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ш篮吐来骸

    章武四年末,姬溪再次将兵员扩充到了三十万,而彼时,曹操的孙坚的战争已经到了关键性的阶段。

    这时,曹操已经占据了绝对性的优势,孙坚的情势岌岌可危,不得已只能向刘备请求援助。深知唇亡齿寒的刘备,不出所料的出兵十万相助。却不料,姬溪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几乎川蜀兵马刚一介入荆襄战场,姬溪便兵分两路,一路过祁山,一路攻汉中,对川蜀发起了偷袭。

    谁知,诸葛孔明早有准备,原来派去助孙坚的十万大军都是滥竽充数的老弱病残,真正的精兵刘备一个都没有用。于是乎,姬溪遭到了迎头痛击,要不是姬昀在关键时刻察觉到了猫腻,只怕姬溪还会大败,甚至有再次丢了关中的风险。而因为姬昀慧眼之故,姬溪虽遭到了迎头痛击,却在千钧一发之际抽身而出,安然无恙的退回了关中。

    此番,姬溪徒耗粮草,却寸功未建。而刘备虽然用十万老弱残兵骗了姬溪,可同样也骗了孙坚。孙坚本对刘备的十万大军寄予厚望,且由周瑜等人针对刘备的援军部署好了详细的反共计划,这么一被骗,所有的部署立刻付诸东流,且瞬间乱了阵脚。

    曹操当然不可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全线前压,彻底的粉碎了东吴的防线。

    孙坚无奈,只能放弃荆襄九郡,往江东退去,仗着大江天险抵御曹操。

    虽然面对着大江天险,曹操虽不愿善罢甘休,却也只能望洋兴叹,正想班师之际,却不料西蜀刘备遣使来拜,竟是要与曹魏结盟,瓜分江东阔土。

    刘备与郭嘉,荀彧等人商量了整整一夜,最终决定对刘备的提议不加理会,仍旧依照原计划班师回了许昌。

    那一夜的商议中,郭嘉的一段话着眼甚高,曹操听后叹曰:“奉孝此言,定天下格局,不日天下二分也。”

    曹操回了许昌后,立刻遣使往见姬溪,陈述了刘备遣使结盟的意图和曹魏坚定不移的态度,听了之后,姬溪让使者回禀曹操,说自己万分感激。

    而使者刚走,姬溪第一时间疑惑的问:“曹操这是被猪油蒙了心了,刘备找他结盟,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夺了江东,他竟然会不同意,怎么看也不像是曹操的作风啊。莫不是有诈?”

    闻言,在坐的姬昀和吕春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语,良久,姬昀率先想通了其中的关键,叹口气说:“曹操雄才大略,此番一据,天下二分定也。”

第487章 天下二分的定局() 
姬昀这箴言一出,姬溪和吕春二人具皆诧异莫名,二人也都是极为聪明之人,顺着姬昀话中所指的方向去想,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而后,二人不得不承认,曹操此番一拒,确实堪称雄才大略。

    诚然,和刘备结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东吴形成两面夹攻之势,且东吴新经大败,势必阻挡不住,瓜分其地必然是可以预期的。可问题是,真的能瓜分江东之地吗?

    曹魏对东吴,有大江天险,而西蜀对东吴,却显然易于攻取,曹魏若何西蜀联盟,东吴唯有两路同时御敌,介时,曹魏将牵制住东吴一半的兵马,而曹魏面对大江天险却极有可能跨不过去,再反观西蜀,起全国之力,再有曹魏为其分担一半的压力,其必然能先曹魏一步攻占江东,介时,就算曹魏最终能跨江攻入江东,可一来粮草供应不易,而来西蜀早已占据主动,那么,还能有曹魏的什么事情吗?

