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堂讨论时,裴宽和杨慎矜也反对他列首功,但因为要平衡陇右军,最后还是列他为首功,高秀岩被封为河东节度副使,同样赐散官云麾将军,金银赏赐都一样。

这时,李隆基看了一眼李庆安,微微笑道:“神箭将军李庆安听封。”

李庆安上前一步,撩袍半跪道:“臣在!”

“安西中郎将李庆安率安西斥候营三千将士,拦截吐蕃八万援军,为石堡城夺取立下了不世之功,三千将士几近全军覆没,不降一人,死战到底,堪为我大唐军人之典范,朕不胜悲之,也不胜感叹,为勉壮志,特封李庆安为千牛卫将军,赐散官云麾将军,并封御史中丞,庭州都督兼北庭节度府长史、北庭节度副使,赏银五千两,绢三千匹。”

这个封赏一出,大殿里顿时窃窃私语,北庭节度使是李林甫兼任,这样一来,李庆安虽为副职,但实际上就掌了北庭节度使实权了,尤其他加封御史中丞,而且为庭州都督,便有力地说明了他实领北庭节度的大权。

昨天是杨钊封剑南节度使,今天是李庆安掌北庭,两天之内,大唐竟出现了两个年轻的封疆大吏,大殿里一片议论之声。

这时杨钊也愣住了,他被封为剑南节度使的得意一扫而空,他忽然有一种感觉,正是因为他升为剑南节度使,所以李庆安得掌北庭,圣上似乎在有意平衡他们二者的关系。

“臣李庆安谢陛下隆恩!”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庭论政

为不影响正常朝务。一般早朝只进行一个时辰左右,天亮后职官们便各自回归朝房,今天陇右封赏也不例外,一个时辰后便结束了。

李庆安和其他将领则要去兵部办理任职手续,他刚走出大殿便被李林甫叫住了,“七郎,等一下!”

李庆安连忙躬身施礼道:“属下参见相国!”

从陇右回来后,李庆安还没有见过李林甫,也并不是他没有时间,而是他不太想见这位口蜜腹剑的大唐宰相,他着实领教了李林甫的手段,为将自己安插进太子阵营,不惜让边将去江淮练兵,使他在扬州破了盐案后,被引入了太子党。

兜了如此大一个圈子,李林甫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让自己加入太子党,挑起太子和杨家之斗,他来坐收渔利,说白了,就是要狙击杨钊对他相位的威胁。

虽然他不想成为李林甫的棋子。但早朝封赏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摆脱不了李林甫的牵扯,他被封为庭州都督、北庭节度副使,而北庭节度使还是李林甫兼任,他简直怀疑自己就任北庭,还是李林甫的推荐,否则不会这么巧。

李林甫笑眯眯走上前道:“想不到咱们又成了同僚,有时间吗?我们聊一聊北庭的事务。”

李庆安无法拒绝,只得应允道:“相国有令,属下自当遵从。”

“那好,随我去中书省,你兵部之事,我另派人替你办妥。”

中书省就在含元殿旁,两人一路慢慢走了过去,“七郎,没有想到自己会封到北庭吧!”

“属下确实没有想到,属下身为安西军整整三年,要离开安西,还真有点舍不得。”

“念旧是人之常情嘛!不过在安西你能发挥的余地不大,最多也就是嗣业那个位置,而北庭就不一样的,你几乎是和高仙芝并驾齐驱,主管一府军政,七郎,你还不到三十岁,便获得如此高位,这只有大唐宗室才有的资格啊!”

李林甫口气温和。笑容和蔼,仿佛一个长者对晚辈的谆谆教诲,这也是他的一贯作风,对中下级官员都是和蔼可亲,他招牌似的笑容让无数官员倍感亲切、如沐春风,也使他广受拥戴。

但对李庆安却是另一番感受,他感觉李林甫已经改变了策略,不再把他视为相国党,而是用一种略为平等的姿态和他谈话,说实话,他更喜欢这种方式,只要双方有利,合作也未尝不可。

走了片刻,两人便来到了中书省殿前,这里已经等候了十几名地方官员,准备向李林甫汇报地方政务。

李林甫摆摆手笑道:“各位再稍等片刻,请到里面去喝茶休息。”

“多谢相国,我们稍等无妨。”

官员们纷纷拱手致谢,跟随一名中书省官员走进了大门,这时,李庆安忽然看见官员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竟然是独孤浩,独孤明珠的父亲,他连忙上前施礼,“独孤伯父几时进京的?”

