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楚玉也看到了,顿时面露喜色的抱拳而拜,“公子,恭喜你要晋升了!”
“不知将我封我什么样的官职,陛下还卖关子了。”薛绍说道,“昨日朝会之上你也听到了,陛下想要让我重回军队,担任军职。”
“这是好事啊!”薛楚玉说道,“北伐归来之后,我与郭元振都因为军功而连升数级做到了五品郎将,你却只是一个六品文官,这也太不合时宜了,我们都为你打抱不平。现在好了,总算是要还给你一个公道!”
“这个公道,还得是艰难又凶险啊!”薛绍摇头叹息,“昨日魏元忠还特意把我请去说话,告诉我说,我可能是得罪天后了。”
薛楚玉略一皱眉,马上说道:“公子恕楚玉直言——人中朝中,哪能不得罪几个人?官做得越大或是越久,背负的矛盾与非议也就会越多,哪能在乎得过来呢?公子不是常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因此我也一直认为,无论为官为将,只要心向正朔便可人正不怕影子斜,但求忠君报国问心无愧即可!”
薛绍顿时心中一亮,“说得好!——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心向正朔,但求问心无愧!”
求票!求票!!
第443章 将星闪耀()
次日,薛绍起了个黎明大早,前去上朝。
他的心情因为充满期待而有一些难以平复的激动,这感觉,就如同当年参加完特种兵集训营之后,听候最终选拔结果的时刻。
仍是那一身花钿绣服,薛绍引来许多人的注目。前日皇帝陛下在朝会之上当众宣布,特许薛绍可以穿着废止了的花钿绣服前来上朝。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们普遍的心态。所以,虽然事情不大,但因为花钿绣服成了独属于薛绍的“特权”而引来了一番议论与。
薛绍无心理会这些闲心碎语,他迫切的想知道今天的朝会,将会给自己、给大唐带来一个什么样的转变。从他接到“相亲”的命令、刚刚踏足长安的那一天开始,薛绍就一直都在努力的想要改变命运。但是绕来绕去,自己好像始终都挣脱不了命运的束缚,始终都和历史上的那个“花瓶驸马”如出一辄。
所以薛绍无比渴望,今天的朝会是一个人生的转机。如果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拥有实权的将军,从此在军界牢牢的站稳脚跟,以后才有可能真正的壮大与成长。像现在这样永远活在武则天的庇护与安排之中……薛绍实在想不出,自己凭什么去改变命运!
朝会开始了,李治并没有来,依旧是武则天来主持朝会。她离开了珠帘之后坐到龙椅之下的位置。
临朝称制,她距离那张龙椅仅一步之遥。
薛绍的散官本品是文官,因此位列文官班次之中。今日小朝会,来上朝的官员都有坐垫可坐,薛绍坐在了一堆儿中级文官的中间。若非这一身另类的花钿绣服,他并不打眼。
说了一些朝政之事后,武则天说有的官职任命,然后司礼太监就开始宣读了。
结果,宣读的第一份任状就让满朝文武都心中一凛——意外!
刚刚上任不久的“同守中书令”崔知温被免去了官职,改任同中书门下三品,依旧知政事。
也就是说,崔知温仍然是政事堂宰相班子的一员,只不过身份稍稍降低了一点,不再与中书令薛元超平级了。这也就意识着,薛元超恢复了他在中书省的绝对领导地位,变向的就是获得了晋升。
同时,薛元超还被任命为太子东宫右庶子,裴炎被任命为太子东宫左庶子。
“左右庶子”是太子东宫左右春坊的官员,相当于朝廷三省六部建制中的门下侍中与中书令这样的官职。
这样一来,薛元超与裴炎同时兼任上了辅佐太子的职能。
众臣心中大多都是明白,虽然这一记任状只是人事上的“微调”并没有彻底的改变朝堂堂格局,但薛元超的地位真的是大大提高了。刚刚还在政斗中失败的薛元超,现在又和门下侍中裴炎再一次的平起平座了。从中不难看出,皇帝陛下肯定是觉得裴炎现在真是太过膨胀了,必须要对他有所遏制。薛元超的提升,显然就是陛下的意志的体现!