    由此可以论断,西蜀此举,乃是要借刀杀人,而后卸磨杀驴。这是曹魏不愿意与西蜀同盟的第一点原因。然战场之上,千变万化,也不见得就完全没有机会,多加筹谋,必然还是有机可乘的。可,就算曹魏如愿以偿的和西蜀瓜分了江东之地,那么之后呢,之后曹魏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呢?必然是刘备和姬溪结成新的联盟。为什么呢?还是天险,关中和西蜀具皆是天险之地,易守难攻,而反观曹魏,则大部分地区一马平川,姬溪和刘备虽有大仇,但会不会选择先易后难,先把曹魏干掉,然后决一死战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介时,姬溪和刘备各得半壁江山,以大江为界就算是和平共处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旦和西蜀结盟,曹魏的绝路便不远了,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曹操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刘备结盟的请求。那么,又何来天下二分之说呢?

    从曹操的角度出发,其驳回了刘备结盟的请求,又新夺了东吴的荆襄九郡,那么,其能够结盟的对象便只剩下了姬溪一方。

    于东吴而言,与曹魏和西蜀都已然成仇,与姬溪更是相隔甚远,姬溪也没有任何援助他的理由,于是乎,东吴不但成为了势力最为弱小的一方,且步入了独木难支的局面。

    于西蜀而言,自西蜀背反了与东吴的盟约,且致使东吴大败,自此后便绝无可能继续和东吴结盟,而与姬溪之间更是死仇,他结盟的对象便只剩下了曹魏,而当曹魏拒绝了西蜀的结盟之请后,西蜀也如东吴一般陷入了独木难支的局面。

    于姬溪而言,与曹魏结盟自然也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乎,姬溪和曹操的结盟已成定局,西蜀和东吴虽然面临着独木难支的困境,且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双方之间的信任已经降到了谷底,他们之间的合作必然会大打折扣。

    而后,从各方面综合考量,姬溪和曹操的结盟态势将稳若泰山,而孙坚和刘备的结盟将势如危卵,必然不能持久,只要姬溪和曹操同时对东吴和曹操发起攻击,姬溪和曹操可以各方面条件的撮合下将紧密团结在一起,互通有无,而东吴和西蜀则势必将各自猜忌,各自以自身的利益为先,他们势必将会被姬溪和曹操接连攻破。介时,岂不是天下二分?

    天下纷争已久,至此,局势彻底的明朗化。当然,这明朗化只存在于少数人的心中。

    接下来的三年,天下再无战事,四方各自埋头发展着自身的实力,偃旗息鼓,休养生息。

    转眼间,到了章武七年。时年,姬溪三十八岁,俊秀的面庞依旧柔美,但那娇花之下藏着的,是坚硬如铁的决心和意志。

    姬溪的生辰是他自己定的,定的便是在关山中醒来的那一日,以此彰显自己的重生,当日,是为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

    章武七年的二月初二,姬家为姬溪办了一场盛大的寿宴,这次的寿宴,姬溪所有的心腹大臣将领具皆到场,一来是为了姬溪的大寿,二来,大家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战将起。

    也确实是时候了,特别是当大家见到郭嘉带着曹操的厚礼亲自从许昌赶来为姬溪贺寿时,大家几乎可以认定,大战尽在眼前。

    果不其然,姬溪寿宴刚过,便召集了所有人,商议出征西蜀之战,而几乎同一时间,曹操也开始议定出征东吴的事宜。此番大战,是天意使然,谁也无法阻止。

    三月十五,姬溪和曹操异地却同时歃血祭天,而后,各自亲领四十万大军,向南出征。

    这三年中,姬溪为了应对接下来势必会发生的局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竭尽所能的扩充兵马,再调用了徐庶在西域的十万兵马,终于将兵员增加到了五十万,留下十万大军驻防,余下的四十万,全为南征。

    此番,姬溪采取的是中规中矩的战略方针,稳扎稳打,亦步亦趋,子午谷被刘备用重兵守的水泄不通,且有庞统坐镇,姬溪并不认为自己能有什么机会,所以,姬溪选择自祁山大道进攻。

