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则,姬溪又何尝不想出城与刘备一战,然而兵力的悬殊却不足以支撑姬溪这么做。诚然,己方在针对刘备的战争中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姬溪却能够始终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他深刻的承认,刘备如今的总体实力远高于他,比如这一次,从刘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重新聚集了二十万大军便可见一斑。

    姬溪没有刘备财大气粗的实力,所以必须得稳扎稳打,手头的这点班底,每一滴在姬溪看来都极为的珍贵,所以,没有必胜的把握,没有远超于伤亡的利益,姬溪是绝对不会贸然主动进攻的,而这一点,也得到了姬昀和吕春的一致支持。

    刘备此来,显然是小心翼翼,己方再也没有上次那样的千载良机,所以,姬溪明智的选择了以守为攻,静观时局的发展,而对于守城,姬溪有百分百的自信。

    城下,刘备再次失望了,他发现自己真的看不透姬溪,因为姬溪总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乎他的预料,姬溪总能在最合适的时间最初最合适的判断,而姬溪的判断,却总能一次又一次精准的切中自己的痛点。

    然而,刘备铲除姬溪的决心一点也没有动摇,而后,他欲要遣将挑战。

    诸葛亮劝道:“主公,姬渊非勇力可敌也,溺战只是自取其辱,还是直接下令攻城吧。”

    这一次,刘备倒是听从了孔明的建议,虽然无奈,但遍观全军,还真没有人能是姬渊的对手,所以,刘备还是有理智的,直接下令开始了攻城。

    于攻城而言,刘备倒是中规中矩,其没有选择什么声东击西的无聊策略,其选择了东面和南面同时进行进攻。

    攻城,向来是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这是实打实的血与火,这个过程是残酷的,且是没有什么成就感的,煎熬,存在于攻守双方很个人的心里,就看谁能坚持的住,谁先坚持不住。

    对攻守双方的主帅而言,这同样是一种煎熬的考验。姬溪的煎熬表现的声嘶力竭,每日里都见他咆哮着穿行在城头,痛骂着敌我双方的每一个人。而反观刘备,则颇为云淡风轻,其气度令人心折,至于会不会令将士们觉得其无情,觉得其不在乎将士们的性命,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攻防的战火,绵延了七日有余,刘备从未停止过对武威城的压榨,然而,武威城却像是一座大山般的坚不可摧,刘备至今为止,连城头都没有登上过哪怕一人。于是乎,姬溪的咆哮变本加厉,而刘备的云淡风轻也终于崩不住了。无奈何,刘备的伤亡实在太大了。更令刘备心寒的是,他发现姬溪的伤亡比他轻的太多太多了。这本是不合常理的事情,可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刘备非常的不解,为何武威城中明明只有那六七万兵马,可为什么总不见其减少呢?实则,姬溪的将士在守城的过程中,虽然死亡的比例不大,但受伤这不计其数,而在真正的攻城战中,被一击毙命者毕竟是少数,多数乃是负伤,而负伤者若不能及时的得到救助,小伤会变成重伤,甚至会变成死亡。而姬溪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他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队。这样的队伍在大型战场中作用并不是很大,但在一城一地的攻防战中,其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刘备看不见的城墙上,只要有将士受伤倒地,不片刻便会有三两或干瘦,或年老,甚至是有些残疾的将士冲过来,将负伤者抬走,而所有正在战斗的将士,一旦见到这些人,立刻使劲全身的气力为这些人创造条件能够畅通无阻的通行。

    被抬下去的将士,很多都只是暂时失去了行动能力,若放任不管当然会危机性命,可若救治及时得当,不过三两天便能再次出现在城头上御敌,此消彼长之下,刘备自然觉得姬溪的兵不见减少了。

第482章 刘备针对徐庶的策反() 
武威城的战火接连持续了十余日,饶是姬溪的救援工作做的非常完美,可还是减员了一万有余,再反观刘备,足足损兵六万有余,早已上了元气。而兵员的损失还不是最令人气馁的,最令人气馁的是士气早已跌落谷底,当将士们看不到丝毫攻破武威城的希望时,又倒那里去找奋战的勇气呢。