“我去年腊月二十九就回来了,过了十五就回去,庆安,恭喜你了。”

独孤浩笑着给李庆安介绍旁边两位同僚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益州太守韦涣,这位是苏州太守崔平渡。”

两人都是世家高宦,韦涣脸方而身材高胖,崔平渡文质彬彬、皮肤白皙,两人上前拱手施礼道:“李将军威名我们早有耳闻,幸会!幸会!”

“庆安毫末之功,不足挂齿,让两位使君见笑了。”

众人寒暄几句,都进去了,独孤浩又低声对李庆安道:“这几天来家里吃顿饭吧!昨晚老爷子还说起你呢。”

“好!我一定到。”

独孤浩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也进去了,旁边李林甫一直笑而不语,待众人走了,他才笑眯眯道:“七郎人缘不错啊!”

“独孤使君是我在扬州认识,相国知道的。”

“哈哈!不错!我是很清楚,走吧,我们进去谈。”

两人走进中书省大门,一直来到李林甫的朝房前,门口站着一人,约三十岁左右,留着短须,目光明亮。从袍服上看,他是一名中低级的官员。

此人见李林甫走来,立刻躬身施礼道:“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岑参应命前来,参见相国。”

‘岑参?’李庆安愣了一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边塞诗人岑参吗?

李林甫点点头,对李庆安笑道:“岑参军的诗写得极好,朝廷已经正式任命他为北庭节度府判官,即将出塞赴任,今天我让你们先认识一下。”

他又对岑参道:“这位就是李庆安,将来主管北庭事务。”

岑参打量一眼久负盛名的李庆安,见他一表人才,不禁心生好感,连忙上前见礼,“卑职岑参,参见李使君。”

“岑兄不必客气,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两人寒暄几句,李林甫便对岑参道:“李将军在兵部还有些手续未办,现在他没有时间,你就去代他把手续办妥吧!”

“卑职遵命,这就去。”

岑参又看了李庆安一眼,两人目光对视,李庆安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岑参向他一拱手,快步去了。

“七郎,进屋谈吧!”

李庆安这才跟着李林甫进了朝房,房内收拾得非常简洁素雅,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书案上码放着厚厚三叠奏折,每一叠奏折都有三尺高,在桌案旁边还堆放着两百多本奏折,这些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书奏折,经过六部初审后,最后都要集中在李林甫这里,大唐君相分权。除了比较重要的事情和一些重要人事变动要禀报李隆基外,其余的琐碎事务到了李林甫这里就结束了,因此李林甫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公务,十分忙碌。

“七郎,坐吧!”

李林甫让李庆安坐下,又命书童给他倒了热茶,李林甫也坐下来苦笑道:“明天开始要放假三天,可我这里却堆了大量的事情需要解决,我不得休息啊!”

李庆安喝了一口茶,笑问道:“相国为何不把奏折带回府去处理?”

李林甫脸一沉道:“绝对不行!公事怎么能带回府,那不是变成公事私处了吗?”

或许觉得自己口气硬了,他又缓和一下语气道:“七郎,你还没有体会,为高位者,比一般官员更须要谨慎小心,尤其我这相国,若不依规矩法度做事,那人人都可以效仿,把事情带回家去,然后相关利益者夜里上门,大唐的朝堂岂不是变得乌烟瘴气?”

李庆安连忙起身道:“相国教诲,卑职铭记在心。”

“坐下吧!”

李林甫摆摆手又道:“你是要记住,因为从现在开始,你不仅是一个将军,而且还是为政一方的父母官,北庭三州的数十万军民都要仰仗你生活,我虽为北庭节度使,但实际上并不过问北庭事务,所有军政事务都由你来处理,七郎,你责任重大啊!”

