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将军,是董延光的奏折到了吗?”御书房里忽然传来了李隆基的声音。

“正是,刚刚到。”

高力士连忙走进房内,见两名小宦官已经把李隆基扶坐起来了,另一名宦官递过一帕熏过龙涎香的湿巾,李隆基擦了一把脸,头脑立刻清醒了,他把帕子放下便道:“把奏折给我!”

高力士心中叹息,恭恭敬敬地把奏折递给了李隆基,“陛下,请御览。”

李隆基有些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奏折,不料,只看了几行,他便勃然大怒,重重将奏折向地上一摔,怒道:“这个王忠嗣什么意思?他不干,难道朕让别人干,也不行吗?”

“陛下息怒!息怒!”

高力士连忙捡起奏折,轻轻拍了拍,放回桌案低声道:“陛下,王忠嗣的意思是石堡城险恶,攻克它必将损兵过半,这是他体恤士兵,为将者的正常想法。”

‘为将者的正常想法?’李隆基冷笑了一声,“那为臣者的正常想法是什么呢?朕已经三次下旨让他拿下石堡城,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可他不干,那朕也容忍了,让董延光去打石堡城,可他却不发援兵,让董延光惨败于石堡城下,朕就不知道,这陇右、河西军究竟是朕的,还是他王忠嗣的?”

高力士知道事情严重了,如果自己再不劝,王忠嗣就将性命难保,他便极力替王忠嗣打圆场道:“陛下,王忠嗣忠心耿耿,他不会不了解陛下的心思,老奴以为,他一定另有苦衷,不如召他进京问一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能只听董延光一面之词。”

李隆基仰望着天花板,半晌沉默不语,忽然,他问道:“太子昨晚为什么不去参加三夫人的寿宴,朕记得他是有请柬的。”

在谈到王忠嗣的时候忽然扯出了太子,或许别人会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但高力士太了解李隆基,他心中一阵惶恐,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终于发生了。

“陛下,听说昨天太子生病了,卧床不起。”

“哼!他总是生病,他这样的身体怎么能接朕的担子,哪有精力治理大唐江山,也罢!大将军,你替朕去看看他,他有什么需求,可尽量满足他,即使稍有越制也无妨。”

“老奴遵旨!”

这时,门外传来一名宦官的禀报声,“陛下,中郎将李庆安已经带到,在宫外候见。”

第七十八章 太子李亨

“臣李庆安参见陛下!”李庆安向李隆基行了一军礼。

石堡城之事李隆基已经放置一边了,他微微一笑道:“李将军,可去了朕的酒窖?”

“臣准备下午就去,正好陛下召见。”

“哈哈!”李隆基仰天大笑,笑罢,他摆了摆手道:“李将军,你今年多大了?成婚了吗?”

“回禀陛下,臣二十五岁,尚未婚配。”

“二十五岁,不错!朕二十五岁的时候,已经登基为帝,治理天下了,李将军,你也可以有一番作为啊!”

说到这,李隆基略略探身问道:“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将来?”

“臣愿为陛下戍边,保卫大唐的安西。”

李隆基淡淡一笑,又道:“李将军,你知道朕今天为何召见你吗?”

李庆安摇摇头,“臣不知。”

“是这样,朕的贵妃酷爱掷壶,却苦无良师指导,昨夜她见李将军技艺高超,便恳求朕向李将军求师,不知李将军可愿屈身?”

李庆安愣住了,教杨贵妃投箭!

“怎么?李将军有难处吗?”李隆基笑着问道。

这时,旁边的高力士连忙向李庆安使了个眼色,要他答应下来,李庆安心念收拢,连忙应道:“陛下,臣没有半点问题。”

“那好,每十天一次,不过明天贵妃要搬到兴庆宫了,可能一时也没有时间,这样吧!第一次练习就定新年的正月初三。”

“臣遵旨!”