    三月末,终于与刘备大军相遇于汶山区域,其时,刘备领军三十万,事先占据了各处险要,其将姬溪挡在此地的决心可见一斑。

    两军阵前,姬溪见到了刘备,见到了诸葛孔明,见到了关羽张飞,除此以外,还见到了阔别八年之久的刘协。

    坐在天下车架内的刘协,神色忧郁,目光有些呆滞,这让姬溪想起了二十年前初见刘协之时,那时节,刘协处于董卓的淫威之下,大气都不敢喘,现在的模样,和当年如出一撤,由此可见,刘备和董卓不过是一丘之貉,其本质没什么两样,刘备比董卓强的地方,怕只是披上了一层由仁义织就的外衣而已。其所作所为,怕是比董卓更加不堪。

第488章 方寸之地藏天下() 
见到刘协这般抑郁寡欢,姬溪无来由的怒火中烧。数年来,刘协从依偎他,到有了自己的野心,到想到摆脱姬溪的控制,到和姬溪针锋相对,到使用阴谋诡计想从姬溪手中夺权,姬溪都始终忍让着他,哪怕到了最后的关头,也依然给刘协留足了天子的颜面。对刘协,姬溪的心中是充满复杂的,姬溪的本心是想辅佐刘协成为一个圣明的君王,然而,天不遂人愿,这条路上太多的曲折,刘协走丢了,被自己的野心所蒙蔽,错看了姬溪。然而,姬溪的初心一直未变,直到现在,姬溪仍然再憧憬着刘协能够成为一个贤明的君王,仍在计划着等自己廓清寰宇后将这天下完好无损的交到刘协的手里。

    但现在,刘协的表现告诉姬溪,他所有的憧憬已然全数落空,刘协的野心已经被刘协消磨殆尽,他自内而外,成为了一个傀儡,纵使将天下交到刘协的手上,他也再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了。

    姬溪如何能够不怒,于是,他杀刘备的决心更加坚定。

    当此盛怒之下,姬溪一句废话都不想多说,剑指刘备喝道:“大耳贼,此番,我必去你性命,识相的下马受降,我可留你全尸,否则,待我擒你,千刀万剐,粉身脆骨。”

    姬溪的威胁显然不足以震慑刘备,其冷笑两声,并未言语,竟还不屑的瞧了姬溪一眼,而后,拨马回了本阵,似乎此番露面,只是为了借刘协激怒姬溪而已。

    姬溪确实被激怒了,当下便要大军压上,这时,身边的姬昀道:“哥,勿嗔勿怒,以防有诈。”

    闻言,姬溪深吸口气,努力的压制着自己的怒气,转而对姬昀说:“你来指挥进攻吧。”

    姬昀点头,而后策马出阵,遥望敌军喝曰:“孔明何在?”

    那边,孔明标志性的小车驶出阵来,朗笑曰:“元状吾兄,有何指教?”

    以年岁而论,孔明现今将满三十,姬昀却是三十有二,孔明称兄,倒是有礼有节,也表达了对姬昀的敬重。

    姬昀亦笑道:“久闻吾弟孔明自闭管仲乐毅,有张亮之谋,韩信之能。为兄甚为仰慕,因缘际会,未曾亲见,今番两军对垒,不知孔明可有闲情对弈一局,了我夙夜相思之苦。”

    闻言,诸葛神色间略有犹疑,深吸口气,道:“兄既有此闲情,弟自当奉陪,只是这寻常棋盘,怕兄难有施展之所。”

    姬昀笑道:“棋盘中自有天地,何来施展不开之说。为兄不才,已置一残局,来人,送于孔明一观。”

    身后,立刻有两将士抬一铁质棋盘向敌阵走去,那棋盘上,密密麻麻的已经布满了黑白双子,等闲人自然看不出蹊跷,而若有能力去深究,则必将头晕目眩。

    棋盘送至孔明身前,孔明凝神去看,片刻间竟然神色大变,只觉得后背衣衫已湿,好半响方才回过神来,又微闭双眼凝神片刻,再睁开时,方才波澜不惊,对姬昀诚服的说道:“兄长之才,远胜亮也。然亮不才,愿与兄长对此一局。”

    姬昀笑道:“甚好,甚好。”