薛绍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大婚之日,武则天刻意要他去将“双规”中的薛元超请来。那个时候,武则天就已经表达出了一些对裴炎的忌惮。所以不难推测出,今天的这一次针对宰相班底的人事微调,肯定是二圣的共同意见与合力促成。否则单凭李治独自一人,将很难撬动天后与裴炎的联盟。
由此可见,二圣之间虽然矛盾重重相互有争,但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还是非常同心的能够达成共识。这好像,正是他们夫妇俩这些年来的最为的相处之道!
至于将薛元超与裴炎分别任命为东宫的官员,倒是不奇怪。因为大唐向来就有宰相兼任东宫官职、辅佐与教导太子的惯例。但如果联想到李治的身体状况和现在的政治形势,不难让人想到,李治这是有一点“安排后事”的用意在里面——他希望这两位的宰相能够辅佐太子顺利的接班,然后成为新君的左膀右臂!
薛绍不由得想到了本朝最初的两位顾命宰相,长孙无忌与褚遂良——难道李治还没有吃够顾命大臣的苦,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尝一尝吗?
很快薛绍反过来一想,除了托孤给这两位宰相,李治又还能用谁呢?难不成,他还能全权委托给天后吗?……换作我是李治,我也一定纠结得蛋疼无比!
这时,朝会的第二份的人事任命开始宣读了,白发苍苍的薛仁贵上前跪伏接旨。就如同前日朝会上李治许诺的那样,薛仁贵恢复了郡公的爵位,官拜三品大将军兼任检校代州大都督。
大唐的战神回归了,军队的格局也因此而改变了。在京,有左右羽林卫大将军程务挺与李谨行位列十六卫大将军之首,拱卫皇城保护中宫;在外,针对局势不稳战事随时可能爆发的北方,有了一名的边帅薛仁贵主持北方的军事,守护国门防范外敌。
细心的人已经品味出来了,薛仁贵与薛元超同是出身于河东薛氏,两人一文一武都获得了晋升。这是否意味着,皇帝陛下要用薛族的力量来平衡一下裴炎与天后的联合势力呢?
薛绍心想,大唐实行的是门阀政治,帝王在世家之间进行力量调控实属常见。平衡臣属力量使之势均力敌,帝王才好从中驾驭。还是应了那句话——帝王心术在作怪!
“薛绍接旨!”司礼宦官尖锐又通透的大嗓门突然响起。
薛绍恍然醒神,出班奏拜,“臣薛绍,接旨!”
“大唐皇帝令——”
随着司礼宦官的腔调拉起,朝堂之上人的注意力都盯到了薛绍的身上。跪地接旨的薛绍则是心脏砰砰直跳,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听着圣旨中的。
“……授薛绍策勋上轻车都尉,免其本品文散官,改授正四品上阶武散官忠武将军,封河东开国伯爵,改任兵部员外郎为检校兵部员外郎,另授羽林千骑中郎将,仍命,兼领兵部选院北曹讲武院职事。钦此!”
“臣薛绍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薛绍喊得慷慨激昂,内心热血沸腾!
满朝文武则是发出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惊嘘之声——薛绍这下,真的是平步青云了!
策勋上轻车都尉是正四品勋官,更多的只是一个荣誉本不足为奇。但是上次北伐归来之后薛绍是没有被封授勋官的,也就是说,他的战功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任谁都会非常的憋屈。现在,朝廷总算是还给了薛绍一个公道!
