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姬昀笑道:“借此棋盘,我等已占尽先机,纵使孔明真乃天神,也绝无回天之术,此地必入我手。孔明机巧,自然能想到这一点,但其为争一线,必然会遣兵前去救援,也必然会落入我所设埋伏。而后,在援军之后必然仍有援军。”

    姬溪没有问为何敌军会有两路援军,但姬昀为何只设一路埋伏,本也不必问,凡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刘备第一路援军急于援救,自然不敢耽搁,会贸然挺近,而第二路援军本就是单纯的接应而来,其势必亦步亦趋,无完全绝不会冒进,所以,设一路埋伏已然是极限。

    而后,姬溪点点头,放下心来,且充满了信心。这是,贾诩却沉吟问道:“元状送此棋盘,只怕不仅是要占个先机这么简单吧?”

    闻言,姬溪也饶有兴趣的看向姬昀,等着姬昀的回答。

    姬昀微微一笑,道:“孔明学究天人,乃我方头等大患,然欲消此患,却也不难。”看着姬溪和贾诩疑惑的目光,姬昀没有卖什么官司,直言道:“只须挫其锐气,打灭其不败神话即可。介时,以孔明心性,必然自责乃至消沉,以刘备心胸,必然冷落,两相结合之下,孔明虽有大才,但很长时间一段时间内都难当大任,如此,乃为我等良机。”

    如此一说,姬溪和贾诩顿时明白了,而后,姬溪哈哈大笑,贾诩叹服的对姬昀说:“孔明虽强,然元状才是神人啊。”

    姬昀却叹口气说:“那些都是后话,眼下,总得我等赢下这盘棋。”继而,对贾诩一拜,诚恳的道:“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贾诩亦叹道:“粗浅之智,恐难当重任,然元状既有所请,无有不从,必不惜此身。”

    姬溪满意的点头,开怀大慰,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接下来,三人群策群力,开始对棋盘中的诸般细节和可能性竭尽所能的探讨商议。第一步棋已经落子,就等着结果了。

    两个时辰后,第一步棋的结果陆续传回军中,和姬昀所预料的点滴不差。己方占了先机之后行动迅速,顺利的攻占了那一处险地,而后,魏延不出意料的落入了己方事先设好的埋伏,大战正酣,眼见将要歼灭魏延所部之时,敌军援军再至,里应外合的救了魏延及其残兵,两路援军会和,杀将出去。己方早有命令不准追击,立刻回军。

    大帐内,听着军士不断的回报,姬昀不断的挪动着棋盘上的黑白子,最终,棋盘上增加了两粒黑子,除去了三粒白子。

    几乎是同一时间,战报不断的传入刘备的中军大帐,孔明听着,亦不断的在棋盘上挪动黑白子,其起落之间,竟与姬昀出奇的一致,最终,黑子增加两颗,白子减少三颗。

    孔明眉头紧皱,半响后忽的落下一粒白子,果决的道:“主公,该我军落子了。”接着,手指棋盘上某处,道如此如此。似这等争斗,等闲人根本就插不上话,刘备在军事之上,连姬溪都大有不如,自然也是个等闲人。所以,刘备只能云里雾里的全然照办。

    刘备大帐内,姬溪亦落下一颗白子,断然道:“今夜,敌军必然攻我此处,断我两道。大哥,当火速派兵增援。”

    姬溪眯起了眼睛,懒洋洋的道:“你且下令,自我以下,无有不从。”

    姬昀凝重的点头,没有推辞,当仁不让的下令道:“传令黄忠,领八千兵马赶往此处救援,两个时辰内必须赶到,过时不到,自黄忠以下,皆斩。”而后,没有片刻犹疑的再下一道命令:“传令赵云,领五千兵马攻占此山至高点。命令赵云,哪怕全军覆没,也要给我坚持七日,七日后,自有援军相救。”

    对弈,便如此展开。接下来的日子里,姬溪,姬昀,黄忠终日坐在大帐之内,唯一的事情便是死死的盯着那棋盘,不断的探讨着其中的虚实,一道道命令不间断的自姬昀口中发出,由传令官下达各将,继而左右整个战局。