李隆基笑了笑又道:“教贵妃掷壶是朕的私事,另外还有一件公事想交给你做。”

“请陛下吩咐。”

李隆基取过一本奏折道:“相国给朕上了一本折子,说最近大量人口涌入京城,京城治安压力倍增,仅靠金吾卫和两级衙役已经是无法维持,眼看快到新年,所以朕就和相国商量,抽调左右万骑精锐,临时成立两支九门巡察营,参与维护京中治安,其中万年县的一支,相国便向朕推荐了你,说你曾是安西军斥候营校尉,经验丰富,朕就想问问你,可愿接受朕的任命?”

“臣愿为陛下分忧!”

“好!朕就任命你为九门巡察使,归李相国直辖,负责维护新年期间的京中治安。”

……

李庆安退下去了,李隆基望着他的背影消失,便笑着问高力士道:“大将军,你觉得此人如何?”

“陛下,此人智勇双全,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

李隆基点了点头道:“大将军说得不错,一叶可知秋,昨晚他与史思明一战,令我起了爱才之心,这次任命他为九门巡察使,朕也想亲眼看一看他的能力。”

李隆基慢慢靠在象牙龙榻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高力士也没有打扰他,他知道有些话不能多说,点到为止,圣上对李庆安起了爱才之心,这就足够了。

半晌,李隆基又拾起董延光的奏折看了看,随手往桌案上一扔,轻轻叹息一声,道:“朕有些累了,想回宫了,大将军别忘了去看看太子。”

“老奴这就去。”

高力士快步走到门口,高声道:“陛下回宫,备驾!”

……

一般而言,太子都住在东宫,李亨的前任太子李瑛也是住在东宫,可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废太子后,便做出一个决定,从此太子不再住东宫,而是与他同住大明宫。

就这样,李亨便成了大唐第一个与皇帝同住一宫的太子,近十年来,一直生活在父皇的羽翼之下,在李隆基鹰一般目光的注视下,李亨在大明宫内煎熬了近十年。

自从月初的大朝后,李亨的身体便一直不好,一连病倒两次,前天他又一次病倒了,以至于昨晚杨花花的寿辰,他也没有去参加。

此时,他正躺在榻上,听长子李俶给他讲述昨晚发生的事情,李俶是皇长子,住在百孙院,他可以每隔三天来探望父王一次。

“父王,刚开始我对那李庆安还不服气,可看完他和史思明的比试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我真的是远不如他,连皇爷爷也盛赞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明。”

李俶最后也明白了李庆安的策略,他对李庆安的态度也由不满转为了佩服。

李亨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笑道:“能让你佩服的人,父王倒也很想见一见,既然你觉得他不错,那就可以和他多多交往,学习他的优点和长处。”

“孩儿听说他弓箭非常厉害,倒真的想向他求教,就不知他愿不愿意教我?”

“小王子不用担心,老奴去给李庆安说说,他一定会教你。”不知何时,高力士出现在了门口。

“原来是阿翁来了,俶儿,快扶父王起来。”

李亨挣扎着要坐起来,高力士连忙上前一步道:“殿下快请躺下,千万不要起来。”

李俶还是把父亲扶了起来,李亨喘了一口气道:“阿翁今天怎么来了?”

“圣上听说殿下身体不适,让老奴来看看殿下。”

李亨沉默了片刻,问道:“父皇身体可好?”

“圣上的身体还好,只是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从前,殿下,陛下希望殿下能保养好身体,将来才好治理天下啊!”

李亨苦笑了一声,说得好听,让自己保养好身体,可他什么时候又放过自己,父子关系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亲情可言。

“皇儿,你先去吧!父王想和阿翁说说话。”

“是!”

李俶慢慢地退了下去,李亨又将几个左右伺候的宦官一一屏退,这时,房间里再没有一个外人。

李亨忽然爬起身,向高力士跪下磕了一个头,“阿翁救我!”

“殿下,不可如此!不可如此!”

