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曹操迈步往屋外走去,姬溪起身跟着,听曹操继续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至此,姬溪无来由的叹了口气,曹操亦如是,沉吟良久才继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良久,掌声响起,却唯有姬溪一人鼓掌,此地也只有姬溪配鼓掌。姬溪的赞许是由衷而发的,他对曹操的野心知道的心肠清楚,却没有任何的不悦,反之很是敬佩。
许是感应到了姬溪的由衷而发,曹操发自内心的开怀大悦,后有意有所指的看着姬溪。
姬溪的诗情也被调动了起来,他的文采显然是无法与曹操比肩的,但他还有两千年的沉淀,此时一首词突兀的跃如脑海,不吐不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曹操抚掌大笑曰:“妙,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来,喝酒,几日你我兄弟不醉不归。”
当夜,二人确实醉了,醉的豪迈,醉的淋漓尽致。而酒醒之后,姬溪还是姬溪,曹操还是曹操,他们是同盟,也是敌人。
姬溪和曹操的酒喝的很好,但贾诩和荀攸的商谈结果却非常的不好。贾诩强硬的要求由曹魏充当主力攻城,理由很充分,说己方已经和东吴打了很久,耗损很大,休要休养生息。而荀攸则寸步不让,要求两方分东西夹攻荆州,毕其功于一役,而后平分荆襄九郡。
贾诩当然不能吃这么大一亏,而荀攸却寸步不让,当然,曹魏也确实有寸步不让的本钱。以眼下的局势而言,曹魏既然参与了进来,在荀攸看来,姬溪便必须答应他们曹魏的要求,否则,只要曹魏坐起壁上观,不论是姬溪还是孙坚都不敢再动手。
第461章 血战汉中()
局势看起来很明朗,若然曹魏做起了壁上观。曹魏无所谓,大不了时日久了打道回府,无非是耗些粮饷而已。东吴更无所谓,因为刘备不能前来参战之故,孙坚巴不得姬溪和曹操抓紧退军呢。而对姬溪来说,便是得不偿失了,他此番为了将得到荆州,可谓是倾尽全力,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若然无功而返,不仅是奇耻大辱,对整体的实力也是一个莫大的反击。
这是曹魏的优势,也是荀攸的仪仗,看起来似乎是无解之局,可贾诩是何等人,这能拦的住贾诩?于是,第二日姬溪酒醒之后,贾诩第一时间找到了姬溪,对姬溪说:“主公,请下令撤回攻入西蜀的两路兵马。”
姬溪揉了揉脑袋,片刻后方才问道:“昨夜谈的不顺利?”
贾诩点头,道:“曹魏方面认定我军独木难支,依仗自身有左右战局之力,故而寸步不让。而若答应其要求,则我军此番征战却是为曹魏做了嫁衣。曹魏摆明了是想得渔翁之利。”
对此,姬溪早有预料,后问:“便是撤回了攻入西蜀的兵马,又如何能确定刘备会再次来会战荆州,便是刘备果真来了,若然曹操仍旧袖手旁观,于我军而言岂不是更加不利。”
姬溪的顾虑有道理,然而贾诩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先前我军攻入西蜀,乃因曹魏按兵不动之故的无奈之举。而现今,曹魏已达近前,不管其动或不动,孙刘对其都不能视而不见。而只要孙刘对曹魏存有忌惮,必然会被曹魏牵制住许多兵马,介时,我军压力并未增大,而曹魏却开始有了压力。彼时,曹魏若退,成天下笑柄,其若按兵不动,我军有机可乘,其若挥师开战,我军便可借其之手力取荆州。再者,以今时之局势,想要攻占西蜀为时尚远,既然引曹魏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攻入西蜀的两路兵马再继续征战,已经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既如此,又何必空耗粮饷。”
闻言,姬溪觉得有道理,荆州就在这里,曹魏想要空手套白狼,己方当然不能愿意,既然你不想动,那就将西蜀的兵马引过来破釜沉舟,你曹魏要是还是不想出力,我便直接撤军,介时,孙然我方损失惨重,但你曹魏就成了个笑话。从今以后,谁还敢和你结盟。
于是乎,姬溪当即同意了继续的建议,快马传报,着姬昀和郝昭退军。
却不料,命令送出去还没有两日,姬昀的传信官却先一步来到了姬溪的大营。
传信官将姬昀的进言送上,姬溪看后久久无语,后将此信件交给贾诩看。贾诩看后,亦是久久无语,半响后方才叹道:“论军机大事,我不如元状多也。主公,此计绝妙,当速行。”
几日后,姬溪再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军事调整,他先是同意了和曹魏分东西夹击孙坚,却在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忽的引兵西进,跃过了樊城战场,经渭水溯流而上,竟然直接引着十万大军打进了汉中,长驱直入。
这变化发生的太过突然,谁能想到姬溪竟然如此果决的放弃了近在咫尺的荆州,转而攻进了西蜀。而如此一来,曹魏和东吴立刻成为了针尖对麦芒的局势。东吴的压力顿时减小一半,而曹魏的眼里却瞬时增加了一倍。
彼时,曹魏可以退,其若退,孙坚势必紧随姬溪之后冲入西蜀,截断姬溪后路,如此一来,姬溪必遭大败,可于曹魏而言,姬溪大败显然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因为只要孙刘联手大败了姬溪,其联盟便更加的牢不可破,姬溪只能退守关中,再也无力对他曹魏形成任何的帮助,介时,孙刘的实力会暴涨,且极有可能选择先联手打掉曹魏,而后对关中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姬溪也难以持久。重点是,姬溪若败,他曹魏顿时独木难支,必将在姬溪之前灭亡。
