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06章 万事有得必有失() 
日暮时,军士来报说吕布来了,姬溪没想到他这么心急,连一天都不愿意等,可人家既然来了,姬溪总不能不见,于是乎亲自出迎。

    与吕布同来的还有高顺,姬溪将二人请入账中,对吕布说:“小弟本还想这明日亲自将这三千小子给兄长送去,不成想倒是劳累兄长亲至,小弟惶恐。”

    许是觉得平白的得了姬溪的这支精兵有些不好意思,吕布对姬溪的态度略有些缓和,笑着对姬溪说:“你我兄弟,同心同德,贤弟为何这般见外?”

    姬溪说:“如此倒是小弟唐突了,兄长万勿见怪。”

    吕布接着说:“贤弟啊,你当知晓,夺人所爱之事实非愚兄愿意,实乃是圣命难违,父命亦难违啊。”

    姬溪笑说:“兄长刚还说小弟见外,兄长此话岂不是更加见外吗?小弟自始至终都说,天下之兵,皆天子之兵,皆义父之兵,小弟安敢有心用之为己。而且,这三千兵马能得兄长这般的绝世英雄为统帅,乃是他们的福分。”

    吕布才不相信这是姬溪的真心话呢,不过姬溪既然这么说了,他也乐得打蛇随棍上,便说:“贤弟能有如此心胸,愚兄甚为敬佩。既如此,愚兄便放心了。”

    姬溪颔首,吕布继续说:“那依贤弟之见,我二人的交接,是兵员换寨呢?还是主帅移营呢?”

    姬溪笑说:“不必大费周章,还是你我兄弟换下吧。”

    吕布便说:“如此甚好,高顺,自此后,你就是我弟姬溪的部下,当善加辅助之。”

    高顺领命,姬溪拜谢,继而将张统叫进来,同样对之勉励一番。

    再之后,又与吕布寒暄了几句,瞧瞧吕布的神色,已经略有些不耐,便适时的告辞,只带了二十个护卫同高顺一同离去,整个过程,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

    高顺领着姬溪在陷阵营里面转了一圈,姬溪忽然觉得,或许今日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吃亏。这陷阵营比之姬溪的三千军马虽然略有不如,但却绝对算的上是精兵。若是经过自己的调教,必然能再上一层楼。妙的是,吕布不可能收服张统等人,但自己却有机会收服高顺的陷阵营。若是达成这个目的,自己岂不是平白的赚了三千精兵。

    这么一想,被王允算计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态度也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跨度之大,令高顺很不适应。

    姬溪亲切的对高顺说:“甚好,甚好,此军虽是新败,然仍能进退有序,按部就班,只这军纪,便足以说明高校尉治兵有方。”

    高顺却对姬溪的热络熟视无睹,在他看来,自己引以为傲的陷阵营在败给姬溪后,以后必然不会再收到重视了,被指派给姬溪去护卫宫廷更是坚定了高顺的这个想法,于是乎,宛若斗败的公鸡,提不起什么兴致,对姬溪的夸赞也不感冒,甚至觉得姬溪在嘲讽他,于是百无聊赖的对姬溪说:“姬将军见笑了,败军而已,有何面目承手将军夸赞,只求将军不要嫌弃我等罢了。”

    高顺的心思,姬溪略知一二,便宽言道:“高校尉不必自扰,更不必妄自菲薄,某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别无他意。”

    见高顺仍是提不起兴致,姬溪便半开玩笑的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不可耻,可耻的是不能知耻而后勇,高校尉莫在故作女儿状了,徒惹人笑耳。”

    当兵的嘛,最怕的就是别人看不起他,高顺当然也不例外,是以闻言之后立刻怒目直视姬溪,而姬溪却不等他开口,紧接着说:“再说了,某别无所长,却对练兵之道颇有涉猎,高校尉若不嫌弃,你我当同心协力,互补互助,假以时日,陷阵营的威名必能名扬天下,高校尉以为然否。”

