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喃喃的重复:“兄弟?家人?”姬渊的单纯并没有改变,单纯的人容易被别人骗,可却能更清晰的感应到来自他人的善意。姬昀发自内心的善意和亲情被姬渊清晰的捕捉到,那时刻,姬渊无来由的有些相信了姬昀的话。

    即使没有全然相信,可姬渊的怒气还是消散了不少,他说:“你既然是我兄弟,那就不要阻止我。我要进城找一个人。”

    姬昀:“是甄宓吗?”

    姬渊点头。

    姬昀:“大哥,你是有家室的人,你的孩子快要出生了,你可知道,那甄宓乃至袁熙,在利用你。”

    爱情是容易让人盲目的,此时此刻的姬渊,最听不得的便是别人说甄宓的坏话,于是,其刚刚消散的怒气再起升腾了起来,先前对姬昀的好感亦瞬间烟消云散,怒声道:“休得胡言,夫人救我性命,真心待我,你空口白牙,是何居心?”

    这便是姬昀不愿意让姬渊见甄宓的原因,因为现在的姬溪,相比于相信感觉,显然更相信甄宓,而以甄宓的所作所为推断,其又显然不会对姬渊说实话。可不让姬渊见甄宓,便得不到姬渊的信任,得不到姬渊的信任,便只能兵刃相向,这是姬昀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或者说,不到万不得已,姬昀不愿意对姬渊动手。

    所以,姬昀退而求其次,对姬渊说:“二哥,我可以让你见甄宓,这是因为我不愿意与你为敌,但二哥想必也知道自己的本事,小弟为防造成伤亡,所以要请二哥卸下盔甲兵刃。”

    姬昀的要求,是诚心诚意的相劝,是之后的未雨绸缪,同样也可以说是威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不得姬渊不答应。

    不论是因为信任姬昀,还是为了甄宓的安危着想,姬渊都不得不答应姬昀的要求。看着姬渊将手中的大刀佩剑丢在地上,姬昀轻轻的舒了口气。事情要一步一步的来,能不动手当然是不动手为好,但要为动手做准备。

    姬渊既然配合的丢掉了兵器,姬昀便没有了继续阻拦的理由。于是乎,只能给姬渊让开一条道让姬渊进城,而姬昀赵云黄忠三人及数千兵马则亦步亦趋的跟在姬渊的身后。

    对此,姬渊很反感,却不想生事,在他的心中,还是甄宓更为重要。

    顺利的见到了甄宓,然而甄宓的身边却站着逢纪和沮授。姬昀本不认识这两人,却在见到的瞬间认出了他们,而后,姬昀暗自后悔自己的疏忽,应该在控制了扶余城后的第一时间便将二人抓获的,可他却因为过于关注姬渊而忽略了此二人。

    见此二人站在甄宓身边,一股不好的预感瞬间浮现在姬昀心头,因为姬昀从二人的眼中,看到了视死如归。

    果不其然,当姬渊急冲冲的向甄宓走去时,逢纪挺身一步挡在了姬渊的前面,怒问:“投敌之贼,你要做什么?”

    闻言,姬昀的双眼瞬间眯了起来,姬渊则诧异的问:“我什么时候投敌了?”

    逢纪反问:“那你为何和贼人一同前来?”继而指向姬昀,怒声道:“此乃国贼,此乃天下一等一的小人,更是我家主公的头等大敌,你和此贼同流合污,不是投敌又是什么?”

    姬渊被问的一愣,急忙辩解说:“我没有投敌,是他们放我进来的。”

    逢纪立刻道:“既然如此,当杀此贼已示心诚。”

    姬渊一愣,想起了姬昀所说的事实,难以判断,故而很是犹疑。这时,姬昀说:“二哥,莫听此人胡言,此人在利用你,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你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

    姬渊更加犹疑,这时,甄宓却说了一句诛心的话:“二哥?你叫他二哥?我呸,你杀他全家的时候可不是这么叫的。要不是因为你们姬家兄弟,他又怎会落得如此田地。”