通过此举,姬溪瞬间让曹操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唇亡齿寒,如此一来,曹操别无他途,只能倾尽全力的牵扯住东吴的兵马,对孙坚加强进攻,进入了攻坚战。
这便是姬昀的策略,剑走偏锋,直接将最初的战略目标改变,由夺荆州变成了夺汉中,值得一提的是,汉中对姬溪的重要性与荆州相比,不相伯仲,而若得到汉中,姬溪便可对荆州相称两面夹击之势,之后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姬溪夙夜行军,摧枯拉朽的在汉中横冲直撞,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打进了汉中腹地,彼时,西蜀才终于反应过来,组织起行之有效的对抗,这整个过程,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四个字便可以解释的通,那就是出乎意料。
梅雨季节来临,九月末,姬溪已经打到了汉中郡城南郑。刘备于此纠结了十余万大军,与姬溪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
当日,大雨磅礴,姬溪登台对全军狂吼:“今日,尔等功成名就之时,勿惜此身,匡我大汉,化英魂,佑苍生。”
此一战,乃数来年仅有的旷世之战,整整进行了数个日夜,其惨烈不可言表。最终,姬溪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刘备兵败如山倒,只能弃了关中,退入川蜀,依仗天险严守,终于挡住了姬溪前进的脚步。
彼时,姬溪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全军振奋,欢呼震天。
至此,汉中军落入落入姬溪的手中,而后,摆在姬溪眼前的有三条路。其一,坚固以得战果,而后退军会洛阳。其二,厉兵秣马,继续对西蜀试压,以期一劳永逸的灭了刘备。其三,调转兵峰,行之前未成之事,进攻荆州。
在抉择方面,众将产生看了分歧,却没有人选择退兵,而后便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继续进攻川蜀,一派主张调转枪头,去夺荆州。如贾诩,便极力主张调转枪口去夺荆州,因为眼下曹操和孙坚的争夺战正打到紧要的关头,此时正是己方去分一杯羹的绝佳时机。
第462章 错综复杂的迷局()
姬溪也倾向于去夺荆州,可姬昀却对此有保留的意见,三条路,姬昀一条也不愿意选,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姬溪发觉了姬昀的异常,是以当兄弟二人单独相处时问及姬昀的反常。
姬昀沉吟良久后才说:“大哥,你有没有觉得时局发展的太快,也太顺利了?”
闻言,姬溪一愣,不明所以,顺利?怎么顺利了?为了得到汉中,己方付出的代价极大。当然,这代价的付出是值得的,得到了汉中,己方的实力暴增。
可姬溪又知道姬昀绝不会无的放矢,是以疑惑的问:“可是想到了什么蹊跷?”
姬昀摇了摇头说:“没有,正是因为没有找到任何的破绽,所以进来总是心神不宁。”
听到姬昀这么说,姬溪苦思良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是以虽然愿意相信姬昀的直觉,可总不能只因为姬溪的直觉便裹足不前,所以,姬溪还是征询了姬昀对如何进退的意见。
姬昀踌躇了许久,而后说出了他自己都不满意的意见:“大哥,小弟觉得,还是退兵为好,先班师回洛阳,而后静观天下变化,再行定夺,如此可策完全。”
姬溪怎么都没有想到,姬昀竟然会选谁都没选的第一条路,更没想到姬昀竟然只凭直觉便下了这么荒唐的决定。所以,姬溪有些训斥的对姬昀说:“元状,你生性谨慎,我不怪你,但是,只凭那莫须有的直觉便要放弃眼下的大好形势,这绝对不行。”
姬昀有些焦急,张了几次嘴最终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他出了直觉外再也找不到可以说服姬溪的理由,而行军打仗,显然不能全然听信直觉。
几日后,姬溪在权衡各方面利弊之后,决定调转兵峰剑指荆州,着郝昭率领五万兵马驻扎汉中,防范刘备的反补,又急令并州高顺抽调五万兵马进入南郡,去和姬溪会和。自己这边则安排妥当后即刻挥师东进。
姬溪明显的感觉到,时局正在加速的向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所以,姬溪是振奋的,精神的振奋连带着姬溪灵魂中的痛苦都减轻了许多,又有佛法加持,姬溪恍惚中觉得自己已经恢复了巅峰时期的状态。
然而,天有定理,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江河急转的事情时有发生,遑论人乎。
姬溪会试东进,路程过半,忽的前线传来战报,得知曹操竟一夜之间兵败如山倒,被东吴一把火烧掉了大半兵马,溃逃之势宛若江河决堤,一泻千里,连豫州都没有保住,只能依仗许昌和淮南一带的防线苦苦支撑。
在之前的战报中,曹操一直是战局上风的,而东吴的防线已经千疮百孔,这也是姬溪之所以选择再攻荆州的原因,相比于川蜀的天险盘桓,显然荆州的利益更加的唾手可得。然而谁又能想到,一夜之间,天翻地覆了呢?