李庆安默默点了点头,他出任北庭,不仅是掌北庭二万军队,而且他还是北庭节度府长史,也就是地方政务也归他管理,北庭大都护是荣王李琬遥领,节度使是李林甫兼任。这两人都是名义上的任职,北庭的军政大权实际上都是他一手统揽。

“请相国放心,我会竭尽全力而为。”

“光竭尽全力还不行,你首先要知道,朝廷为什么要派你去北庭。”

李林甫站起身,走到墙边刷地拉开了帘幕,墙上是一幅安西北庭地图,他拾起一根木棍,指着北庭周边道:“北庭原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睿宗景云二年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分治天山南北,北庭设置之初是为了防御突骑施和坚昆二部,如今突骑施衰败,坚昆被回纥征服,所以北庭的主要防御对象变成了金山以西的葛逻禄人和回纥人,维护我大唐对北庭的实际控制,以及维护大唐在夷播海以东的利益,这是北庭军的重任,另外,在北庭的汉人也远远多于安西,往来于安西和中原的商人也为数众多,保护北庭汉人的安全和丝绸的畅通也是你肩负的责任。”

“相国之言,属下记住了。”

“我刚才说的其实只是一种泛泛的责任,下面我要和你具体谈一谈朝廷对岭西地区的战略计划,如何抵御大食东扩。”

……

李林甫足足和李庆安谈了一个时辰,由于李林甫还要接见地方官员,李庆安便告辞了,兵部办理手续之事,李林甫已经安排人替他办妥了,在朝中无事,李庆安便骑马返回了住处。

今天李林甫和他的谈话丝毫没有涉及到太子和杨钊,都是在谈北庭,今天李林甫的一席话,让李庆安改变了对李林甫的一种偏颇看法,历史上对李林甫的评论大多是他精于权术、口蜜腹剑,给人的感觉,似乎李林甫整天便是在整人和争权中度过,实际上李林甫对政事的勤勉,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名相,他同样也殚精竭虑地思考着大唐对西域的控制。

此时,李庆安的脑海里还回荡着李林甫对北庭的战略部署。

‘为抵御大食东扩,朝廷决定在条件成熟时恢复碎叶军镇,从长远考虑,朝廷有意将北庭与安西合二为一,成立新安西节度,七郎,好好努力,你很有希望成为第一任新安西节度使。’

……

‘突骑施人已经衰败,内讧不止,朝廷便有意在恢复碎叶军镇之前,暂时扶持葛逻禄人取代突骑施人,以抵御大食东扩,但鉴于突骑施人的教训,对葛逻禄人不能一味放纵,须恩威并施,让其死心塌地为大唐效力。’

‘杨钊为剑南节度使,主管南诏事务,但我并不看好他,七郎,我希望你的北庭在控制葛逻禄人和突骑施人余部上能有所作为,要让圣上明白,最后选择你,才是明智之举。’

李庆安对着灰蒙蒙的天空呼出一口白气,此刻他就恨不得双肋插翅,飞到北庭去施展他的雄心壮志。

……

远远地,他已经看了高力士的府第,就在这时,迎面驰来几名骑马之人,为首者是一名宦官,他老远便喊道:“李将军,娘娘有旨,命你立刻去兴庆宫觐见。”

第一百四十九章 贵妃做媒

陇右之战临朝大赏的消息在中午时分便传遍了长安城。升官发财永远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嗣茶馆、街头巷尾,人们谈论得津津有味,很快,消息便传到了兴庆宫内。

沉香亭里,杨家四姐妹正聚在一起谈论上元赏灯之事,今天是正月十三,从明天开始,上元节的灯会就要盛大开幕了,一年一度,她们盼望已久。

杨花花浅浅抿了一口茉莉香茶,秀眉一挑道:“四妹,我说你也不要老呆在宫里看灯,宫里花灯数量少不说,更重要是太冷清了,上元夜不就是图个热闹吗?”

