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甄宓有些失望,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想当然了,正心灰意冷之际,姬渊却忽的说了一句话:“请夫人放心,有我姬渊在这里,云中城内定能保你家小平安无事。”

    甄宓起身拜谢:“如此,多谢将军了。只不知将军为何对妾身家小如此厚待,莫不是与妾身夫君相识有旧?”

    与袁熙相识,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除此之外,甄宓又实在想不出别的理由,她又如何能够想到,站在对面的那个汉子,已经苦苦的恋着她十年了。

    姬渊闭口不答,转身走出房门,吩咐两个军士将甄宓送回去,并直接下令道:“传我军令,无我命令,谁都不可骚扰袁府家小,违令者斩。”

    这命令下的,显然是逾越了,但这逾越的命令从姬渊的口中说出来,却并算不上逾越,就算是高顺当面,姬渊同样可以这样下令,且高顺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去和姬渊计较,毕竟抛开姬渊的身份不谈,他本身便是神一样的存在,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从某一方面说,姬渊在军中的威望与姬溪不相上下,他高顺是万万比不上的,所以,对于一些不涉及生意危机的事情,高顺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姬渊很少很少会干这种有些逾越的事情。

    甄宓感动的离开后,姬渊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浑然不顾这个月份的天寒地冻,撕开自己的衣衫,露出赤裸的胸膛,也不要别人帮忙,自己面无表情的包扎着先前甄宓留给他的伤口。

    伤口深可见骨,痛是必然的,但姬渊却毫无所觉,因为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自己的身上,此时他想的是,是谁将甄宓送到了自己的房间,难道自己的隐秘被被人发现了。

    和贾诩不一样,贾诩是时时刻刻存疑,而后时时刻刻去解决疑虑,而姬渊则很少有什么疑惑,而一旦他有了疑惑,那么必然要将之解开,且绝不拖拉。

    简单的包扎了伤口后,姬渊寒着脸问了一句:“谁将她送来的?”

    属下不敢隐瞒,直言说是贾诩遣人送来的。姬渊换了件长衫,也不顾此时已经是深夜,当即出门向贾诩的住处走去。

    贾诩的房间内还掌着灯,把甄宓送过去后,他便一直在房内等着属下的回报,却不料姬渊这么快便找来了,看着姬渊那阴寒的脸色,贾诩苦笑,知道自己的猜测错了,接下来只不过不那么好糊弄。

    什么人好糊弄呢?傻子好糊弄,因为他没有逻辑,普通人也好糊弄,因为他的逻辑不够完善,聪明人也好糊弄,因为他的逻辑太多,善加引导便可以将之带进坑里去。最不好糊弄的人,是一根筋的人,因为他的逻辑是一条康庄大道,一眼就能看到尽头,想让他改道,哪有这么容易。

    很显然,姬渊便是那种一根筋的人,他从来没有那些弯弯绕绕,进门之后便开门见山的问:“先生将甄宓送入我房中,意欲何为?”

    贾诩很讨厌对付姬渊这种人,不是不会对付,而是对付起来没有丝毫的技术含量,没有技术含量他的智谋便无用武之地,相当于他引以为傲的本事瞬时消失殆尽,他只能随着对方直来直往。

    贾诩:“云虎不喜欢甄宓?”

    姬渊:“军中有军法,先生将甄宓送入我房中,可知已犯军法?”

    贾诩:“不过一俘虏而已,云虎若是喜欢,尽管享用便是。”

    姬渊:“我敬先生,但请先生自重,今日若不给我一个交代,休怪姬渊无情。”

    贾诩知道,姬渊不是在威胁他,绝对能说到做到的,便是当场杀了他都有可能。可姬渊越是如此表现,贾诩心中的疑惑便更甚,于是乎,踌躇一会了后,明言道:“我担心你为女色所迷惑,所以一试。”

    这个交代,姬渊是可以接受的,但贾诩却又说:“除此之外,我需要知道你和甄宓的关系,或者说,我需要知道你愿意为甄宓做什么事情?”