姬溪愕然了许久,甚至有些慌乱,这时候,贾诩和姬昀同时找到了姬溪,然而二人的建议却截然相反,姬昀苦劝姬溪即刻退兵,在洛阳和南郡之间屯扎重兵,以防有变。而贾诩却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认为曹魏已经疲于应付,而东吴虽然大败了曹魏,可自身的怨气大伤,己方又有来自并州的五万生力军,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在己方,若能长驱直入,必能蚕食掉东吴的战果,从而成为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赢家。
姬昀没有反比的理由,唯一可以算得上站得住脚的理由是,他认为曹操败的时机过于巧合,且过于迅速,似乎冥冥中有一只手早已暗中握住了曹魏的脖子,随时可以掐死曹魏,可却偏偏要等一个时机,这是时机是什么,姬昀立刻想到了己方的身上,那只大手等的便是姬溪的挥师东进。
可是,姬昀的推断全凭猜测,也过于悬疑,姬溪绝不相信这世间有人能有如此绝大神通,他相信有人能瞒过自己,却绝不相信有人能瞒过姬昀,所以,姬昀虽然疑神疑鬼,可却没有找到丝毫的破绽,这更让姬溪艰信一切都是巧合,甚至是相信这就是上天给自己的机遇。对姬昀智谋的信任,使得姬溪误入了迷途。
于是,姬溪不顾姬昀的劝阻,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催促全军全力急行军。
抵达荆州边界之时,姬溪忽的遭到了东吴兵马的严防死守,而这非但没有覆灭姬溪的野心,反而使得姬溪更加确定这是自己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乎,倾尽全力的去打东吴的防线。
出乎姬溪预料的是,此一战,东吴超乎想象的顽强,竟把战争拖入了胶着的局面。可是,姬溪还是有信心在十日内打破东吴的防线。
然而这十日还未过半,惊天的变数再次袭来,刘备突如其来的再次起兵十余万,疯狂的扑向郝昭布下的防线。郝昭是个极为擅于防守的将帅之才,可还是守的极为艰辛,即日便遣人向姬溪求援。
姬溪当然知道郝昭的困境,所以郝昭的求援消息还没接到之前,姬溪便用八百里急报传令镇守郿城的马超驰援郝昭。马超的手中有三万兵马,在姬溪想来,其和郝昭合兵一处之后,应该又十足的把握守住汉中的防线。
晴天霹雳的是,马超竟然反了,其和刘备里应外合,郝昭瞬间兵败如山倒,想返回关中都做不到,因为马超在会和之前便封死了郝昭退回关中所有退路。所以,郝昭历经千辛万苦冲出重围后,只能率领残兵败将向姬溪的所在狼狈逃命。
得知马超反了自己,姬溪被气的一口鲜血直接喷了出来,差点背过气去,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生气已然无用,当务之急尽在眼前,必须尽快解决,否则等待己方的,将是万劫不复。
直到这时,姬溪才后悔与没有听从姬昀的建议撤兵,若然当初听从了姬昀的建议的话,哪怕马超反了,姬溪也可以直接自洛阳起兵进入关中补上漏洞,而如今,关中兵力空虚,洛阳方面也无兵可调,而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刘备必然会大军打进关中。
第463章 满盘皆输()
马超之反,确实出乎了太多人的意料。其是降将,作为一个降将来说,姬溪对他可谓是极尽优厚。许多人提醒姬溪要提防马超,最起码要观察一段时间,然而姬溪却全完没有听,从刚一开始便对马超委以重任,现而今更是一师之长,位高权重,戍守郿城,保卫着国家防线。
然而人啊,总是那么的不知足,姬溪总以为对马超只能如此了,而在马超看来,其却一直没有得到重任,且因为是降将的关系,他总是无来由的能够感觉到来自他人异样的目光。人在这种心境下,是很容易变的扭曲的,当一个人变的自卑却又痛恨自己的自卑时,他便会本能的为自己寻找出路。
马超的出路便是,从心底告诉自己,自身是忠于汉室的,自己当年征伐姬溪是正确的决定,后来战败投靠,也只是一时的隐忍之策,他还是忠于汉室的,而姬溪的所作所为是汉贼所为,特别是姬溪称王之后,马超更是坚定了自己的认知。如此,他告诉自己,自己与汉贼势不两立。如此,他的心里果然舒服多了。
在这般自欺欺人的状态下,马超心中的阴暗一发不可收拾,他竟主动的联系了刘备。联系刘备之举,在马超这里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无他,刘备是汉室皇叔,帮助刘备便是帮助汉室,他便是忠臣,更妙的是,高祖曾言,异性不得称王,而刘备姓刘,显然其称王算不上叛逆。且,马超发自内心的认为通过此举可以告诉世人,他的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