    而后,二人不再多谈,诸葛率先挥扇,引军回撤。而姬昀亦没有发动攻击,同样引军回营。

    却看刘备大营之中,那棋盘庄重的放在正中,周围满满当当的站着数人围观,却大多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再看诸葛,双眉紧皱,似乎遇到了极大的难题。

    大帐内的文武众人,能看懂此期盼着只有三人,乃为诸葛,庞统,法正。良久,法正先叹道:“元状真神人也,只此方寸之地,演化天下格局,淋漓尽致,点滴不漏,令人叹服。”

    庞统凝重的说:“此棋盘中,敌我双方布局丁点不差,姬昀这是在彰显自己的实力,狂妄至极。”

    诸葛亮叹气道:“当务之急,乃是探清这棋盘的准确性,唉,姬昀只凭这义父棋盘,便掌握了先手。可叹,可气,可敬。”

    刘备听的云里雾里,却听清楚了孔明所说的姬昀已经占据先手,是以急忙问:“先生何出此言,我为守方,理应我等占据先机,何来敌方占据先机之说。”

    诸葛亮解释说:“依照此棋盘推断,姬昀对我方之布局了若指掌,也将自己的布局全数告知,但,姬昀对我方的了若指掌乃是通过实际考量的,而我方却不能全然相信姬昀送给我方的布局情报,我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探查清楚以确保准确性。所以,姬昀已经占据先手。”

    刘备大惊失色,问道:“那该如何是好,还是尽快重新部署吧?”

    诸葛亮摇头说:“来不及了,以姬昀其智,焉能给我方重新布局的机会。我料定,一个时辰内,姬昀必然会开始进攻,若此时重新部署,我方定然大乱,必然大败。”

    众人震惊不语,直到此刻才深刻理解到这副棋盘的重要性,而后急问:“我等该如何应对。军师快拿主意啊。”

    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一眼,具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诸葛亮沉吟片刻有才说:“唯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暂时相信此棋盘的准确性,而后一边见着拆招,一边尽力探查。”

    继而,诸葛亮目射神光的指向一处地方,断然道:“姬昀的第一个目标,必是此处,主公,当火速派大将前去增援,迟则有变。”

    刘备不及细问,更不敢耽搁,于是立刻下令魏延领兵五千前去增援,要知道,诸葛所指之处乃是一处险要至极的所在,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以在刘备之前的部署中,只安排了三千兵马驻守,而现今,直接增援了五千兵马,由此可见,刘备对此地的看重程度。

    刘备下令之后,威严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领军赶往,然而,留在账内的诸葛亮却仍旧愁眉不展,沉吟片刻后又说:“魏延此去,怕是已经晚了,且,姬昀亦可能会设下埋伏,若然已晚,魏延必然中计,请主公再遣兵马前去救援。”

    闻言,刘备大惊,忙问:“既然如此,何不召回魏延?”

    诸葛道:“兵家争一线,魏延此去也不是全然没有机会,岂可故步自封。”

    于是,刘备只能无奈的再遣兵马,又增加了五千。

第489章 百里战火马蹄扬() 
相比于刘备中军大帐内的人员众多,姬溪大帐内却只有姬溪,姬昀,贾诩三人。

    三人围坐在与送给孔明的那座棋盘一模一样的棋盘周边,姬溪有些不解的问:“此棋盘,将我方虚实全然暴露在了敌军眼中,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姬昀摇头说:“孔明行军,以稳为重,纵使将全部虚实暴露在其眼前,其未经过自己的严密查证,是不会轻易相信的。且,随着其查探的越精准,其疑心便会越重,他越是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便越加会认为其中必然有问题,此为惑心之计,大哥不必烦忧。”

    姬溪沉思一会,点点头,不再继续反驳,转而指向棋盘中的某处问道:“此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又刘备的三千兵马驻守,你可有把握将其拿下。”

    姬昀笑道:“借此棋盘,我等已占尽先机,纵使孔明真乃天神,也绝无回天之术,此地必入我手。孔明机巧,自然能想到这一点,但其为争一线,必然会遣兵前去救援,也必然会落入我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