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多么赤裸裸的,自然而然的现实啊。

    甄宓的心还是不够狠,所以,她妥协了,当姬渊对她说要为了她去取姬溪的人头时,她多么想答应,却只能无奈的摇头。

    如此一来,倒是让姬溪疑惑了,昨日初到此地,姬渊便来劫营,按理说应该是袁熙急不可耐的表现,怎的今日便坐起了缩头乌龟呢。

    姬溪不得其解,便派人出阵叫骂以作试探。这骂阵的功夫,姬溪自认第二,普天下没人敢称第一,是以只一炷香后,城门便开,一将奔出溺战,视之,却不是姬渊,令姬溪大失所望。寒着脸一挥手,身后立刻有一将奔出,直奔来将,十余合后斩杀敌将,得胜而回。

    再骂,再战,姬溪每战皆胜,敌军损失数将却始终不见姬渊出战。

    没等来姬渊,却等来了袁熙手下第一大将麴义。说起来,这麴义虽是个无谋的蠢材,却当真有难得一见的骁勇,起战力当世一流,在袁熙没有得到姬渊相助之前,全是由麴义充当着袁熙的门面,可自从袁熙得到了姬渊,对麴义不知不觉间便怠慢了很多,这让麴义心中颇有怨念,是以此次出战,乃是抱定斩将立功的决心的。而偏偏,姬溪身边还有个赵云,赵云出战,麴义的决心便注定成了泡沫。

    赵云年少成名,历经战火数年,更显老辣,早已能独当一面,这几年来,却是很少亲自冲锋陷阵,然鹅让姬溪却知道,赵云的武艺一点也没有落下,反而日渐精进。年前初至洛阳之时,姬溪曾趁着各师将帅前来述职朝拜的机会,兴起的组织了一场小范围的比武,参与者几乎囊括了军中大部分公认的猛将。其结果,姬渊自然独占鳌头,而赵云和黄忠联手却可以和姬渊针锋相对,且在和黄忠的较量中,赵云虽未得胜,可还是略占意思上风的。

第448章 偷梁换柱() 
赵云和麴义的大战,凶险异常却精彩绝伦,百余合后,麴义不敌,败逃而去,赵云雄姿英发,紧追不舍,与千钧一发之际斩了麴义,赢得了三军喝彩。

    回归本阵,姬昀夸奖了赵云几句,然而却实在高兴不起来,无他,直到此时,姬渊都没有丝毫出来的迹象,而麴义一死,袁熙再没有可堪一战之将,一时间偃旗息鼓,彻底的做起了缩头乌龟。姬溪无奈,只能暂且退军,另做他途。

    一连数日,姬溪日日溺战,然而城门紧闭,再无一人出城。在这个过程中,曹魏方面一直按兵不动,处于观望状态。这一日,正当姬溪无计可施之际,荀彧请求面见姬溪。

    姬溪连日来的种种作为,令荀彧相信了姬溪最开始那荒唐的解释,事实摆在眼前,虽然荒谬,但由不得荀彧不信。找到姬溪,荀彧为姬溪设了一计,即可攻占扶余城,又可如姬溪所愿活捉姬渊。

    对荀彧的建议,姬溪当然是有戒心的。荀彧的计策虽然绝佳,但内中的虚实太多,且那虚实不仅是针对扶余城的,若然自己不能全盘知悉,那虚实便很有可能是针对自己的。所以,姬溪虽然心急的想要将姬渊带回去,但在没有参透荀彧计策中的虚实前,姬溪不敢同意,而后便只能推脱。

    糟糕的是,姬溪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是以总觉得自己没有把握,情知事不可为,姬溪果断的没有逞能而放弃亲自去与荀彧周全,而是写了封信传回了洛阳,召姬昀前来救急。

    不得不说的是,姬溪因为灵魂之故,统筹能力大不如前。便如召姬昀之举,以往的姬溪是绝对不会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的,无他,姬家三兄弟是己方大业的支柱,三大支柱全部离开洛阳,其造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若然有变,后果不堪设想。

    心绪大乱的姬溪,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姬昀却显然是能够认识到的,然而,姬昀还是来了,且来的速度极快,算上送信的时间,也只不过用了十余日的功夫便抵达,且还带来了黄忠。

    见到姬溪的憔悴,姬昀痛彻心扉,紧握着姬溪的手,双目通红,强忍着不落下泪来。

    姬溪宽慰的拍了拍姬昀的手,温和的笑问:“家中可好?”