    武将们没了信心,可作为一个将领,必须有一个将领的担当,所以,他们虽然不想继续打下去,却不敢公然劝刘备退军,而已住两个为首的一帮文士谋臣们,却没有这个顾虑。他们几乎每日都会劝刘备退军。然而得到的,是刘备的冷眼相待。

    刘备又何尝不知道只凭自己现有的力量想要打破武威城无异于痴人说梦,可他不甘心,所以他还在坚持。在刘备看来,自己还是有胜利的希望的,他有两个方法,其一还是从川蜀调兵,用量来弥补质的不足。第二个策略倒是突发奇想的,他想着若是能对姬溪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的话,定可以功成名就且一雪前耻。

    刘备知道,当年姬溪征西凉时,同样是用了二十万大军,也同样的进展缓慢,后来,更是因为想要从西凉背后偷袭落得大败,差点身死。刘备当然知道姬溪必然会在背后设下重兵防守,可也知道姬溪所谓的重兵并不会有多少兵马,此时,只需要有五万兵马从姬溪背后进攻,姬溪必然首尾不能相顾,其必然大败身死。

    那么,如何才能对姬溪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呢,己方大军偷袭显然是瞒不过姬溪的,也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刘备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被他可以忽视的人,这个人是徐庶。若然徐庶能够如马超一般被向自己投诚,那么铲除姬溪将易如反掌。

    尝过马超的甜头,策反徐庶的念头便一直存在于刘备的心里,只是一直没有付诸于行动而已,之所以不付诸于行动,乃是因为当年徐庶被擒之后所发生的种种龌龊事情,那些事情看似都是由庞统暗中进行的,然而刘备自己却清楚,自己当时是默许了的。

    刘备还是有是非心的,在徐庶的事情上,他一直心中有愧,有着这愧意在,刘备不想再次面对徐庶,可是,当他在这武威城陷入了窘境,寸步难行之时,当徐庶足可以使他大胜之时,他心中的愧意很快便烟消云散了。所以,早在半月之前,他便在暗中开始了对徐庶的策反行动。

    刘备自认为自己抓住了徐庶的要害,因为徐庶的老母亲这些年来一直由刘备精心赡养着,而且,刘备清楚,徐庶的老母亲一直对自己感恩戴德,而据刘备所知,徐庶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孝子,这些年来,虽远在西域,可每当逢年过节,都会遣人入蜀看望老母亲,并不止一次的写信恳求刘备可以让他将老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

    在这件事情上,刘备使了个阴招,他一方面对徐庶的恳求不闻不问,一方面却经常到徐庶的老母亲面前哭诉自己的衷肠,说自己如何如何忠于大汉,如何如何盼望着徐庶能回来帮他,又说若是徐庶的额老母亲愿意的话,他随时可以将其送到徐庶的身边。

    于是,徐庶的老母亲在刘备的蛊惑下,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深恶痛绝,每当徐庶派人来探望,具皆被乱棍打出,每一次都扬言要和徐庶断绝关系。而徐庶却一如往昔,从未改变,仍旧经常派人来看望。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数年。

    或许,刘备知晓徐庶被姬溪委以大任之初,便存了策反徐庶的念头,却始终没有勇气将之付诸于行动而已,而如今,刘备显然不想再忍了。于是,他暗中命令现今身在川蜀的张松,着他哄骗着徐庶的老母写了一封信,而后暗中进入了西域,找到了徐庶。

    张松的口才乃是极好的,将刘备对徐母的优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又将徐母对徐庶的不满变本加厉的徐徐道来,后说徐母已经病重,临死之际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够再次见到徐庶且看到徐庶重新弃暗投明,再以徐母的手书为凭,徐庶瞬间方寸大乱,正如刘备所预料的那样,徐庶乃是天地间顶尖的大孝子,对一个大孝子而言,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老母命在旦夕还重要的呢?