    姬渊沉默,却知道贾诩是在为全军大局着想,他认为自己不能拖后腿,便承诺说:“请先生放心,我绝对不会不经先生同意而对甄宓有任何动作。今夜之事,也请先生不要再做。”

    仍旧没有说明和甄宓之间是否有隐秘,贾诩却不好再问,姬渊既然已经承诺了,那么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而姬渊在承诺之后,转身便离开了贾诩的房间,独留下贾诩一人在那里闭目沉思。有心想给姬溪写上一封信,可踌躇良久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终归是小事情,似乎真的没必要如此郑重其事。

    殊不料,贾诩此时的一时放松,却在数日后错失了一个绝佳的良机,这个良机的失去,直接的造成了塞北之争变的困难重重,更间接的引起了一个不可控制的变数发生。

    几日后,大雪飘雪之日,一个儒生骑着一匹劣马,只身进入了云中城,来人,乃是逢纪。

    逢纪来自九原城,九原城,是袁熙及各部首领败逃后的聚集之地,说塞北地广人稀,可这才短短一个月,探报竟已得知袁熙又聚集了十五万兵马,让高顺颇为头痛。

    逢纪乃是为求和而来,大国风度,自然不会为难来使,是以高顺用极高的规格接见了逢纪。逢纪的表现不卑不亢,简单明了的阐述了己方求和的意愿。

第428章 一筹莫展() 
帅府正堂中,逢纪抱拳施礼,后说:“我主袁熙乃汉室三公之后,对大汉忠心耿耿,其父袁公乃陛下亲封前将军,冀州牧,为陛下讨伐董卓鞍前马后,后曹操奸诈,大逆不道举兵讨伐,我主中小人奸计,已至兵退塞北。然拳拳报国之心天地可表。今愿率塞北各部族倾心来投,望将军转告天子和秦王,以全我主报国之心。”

    这番鬼话,鬼都不会信,高顺嘿嘿一笑,也不答话,确实给贾诩使了个眼色。

    贾诩会意,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给逢纪施礼后笑道:“常闻袁将军身边左有逢纪,右有沮授,今番先生来此,却不知沮授现在何处?”

    逢纪眯起了眼睛,起了小心,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逢纪无谋,帮不了我主几许,然沮先生却有匡扶社稷之才,须弥不得离开我主身旁。”

    贾诩:“哦?我怎听闻?沮授已入许昌多时啊?”

    贾诩纯碎是猜的,逢纪却不知道贾诩是猜的,是以心中咯噔一下,面上装出一副不信的样子,可那气息却紊乱了些许,还是被贾诩捕捉到了,于是乎,贾诩即刻认定,袁熙玩起了两面三刀的戏码,已经开始挑拨姬曹联盟。

    没什么好意外的,贾诩看透不说透,立即转换了话锋:“既是请和?却不知袁将军诚意何在?”

    自云中城破之后,逢纪和沮授一番商量,早已推敲出了姬溪征战塞北的用意,无非是为了战马而来,无非是想在和曹魏的合作中战局主动权而已,所以,逢纪开口就给出了贾诩想要的东西:“我主愿意每年向朝廷进献三千匹战马,另有塞北物华天宝,可源源不断的供应。”

    对于逢纪已经知道了己方的意图,贾诩早有预料,他还预料到,自云中城破之后,曹魏也反应过来了,不过这都无妨,本也没打断一直隐藏下去,有云中城在手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今己方担心的是袁熙孤注一掷,将曹魏的兵马引入塞北,介时,塞北再无袁熙容身之地,而己方攻占云中城却会是个无用功。

    所以,眼下的策略是显而易见的,必须先稳住袁熙,徐图缓进,待到时机成熟时,再一脚将袁熙蹬了。而在袁熙方面,他此时需要的是时间,云中城大败,对他的地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他需要时间巩固自己的地位,是以袁熙方面就算是猜到了己方的意图,也只能如此做。当然,袁熙可以选择和曹魏结盟,但显然,和曹魏结盟远比不上和己方结盟,不说别的,袁绍一家人除了袁熙之外全死在了曹操的手上,如此血海深仇,就算勉强结盟了也不会有丝毫的信任可言。