    姬昀点头:“万事皆好,二嫂身体大好,胎儿稳固,大哥勿要担心。”

    虽然早已知晓,但从姬昀的口中听到,其意义自然不同寻常,是以长舒口气,笑道:“如此甚好。”接着,姬溪屏退了所有人,将自己和姬渊离开洛阳后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告诉了姬昀,没有丝毫的隐瞒,而后在姬昀的沉思中笑道:“大哥累了,此地之事就交给你了,把你二哥带回来,我们一起回家。”

    姬昀笃定的点头,却说:“大哥,洛阳不可无主,你需要即刻启程返回洛阳。”

    姬溪自然不愿,他不放心姬渊,可姬昀的态度坚决,到最后,姬溪只能无奈的答应。而后,姬昀即刻开始安排,为了确保姬溪的安全,姬昀竟从此地的五万大军中足足分出了两万护送姬溪,且,高顺以率十万大军再度跨过兴安岭,兵峰直指龙城,其目的便是想曹魏方面宣告己方的决心,若敢在姬溪的归途中使诈,那么便是玉石俱焚的结局。

    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曹魏方面已然相信姬溪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为了姬渊,虽然荒唐,但却没有其他的解释。值得一提的是,曹操确实动心了,他想将姬溪留在塞北,而后趁关中政局不稳直接入侵关中,他甚至愿意为此放弃塞北的既得利益。然而,对此郭嘉,程昱,荀攸三人具皆不赞成,认为其中的风险太大,若然失败,姬曹联盟瞬间瓦解,而孙刘联盟必将闻风而动,解释风雨飘雨,局势的走向会如何,谁也无法预料。于是,曹操不得不放弃了截杀姬溪的想法,令姬溪安然无恙的跨过了兴安岭,而后折道抵达洛阳。

    且不说姬溪回家后与家人们的互诉衷肠,将视线再度放回扶余王城。彼时,因为分出两万兵马护送姬溪之故,姬昀手中便只剩下了三万兵马,而且,观姬昀的架势,也并没有继续增兵的打算。

    相比于曹魏的十余万兵马和扶余王城内的十余万兵马,姬昀的势力无疑是弱不禁风的,然而,却没有任何人敢小觑,因为在这三万将士中,武有赵云,黄忠,文有姬昀,此三人,任何一人都不可小觑,赵云和黄忠早已是天下闻名的无敌统帅,而妖孽般的姬昀,更是让天下人恐惧。

    送走姬溪的当日晚间,姬昀便请荀彧前来相见。二人本是旧时,再次相见时却是各为其主。姬昀面色坦然,荀彧有些复杂但更多的却是慎重,三年未见,姬昀给荀彧的感觉更加的深不可测了。

    二人寒暄毕,姬昀首先同意了荀彧针对扶余王城的计策,并在几个点上加入了一些建议,看似无足轻重,但荀彧细思之后,将骇然发觉只是加了这几个小点,其计策已经截然不同,最显著的变化是,先前荀彧的计策是以曹魏为主,而现今却俨然变成了由姬昀主导,且,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了数倍。

    此时,姬溪当初面对荀彧计策的困扰出现在了荀彧的身上,如姬溪一般,荀彧看是看不透个中的虚实,所以他不敢答应。这时,姬昀适时的说出了荀彧心中的犹疑:“先生无须多疑,昀绝无二志,且,难道先生认为,只凭昀手中这三万兵马,便能威胁到先生吗?”

