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于,药喂完了,女人一边骂着姬溪该死,混蛋,一边从怀中拿出手帕细心的给姬溪擦了擦嘴角,这反差,弄得姬溪很不适应。

    喝了碗药,姬溪的喉咙稍微好受了些,终于能开口说话了,他真诚的对姐弟两人说:“谢谢。”

    少年郎张嘴傻笑,女人却立马回道:“我们救了你的命,说声谢谢就完啦?”

    这话听的耳熟,姬溪真的想答:“要不,我以身相许。”可又怕这个时代的人接受不了,万一恼羞成怒打他一下,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只怕真的就一命呜呼了,所以,话到嘴边却被姬溪硬生生的咽了回去,只是说:“容我后报。”

    女人冷哼了一声,用讥讽的语气说道:“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那个老家伙也是这么说的,可结果呢,留下你这个半死不活的累赘自己跑了,姑奶奶我找谁说理去。”

    姬溪苦笑:“那你说,怎么办?”

    女人应该是早就想好了,闻言立刻道:“你身上还有点钱,就算是你的医药费了,怎么样,没意见吧?”

    姬溪想起来了,当时在永安宫换装的时候,那个武士的衣襟内确实有一小把五铢钱,不成想经过那一夜的苦战,衣服已经支离破碎了,那点钱倒是保存了下来。

    对那点钱,姬溪当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湛卢剑,于是,姬溪试探性的问道:“除了五铢钱,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女人还没有说话,少年郎就抢先说道:“还有一把剑,黑乎乎的,你要吗,我去给你拿来。”

    女人立刻炸了,怒道:“不许拿,那把剑也算是医药费。”

    听说湛卢剑还在,姬溪立马心安了,放在女人那里也无所谓,反正自己现在也用不了,而等自己能用的时候,还怕拿不回来吗?

    于是,姬溪说:“可以,可以。些许薄物,不足挂齿。”

    女人点了点头:“嗯,这个态度还可以。”

第6章 月出皎兮梦千年() 
敲定了钱财的事情,女人似乎大大的松了口气,接着就不再理会姬溪,转头对少年郎说道:“虎娃,有了这家伙的那一百多钱,终于凑够了一贯钱,也该给你娶媳妇了。”

    闻言,姬溪立马来这精神,竟觉得身体上的疼痛都减轻了不少,于是赶紧竖起了耳朵,听起了八卦。

    虎娃似乎很害羞,说:“阿姐,我才十八岁,不着急的。”

    姐姐道:“怎么不着急,十八岁了还不着急,你想等到二十八了再着急吗?”

    偷听的姬溪心中感叹:“就算真到了二十八,似乎也不用着急吧,老子都三十多了,不也没结婚吗。”

    不过,姬溪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婚嫁都早,男子大概二十成婚,女子更早,约十六七便嫁做人妇,而帝王家更早,自己附身的刘辩今年也是不满十六岁,不是也娶了唐姬了吗,而且连孩子都有了。

    这般想着,又听虎娃说:“姐姐都二十有二了,不是也没嫁人吗?”

    闻言,姬溪暗叫糟糕,果不其然,女人听了这话之后立刻怒了,顺手拿过身边的鸡毛掸子就抽在了虎娃的身上,一边抽一边大骂虎娃是个没良心的东西。

    虎娃也不躲闪,硬挺挺的承受着女人的抽打,嘴上连声道歉。

    女人打累了,气鼓鼓的问:“说,你娶还是不娶?”

    只听虎娃立刻回答道:“听阿姐的,阿姐说什么,弟弟照做就是。”

    女人欢喜的道:“嗯,好,好,这才是我的好弟弟嘛。”接着,对虎娃说:“村东头的田二妞年纪到了,长的还水灵,你觉得怎么样?”