“我倒是想去,可我这身份能去吗?”杨玉环低低叹了口气。

老大秦国夫人杨玉佩身体不好,她斜依在软榻上笑道:“若四妹跑去看灯,那满城人都不会看灯了,都跑来看四妹,这就叫倾城倾国。然后好事者就写进书中,‘杨四娘夜观花灯,睹贵妃满城屋空。’

旁边的二姐杨玉珠也笑道:“其实不用说四妹了,就连我们也不能像普通庶民一样逛街观灯,哎!有身份也一种苦恼啊!”

杨花花不屑地哼了一声,“什么破身份,不过就是个国夫人吗?无权无势的,连县令都不如,我才不管,我就换一身普通衣服,挤在人群中看灯,玉环,去给你三郎说说,明天让我带你赏灯去。”

杨玉珠的脸顿时沉了下来,不高兴道:“国夫人怎么不是身份了,你以为满大街的女人都可以当国夫人吗?你想和从前一样,布衣荆裙跑去看灯也好,勾搭少年郎也好,随你去,但不要拿四妹说事,也不要羞辱国夫人这个称号。”

杨花花柳眉倒竖,一挽袖子道:“二姐,你什么意思?我什么时候跑去勾搭少年郎了,你要把话说清楚!”

“哼!有没有自己心里清楚,你一个寡妇不怕门前是非,我们还要脸呢!”

“你放屁!”

杨花花火冒三丈,她随手操起一只花瓶便向杨玉珠砸去。准头偏了一点,砸在榻边上,‘砰!’花瓶摔得粉碎,杨玉珠吓向旁边一闪,头正撞在木榻杆上,精心梳理的秀发顿时散开了,发上珠翠掉了一地。

旁边的几名心腹侍女连忙跑上来隔开她们,杨玉环急得一跺脚,“二姐、三姐,都是自己姐妹,看看闹成什么样了。”

“她当我是妹妹吗?”

杨花花狠狠瞪了杨玉珠一眼,便怒气冲冲地走了,杨玉珠气得浑身哆嗦,脸色惨白,恨恨地盯了杨花花背影一眼,到里屋去重新梳妆了。

大姐杨玉佩轻轻摇了摇头道:“真是冤孽啊!”

“大姐,她们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杨玉环也发现了两个姐姐之间有一点不对劲,似乎就已经积下了怨火。

“还不就是为了凝碧那丫头之事。”

杨玉佩叹了口气,这才慢慢说出了杨花花和杨玉珠之间的矛盾。

“玉珠一心想把凝碧嫁进皇室,但四妹又不肯,这时花花说她可以帮忙。玉珠喜出望外,就等着三妹的消息,不料三妹答应帮忙不假,但还要另收五千贯钱的介绍费,玉珠就怒了,找三妹论理,你猜三妹怎么说?”

杨玉环眉头一蹙,亲姐妹之间怎么还要收钱,“她怎么说?”

“花花说,要是别人,她至少要一万贯,正因为是亲姐妹,她才便宜一半。”

“三姐怎么能这样说!”

杨玉环也有点不高兴了,不过她也确实不希望姨侄女嫁入皇室,这时,杨玉珠简单收拾一下出来了,道:“四妹,我还要去趟大哥府上,就先告辞了。”

“对了,我也要去!”杨玉佩挣扎着要站起来。

杨玉环连忙道:“大姐、二姐,你们等一下,我还有事呢!”

“四妹,还有什么事?”

“就是为凝碧之事,我给她找了个好夫郎。”

听说是给女儿做媒,杨玉珠又一屁股坐了下来,大姐杨玉佩本来就是个不喜动弹的人,见二妹不走,她又顺势躺了下来。

“四妹,你说吧!是哪个王爷家的儿郎?”

杨玉珠一心只想着女儿嫁入宗室。非李家的男子,她一个也看不上眼。

“二姐,你别老想着宗室,我说句实话,宗室子弟大多纨绔,世家名门还不愿意和宗室联姻呢!我们杨家要想长远发展,应该更多考虑那种前途远大的年轻人,大姐,你说我得对不对?”

杨玉佩摇摇头笑道:“我不知道,我女儿已经出嫁了,我不考虑这种事情。”

杨玉珠心中失望到了极点,四妹还是不肯松口,难道自己女儿就没有嫁入宗室的福气吗?

她勉强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