    姬昀的话说到了根本上,不管怎么说,与此地的形势而言,姬昀的实力过于弱小,堪称在走钢丝,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于姬昀而言,为了一个扶余王城不值得冒这么大的危险。且,最重要的是,在姬昀的计划中并没有刻意耗损己方实力的痕迹,所以,仗着己方的实力优势,荀彧虽然觉得有些冒险,但长久的拖下去也不是办法,便与姬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第449章 天罗地网() 
扶余王城内,已经数日静默,袁熙不敢战,因为他怕姬渊恢复记忆,而久不出站显然也不是办法,随着时日迁延日久,城中的鲜卑王族已经对其产生了不耐。袁熙说到底还是寄人篱下,虽因为姬渊之故再次得到了鲜卑王族的仪仗和重视,但总这么拖下去显然不是办法。

    恰此时,探报得知姬溪离开了扶余城,将姬昀留了下来。据袁熙所知,姬昀乃是姬家捡来的孩子,有自小出门求学,七年未曾回家,所以,袁熙理所当然的认为姬昀在姬渊心中的分量远不如姬溪来的重。所以,在征得了逢纪和沮授的同意后,袁熙试探性的将姬渊派出城去挑战。

    却不料,两路敌军竟然具皆不敢应战,且耍起了无赖手段,只要姬渊出城溺战,敌军便大军压上,其目的不言而喻,单打独斗我们认输了,但我们可以用数量取胜。

    面对如此无赖的手段,袁熙确实别无他法,他虽有姬渊相助,但仍是不敢率兵出城与两路敌军决战,固守是最保守也是最稳妥的战略,只要他们能守住扶余王城,敌军远来,久之必退。所以,便是袁熙想要出战,鲜卑方面也不会同意,而袁熙自己独木难支,也只能装装门面上的头脸,实际上还是要做个缩头乌龟的。姬渊的存在,说到底只是他们在被辱骂之时可以出城去震慑四方,从而为己方的面子上添些光彩罢了。

    袁熙及鲜卑的心思,当然瞒不过姬昀和荀彧,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眼下的事情是明摆着的,扶余王城内不会出城决战,他们必会依仗城防坚固粮草充足而进行防守拖延时间,而也因为扶余城坚的缘故,曹魏和姬溪都不会采取强攻的策略。而曹魏需要的是攻破扶余王城,姬昀需要的是将姬渊带回去。二者目的不同,但方向是一致的,首当其冲的,是引敌军出城决战。

    欲诱敌,须先示弱,半个月后,曹魏开始撤军,而姬昀却不撤。姬昀兵少,且距离己方根基甚远,要撤也应该是姬昀先撤,此乃常理,却是虚妄,所以,面对曹魏的撤兵,扶余为防有诈,按兵不动。而后的事情,证实了扶余的小心是极为明智的,因为曹魏军队并没有真的撤去,在发现扶余并没有上钩之后,即刻回返并四面八方散了开来,占领了扶余王城之南的所有关险要地,并迅速的扎稳脚跟。此乃真实。

    这一虚一实之后,一个介于虚实之间的讯号浮出水面,扶余方面理所当然的认为姬昀并没有参与进来,姬昀的目的应该只是姬渊,而曹魏的目的却是开疆扩土。

    于是乎,曹魏和姬昀之间,孰轻孰重不难分辨。而后,扶余方面开始顺应曹魏的扩张蚕食布置防线,以扶余王城为中心,拉开了一张大网。如此一来,扶余王城内部的兵力迅速分离减少。当此时,按兵不动的姬昀突兀的发起了对扶余王城的攻城战,此却又是虚。扶余王城虽然分兵出去与曹魏展开了拉锯战,可留守王城的仍旧有数万兵马,姬昀又如何能够攻的进去,几番攻城,几番败退后,姬昀损失惨重,只得退兵暂且休整,损失惨重是实,而退兵休整却是虚。

    如此一来,姬昀便成了扶余王城的眼中钉肉中刺,无他,姬昀现今只有两万余兵马,于大局无关痛痒,却可以在关键的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留着姬昀,铁定是个祸害。于是乎,赋予方面立刻决定,出大军将姬昀一举击溃,一劳永逸的将姬昀驱逐出去,而后全力对付曹魏的入侵。

    此一战没有动用袁熙,全是鲜卑的本部兵马。姬昀兵力不足,理所应当的一退再退,而鲜卑为了一劳永逸,自然穷追不舍。却不知,姬昀败退是真,可退的却极为巧妙,不知不觉间便将扶余数万兵马引入了曹魏事先设下的埋伏,被四面包围,却没有即刻歼灭,显然是打算围点打援。