    经姬溪一提醒,高顺立刻反应过来,对呀,那三千兵马是姬溪训练出来的,且还听说其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那么,若是让其训练自己的陷阵营,有将士们之前的基础在,进步必然如有神助,一雪前耻,指日可待啊。

    这么一想来,高顺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恳切的请求姬溪说:“只望将军能够一视同仁,教导我等军阵之道。”

    姬溪笑说:“这是自然,明日我们便进宫履职,除必备的守卫外,余者必须随我训练,高校尉,你当知晓,姬某练兵,可是很苦的,就怕你手下的兄弟们受不下来。”

    高顺仰着脖子道:“姬将军放心,若有末将手下的兵有那个当了孬种,不必将军动手,某亲自砍下他的脑袋。”

    姬溪笑道:“如此甚好,那姬某就拭目以待了。今日天色已晚,高校尉辛苦些,将伤员们尽快医治,明日辰时,率兵前去西安门与某会和,你我一同前去见陛下,交接皇城防务。”

    高顺领命而去,走了两步却又折回,对姬溪说:“末将还是先安排将军的起居吧。”

    姬溪笑着摆了摆手说:“不必劳烦,我今夜回府去住便可。想必高校尉也有些事情不方便在姬某的眼皮子底下做罢,无妨,都是人之常情,姬某可以理解。今日,你想怎样就怎样,但到明日,姬某的令,就必须是尔等的命。”

    这话,前面是笑着说的,可说着说着,脸就本了起来,到最后,脸上凝重之及,身周寒气逼人。

    高顺更不适应了,暗想眼前的这人还真是难以捉摸,拍马屁时让人鄙视至极,相处时又让人如沐春风,此时寒气逼人的气势又能让自己这个百战沙场的勇将遍体生寒。

    那寒意透体而入,高顺竟鬼使神差的感到了一丝理所当然,于是乎,不受控制的附身拜曰:“诺。”

    姬溪拍了拍高顺的手臂,未在多言,带着身边仅有的二十个护卫离开了军营,径往城中自己的府邸,至于这一夜又是怎么度过的,不提也罢。

    且说第二日晨起,姬溪见到自己的护卫几乎个个带伤,却还顽强的护卫在姬溪的门前,姬溪既感动又欣慰,说:“这是最后一次了,他娘的,可一可二不可三,真当老子好欺负吗?以后但凡遇到这种事情,尽量抓活口,老子灭他们九族。”

第107章 初上朝堂显狰狞() 
吃过早饭,姬溪想让护卫们在家中休息一天,但众人打死都不同意,亦步亦趋的跟在姬溪的身后,防备着任何意图接近姬溪的人。一路无惊无险的到达西安门,发在高顺已经率领着三千兵马在城墙一侧列队站好,看样子已经等了许久。

    高顺确实有一套,一夜之间,昨日那战败后多少有些丧气的军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抖擞,而这,也正是姬溪所需要的。

    走到高顺的身边,姬溪笑说:“高校尉辛苦了。”

    高顺连说不敢,态度方得很端正。姬溪笑了笑,不再寒暄,领军直向城内出发。

    城门的守卫自然不敢有丁点的阻拦,但到了未央宫的南门后,却被一个名叫王倾的屯骑校尉拦住了。

    其横刀立马,喝道:“来者何人?”

    见他这副模样,姬溪拍了拍脑袋,又遇到一个蠢货,圣旨昨日就下了,你他娘的还问老子是谁,你这不是自己找难看吗、。

    姬溪实在是不想再和这种蠢材废话了,于是乎直接对高顺说:“拿下他,擅动者斩。”

    高顺诧异的看了姬溪一眼,随后也不知是想到了些什么,竟是咧嘴一笑,腰间钢刀瞬间出鞘,直接就架在了这王倾的脖子上,厉声喝道:“羽林中郎将奉命接掌宫廷防卫,尔等竟敢阻拦,想造反吗?”