    所以,徐庶当即便想和张松赶往川蜀,可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便被无情的斩断了。

    刘备对徐庶的性情预料的极为准确,所使的计策虽然阴损却卓有成效,可刘备千算万算,却算漏了如今的徐庶不再是孤身一人,他有了妻子,有了一双儿女。

    黄四娘得知张松至府的第一时间,便预料到必是刘备有所阴谋,于是在徐庶接见张松的过程中,一直躲在屏障后面偷听。和徐庶夫妻数年,早已心有灵犀,所以,眼见徐庶已经乱了方寸,想要答应张松之时,立刻从屏障后面转了出来。出来后立即喝道:“来人,此人妖言惑众,推出去立斩。”

    张松大惊,徐庶亦大惊道:“夫人且慢,这是为何?”

    黄四娘冷眼盯着自己的丈夫,成婚数年后首次对徐庶发了脾气:“姬家大哥对你我夫妇,如有再造之恩,你要反吗?”

    徐庶一惊,立刻否认道:“夫人何出此言,我只是去探望老母,绝无要反之意。”

    黄四娘冷喝道:“妄你自诩有经天纬地之才,这点粗浅的调虎离山之际都看不出来吗?你若入蜀,势必为刘备所擒,介时,刘备若以你之名调动我之军队,纵使诸将心有疑惑,也势必大乱,介时,凉州后方空虚,岂不是误了家国大事。”

    闻言,张松脸色大变,浑然没有料到己方的虚实竟被黄四娘一语中的,而起脸色不变还好,这一色变立刻引起了徐庶的注意与猜忌,回想黄四娘的话,更觉有理,于是,强自克制慌乱的心绪,冷眼瞧向张松,喝问道:“你此来,可是要策反我?”

第483章 无所不用其极() 
张松来此之前的计划是,先以徐母的的命在旦夕令徐庶投鼠忌器,而后再以徐母的书信对徐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若能诓骗着徐庶反了姬溪自然最好,若然不能,总也要将徐庶骗回川蜀去。

    而被黄四娘这一语道破玄机,后续的说辞顿时没了用武之地,而张松倒也聪明,立刻舍弃了自己原先的打算,退而求其次,说:“松拳拳之心,将军若是不信,杀了松便是。”

    很多时候,无谓的辩解只会加重对方的疑心,张松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什么都不辩解,却拿捏住了徐庶事母极孝的软肋,他抛弃了策反徐庶的计划,转攻将徐庶调离西域,有徐母的亲笔信作证,不怕徐庶不上钩。而只要徐庶离了川蜀,多加谋划,仍旧大有可为。

    不得不说,张松确实击中了徐庶的死穴,徐母的亲笔信带给徐庶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了,所以,他在踌躇很久之后,心中还是下定了决心,先让张松退下,徐庶深深的叹了口气,对黄四娘说:“家母病重,我若不去,妄为人也。当速传信秦王,请其遣大将来替我,我当速速前行啊。此一去,不知何年何月能再见夫人,然时也命也,我别无选择。”

    黄四娘悠悠叹了口气,想要说些什么,然而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她了解徐庶的为人,知道自己不能阻止前去川蜀侍奉母亲,如她这般人儿,也做不出那等以死相逼的混账事情,所以,她选择了沉默。

    然而,黄四娘的沉默并不是代表着她的默认,相反,她选择了用实际行动来断了徐庶的念想。是以,当徐庶竭尽所能的安排完自己走后的诸般事宜,并且已经八百里急报通知姬溪后,他想要即刻启程,但在启程之前,他要和家小告别。

    这几日来,徐庶因为忙于身后事,片刻不曾休息,也未曾见过黄四娘和一双儿女,黄四娘也从来没有前来打扰过徐庶,黄四娘的沉默,令徐庶愧疚的同时亦觉得非常的贴心,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自己想要和黄四娘告别的时候,却忽的发现,自己找不到黄四娘了,他的儿子也不见了,更可怕的是,张松也不见了。