    这句话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大到姬昀都有些措手不及,而后,在姬昀预料中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姬渊显然对甄宓的话深信不疑,是以当听说姬昀杀了他全家,又是他失忆的罪魁祸首后,瞬时怒发冲冠,暴吼道:“小贼,拿命来。”声未毕,拳头已经入滚石般的向姬昀打来。

第451章 甄宓身死活捉姬渊() 
见姬渊打来,姬昀目有悲色,往后退了一步,身侧的赵云和黄忠双双冲出,二人合力对姬渊展开对抗。姬昀急退入军中,而后下令:“抓住甄宓,逢纪,沮授,活捉姬渊。”

    抓甄宓三人并不困难,一蹴而就的事情,困难的是活捉姬渊。姬昀虽事先用计卸下了姬渊的兵器,又威胁蹑影不敢跟来,其虽少了这两大助力,然其战力却依旧有排山倒海之势。

    困龙阵由赵云和黄忠分别率领五百将士布成,余者将此地团团包围,且为了预防万一,姬昀再次调度兵马,将此地再围了三圈。此时,除非姬渊能飞天遁地,否则绝对不可能逃的出去。

    事已至此,大局已定,于甄宓三人而言,姬渊没有在第一时间杀了姬昀,便永远的失去了杀姬昀的机会,他们的视死如归的计划彻底落空,等待他们的,必然不会是什么好下场。

    姬昀走过来,靠近甄宓三人,悠悠的问:“你二人空有谋略,焉何不知进退。今日给你二人一个机会,一个报效朝廷的机会。”此话,是对逢纪和沮授说的。

    沮授闭口不言,其神色坚决,逢纪则嘲讽道:“大丈夫焉能与贼人为伍。”

    姬昀沉声道:“是人皆言我姬家为贼,然,如今的大汉是谁在支撑,是曹操?是刘备?是孙坚?还是你家主公袁熙?”

    逢纪不语,姬昀哼了一声:“这是个人心丧乱的时代,我姬家为大汉守着最后的尊严。尔等,或臣服,或敌对,我姬家巍然不动。现在,回答我,降是不降?”

    沮授淡然答:“忠臣不事二主。”

    逢纪叹了口气:“生不逢时,徒然奈何。”

    姬昀抿着嘴,抬起手,有军士持刀上前,作势欲杀,而姬昀的手却忽又放下,改变了心意道:“暂且收押,稍后押往洛阳,幽闭。”之所以改变了注意,是因为姬溪的劝告,于姬家本身而言,逢纪和沮授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但对大汉而言,此二人能起到手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姬溪曾明令姬昀,若遇良才,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杀之,姬家要做的,是为大汉储备人才。

    逢纪和沮授有些诧异的看向姬昀,颇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然而能保住一命,自然是极好的事情,袁熙对他们虽然很好,但显然还没到令二人为袁熙自觉殉葬的程度。

    有将士把二人押走,二人却再也没向甄宓看上一眼,在他们这等人眼中,女人向来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哪怕甄宓是主母,但当这个主母在没有利用的价值时,便只是个纯碎的长得好看的女人,是利益的筹码,随时可以舍弃。

    逢纪和沮授的无情无义,令甄宓瞬间陷入了孤苦伶仃的境地,她是个坚强的女人,当陷入绝境时,她的坚强便化成了自杀的动力,再者,袁熙的无情,自身对爱情幻想的幻灭,也早已让甄宓生无可恋。眼下也好,退无可退,也不必再为俗世纷扰。

    姬昀复杂的看着甄宓,客观的说,甄宓长的极美,但比之貂蝉还是有所不如,然而姬昀也知道,感情这东西,向来是没有道理可讲,便如姬渊,家中放着一个天下顶尖的大美人,心中却始终对数年前的匆匆一瞥念念不忘。

    甄宓的死志,姬昀看在眼里,却没有阻止的意思,在姬昀看来,甄宓是必须死的,她自杀,总比死在他姬昀的手中好。于是,姬昀一句话也没有对甄宓说,只是拿莫名的目光紧紧的盯着甄宓,那莫名中,带着鼓励。