    虎娃似乎认命了,耸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回答:“听姐姐的。”

    接下来,四面漏风的小屋内便响起了女人喋喋不休的嘀咕声,仔细一听,原来已经在规划虎娃结婚的相关事宜了。

    经过大汉四百年的发展变迁,儒家思想早已经深入人心,而从儒家礼仪衍生出来的婚嫁风俗更是连乡间小民都知之甚详,这个风俗步骤被称之为“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最后的迎亲。

    女人一步步的规划着,光是纳采这一项就嘟囔了好长时间,可是,才进行到了第二步,女人的的嘀咕声就戛然而止了,只听她惊呼道:“哎呀,不好。”

    虎娃问:“怎么了?”

    女人说:“你连个姓名都没有,怎么问名,说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啊。”

    虎娃摸了摸脑袋,说:“怎么没个姓名,不是都叫我虎娃吗?”

    女人重重的拍了一下虎娃的脑袋,怒道:“你小时候叫虎娃,长大了还能叫虎娃吗?”

    虎娃不解,女人却没有理他,只是嘀咕道:“那个老家伙应该是识字的,可已经跑了,哎呀,我真笨,当时怎么就没想起来让那老家伙给虎娃起个名字呢。没办法了,明天得去找一下村长,求他给虎娃起的名字,哎,还得花钱。”

    姬溪无语望天,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原来这姐弟两个都是无名无姓的孤儿,知道了这一点后,姬溪立刻对这女人肃然起敬,女人不过比虎娃年长四五岁,却能独自一人把虎娃拉扯这么大,不容易啊,于是,姬溪开口说道:“不嫌弃的话,我可以给你们起个名字。”

    姐弟二人一愣,女人狐疑的问:“你识字?”

    姬溪哑然失笑,还识字?也不看看他是什么人,就算抛去前世的学识不论,光是传承自刘辩的学识,就足以堪称当世才子。

    于是,姬溪文绉绉的道:“小生不才,读过几篇诗书。”

    女人明显的不相信,对姬溪说:“那你念首诗来听听。”

    姬溪决定让这女人知道一下自己的厉害,于是,开口便诵出了诗经中的一篇《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篇《月出》,讲述乃是过于思念一个美丽的姑娘从而煎熬焦躁,充斥着求爱之意,可是,姬溪等了半响,未见任何异动,忽然明白过来,这姐弟二人根本就听不懂。

    可这世上,本就有不明觉厉这种情绪,是以姬溪诵完这篇《月出》,女人便不懂装懂的道:“嗯,还行,看来你真识字。那你便给虎娃起个名字吧,好好起,起得不好,当心老娘把你扔出去。”

    姬溪苦笑,道:“你们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吗?”

    女人干脆的摇头:“不知道,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死了,那时候还不记得什么事情,哪里知道自己的姓氏?”

    姬溪道:“既然如此,便和我同姓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姬溪的心里是忐忑的,在这个时代,姬溪没有任何的亲人,遇到这无父无母的姐弟俩,姬溪觉得是天意,是老天爷怜悯他太过悲苦,特地送来的两个亲人,所以,姬溪生怕这女人不答应。

    所幸,姬溪听到了女人肯定的回答:“无所谓。”

    姬溪觉得这三个字,是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听到的最悦耳的三个字,心中竟不知不觉间升起了一丝感动。

    所以,对虎娃的名字,姬溪十分在意,绞尽脑汁之后,终于想出了个名字,于是,在姐弟俩期盼的目光下,姬溪开口:“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以渊字为名,我姓姬,便叫姬渊,如何?”

    姐弟俩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但却能听出这两个字的朗朗上口以及高深莫测,于是,女人立马欣喜的点头答应,更是道:“虎娃已经成年了,光有名字还不行,还应该有个字。”

    姬溪早有预料,脱口答道:“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字云虎可好?”

    女人念叨着:“姬渊,字云虎,好,好,光听着就有学问,就这么定了,虎娃,你觉得呢?”