    所以,贾诩推断,沮授出使许昌,其目的既不是要引曹魏入塞北,也不是要和曹操结盟,而是要以塞北战马对曹魏的重要性威胁曹操,使其给己方制造压力。

    曹魏会如何抉择贾诩现在无法推断,但不管曹魏如何抉择,眼下还是要想进办法把袁熙稳住的,只要稳住了袁熙,曹魏就算是想有动作也不得不掂量掂量合适不合适。

    短短片刻间,种种死路如电光火石般在贾诩脑中一一闪过,而后,贾诩开始和逢纪讨价还价,将袁熙要进贡战马的数量增加到了五千匹。

    这个代价不可谓不重,但逢纪除了答应之外别无他法,因为确实如贾诩预料的那样,袁熙确实需要时间巩固自己的地位,若然此时姬溪下令挥师九原,只怕各部首领有很大的可能闻风而逃,介时,袁熙这两年所有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

    逢纪能想到的,贾诩又怎会想不到呢,可不要忘记,还有曹魏在,若然袁熙失势,曹魏为了牵制己方,必然会相助,介时,己方的压力不会有丝毫的减弱,而曹魏却可以借袁熙失势从中取利。

    所以,维持眼下的平衡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这场会谈从一开始便注定了结局。

    后,逢纪要求带走袁熙的家小,己方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在贾诩和高顺看来,袁熙的家小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如姬溪般将家小看的比宏图大业乃至生命重要,贾诩和高顺认为袁熙的家小并不足以对袁熙产生威胁,没见曹操连个犹豫都没有便将自己的长子曹昂送到了长安为质吗,曹操可以,袁熙当然也可以。

    贾诩隐晦的看了坐在角落的姬渊一眼,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殊不知,此时的姬渊脑中嗡嗡作响,血气翻滚不休,难言的苦闷藏在心中,正被自己辛苦的忍耐着。

    可终归,姬渊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由着高顺和贾诩答应了逢纪的条件,第二日眼睁睁的看着逢纪将甄宓带离了云中城,可悲的是,甄宓自始至终都没有再和他说一句话,甚至沉浸在即将回到丈夫身边的喜悦中的甄宓,连个正眼都没有给到姬渊。

    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双方议定,战火熄灭。临近年关时,高顺正式迎娶了芙儿。

    因为高顺军务在身的缘故,不得离开云中城,姬溪便亲自护送着芙儿来到了云中城,并在云中城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欢闹了几日后,姬溪往洛阳折返,将黄忠和姬渊全部带走了。姬家人想念姬渊,所以要求姬溪无论如何要把姬渊带回去,而黄忠的伤势仍未痊愈,姬溪担心会留下病根,是以不顾黄忠的推辞,坚持要把他送到蓝田县交给华佗调养。再者,以眼下的战事而论,二人继续留在云中城的作用并不大。

    自来到云中城开始,姬溪便敏锐的发现了姬渊有心事,这让姬溪想起了十年前,可却并没有把当时今日联想在一起。

    姬渊仍旧没有对姬溪说什么,可这一次与十年前不同,姬溪从贾诩的口中知道了姬渊心事的缘由。可知道了缘由之后的姬溪,却更加困惑。姬渊是个什么样的人,没人比姬溪在了解了,谁都会沉迷于女色,但姬渊绝对不会。

    感情这东西,向来是奇奇怪怪,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的,哪怕是最亲最近的人,对于局中人来自灵魂深处的情感都无从插手,所以,如十年前一般,姬溪同样对姬渊的心事一筹莫展。

第429章 损有余而补不足() 
回到洛阳时,第二日便是年关了,这是姬溪受封秦王后的第一年,过了年关,便是雍和十一年。这个年过的并不圆满,因为姬昀没有从长安回来,而除此之外,更不圆满的地方在于,貂蝉神色抑郁,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归结原因,当然还是出在姬渊的身上,连姬溪都能察觉到姬渊的郁郁寡欢,更不要说与姬渊同床共枕的貂蝉了。