    留下的,只有一个女儿和一封黄四娘的亲笔信,信上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夫君之孝,妾了然于心,亦感同身受,然姬家与你我夫妇,乃有再造之恩,若然有负,妾无颜苟活,妾知夫君心性,必不独活也,如此却累一双儿女。故请夫君宽恕且自作主张,挟我儿入蜀为夫君尽孝,当以拳拳之心,日夜侍奉与母亲身侧。此一去,天涯永隔,概因刘备至奸诈也。夫君当明是非,参国事,天下一统日,你我夫妻相聚时。勿追,否则陷妾于水火也。勿念,明月照我心,天涯共此时。”

    那一日,铁打的男儿抱着黄四娘留下的女儿痛哭流涕,后悔与自责充盈心间,而后爆发出滔天的怨恨,那温和的目光变的阴冷,似乎穿过了时空,死死的钉在了刘备的身上。

    且说姬溪得到徐庶消息后,大惊失色,痛骂刘备无耻之余却没有丝毫阻止的理由,只能连夜和姬昀吕春商量对策,最终,只能决定抽调黄忠和沈熊二人前去接管徐庶留下的摊子,且可以预料的是,西域必然会因为徐庶的离去而陷入大乱,黄忠能保门户不失已然是很好了,再不能指望西域之兵对己方有所帮助,甚至,还要做好遣兵相助黄忠的准备。

    黄忠和沈熊临危受命,不敢耽搁,即刻启程,然而不过七八日的功夫却回来了,且回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两万兵马。细问之后,方知黄四娘所作所为,姬溪由衷叹道:“四娘巾帼不让须眉也。”

    而后,姬溪为刘备的阴险无耻爆发了雷霆之怒,有了徐庶所增援的两万生力军,更是让姬溪气焰高涨,于第二日的攻城战中,出乎预料的主动打开了城门,由姬渊,黄忠,沈熊三人率领五万兵马对刘备发起了复仇似的冲击,此一战,再次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几乎是同一时间,刘备也得到了张松的消息,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此事,也被诸葛等人相继得知。得知此事之后,孔明什么话都没有说,但看向刘备的目光却那么的陌生,他引以为傲的洞察之能在瞬间崩塌,再一次产生了错投庸主的念头,且这个念头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成长。

    刘备显然没时间也没兴趣去顾及诸葛等人的感受,陷入了自己计策不成功的极大怒火之中,而后,再次独断专行的做了一个荒谬的决定。

    十日后,武威城下,刘备暂缓攻城,却在诸葛等人错愕震惊的目光下在阵前推出了一个老妪,一个女人,以及一个孩子。正是徐庶的老母,黄四娘以及徐庶的儿子。

    无需喊话告知,姬溪一眼就将三人的身份认了出来,此举,全然出乎了姬溪的预料,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刘备竟然能够无耻到这种地步。

    城门开,姬溪,姬渊,姬昀三兄弟并肩策马而出,至刘备军前,姬溪语气阴寒的问:“刘玄德,你妄为一方之主,竟用如此卑劣手段。”

    刘备同样面色阴寒,却没有说话,自有身边张飞效劳。却见张飞也不与姬溪废话,直接吼道:“姬溪,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考虑,若不投降,我先斩此三人,再行攻城。”命令既下,立刻有刀斧手冲到黄四娘三人身侧,大刀横在了三人的脖颈上。

    孩子还小,哪受得了这般阵仗,是以哇的一声便哭了起来,黄四娘凄然一笑,说了一句:“我儿莫哭。”后,也是无语凝噎。再看那老妪,复杂的看着黄四娘以及哭闹的孩子,悲呼道:“老太婆眼瞎了呦,轻信贼人近十年啊,刘备,老太婆求你了,放了我的孩子吧。”

    刘备抿嘴不语,浑然不顾老妪的恳求,对身边诸人目中的不忍和心寒也视而不见,此刻,刘备的眼中心里,都已经被胜利的欲望所填满,只要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