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宋风云-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领全都进虞允文的军帐。
虞允文就跟这帮人说,说什么呢?说天子派我来督军破敌。虞允文这话一说完,跟他来的这帮人立刻慌了,说等会儿,虞舍人,你搞错了吧,你怎么了你?天子不是派你来督战的,天子派你来劳师,派你来慰问前线的将士。既然前线没有将士了,咱也就没得可慰问了,咱任务就完成了,咱应该回去。你不是来督战的,你是来送慰问品的,你该干这个事。你如果晚一会,该慰劳金军了,咱不能把这东西给金军,咱带回去,咱撤吧。于是虞允文瞪了他那个随从一眼,不说话。他接着往下说,说皇上派我来督军作战,我要激励三军,你们谁有破贼之策?你们赶紧讲。两个武将战战兢兢地就问他,你真的是天子派来督战的?他说是啊,我是打先锋的,马上李显忠将军就要到。这帮人一听,李显忠将军名将啊,他要到,行,心就安了。
虞允文就激励将士,朝廷养汝辈三十余年,你们30多年世受国恩,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金贼就在长江对岸,我们敢不敢为过一战?这帮人说没问题。我们绝对可以为国一战。没人领着我们,你看我们一万多人,好几十支部队的番号,没有人领着我们,我们没有头儿啊,鸟无头不飞,蛇无头不行。没有头怎么办?虞允文说头来了,就我,你们就看着我吧。你们愿意不愿意为我一战?这帮人都说愿意为虞舍人一战。好吧,明天就开战。虞允文的船里带着秘密武器呢。没问题,明日开战,跟金贼决一死战。这些将士们全都组织起来了,反正有官的听官的,没官的听岁数最大的。集合在一起,排兵布阵。一万八千人,分为五队,每对三千六百,轮番出战,宋朝擅长这么打仗。驾驶轻舟在江面上轮番出战。
完颜亮就在江边也布阵,金军十万大军就进了长江了,准备南下,一看,不是说宋朝的兵都逃光了吗?怎么还有三千多人迎战呢?于是一个万夫长就跟完颜亮讲敌人应战了,咱们应该撤军了。可见这个时候金军的士气啊,你十几万大军进了江,人家来了三千多,万夫长第一个反应是,敌人应战了,我们应该撤军。您不是告诉我们没人反抗吗?你不是说就是我们过了江,一路占占占,把人家国土都占了,国家统一了就完成了。结果他抵抗,你没告诉我抵抗该怎么办,所以我不会打,咱应该撤军。完颜亮气得,啪啪啪抽了几十鞭子,你再废话,明天第一个杀了你。你先出战吧。这个人就出战了,在江面上,两军一出战,金国人发现坏了。宋朝人使得什么妖术跟我打仗?就看宋军战船当中,红光一闪,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忽忽悠悠地奔着金军战船救过来了,落到金军的战船上就爆炸燃烧,然后就石灰呛人啊,石灰就弄得金军将士睁不开眼,这就是虞允文带来的秘密武器。
虞允文本是高宗皇帝派来前线劳军的,他之所以敢自改使命,声称是来前线督军破敌,当然是有备而来。而虞允文所带来的秘密武器,就是最有力的破敌法宝。那么这个秘密武器究竟是什么东西?仅仅依靠这个秘密武器,是否能彻底打败金军呢?
人类战争史上,最早投入使用的火药,就是火箭武器,就是能够发射出来的火箭,把这个东西用来打击金军。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器的国家。唐末就已经应用于军事,到了两宋,由于宋朝的将士作战,人不行士兵的素质差。所以对于武器装备的改进,是很注重的。中国武学最发达的时候就是宋朝。
虞允文带来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箭武器。这个东西就有点像什么呢?非常像今天的二踢脚,两级火箭,一点飞出去,落到敌船上一爆炸,船就着了。尾部又填的生石灰,漫天蔽日,金军将士是睁不开眼,也呼吸不了,不会对付这东西。这怎么打?没法打。于是金军将士架舟北返,舟也架不起来了,全烧着了。将士们只好跳长江,跳长江又不会游泳,那结果只有一个。这样一来,金军将士更是人人自危。虞允文他太没本事了,他拿火烧我们,有本事咱两军对圆啊,咱兵对兵,将对将,枪对枪,杆对杆,咱好好打一场。你这叫什么?