    同样的,刘备的大帐中也是如此。若是苍天将它的眼睛放到这异地两处棋盘上,定会诧然的发现,这两座棋盘上的一应起落,竟然从始至终全部一模一样,没有定点偏差。

    那棋盘上的黑白子,化作那万千雄兵,彼此纠缠在一起,日夜不休,搅动着这场战争的轮盘,一点一滴的火花不断的汇聚,终成燎原之火。

    此局初始,孔明因失先机之故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然至中段,已然稳住阵脚,在棋面上已经可以和姬昀不相上下。继而,双方各有胜负,一度陷入了胶着状态,战火烧尽了这方圆百里。

    姬昀和孔明全身心的投入进了这场对弈,对他们来说,这是荣誉之战,是生死之战,更是左右天下格局的一战。二人在智谋上不相上下,姬昀骗不了孔明,孔明亦骗不了姬昀,所以,当对弈进入了下半段时,二人都有些有些后继乏力了。

    这时节,二人之间的强弱已然不仅局限于他们自身,更多的是来自他们各自背后的支持。

第490章 人力有时尽() 
背后的支持来自于方方面面,上令下达只是基础,将帅同心乃是本分,然而除此之外,还需要全军上下对自身绝对的信任。

    刘备是信任诸葛亮的,但刘备的信任并不纯粹,因为他担心诸葛亮敌不过姬昀,也正是因为担心,所以他对孔明所发布的条条命令都要寻根问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探讨,这本是应有之意,却在客观条件下使得孔明在绞尽脑汁的情况下还要劳心伤神的给刘备解释,无疑又增加了一层负担。且,刘备自认为除了孔明之外无人是姬昀的对手,所以,在这场对弈中,所有战局无论大小都要由孔明亲自过手筹划,如此使得孔明休息的时间极少,每日竟睡不够一个时辰,这般坚持几日倒还可以,可当十余日后,孔明便肉眼可见的变的憔悴起来。而虽然孔明的憔悴大家都看在眼里,却谁也不敢让孔明好好休息。因为他们怕,怕孔明一旦休息了,己方就会中了姬昀的圈套从而战败。刘备唯一能做的,便是终日陪在孔明的身边,和孔明同甘共苦。

    而相比于孔明的疲惫憔悴,姬昀却是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究其原因,乃是因为这场对弈开始之后的第四日,姬溪见姬昀双目布满血丝,神情颇为憔悴,便对姬昀说:“元状,你累了,去睡一觉。”

    当时的姬昀立刻否决,说自己不放心,便是想休息也睡不着。姬溪便笑说:“嘿嘿,我有办法,你来,我马上就能让你睡着。”

    姬昀对姬溪何等了解,立刻警惕的看向姬溪,急声道:“大哥,万万不可,孔明变化万端,全心全意尚且琢磨不透,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大哥放心,我支撑的住。”

    姬溪却主意已定,是以笑道:“孔明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凡人,你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凡人,是个人就休要休息,休息好了才能事半功倍,来,去睡吧。”说话间,已经脚步连闪,姬昀想躲,但奈何他与姬溪在武艺上有天壤之别,是以姬溪的手轻而易举的搭在了姬昀的脖颈上,也不见如何用力,姬昀便即刻昏迷过去,被姬溪顺势扶着放到了床榻上。

    这一切,被旁边的贾诩如数看在眼里,顿时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这表情被姬溪看到,却毫不在意,转而对贾诩说:“文和,接下来靠你喽。”

    贾诩凝重的道:“臣不如孔明多也,当竭尽所能以自守。”

    姬溪呵呵笑道:“文和不要妄自菲薄,放手施为便是,我相信你。”

    姬溪就是有这样的能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便是当此生死关头,仍能纯碎的保持初衷,仍能纯粹的相信应该相信的人。

    贾诩感同身受,自然竭尽全力。在姬昀昏迷的数个时辰中,不贪功,不冒进,采取全面的守态,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可饶是如此,仍旧是受挫于孔明,所幸,损失并不大。