    王倾怒急,随身的士兵见自家将军被人家拿刀架在了脖子上,立刻怒目而视,蠢蠢欲动,高顺见状喝道:“擅动者斩。”

    一声暴喝,身后三千人齐声一喝,昂然前跨半步,刀出鞘,做出了进攻的架势。

    这王倾,说白了不过是一个自许忠义的书生,连战场都没上过,如何敌得过这三千老兵的气势,是以被众人这么一喝,竟是瞬间胆寒,身子啷当着跌退一步,摔落在地。

    姬溪厌恶的瞧了他一眼,随后便不理不睬,径自从他身前走过。

    三千多人径过承明殿、高门殿、白虎殿、玉堂殿,到达前殿广场,姬溪手一挥,三千人鱼贯而跪,姬溪前走几丈,在阶前跪下,高声报名:“臣,云林中郎将姬溪,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片刻,石阶的尽头传来回话:“宣,羽林中郎将姬溪觐见。”

    姬溪起身,挽起官袍,快步拾阶而上,不多时,已近殿前,三步一跪,直至跪到殿中,整个过程,中规中矩,没有丝毫的逾越。

    带天子免跪,姬溪方才起身,环眼四顾,堂上百官皆在,而董卓和吕布却不在。

    姬溪起身之后,便垂手站到了一边,朝堂议事是有顺序的,现在还没轮到说他的事情呢。

    天子年不过十岁,无法担当大任乃是事实,于是乎,平日里如果董卓不上朝,那便是太尉,司空,司徒联合议事,当然,议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大事虽然也议,但不论议出了什么结果,都没用,还是得董卓做主。

    比如现在他们所议的,乃是长安的物价以及经济问题,百官们各抒己见,在姬溪听来,很多还是很有作用的,但说来说去,还是绕不过物资匮乏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堂上百官却没有一个能解决的了的。

    姬溪了然,他们当然解决不了,因为他们手上没兵权,没有兵就不能进行掠夺,没有兵还得被别人掠夺,此消彼长之下,能有物资才怪了。

    而姬溪也知道,要说关中没有物资也是不准确的,比如说自己的蓝田县,现在基本上已经步入了正轨,甚至还能拿出点钱粮来补关中的漏洞,可姬溪不会这么干,因为就算他这么干了,对整个关中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说白了,姬溪救不了关中。

    能救关中的人不是姬溪,不是天子,更不是百官,而是董卓。

    众人皆知,董卓在郿邬里面存了数以百万石的粮草,只要他肯拿出来一半,关中之危顷刻可解。可问题是,董卓会愿意拿出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再瞧瞧百官,可有一个敢去笑董卓要钱粮的吗?答案还是没有。

    而且这些人的还在心里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是:大丈夫岂能为五斗米折腰。

    对此,姬溪非常的鄙视,你们自诩大丈夫,却对董卓的淫威敢怒不敢言,美其名曰仿韩信忍胯下之辱,实则不过是苟延残喘,珍惜自己的小命罢了。

    姬溪越来越觉得,这个时代的文人太矛盾了,他们受着儒家思想的熏陶,自以为是的行着君子的规矩,但是,他们没办法将儒家的神髓与自身的欲望或者说劣根性融合在一起,说白了,他们宛若行尸走肉般的遵循这圣人之道,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内心,或者因为厌恶内心的丑陋而堂而皇之的用圣人之道将自己包装起来。

    存在这这样的矛盾,又怎么可能解决了关中的经济问题呢,于是乎,此事最后被大而化小,小而化无,议了跟没议一样。

    这件事情完了,百官又议了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最后才宣姬溪出列,商讨交接宫廷护卫的事情。

    姬溪觉得之所以把自己排在最后,绝对是王允和这宣自己出列的太尉赵谦故意的,无非是想给自己点难看,从而在自己的身上找点平衡罢了。

    对此,姬溪根本就懒得和他们计较,听到赵谦让自己说说对换防有什么想法的时候,姬溪一句废话都没有,张口就说:“义父的意思是,将未央宫,长乐宫,桂宫,北宫及明光宫的守卫全部换掉,由下官率兵全盘接管。”