至于爵位河东开国伯爵,这对薛绍来说并不算什么。毕竟他本就是皇亲国戚现在又娶了太平公主,再加上有一个做了国公的亲哥哥,自己再加封一个伯爵最多不过是锦上添花。
这份任命当中,最的当属把薛绍的文散官本品,改封正四品上武散官“忠武将军”。这意味着薛绍从此就是真正的将军了,而不是千牛备身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伪将军。以后,薛绍的各方面待遇与晋升评定,都要按武将的标准来执行,凭军功而不是靠政绩——那意味着薛绍的根,已经扎在军队之中;他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军国之事与战争当中来!
当然,很多人对于薛绍新拜“羽林千骑中郎将”更加瞩目。这个四品中郎将的官不是特别大,比起十六卫大将军来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它的职能,实在是太特殊了!
千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太宗皇帝李世民的身上。当时李世民在北衙禁军中当中挑选了一百名能骑善射、武艺出众的军士,主要的任务就是陪伴自己打猎、练箭,有时也兼顾一些贴身保镖的职能。这一百骑精锐之士穿五花袍、骑六闲马时常陪伴在皇帝左右,当时称“百骑”。
皇帝李治上台之后组建了左右羽林军它们独立于朝廷的十二卫府兵之外,成自己的私兵,专门用来镇守皇宫,称“御林军”。随后,李治效仿他的父亲在羽林军当中挑选精锐之士,赐以五花袍和六闲马,并将百骑扩充为“千骑”。
从此,千骑就成了北衙禁军的一员。虽然它在编制上是隶属于羽林军的,千骑的统帅也被称为‘羽林千骑中郎将’,但实际上千骑是比较独立的,他们甚至不需要在财政和军备上依靠羽林军的拨给。现在,羽林卫的大将军和将军,已经很少直接插手千骑的内部家务事,因为千骑直接接受皇帝一个人的领导!
换句话说,薛绍现在成北衙禁军的力量、皇帝的精锐私兵——“千骑”的最高统帅!
——兵权在手,侍帝之侧!
除了在级别上略低于左右羽林卫大将军,薛绍的实际职能,已经与程务挺、李谨行并驾齐驱了!
这不是平步青云,是什么?
薛绍的座席,当场就从文官班列,移到了武将班列之中。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了,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是怎么坐回去的。刚刚回过神来时,他发现身边有两个坐席空了,薛楚玉与郭元振也出班接旨了。
最后一封任状薛绍再度喜出望外。
皇帝这回是帮助薛绍挖了墙角,此前在左右羽林卫当中分别担任五品郎将的薛楚玉与郭元振,也随薛绍一同调任到了千骑,分任羽林千骑左右郎将,成了薛绍的左膀右臂。萧至忠升官了,被任命为千骑长史。其他如李仙缘、苏味道和卢思义等人,都纷纷担任了千骑的文武官职。
薛绍在讲武院的文武班底,几乎全部跟随薛绍一起,空降千骑!
满朝文武仿佛已经看到,就在皇宫北衙,在一批年轻的将星正在冉冉升起,闪耀在大唐的天空之下!
求票求定阅!
第444章 天后的礼物()
下朝之后,薛绍与郭元振、薛楚玉等人一同前往吏部,更换新的官凭告身。
连同薛绍在内,人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但绝不是因为升官发财对大家有多大的诱惑。其实薛绍等一些奉宸卫出来的人由文官改武官,在仕人的眼中还是“由清转浊”的倒退。
真正让大家兴奋而激动的是,这样一群志同道合之人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最好的舞台。这个舞台,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和期盼已久。未来,因为这个舞台而充满了希望和无限的可能!
人都热血沸腾,壮心不已。
程务挺带着他的儿子程齐之一起专程找到了吏部,来给薛绍等人祝贺。不过片刻,李谨行与牛奔、周季童与程伯献等人都来了,一群人都挤在了吏部,把这里当成了客堂一般道贺笑语不断。
吏部尚书魏玄同与薛绍交情泛泛但是和薛顗、薛克构等人是至交。看到这么多人一齐挤到了吏部,魏玄同倒也和气并主动提出说,薛绍等人应该摆一摆烧尾宴,庆祝升迁。
程务挺等人连忙称是,甚至马上就有人提出了请哪些厨子来主厨,用什么样的好酒待客,地点最好是选在薛绍的家里。太平公主府嘛,够大够宽敞更的是够气派!