    甄宓凄惨的一笑,这般被人鼓励着去死的感觉,非常的不好,而后,不甘随之涌起,最终却化作彻骨的悲哀。怀中有匕首,取出来,刺入了自己的心窝。

    于甄宓而言,一切都结束了,而于姬昀而言,事情远未结束。只见那边在人群中冲突的姬渊,咋见甄宓身死,立刻陷入了疯狂的状态,霎时间战力升腾,无人能够招架。

    姬渊嘶吼着向甄宓靠近,姬昀寒着脸,阴沉的站在甄宓的尸体旁,冷酷而无情。姬渊用尽了本事,可与甄宓却始终是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针对姬渊的抓捕持续了三个时辰,人力终有时尽,少了蹑影和兵器的姬渊,此生第一次落败,被黄忠一刀砍中后颈,陷入了昏迷的状态,而此时,已经有数百人伤在了姬渊的手中,死者亦有上百人。

    姬昀走上前来,心疼的令人查看姬渊的伤势,得到并无大碍的回应后方才略微放心,继而,姬昀一边安排人救助伤亡,一边令人取来了铁链,由赵云和黄忠亲自动手,将姬渊捆成了一个铁疙瘩。又遣人将甄宓送往其娘家,令其妥善安葬。一切准备就绪后,城中的搜刮也进行完毕,而后,姬昀即刻下令班师回洛阳、

    回洛阳的路途中,必然要经过混乱的战场,在这个过程中,姬昀的行军速度极快,且极为铁血,其体现在不论是谁阻拦在姬昀的前方,都只有一个字,杀。不论是鲜卑,还是袁熙,连曹魏的兵马都照杀不误。这般的敌我不分,清晰明确的告诉了所有人,我现在要走了,谁也不许拦我,更不许打我的注意,否则,我将披荆斩棘。

    这般的雷厉风行,使得姬昀行军的速度极快,只用了十日便彻底的脱离了战场,而后跨过兴安岭,进入自己的领地,便到这是,姬昀仍旧毫不放松,继续催促着兵马火速行军,又用了十余日,终于抵达了洛阳。如此,姬昀方才放下重负,长舒了一口气。

    二十余日急行军,最令姬昀煎熬的不是每日的艰苦,而是来自姬渊的挣扎与怒吼。姬渊看向姬昀的目光中,带着刻骨铭心的仇恨,那仇恨是一把把的利刃,不间断的对姬昀千刀万剐,姬昀却只能独自忍受,无法宣泄胸怀。

    顺利的回到洛阳,看起来事情已经盖伊段落,但对姬家人而言,磨难似乎才刚刚开始,无他,因为姬昀的关系,姬渊将整个姬府的所有人全都恨上了。

第452章 低谷的反弹() 
对错,实乃是上天的恩赐,对与错,给了我们方向和底线,它清晰时,常使人心怀坦荡,无所畏惧,然而当它不清晰时,则往往令人忧虑的神伤。

    貂蝉为了孩子声嘶竭理,她错了吗?当然是没有错的,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什么错呢?然而,姬溪的重伤和姬渊的失忆,都是她所造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她却无疑是错了的。

    姬渊将甄宓埋在心底十余年,他错了吗?当然是没有错的,喜欢或是暗恋一个人,能有什么错呢?然而,世间的因果却总是那么的巧妙和恰当,若不是因为再见到甄宓从而引出了内心的伤感,或许貂蝉还是感觉不到什么,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便不会再发生,从这个角度看,姬渊无疑是错了的。

    姬昀逼死了甄宓,他错了吗?当然是没有错的,为了姬家的稳定,为了斩断姬渊的羁绊,为了姬渊不再被人利用,能有什么错呢?然而,失忆的姬渊却因为此事而仇恨着整个姬家,从这个角度看,姬昀无疑是错了的。