    贾诩惭愧的向姬溪请罪,姬溪笑道:“这点损失,有什么大不了的,屁大点事情,请什么罪,无妨,继续。”

    姬溪云淡风轻的一句话,使得贾诩感激涕零,继而便的更加的谨慎,终于有惊无险的等到了姬昀醒来。

    昏睡了五个时辰的姬昀,来不及指责姬溪的莽撞,醒来后的姬昀连洗把脸的时间都不敢耽搁,即刻凑到棋盘之前,一边询问贾诩着五个时辰发生的事情,一边仔细的端详这棋盘,而后,轻舒口气,诚恳的对贾诩道:“先生布局,面面俱到,学生受教了。”

    贾诩疲惫的笑道:“勿要抬举我了,我已尽全力,仍旧不是孔明对手,还是要靠你元状。”

    姬昀也不推辞,即刻从贾诩的手中接过了指挥棒,而经过这五个时辰深沉的休息,姬昀的精神已经恢复,头脑更加的清晰,发出的指令自然迅速且准确,而后,只用了不到五个时辰的时间便弥补了贾诩的损失,且迎头猛进,将战线再次向前推移。

    两日后,姬溪再次看到了姬昀的疲惫,便又笑说:“是我帮你睡过去呢,还是你自己找一个舒服的地方躺一会。”

    姬昀回道:“得,还是我自己去睡吧。不过,有几件事情要交代一下。”

    不片刻,贾诩神采飞扬的走入大帐,姬昀详尽的对贾诩交代了些事情,而后便潇洒的走出了大帐,将指挥棒再次交到了贾诩的手中。

    如此这般交替,姬昀和贾诩的状态都保持的非常好,二十余日后,姬昀敏锐的发觉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孔明变的迟钝了。初始觉得有诈,而细想之后,姬昀立刻掌握了关键,孔明的迟钝必然是因为心力交瘁之故,而后,姬昀对姬溪当日的做法大为钦佩,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将姬溪说的哈哈大笑。

    趁他病,要他命,战场之上,当然不会有什么同情之说。而后,姬昀即刻加快了进攻的步伐,下令的频率明显的加快,从一日布局十余处,骤然增加了一倍有余。

    正如姬昀所预料的那样,孔明已经心力交瘁,又如何能够完美应对姬昀的狂风暴雨,于是乎,其虽竭尽所能,然终归受人力所限,一日间出现了许多的失误,使的己方布局出现了许多的漏洞。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自此后,姬溪军势大振,刘备步步败退,再看棋盘之上,黑房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刘备虽没有责骂孔明,但不满的情绪隐隐的散发着,被孔明察觉到后,更加的心灰意冷,终于被累的昏迷不醒。刘备见状大惊,不得已只能让庞统临危受命。而庞统长于智谋,与军阵之上却显然不足以和孔明与姬昀放对,是以短短一日之后,刘备的溃败之势更加的明显了。

    这时,孔明终于醒来,再看棋盘,终知大势已去,便劝刘备放弃汶川防线,退守绵阳,引兵再战。

    彼时,经过这一个月的对弈,刘备虽已露败象,但根基未损,如此一来,刘备如何肯退,是以不顾孔明的庞统的劝阻,孤注一掷的发动了疯狂的反扑,还别说,竟真的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第491章 深入敌后的阴谋() 
反扑所带来的转机令刘备产生了自满的情绪,能不自满吗?诸葛亮和庞统都没有抵挡住姬溪的脚步,而他刘备一发威,瞬时间扭转局势了,其自满也是可以原谅的。

    而在孔明和庞统的眼里,这转机势必是姬昀的诱敌深入之策,显然姬昀已经从棋盘上察觉出主导权已经转移,所以,此刻的姬昀,必然早已为刘备布下了天罗地网。

    当孔明和庞统百般劝阻无果之后,二人便做好了承受全线崩溃的后果,事实也确实如此,几乎是一夜之间,局面彻底逆转,刘备兵败如山倒,短短五日间便损兵过半,狼狈不堪的往回撤,在绵阳都没有组成像样的防线,被姬溪轻而易举的凿穿并通过,一直将刘备的残兵败将赶到了广汉才被扼住脚步。要知道,冲破广汉,便是成都,打破成都,刘备只能退守荒芜交州,堪称名存实亡。