    问姬渊藏着什么事情,姬渊又不愿意说,女人嘛,越是不说猜的越多,猜的越多越是抑郁,或许与成婚前的坎坷崎岖有关,成婚后的貂蝉对姬渊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前些年更是因为自己不能生养的关系绞尽脑汁的为姬渊张罗正房妻子,不过因为姬渊的抵触无疾而终罢了。

    日子过的久了,貂蝉便也习惯了姬渊的呵护,懂得了什么叫顺其自然,姬渊对貂蝉的好也让她慢慢的变的心安理得,不再去回想过去的坎坷。然而,人啊,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特别是珍若性命的东西,总是会患得患失的,也会变的相当的敏感。是以当貂蝉突然发现姬渊的心里藏着另外一个女人后,她顿时慌了。

    貂蝉没有吵,也没有闹,她再次回想起了前尘往事,随之而来的,是比忘记之前更加刻骨铭心的悔和痛,楚楚可怜,渐至强颜欢笑,郁结在心。

    可木讷的姬渊,却根本就没有察觉到貂蝉的异常,尚还沉浸在自身的伤感之中。

    对此,姬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然而又能做什么呢?什么都不能做,甚至都不能劝,因为本就没有把事情说开,夫妻表面上也没什么不和,又从何处着手相劝呢?

    所幸,貂蝉不是束手待毙的人,危机感使她绞尽脑汁的想着怎样挽回姬渊的心。

    或许,婚姻中的危机感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吧,在貂蝉使手段的过程中,却没想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雍和十一年二月,貂蝉忽的发觉自己的身子有些异常,似乎,好像是怀了孕,这让貂蝉又惊又喜又怕,为防闹个乌龙,便谁也没通知,暗自先找了个大夫瞧瞧。

    结果令貂蝉喜出望外,她确实怀孕了,那一刻,貂蝉觉得全世界的光明都聚焦在她的身上,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当日,姬渊虽姬昀外出巡军,貂蝉便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姬月。姬月错愕半响,继而振奋的难以自己,爆发出了比当初吕浅怀孕时还要强烈的狂喜,归根结底,姬渊和她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姬渊的孩子才是她姬月的血肉至亲。

    狂喜中的姬月,立刻找来了洛阳城内最有名的大夫给貂蝉把脉,结果非常的清晰,貂蝉确实怀孕了。当即,姬月便着人去将姬溪和姬渊叫回来。

    当正在巡军的姬溪和姬渊得知这个消息后,哪还有片刻的耽误,即刻推掉了所有事情往洛阳赶,当夜便回到了洛阳府中。

    见到貂蝉,姬渊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这一刻,甄宓的影子在他的心中无限的淡化,整个天地中只有貂蝉一人。感受到姬渊炽烈的情感,貂蝉的满足感不言而喻。

    很快的,貂蝉成为了姬府中最重要的人,每个人见了貂蝉都要小心翼翼的服侍,姬渊更是须弥不离貂蝉的身边,笨手笨脚的将貂蝉照顾的面面俱到。

    那两个月,是貂蝉此生最幸福的时光,然而天意弄人,当貂蝉的肚子渐渐隆起时,不适的感觉却在一夜之间忽的强烈起来,远超寻常妇人怀孕时的痛苦令貂蝉一夜之间卧床不起。

    姬家大急,即刻招来了全城的大夫进行会诊,结果却让姬家人暴怒,因为他们竟然什么都没有查出来,根本就瞧不出症结何在,又如何对症下药?姬月破口大骂,姬溪阴寒着脸差点将之这些庸医全部杀了,所幸还有理智,并没有当真这么做。

    唯一的指望,再次落到了华佗的身上,从蓝田县到洛阳不远不近,华佗三天便到了,不可谓不快,可这三天来,貂蝉的剧痛日益加剧,姬家人提心吊胆,已经连续三日未曾合眼了。

    只三日,貂蝉气若游丝,神情恍惚,整整瘦了一大圈,知道病情严重,大家一句客套话都没有,华佗毫不避嫌的走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