所以完颜亮再一次,就是我豁出去了,第二次又来了。这一次大概虞允文的火药武器可能用得差不多了,那个东西在当时可能是最高科学技术,高科技的武器,储存不多,用的差不多了。让进军士兵登了岸了,金军士兵一登岸,宋军就要往下败,宋军一往下败,虞允文这个时候一介书生,临危不惧,冲上前线。他拉住一个叫时俊将军的手,说将军素称忠勇,现在敌人冲上来,你怎么表现得跟胆小的女人似的?你为什么不靠前奋勇杀敌?他说如果此战得胜,明天你就是我儿子。时俊激动得,虞大人让我当他儿子,把双刀舞成一片烂银,领着士兵就冲上去了。这时候还是那句话,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三军将士一看,时将军都玩命了,都不怕死,咱们不能给将军丢人,上。一下子宋军将士就上去了,金军将士的第一个反应,谁愿意来玩命来了?我是来完成统一的,我不是来玩命的。结果你真跟我玩命,那我跑吧,金军就退下去了,宋军就冲上去了。
为什么虞允文一句话,这仗打赢了你就是我儿子,时俊就那么玩命,你缺爹是怎么着,怎么那么玩命?明显能看得出来什么呢?就是宋朝那种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怎么样?太低。虞允文你别看中书舍人,品级不高,天子近臣,天天跟皇上身边待着,不几年就可以升到宰相。后来虞允文在孝宗朝做到了宰相。这样的一个大学问家,这样一个天子的近臣,他认我做儿子,他这么看得起我,咱不能给脸不要吧,这个意思。搁咱们今天的话,你认我做儿子,我跟你急。凭什么?这不是侮辱我吗?但是那会特别我能为你玩儿命。
在虞允文的感召之下,时俊将军率兵奋勇杀敌,金军再次大败而退。可见将士们的必胜之心,比新式武器更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但是金军有十几万人,宋军只有一万多人,宋军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还是非常困难的。那么这一次宋金之间的大战,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束的呢?
金军被击破之后,完颜亮是越想越气;宋高宗是越想越得意,郑御驾亲征,反正也打赢了,要上演这幕大戏的高潮部分。我要御驾亲征,带着皇子建王,带着皇子一块儿亲征准备到建康去,让他们看看我们大宋,几十年受你们的恶气,从来都是你追着我打,你一打我就进海,你看我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一场,我弄不好能把金国皇帝抓着,我更露脸。于是宋朝君臣这边是弹冠相庆;金朝那边是火气冲天。
完颜亮就又要追究部下的责任,怎么追究部下责任呢?明天我要点名,如果哪支部队缺员严重的话,我就要把这支部队的长官杀掉。明天我要点名,你们都回去准备去吧。每个人回去都在害怕,没有一支部队缺员不严重的,全跑了。最害怕的是谁?最害怕的是兵部尚书,他最害怕,因为他等于是总头嘛,所有的部队都是我负责调派的。只要有人逃往,皇帝就要杀他们,最后肯定是我被杀,怎么办?他就把自己的儿子(耶律)完颜王祥给叫来了。咱爷俩商量商量,你说这事怎么办?王祥说到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办啊?把大家都叫来商量啊。大家伙都来了。全愁眉苦脸在这儿坐着,明天就是咱们最后一天了,大限到了,一点名咱全完蛋,大家伙儿说说怎么办吧?谁都知道应该怎么办,谁都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还是那个(耶律)完颜王祥年轻不更事,一拍腿就站起来了。新天子已在辽阳册立,这个完颜亮不过是僭逆之人,咱现在怎么办?杀了他,向新天子报功,不失王侯之位。一下子说到大家伙的心眼里,大家一拍大腿,事不宜迟,说干就干,就现在。都想这么干,就缺个领头的,这愣头青给说出来了,行,就这么干。你不是提的主张吗,你去干。