    所以,广汉,已经可以算的上是刘备最后的一道防线,丢了广汉,刘备便亡国。

    彼时,距离姬溪开战也仅仅过去了四个月的时间而已。

    刘备的根基颇深,纵使在汶川防线丧失了十余万兵马,可退达广汉之时,兵力再度增加到了三十万,然兵力随广,刘备却以胆寒,是以只敢以坚城固守,再不敢贪功冒进。

    三十万兵马驻守的广汉,依靠强攻是没有多少胜算的,而且,此地距离关中路途遥远且道路曲折,姬溪的粮草供应颇为不易,所以,留给姬溪的时间也并没有多少,此时已是夏末,必须在大雪封山之前打破成都,否则虽然此战进行的颇为顺利,到最后也只不过是做了个无用功。

    刘备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坚守不出的决心颇强。且,为了让姬溪麻痹大意,刘备不惜放低身段,遣使给姬溪送了很重的礼,要和姬溪请和。

    此一战,姬溪下定决心必须要铲除刘备,又如何能答应刘备的请和,是以乱棍将使者打回,加快对广汉的进攻。

    刘备请和的愿望落空,被逼的也只剩下了一条路,唯有奋力抵抗,不再有丝毫的侥幸。如此一来,姬溪便难有寸进。

    不过,这本是早已预料到的情况,姬昀早有筹谋,初秋之时,西戎五万兵马涌入战场,进军汉中,意图和姬溪形成掎角之势。孔明虽早有预料,也早已布下防线,可因为刘备从未重视过西戎兵马的原因,那防线有些脆弱,被西戎很快的便冲破了。如此一来,刘备雪上加霜,不得不从广汉抽调兵马赶往汉中御敌。

    如此,身在广汉的刘备压力骤增。

    局势发展到现在,虽然刘备全面落进了下风,但姬溪想要攻占广汉还是难如登天的。

    正自胶着之时,贾诩生出一计,要用自己的性命为姬溪搏一个锦绣前程。

    听说贾诩要暗中潜入成都为姬溪行事,姬溪立刻不留余地的否决了贾诩的建议,姬昀也说并无必要,然而贾诩却深知此战之艰难,故而执意成行,竟以死相逼,最终,姬溪还是同意了。姬昀为了贾诩的安全和冲功率的提高,破格将天机阁半数成员交给了贾诩指挥。

    贾诩得天机阁相助,有惊无险的暗中潜入了成都,而后,他的计划开始了。他先是一一探查当年朝中老臣在成都的近状。而后,暗中找到了赵谦。

    且说赵谦等老臣随天子被刘备掌控,后来关中被姬溪夺回,刘备便将天子和满堂朝公全部掳来了成都。

    不得不说的是,当年刘备初入关中时,上自天子,下至臣工,都是兴高采烈的,因为刘备的名声摆在那里,大家理所当然的肯定了刘备对大汉的忠诚,且因为刘备乃是大汉皇叔的缘故,大家对刘备寄予厚望,更认为自此后的朝堂将重见天日。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刘备在得权之后内心的阴暗全面爆发,其所作所为,与姬溪全完不可同日而语,姬溪虽然霸道,但实际上却一直在忍让,从来没有做出什么排除异己的举动,而刘备则不然,他披着仁义的外衣,做的却竟是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所有不服从于他的,也不知怎么回事情便死的莫名其妙,令人恶心的是,每死一个,刘备都会到场哭诉,他哭的越是肝肠寸断,臣工们对他的恐惧便越深。

    本以为赶走了姬溪,迎来的将是天朗气清,却不料,一步便踏入了万丈深渊,再对比姬溪在时,大家方才醒转过来,原来,大家一直以来都误会姬溪了,相比于刘备,姬溪对大汉的忠诚日月可鉴。

    于是,上自刘协,下自大小臣工,无不盼望着姬溪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