薛绍的反应却是非常平静,待众人的兴头稍稍平息,他说道:“我建议,还是不要摆烧尾宴了。”
“为什么?”程务挺头一个叫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为什么不能庆贺?”
“恶来将军,我不肯摆烧宴,当然是有原因的。”薛绍说道,“我们这些人都还很年轻,最年长的也还不到三十岁。满长安望去,尽是官职比我们大、岁数比我们长、辈份比我们高的。今日我们不过是调任千骑成了小小的将军而已,如果大肆庆祝,会让人觉得我们年少轻狂、小人得志。再者,我们今日的晋升并非是凯旋之后的封赏,而是朝堂竞争的结果。我们调任千骑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有人被我们挤走了,他们心里本来就有怨恨。我们和千骑的旧将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如果我再大肆庆祝高调炫耀,未免太过轻浮也显得不太厚道。如今多事之秋,如此张扬竖敌之事,还是能少则少,能免则免吧!”
众人一听,都觉有理,于是纷纷点头称是。
程务挺也不再多说,只道:“既然薛公子如此谦虚谨慎,那我老程也就不多说了。以后我们是就是同一阵营的同僚了,千骑的军屯就紧紧挨着我们左羽林卫。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多往来,时常切磋啊!”
“这是必然!”薛绍笑道,“恶来将军,我知道你操练骑兵最是擅长,普天之下难有比肩之人。我要练兵,肯定会要请你前来指点,你可不敝帚自珍、藏着掖着!”
程务挺哈哈大笑,“那我老程也不能白白的便宜了你——你操练三刀旅的那一套法子,也得教给我才行!”
“好,一物易一物互不吃亏,就这么说定了!”
“一言为定!”
众人谈笑生欢,心情都非常的愉悦。待薛绍等人各自办完了官凭告身将要离去时,吏部尚书魏玄同将薛绍请到了他的官署里,关上了门。
“魏尚书,有何指教?”薛绍很谦逊的拱手问道。
魏玄同苦笑了一声,说道:“薛公子,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日前四下都有传扬说咸阳县令姚元崇爱民如子治政有方,惩恶扬善不避权贵,使得咸阳治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地方百姓争相为之兴建生祠,对其感恩戴德。不过旬日之内,接连有三道监察御史前往咸阳考察官风民情,回报的口吻尽皆一致,都对姚元崇赞不绝口。甚至就连疏离朝政的太子殿下也曾亲口对我说起,姚元崇确是一名勤政爱民的好官,是个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薛绍不由得心中暗笑,虞红叶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还真是非比寻常,连太子都帮着她当推手了!
“薛公子,老夫想问的就是……这一切,是不是你在背后操纵?”魏玄同说罢,眼神炯炯的看着薛绍。
薛绍哈哈的大笑,“魏尚书,你真是太看得起我了。想我薛某人虽是皇亲国戚,但自己要做到一个四品将军还得托陛下鸿福。我何德何能,做成这样的大事?”
魏玄同呵呵的笑着摇头,“薛公子,这是把老夫当外人了?”
薛绍眨了眨眼睛,“在下不知,魏尚书言外之意?”
“那老夫就冒昧的问上一句,瑶池玉林与红叶商肆,与公子可有瓜葛?”魏玄同笑得意味深长。
薛绍知道魏玄同不是外人了,当场哈哈大笑,但是笑而不语。
魏玄同点是微笑的点头,说道:“薛公子,那姚元崇的确是个人才。但他入仕尚浅,何必如此着急的削尖了脑袋要往朝堂中枢挤呢?让他在地方州县多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