这王祥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愣,他领着部队就奔完颜亮的中军大帐杀过去了,冲着中军御帐,乱箭齐发。完颜亮正睡觉呢,一看外面这箭正射进来,赶紧披衣而起。他说宋军劫营是怎么着,捡起地上的箭一看,是金国的箭矢。完颜亮明白大势已去,仰天长叹,没想到是自己人谋反。周围人说,陛下咱们赶紧躲一躲吧,着地躲儿。往哪儿躲?自个人反了,完颜雍当皇上了,往南,投奔宋朝?我这等于甲级战犯往南去,这事哪能干啊?闭目待死吧。他不白给,他拔出刀抵抗了几下。这个时候箭越射越近,一箭当胸。一箭正中完颜亮胸口,一箭当胸完颜亮倒下去了,完颜亮倒下之后,冲进来的叛将一见他倒下了,抬手就是一刀,一刀还没砍死,几个人蹲下用弓弦,就把这皇上给活活勒死了。
勒死了之后,金军马上就说皇上死了,向新天子报功,向世宗皇帝完颜雍报功,说完颜亮已经被杀死了,我们准备撤军。然后金军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始撤军,这个金军一撤,这场大战宣告结束了。后来是宋高宗跟金世宗开始讲和,开始谈判。这一讲和一谈判,形式就对宋朝有力了一点。有力在哪儿呢?就是说赔款减少了。原来是银绢各25万减到了银绢各20万,原来宋朝要对金称臣,现在只称侄就可以了。我是侄儿,你是我叔,当然后来又打仗又败了,金朝皇帝就变成宋朝皇帝的大爷了,这是后话。可是这个大战结束之后,宋高宗却萌生了退意,皇上不想干了,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这是为什么呢?


第三十讲 高宗禅位

宋金之间打打和和了几十年,完颜亮被诛杀之后,在对南宋十分有利的条件下,宋金再次达成了和议,而此时的高宗皇帝,却萌生了退意。宋高宗年轻时,在兵乱之中受惊吓,失去了生育能力,没有自己的孩子。而赵氏皇族所有子孙,又都被金军掳走,那么宋高宗将会选择谁,来继承皇位?而高宗皇帝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北宋的靖康之变,宋朝的皇室几乎被一网打尽,所以那时候皇室成员没有能逃得了的,一网打尽,恨不得自己生在百姓家,一个个捶胸顿足,何苦生在帝王家。但是没有办法,等临安宋朝安定下来的时候这个时候皇亲国戚又成了香饽饽,又值钱了。宋徽宗在北宋的各个皇帝里面龙种是最多的,他有31个儿子,34个女儿,一共是65个子女,这31个儿子和34个女儿除了没长大成人夭折的,剩下的几乎被一网打尽,除了赵构在外。其中这些儿女都跟着他被掠往塞北,好多就死在大漠,或者死在北国的苦寒之地。到了建炎四年,南宋朝廷刚刚安顿下来的时候,突然宫门外来了一个衣衫破烂的女子闯宫,她说我是徽宗皇帝的第20女柔福帝姬,现在我从北方逃回来了,我要见我哥哥。这个帝姬就是公主,因为宋徽宗他好玩儿古,他仿照周朝的这种礼制,把公主全改成叫帝姬。于是地方官员,包括临安的官员不敢怠慢,这是公主回来了,皇上一到了定都下来就非常思念骨肉,就曾经下过诏书,如果民间发现了有我的兄弟姐妹失散在民间的,一定要送来,我的兄弟姐妹自不待说,送来的人也有厚赏,这样一来大家就把她送进皇宫了。