    扶余王城内瞬间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救援,毕竟那里是己方的主力部队,失去了太过可惜,一派则坚持稳固防线,不能轻举妄动。袁熙坚定的站在后者的阵营中,可却独独忘了游牧民族埋在骨子里的烈性,他们忍受不了族人被杀而自己却什么都不做。

    而姬昀却深知游牧民族好战的烈性,针对此点布下此举,当埋伏圈成立的时候,姬昀便确定大事将定,扶余方面必定倾尽全力出城与曹魏决战,谁也拦不住。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固守不出的声音很快便在咒骂声中,不论袁熙怎样的使劲,结果却没有丝毫的好转,饶是逢纪和沮授智计百出,可面对人家的本能中的烈性,同样的无计可施。

    再者,先前不战是为了保险,并非是毫无胜算,此时不得不战,士气高涨,胜算更大了。

    胜算真的更大了吗?当然不是,自扶余倾巢而出之后,其战败已成必然。

    当时,曹魏初始撤兵之虚瞬时化虚为实,那随处可见的陷阱埋伏,令扶余彻底的陷入了泥潭,而在不知不觉间,曹魏方面已经以天地为棋盘,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当扶余钻进去的时候,便注定挣脱不出了。

    姬昀的两万兵马,是独立于曹魏大网外的小网,远离混乱的战场,却撒向了扶余王城。

    扶余全力出击,王城内自然空虚,姬昀攻占了这里,控制了这里,着重控制了甄宓。姬昀来到这里已经有些日子了,若是到这时候还弄不清楚姬渊为什么会听从袁熙的命令,那便不是姬昀了。他初到时,便让天机阁成员暗中潜入了扶余王城搜集情况,很快,姬昀便将姬渊出现之后的来龙去脉摸的清清楚楚。姬昀虽然不能接受姬渊爱慕甄宓这个事实,但却知道甄宓的重要性,结合姬渊的脾气秉性,姬昀认定姬渊必会从那混乱的战场中杀出来,来这王城保护甄宓。

第450章 空口白牙颠倒是非() 
姬渊果然来了,城门处,姬昀当先而立,左右各是黄忠和赵云,身后数千兵马严阵以待,具皆用厚布抱住利刃,以防伤了姬渊性命。

    蹑影速如流星,却被姬昀一声低喝止住:“孽畜,还不止步,找死不成。”

    要说这蹑影最怕的是谁,不是姬渊,更不是姬渊,而是姬昀,许是冥冥中的本能吧,它认为姬渊绝不会杀它,姬溪虽然嘴头上发狠,可也不会真的杀它,而姬昀,却实实在在给它一种危险的感觉,所以,蹑影在姬渊的面前都敢撒泼打滚,却独独不敢在姬昀面前造次。

    是以听到了姬昀话语中的寒意,蹑影立刻前蹄高高扬起,在急速中硬生生的停了下来,睁大双眼,喘着粗气,警惕的看着姬昀。

    姬昀却没有看它,而是将目光紧紧的钉在姬渊的身上,姬渊还是那么的干净,却没有了那种融入血肉之中的温暖。

    姬渊对蹑影突然停下有些恼火,几番催促无果,又舍不得打骂,便索性跳下马来执刀在手,直到这时方才注意到姬昀以及姬昀身后兵马具皆用厚布缠住利刃的怪异。

    姬渊不傻,姬昀及数千将士的举动又是如此的清晰了然,摆明了是想活捉他,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羞辱。是以,姬渊有些恼怒的吼道:“汝乃何人?竟敢辱我,找死不成?”

    姬昀叹气道:“二哥,你问我是何人?你可知道自己是谁?”

    姬渊一愣:“你叫谁二哥?我是何人与你何干?”

    姬昀:“二哥,随我回家吧。大姐和二嫂都很担心你。”

    语气中的深情自然的流露而出,姬渊的神色缓和了一些,怒气消散了不少,可还是问:“你认识我吗?”

    姬昀:“二哥,我们是兄弟啊。我们是一家人啊。”

    喃喃的重复:“兄弟?家人?”姬渊的单纯并没有改变,单纯的人容易被别人骗,可却能更清晰的感应到来自他人的善意。姬昀发自内心的善意和亲情被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