    闻言,赵谦顿时怒目而视,本能的想要呵斥,却不知道从何骂起,最好只是硬生生的挤出一句话,说:”姬将军年龄不大,本事却不小,口气更是大得很,五宫之地何其宽阔,只凭你三千兵马,就能守卫的住。”

    姬溪冷淡的说:“下官必殚精竭力,若有差池,唯死而已。却不劳赵太尉费心。”

    赵谦冷哼一声,说:“你既然夸下海口,本官倒落得轻松。自明日起,逐步换防。”

    闻言,姬溪暗笑,心说你们这帮人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都到这个当口了,你们还想着拖延时间,便是真的让你们拖个十天半个月的,又能有什么用,纯粹是给大家找不痛快罢了。

    姬溪本就对这帮穷酸腐儒没有半点的好感,再加上他们看似光鲜,实则手上没兵没将。在这乱世中,手上没兵没将从某一方面说就是没权没势,姬溪忌讳董卓现有的权势,所以对他摇尾乞怜,可对这些人,姬溪实在是觉得没那个必要,不当面对其冷嘲热讽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对他们阿谀奉承,门都没有。

    于是乎,姬溪强硬的说:“五宫之地,乃国之重地,逐步换防的话耗时良久,万一被贼人寻到漏洞,借之对陛下不利,我等皆成千古罪人也。故,下官以为,此事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诸公以为然否?”

第108章 做个奸臣又如何() 
赵谦寒着脸问:“怎么个早法?又是怎么个快法?你能有多早,有多快?”

    姬溪成竹在胸的说:“早便在今日,快便在自此刻起,半个时辰之内。”

    闻言,堂上诸公尽皆哗然,赵谦嘲讽道:“你一小辈,能有多大的本事,安敢如此的大言不惭?”

    姬溪却不理他,径自向天子请旨:“请陛下许臣便宜行事,半个时辰内,若不能应诺,臣以死谢罪。”

    献帝有些惧怕的看了姬溪一眼,那一眼,让姬溪的心很是复杂,继而又望了望王允与赵谦,显然在征询他们的意见。

    王允这条老狐狸适时的站了出来,说:“姬将军既然当堂立下军令状,必然是很有信心,臣觉得可以让他一试。”

    赵谦有些诧异的看了王允一眼,继而似乎明白了什么,便也向天子表示同意。

    姬溪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无非是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到时候好借机做文章,以自己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为名让董卓换掉自己,最不济也得对自己进行处罚,从而扬眉吐气。

    可姬溪既然敢这么说,自然不会没有把握,是以待天子下令之后,姬溪第一时间出了大殿,向石阶之下交换:“高顺上前听命。”

    高顺跨步跑上前来,姬溪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直接下令:“令你将全军分为五队,口喝天子之命,言五宫之内所有带甲者两炷香内必须离开宫城。两炷香后,但见甲胄,杀无赦。传令之后,你自领五百甲士与我守卫此殿。”

    闻言,高顺吓的一个激灵,愕然的看着姬溪,但在姬溪严厉的眼神示意下不敢发问,是以高声应诺,快跑着下了石阶传令。

    而高顺不敢问,殿内的百官却敢问,只听得在姬溪下了令后,殿内瞬间哗然,赵谦的怒喝声随之传出:“胡闹,宫闱重地,安敢行杀戮之事,姬溪,你要造反吗?”

    姬溪不理他,双眼只是注视着石阶尽头的三千兵马在高顺的呼喝声中快速整队并开拔,而后带着五百兵马疯狂的冲上来,在姬溪的身前列队。

    姬溪这才转过身,直面殿内喝骂不已的百官,高声道:“陛下许我可以便宜行事,安有造反之说。诸公骂我,溪洗耳恭听,然,半个时辰内,谁敢迈出此殿半步,溪必杀之。”

    话毕,高顺适时的拔刀出鞘,高叫一声“嚯”,身后五百兵具皆如此,声震斗牛,惊的满堂诸公面无血色。

    然赵谦却不怕,听了姬溪的话后,面无惧色的迎面便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