赵构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妹妹,但是基本上没怎么见过面,你想皇家礼数甚严,赵构是第9子,这个柔福是第20公主,俩人也不是一个妈生的,如果这个柔福公主是真的,她是乔贵妃所生,而赵构的母亲是韦贤妃,两人也不是一个妈生的,也没怎么见过面,所以赵构也不知道自己的妹妹到底长什么样,既然你说你是柔福帝姬,他就让老的宫人,就是当年在汴京皇宫待过的老宫人去见,老宫人也有这个问题,有可能这个老宫人他不是伺候过公主的宫人,可能公主当时被掳的时候年龄尚小,那么几年了女大十八变,她样也变了,老宫人就只能问她什么呢?比如你住在哪个宫殿啊,宫殿的门朝哪边开,你每天吃什么啊,谁伺候你,你应该穿什么衣服啊,就问了这些问题,结果这个女子对答如流,所以宫人回去跟皇上讲这绝对是真的,真的是柔福帝姬回来了。但是有的宫女太监就在怀疑,说公主应该是缠足的,可这个女的是天足,她没缠过脚,就是说脚很大,缠过没缠过的脚很大,这个好象不对,大家知道咱们中国女子缠足,是被人为是摧残女性身心的一个很重要的罪证,女子缠足从什么时候开始?传说是从五代开始,就是那个风流天子李煜,他的爱妃为了博他高兴缠足,然后在金莲花上跳舞,体现出那种一步一个莲花,跟释迦牟尼佛降生的时候步步莲花那种感觉,在上面跳舞,从那儿以后相沿成俗,唐朝的女子是不缠足的,所以唐朝的社会风气是很开放的,开阔宏博多彩,唐朝的文人也一点不文弱,到了宋朝柔弱之风是越来越严重,所以宋朝的女子就缠足,按说公主不应该不缠足啊,公主就说你看我在北国受苦,我在北国我有缠足的条件吗?是不具备的,而且我干粗活,我缠足我怎么走道啊,他让我挑水,我缠足怎么走啊?而且我从那么老远大沙漠,万里黄沙我跋涉回来,我脚大了很正常,大家一琢磨是这么个理儿,脚大了很正常。所以高宗皇帝就认下了这个妹妹,兄妹相见是抱头痛哭了一场然后这个人就被封为长公主,皇上的女儿是公主,姐妹就是长公主,赐给府邸,赐给钱财,招了驸马,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当年靖康之变时赵氏皇族的全部子孙都被金军掳走押往北方,如今柔福公主得以逃回,高宗皇帝更加思念远在金国受苦的母亲,那么高宗皇帝都采取了哪儿办法营救自己的母亲?而金国人会不会放回高宗的母亲韦太后呢?
高宗皇帝整天把恢复中原,迎回二圣放在口头上,但这只是说说而已,但是皇上想迎回自己的母亲却是真心的,所以这个皇上他曾经,我为了我的母亲,不惜屈己求和,我愿意向金下拜,我愿意向金称臣,我愿意奉金正朔,皇上有一个很好的遮羞布,我为了我的母亲。因为中国古代孝治天下,你如果不孝的人别的事都干不成的,所以我为了我的母亲,年事已高,我坐立不安,我求和是为了她。当岳飞取得郾城大捷之后,宋金的势力已经发生变化了,高宗皇帝的口气就越来越强硬,原来是求金,求求你把我妈放回来吧,现在不是这样了,他口气很强硬了,他跟金使说:联有天下,而不能供养双亲,真是奇耻大辱。如今徽宗皇帝已经死了,我也不提了,你赶紧把太后还给我,并且要在两国和好的誓书上写进这一条,我不耻议和,如果要不打咱就打,我就要用兵,你不把我妈还给我,我就用兵,我就跟你拼了,结果这个宋使衔命到了金国,跟金国谈议和的时候,宋使就跟金国说,太后在上国不过是一个无用的老人,因为当时宋对金称臣嘛,所以尊金为上国,太后在上国就是一个无用的老人,要在本国则关系重大,所以你赶紧把她送回来,以免两国动兵,而这个时候金也确实认识到了这一点,你整天扣着她干吗,为了这事破坏两国和好没意思。这个韦太后在原来做妃子的时候,她就跟乔贵妃最好,所以这一次高宗皇帝点名要她把她要回来,她走的时候,乔贵妃就设宴给她饯行,咱姐俩儿最好,给你饯行,你这一回去,你就是太后了,咱姐俩儿相好一场,你别忘了,我还跟这儿受辱呢,就端着酒杯敬韦太后酒,韦太后上来就要抓过来要喝,一抓没抓动,然后乔贵妃举着酒杯就直盯盯地盯着韦贤妃,让她抓酒杯抓不动,后来韦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