老奴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万一。辞去西北,不定党项誓不回京!”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顺着台阶回到大堂,墙上挂着的都是大宋各个军事要地和边关重镇的地形图。中央的巨大桌案上摆放着西北军事地形图,标注着军事分界线和西军各军兵力位置和数量。

    很快,赵佶的气消了,依旧对童贯十分看重,“朕想听听西北局势,你再说说这战事如何决策的”

    ——分割线——

    在侍卫的盥洗室,林冲和鲁智深沐浴清洁。

    鲁智深也很好奇到底会提哪三个条件,“贤弟,我看童贯就没安好心。枢密使权力大过天,怕是不太好对付啊。等下你可要想好了再说啊。”

    林冲微微笑道,“我只问他要人,要马,要场地装备。”

    “啊!就这三个条件?!”

    “对啊,这三个条件给我,我就能练出一队精锐,而且去西北,就指望他们鞍前马后的挣功勋了。”

    鲁智深急了,这简直就是儿戏,林冲再厉害,三十个新兵一个月之内不可能赢大内侍卫。自己拼尽全力才勉强打了六个,就知道大内侍卫有多凶狠了。

    “贤弟,你能打十个,不代表这些新兵能打,你这样是要吃大亏的!”

    这时候两名大内医官奉命过来给他们处理伤口,两人也就不再说下去了。

    两人要去大堂参见赵佶,如果血肉模糊鼻青脸肿,势必影响官家心情。医生手都很快,不大会功夫就收拾好了,顺带还帮林冲收拾了一下发型,在铜镜里看起来顺眼多了。

    换上白色练功服,林冲显得英武不凡,鲁智深也显得气壮山河。

    李焱眼睛一亮,替两人拽拽衣角扯扯线头,赞道“好!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两位大人这收拾一番,真的就焕然一新了。官家还等着呢,走吧。”

    林冲趋前一步,“此番若非公公及时赶到并关照有加,哪有林某面圣的机会。今日匆忙而来,没来得及表示心意,若是能洗脱冤屈,自然会有一份孝敬奉上。”

    李焱口上说着“咱家这就谢过林大人了,听着官家的语气,只怕很快就要官运亨通了!”手上却还是帮着林冲把头发再理理顺。

    林冲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毕竟对公公这种时代产物,更多的是同情和包容。为了试探李焱对童贯的态度。

    便问了一句“听说童大人以前也是伺候官家的,如今都是枢密使了,别人几辈子都难以奢望的。说不准公公还要封侯拜爵的。”

    童贯出身宦官,坐上枢密院的大位,完全是运气好,而且几乎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李焱自然有些眼红,凭什么自己在宫内就低三下四,而他却能趾高气昂,威风八面的。

    撇了撇嘴,有些鄙夷的说“童大人可了不得,心高气傲志存高远,加上着实有些本事。故此官家点他出来,是做样子给百官们看的。”

    又笑嘻嘻的说“我没什么大志向,只求平平安安扥伺候圣人一辈子,就心满意足了。”

    说话间,三人也登上台阶,进到大堂再次参拜赵佶。

    当林冲看到童贯的时候,却发觉对方脸色有些不自然,但是眼底偶尔露出的凶狠之意,怕是又受到刺激了。

    顾不得多想,还是先和赵佶拉感情。

    “官家在上,林冲、鲁智深,已经梳洗完毕,前来听命。”

    赵佶正在琢磨童贯的西北方略,总觉得哪里有问题,但是却看不透。正好看见神清气爽的林冲,便说“好,林爱卿果然一表人才,来来来,看看这地形图。”

    又看到鲁智深,随即说道“鲁智深也是勇武过人,都过来吧!看看这西北方略如何?”

第四十五章 山地特种战法() 
一张大大西北地形图,与西夏接壤的是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河东路主力防御辽国契丹,正面和党项对峙的是永兴军路和秦凤路。

    自北而南,豊府麟三州是折家传统势力范围,处于宋、辽、西夏三国交界处,目前折家第七代传人折可大为府州知府,号令三州军政。

    因折可大年事已高,主要由其弟折可求统管折家军,拥兵三万,实则不足两万,拥有骑兵两千。炎宋初年,太祖曾允诺折家百年世袭相承,又与杨家将关系密切,故而底蕴深厚。第八代中折彦质、折彦野、折彦文最为出色,后继有人。

    接下来是鄜州和延州,是刘延庆的地盘,刘乃保安军将门世家,拥兵四万,实则两万,仅千余骑兵。刘延庆早就和童贯眉来眼去,希望能像中甲那样掌控永兴路军,其子刘光世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秦州渭州老种、小种坐镇,拥兵四万,实则三万不足,骑兵合计三千。种家历年对西夏作战,子弟为国捐躯不下百人,功勋卓著。

    种师道文武双全,知兵善谋,每次作战均有佳绩,深受赵佶的赏识。遂成为西军灵魂人物,被称为老种相公,其弟种师中被称为小种相公。

    熙河军系姚古叔侄驻守,拥兵两万,实则一万余。在西北,姚家也是名门望族,姚古机智多变,姚平仲勇武过人,加上每年派子弟到东京上下打点,获得极大的资源,隐隐能和种家抗衡。

    至于苗家、高家、吴家等数十个中小将门一个个依附在这四大将门羽翼之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鲁智深悄悄给林冲介绍西军各个将门的特点和背景,间隙穿插一些野史秘闻,让林冲大有收获。

    依据童贯的西北讨逆方略,西北诸军合计出兵十五万攻伐西夏。刘延庆统兵五万进攻夏州取盐州威胁兴庆府,种师道五万经会州夺威州直捣西夏国腹心,自己则带着五万大军居中策应,逼迫李乾顺投降。

    童贯得意洋洋的称之为分进合击,一战抵定西北乾坤。

    林冲对于古代战争了解不多,即便林冲本体记忆中大多是一些阵法、行军要略之类的兵书学识。

    但是西夏骑兵骁勇,加上地广人稀,宋军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在敌国进军,很容易被党项骑兵集中优势兵力伏击。

    所以这个所谓的分进合击策略,明显就有很大的隐患。但是赵佶和童贯看起来,都是洋洋自得信心百倍的状态,估计反对意见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既然赵佶用出征西夏的由头解救自己,去就去吧,总好过在东京城整天面对高俅的死亡威胁。

    说不定到了西北,碰巧立了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