    姬渊憨厚的笑着,喜形于色,道:“好啊,好,不过,哥哥能不能为阿姐也取个名字啊。”

    女人道:“我不用,你有了名号就行,我一个女人家,要什么名字?”

    姬渊却不从,坚持让姬溪给女人也取个名字,姬溪也听的出来,女人嘴上说不要,其实心里还是蛮想的,于是道:“我刚才诵的那首诗,名为《月出》,你们觉得,姬月,这个名字怎么样?”

    姐弟俩一愣,喃喃的念了几遍,姬渊拍掌大叫:“好,好。”

    而姬月呢,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感觉的出来,心里也是挺高兴的,于是乎,一个姓姬的小家庭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了这个世间,长姐姬月,长兄姬溪,次弟姬渊。

    姬溪的身体年龄必姬渊还要小两岁,可无奈何姬溪的心理年龄已经三十多了,让他去做小弟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当姬月问及姬溪年龄的时候,姬溪顺口扯了个慌,大言不惭的说自己二十有一,他觉得,只不过是虚报了五岁而已,配合上自己那由内而外的成人气息,旁人应该是看不出来的。

    这一夜,兄妹三人天南海北的聊着,起初时是姬月行使大姐的权力训话,但不知不觉间被姬溪截过了话头,然后,就没有姐弟俩什么事情了,只能听姬溪在说,姐弟俩根本就插不上嘴。

    不知不觉间,夜已深,姬溪伤势沉重,自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精力,于是,不知不觉间睡着了,睡梦中,姬溪感觉有人给自己紧了紧被子,那温暖的感觉直入梦乡,温暖着灵魂,安宁着心房。

    天亮的时候,姬溪准时醒来,看到姬渊在两个桌子间架着块木板,连面被子都没有,却睡的很香甜。

    姬溪知道自己昏迷了两个月,此时已经是初春,可这北方的天气还是很冷的,而这小子就那么坦荡荡的睡着,姬溪担心他着凉,便唤醒了他。

    姬渊恍惚了半响,方才睁开了眼,伸了个懒腰,看向姬溪,说:“哥,你伤势很重,怎么这么早就醒了,再睡会吧。”

    姬溪没有接话,而是问道:“虎娃,你怎么睡在这,怎么不盖被子,着凉了怎么办?”

    虎娃咧嘴一笑:“没事的,我身体好的很,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生过病的,而且,家里就两床被子,阿姐一床,哥哥伤重,当然是哥哥盖被子了。”

    姬溪叹了口气,看来自己新组建的家庭很穷啊,当务之急,无疑是改善生活,于是,姬溪马上开动起了脑筋,思考着赚钱的办法。

    从昨晚的聊天中,姬溪已经知道了自己在哪里。

    这个村子名为关山村,处于绵延八百里的太行山脉南麓关山脚下,当姬溪知道的时候,心里是很震惊的,因为据他所知,黄河是有一条支流穿过太行山脉,可那条支流距离洛阳城应该是极远的,而且与太行山脉的交叉点距离这里也很远,自己是绝不可能活着到那里的,如此一来,便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洛阳到这附近,有一条姬溪不知道的河流连接,而这条河流,湮没在了以后的岁月中。

    不过,对于这些,姬溪只是稍有些震惊,便不放在心上了,管那么多干什么,自己还活着,那么其他的都不重要。

    而既然知道了自己身处太行山脉,姬溪便将挣钱的路子,锁定在了这山中。

    所谓靠山吃山,山里的路子还是很多的,而这个时代的人,所谓的靠山吃山,所吃的,无非是采些草药,打些猎物罢了。

    而来自后世的姬溪却知道,这太行山脉,可是做宝山啊,这里面的财富,绝不止那漫山遍野的野兽,八百里太行山,有珍惜植物,有千年人参,最让姬溪动心的是,这里面,有数之不尽的矿藏。

    有了矿藏,难道还担心没钱吗?