高力士大惊失色,急忙将李亨扶了起来,“殿下,你这样可折杀老奴了。”

李亨哽咽道:“阿翁护佑之情,亨铭记于心,可父皇疑心不去,屡兴大狱,亨不堪逼迫,病势一日重似一日,恐去日无多,亨死不足惜,可怜我儿尚年幼,恳请阿翁早晚看护,给他做个太平王爷。”

说完,李亨潸然泪下,低声饮泣起来。

高力士轻轻叹息一声,太子之苦他何尝不知,前太子瑛被废处死后,圣上已不再相信任何儿子,眼前这个太子不过是个过渡,圣上从来就无心将皇位传给他,眼看十年渐满,恐怕圣上又将生起换太子之心,若真是如此,自己这些年投在李亨身上的本钱岂不是要付之东流?这个结果也绝不是他想看到的。

想到此,高力士低声道:“殿下但凡听老奴之言,可保无恙。”

李亨要的就是这句话,他连忙拭去泪水,道:“愿听阿翁教诲!”

“首先是朝中若发生任何事情,太子皆要置身事外,不可过问,更不能上书相保,切记!”

李亨一怔,“阿翁此言何意?“

高力士轻轻叹了口气,向西面指了指,李亨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圣上果然是要把支持自己的人赶尽杀绝。

“我明白了,我会听从阿翁的劝告。“

高力士又微微一笑道:“太子也不必太悲观了,但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奴倒认为,此事之后,太子的境遇将大大改善。”

“我也希望如此,请阿翁再教诲!”

高力士笑了笑又道:“这是其一,其二圣上即将搬去兴庆宫,老奴建议太子也该收拾东西了。”

李亨点点头,他明白高力士的意思,不管自己想不想去兴庆宫,这个姿态是要做的。

“我知道,我即刻命人收拾。”

“还有第三点,老奴向殿下推荐一个人。”

“谁?”李亨一怔。

高力士神秘地笑道:“此人是个年轻人,殿下在大朝时也见过,当时他被封为千牛卫中郎将。”

“李庆安!”李亨脱口而出。

“不错,正是此人,此人智勇双全,连圣上对他都赞不绝口,有此人辅佐太子,老奴也放心了。”

“可是……”李亨有些犹豫,自己结交才俊,父皇那边会怎么看?

高力士仿佛知道他的心思,眯着眼笑道:“殿下,有些事情不可做多,也不可不做,关键是要掌握这个度,殿下明白吗?”

第七十九章 小崔请客(上)

离开大明宫,李庆安头脑还是有点晕晕乎乎,他来大唐已近两年,除了李白杜甫外,各种各样的名人也见得多了,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他一种期盼的感觉,杨贵妃,千古流传的绝代佳人,居然要拜自己为师,令人期待啊!

不过他又接到一个新的官职,九门巡察使,这不是一个正式官职,没有品衔、没有俸禄,仅仅只是临时担任,而这支所谓的九门巡察军也是临时组建,从禁中的万骑营调兵。

虽然他的九门巡察使是归相国直管,但兵力抽掉却是由兵部负责,李庆安又去了兵部,兵部侍郎李麟告诉他,兵部也是刚刚接到旨意,一时难以调集兵力,明天才能将一千人的队伍交给他。

手中无兵,自然也难以行权,李庆安只好将上任之事向后推延。

正好今天他还有一个应酬,礼部的员外郎崔平请他吃饭,他摸出身上的纸条,看了看地址,是在开化坊,紧靠朱雀大街。

李庆安翻身上马,便向开化坊快速驰去。

一刻钟后,李庆安策马进了坊门,他在坊内买了几色礼物,来到了崔府。

崔平父亲过世得早,从小他便跟随着叔父崔翘生活,天宝元年,他一举考中进士,正式踏入了官场,几年来,他已累官到了礼部主客司员外郎,前年娶了刑部侍郎裴铭的女儿为妻,去年得了一个儿子,尽管他已成家立业,但他依然和叔父崔翘住在一起,父亲留下的宅子被兄长崔函得去。