    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令整个姬家布满了阴霾,连带着整个洛阳都阴沉沉的。

    姬渊一直被铁链捆绑着,在他仇恨的目光中,谁都不敢放开他。家中的女人整日围绕在他的身旁,然而先入为主的他,却硬起了心肠否定着一切。

    姬溪的身体状态仍旧不见好转,华佗已经绞尽了脑汁,却对灵魂的奥秘知之甚少,爱莫能助。再见到姬渊的现状,姬溪更加的苦不堪言,每时每刻都处于极大的痛苦之中,为了不让家人们为自己操心,还要强忍着不露出分毫,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家中诸事不顺,再有姬溪灵魂之故,对外自然无暇他顾,于是乎,一切的重担便落到了姬昀的身上,他默默的忍受着来自家人的埋怨,埋怨他太过急于求成逼死了甄宓。可姬昀却不后悔,更不认为自己错了,在姬昀想来,似这般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就应该快刀斩乱麻,虽然斩了之后便是最坏的结局,但总比一步步的走向最坏的结局去好。

    既然已经到了最坏的境地,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倒是简单了,无非是一步步的再走上去而已。至于怎么走呢?似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转机肯快便到来了,姬月忽的想起了无忧丹,那得自唐倩的神奇丹药,先前本想给姬蔓用却因为芙儿的点醒搁浅,此时一比一时,此时用在姬渊的身上再为恰当不过,忘忧丹不能使姬渊恢复记忆,却可以使之忘记甄宓,忘记对姬家的仇恨。

    相比于现状而言,此举虽然无奈,却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于是乎,姬家人一致同意,给姬渊服用忘忧丹。

    常人只需要一颗忘忧丹便可以忘记前尘,而姬渊显然不是常人,一连给姬渊服用了全部的两颗之后,姬渊目中的仇恨方才消失殆尽,可也正因为用量过度,洗掉了仇恨的姬渊,彻底的变成了一张白纸,据华佗估计,他只剩下了七岁孩童的智力行为能力,至于之后能不能慢慢成长起来,只能再观后效。

    而后,姬家多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姬渊,一个是姬渊的女儿,取名姬秋,小名碧螺。

    瞧,当人生已至低谷之后,便是走上坡路的时候,姬渊虽变成了一张白纸,但总归还是姬家人,和自己的女儿一块长大,虽诡异,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变成白纸后的姬渊,纯良憨厚的本性未变,他笑的天真烂漫,是个极为省心的孩子,他最喜欢的便是他的女儿碧螺,和其玩耍,终日不倦,哦,还有已经两岁的寒衣。

    对这个结果,姬家人是痛惜的,但时间总能悄无声息的改变很多的东西。时日久了,大家也就慢慢习惯了,而当习惯了之后,却也能享受这一个两小间的两小无猜,他们带给了姬家人许许多多的快乐。

    姬昀想要封锁消息,但无事于补,于是乎,在姬溪的建议下,也就顺其自然了,而后,姬渊疯了消息没用多长时间便传入了许多有心人的耳中,惋惜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无他,姬渊的存在,始终是各路诸侯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姬渊再无上战场的可能性,对各路诸侯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各路诸侯眼中,姬渊已经废了,但无人知道的是,姬溪实则也已经废了,他的灵魂状态支撑不了他再处理诸多的军事国事,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姬昀打理。而针对这个事实,姬昀倾尽了全力将这个事实埋藏的极深,除了少数的几个人之外,无人知晓。

    对内,姬家的首要任务也从姬渊的身上转到了姬溪的身上。华佗开出了很多安神养神的药方,然而收效甚微,过了许多时候,姬溪偶然间在姬家的一角听到了轻轻的诵经声,竟忽的发觉精神为之一震,虽不知何故,但没有放弃这个得之不易的发现。

    走进了小院,见到了曹清。一身素袍的曹清面色平静,搭着眼皮似乎没有看到姬溪进来。当诵经完毕后方才站起身来向姬溪行礼。

    姬溪灵魂中的痛苦依旧,但连月来的忍受磨合还是有成效的,最起码已经能够做到面色平静坦然。他问曹清:“可还住的习惯?”

    曹清:“谢秦王挂念,每日青灯古佛相伴,倒是清幽的很。”

    姬溪:“枯海今日未来?”

    当日唐震大闹姬家的事情,姬溪早已知晓,知道若不是枯海最后关头赶来,只怕姬家危也。姬溪为了报恩,答应帮枯海在洛阳兴建一座寺庙,并许诺将倾尽全力帮枯海弘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