第7章 世艰难兮寻蹊径() 
姬渊见姬溪忽然间不说话了,等了会后有些担心的问:“哥哥,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

    姬溪从沉思中醒来,道:“没事的,虎娃,哥哥问你,对这周围的地形,你熟悉吗?”

    姬渊自负的回答:“熟,这方圆几十里,没有我没去过的地方。”

    姬溪的眼睛一亮,说:“那就好,你带我去转转吧。”

    姬渊还没说话,门口便传来了姬月的嘲讽声:“有些人啊,当真是嫌命长,虎娃,带他去,路上要是咽气了的话就顺手把他埋了。”

    姬渊为难的对姬溪道:“哥,你现在不能动的,老先生说,他用银针封住了你的全身,必须等到百日才能去针,到那时,你才能动的,如今还差着二十五日,你再忍忍吧。”

    姬溪顿时苦恼了,姐弟俩说的是,自己现在浑身缠的跟木乃伊似的,只留着眼睛和嘴巴露在外面,连动动手指都做不到,更别谈出门了,于是乎,心灰意冷的叹了口气,不言语了。

    姬月是端着药进来的,见姬溪不再要求出门,便也没有再挖苦他,如昨天一样,坐在床头,一勺一勺的给姬溪喂药。

    这药稍有些苦,但还可以忍受,自己现在不能吃饭,每日所需的能量全在这早中晚三碗药中,由此可见这药恐怕非同一般。

    喂药这样的工作,姬月应该是已经做了无数遍了,是以非常麻利,不多时,一碗药已经点滴不剩的进了姬溪的肚子。

    完事后,对姬渊说:“米粥熬好了,去吃吧。”

    姬渊答应一声出了门,片刻后端近了两个海碗,递给了姬月一个,姐弟俩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在姬溪的床边喝起粥来。

    姬溪斜着眼扫了一下,发现这哪里是什么米粥啊,连米汤都算不上嘛,那么大的还碗,全是清水,米粒寥寥无几,这样能吃泡?

    于是,姬溪问:“你们早饭就吃这个?”

    姬月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不吃这个吃什么,我要是也想吃好的,可问题是得有啊。”

    姬溪苦笑,看来这姐弟俩真是清贫,赚钱的事情绝对不能耽搁,于是,姬溪问:“你们平日里都干些什么啊?”

    姬渊答:“砍柴,打猎,采药。”

    姬溪一愣,问:“不种地吗?”据姬溪所知,这太行山脉还是有很多能种庄稼的地方的。

    姬月没好气的回答:“种地,谁不想种地,可这兵荒马乱的,种了又有什么用,到头来全是那些黑山贼的。”

    这么一说,姬溪就明白了,这太行山中,自古便匪患不断,尤其是在这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虽然被压了下去,张角兄弟也相继被杀,可还是有不少余孽的,光这太行山中,只怕就藏着不下一二十万。

    这些人被生活逼的急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只要自己能活下去,可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底线。

    刘备所说的:“天下大乱,首在人心丧乱。”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但姬溪觉得,这句话还是没有说到根上去,因为人心之所以丧乱,其根源却在于贫穷。

    前世读三国的时候,姬溪总是在想,若是曹操和刘备能够携手并进,或许,那二百余年的混战格局早就结束了。

    不过,这些东西距离现在的姬溪还远,现在的姬溪也没有资格去忧国忧民,顾好自己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姬溪问姐弟二人:“那砍来的柴,打到的猎物,采到的药材,你们都卖到哪里去?”

    姬月答:“往东五十里,有一座小县城,名为共县,村子里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一起去共县交易,换些盐巴,粮食以及布料,不过现在的世道太难了,换来的东西一比一次少,再这样下去,也不知能撑到几时。”

    姬溪了然,看来乱世求生,还是得看拳头啊,于是乎,做军火生意的念头越加的稳固,一个宏伟的计划随着姬月的这几句话彻底的形成。

    姬溪没有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