并非他不想自立门户,而是长安房价太贵,开元年间,长安一座占地近三亩的中宅,只须一百余贯钱便可买到,可到了这两年,长安的房价已经翻了五倍,同样的三亩中宅就需要五百多贯钱才能买到。

而崔平为官才六年,虽然有禄米,有永业田,有俸料,但三项加起来还是比较微薄,攒了几年的积蓄,去年娶妻就花掉近一半,今年又娶了一房小妾,家里就显得有些入不敷出了。

穷则思变,崔平左思右想,要想在长安买房子,甚至要想升官,就得到地方上去为官,虽然地方上的俸禄比长安还低一点,但地方上肥水多,做上几年官,便可以把买宅钱赚回来了,而且朝中有规矩,不仕州县、不得入省台,也就是没有地方为官的经历,是不能得到高升。

所以崔平便托叔父帮忙外放为官,可这外放为官也是很有讲究,崔平现在是礼部员外郎,属于正六品下阶,如果外放,一般是任中州司马或者下州长史,可无论司马或者长史都是辅助官,不是他想要的主官,可如果他能再升半级,他就有希望成为京兆、河南或者太原等核心地区的县令了,在这些地方为县令,不仅油水足,而且容易出政绩。

为了能达到目标,这几个月,崔平钻头觅缝地找关系,昨晚,在杨花花的府门前,他忽然发现高力士似乎对李庆安情有独钟,如果李庆安能帮自己在高力士面前说上一句话,那他的愿望可就能轻而易举地达成了。

一大早,为了迎接李庆安的到来,崔平便开始准备了,他特地请了一天病假,家里还有三十贯钱的积蓄,他取出了五贯,买酒买肉,杀鱼宰鸡,老婆小妾一起动员,打扫院子、粉刷墙壁,外人问起来,他就说准备过年了,又趁小妾去西市买菜之机,趁机多塞给她点钱,让小妾买几饼上等脂粉,圆了前晚在小妾床上的承诺。

“员外郎,外面有人找!”崔府的管家在院外大声喊道。

“来了!来了!”

崔平一阵风似地冲了出来,紧张地问道:“老管家,可是姓李的?”

“就是了,那出了名的李庆安。”

崔平兴奋之极,他来不及整理衣冠,像只鹅一样的向大门口奔去,管家却在后面追撵着喊道:“员外郎,不在门口,在客房呢!”

崔平一个急刹车,手臂乱甩,又掉头向客房跑去。

客房门前的院子里挤满了丫鬟下人,李庆安在教几个崔家的少年掷壶。

李庆安举一支箭道:“要练掷壶,首先是要找到手感,所以这支箭你们要带在身边,有空就摸一摸。”

几个少年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下人们也纷纷看自己的手,一名丫鬟暧昧地自言自语笑道:“箭要带在身边,有空就摸一摸。”她的手却悄悄向另一个年轻仆人的裤裆摸去。

“对了,手感找到了,然后练习掷壶就能事半功倍,就像这样!”

李庆安玩了个花活,背对铜壶,在两丈外向后投去,‘当!’一声,箭异常精准地射入了壶中,激起院子里一片掌声。

“李将军!”

崔平分开众人,对李庆安躬身道:“我已经准备好了,李将军请随我去吧!”

李庆安笑了笑,团团向众人一抱拳,“好了,各位,我还有事,就先教到这里。”

几名崔家少年恋恋不舍地跟着他走了一段路,李庆安笑着向他们挥挥手,“好好练习吧!以后天下是你们的。”

几个少年顿时眼中放出光芒,一股天下的豪气冲上脑门,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

……

“崔兄,崔右丞怎么不在府中?”

虽然李庆安是武职,但他毕竟是正四品衔,比崔平足足高了两级,崔平连忙毕恭毕敬道:“李将军不必客气,叫我员外郎便可,叔父今天当值,要晚上才能回来。”

“原来是这样,那今天可能见不到了。”

“李将军找我叔父有事吗?”

“没什么事,来崔府总要见见主人吧!”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崔平的小院前,一进院门,崔平便高声喊道:“娘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