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空城计的奇妙便在于,当你开始想这是不是空城计的时候,你就已经落入了圈套,剩下的,便不再是兵力的较量,而是主帅之间的心里较量。

    长安城门打开,城墙上三三两两的卫兵驻守,天子黄旗和“姬”字大旗布列森严,随风摇曳。

    陈宫的手臂被送到吕布这里,吕布目眦尽裂可却愣是不敢仓促进城,因为不管敌人是不是拿陈宫的手臂吓唬自己,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敌军的救兵已经到了,到的绝对不多,可到底有多少,吕布无法下定论。

    吕布有九成的把握此时的长安城内没有多少兵马,可那一成的怀疑却始终令他提不起勇气去进攻。

    九成的把握,是值得不顾一切的去冒险的,然而当有可能将把握提升到十成的时候,谁又只会要那九成呢?若是不可有十成把握那还罢了,可偏偏吕布觉得自己有可能将把握提升到十成。因为早在进入关中之初,吕布便在陈宫的建议下分派出了足足五千兵马作为哨探,日夜不停的在长安周围百里进行探查,且每两个时辰一报,以方便吕布随时掌握姬溪等援军的动态以便随时做出应对。

    当时的吕布对陈宫的建议有些嗤之以鼻,认为陈宫实在太小心了,然而此时的吕布却非常的庆幸当初遵从了陈宫的建议,他相信,在自己如此严密的探查下,若有大批量的敌人靠近,己方的哨探不可能咩有察觉,而一旦己方哨探回报说没有发现敌情,那么吕布便可以十足十的确定长安城内在虚张声势,他便能毫无顾忌的进攻。

    左右不过是两个时辰,吕布觉得自己等的起。殊不知,他这么一等,便彻底的丧失了胜算,他的失败已成必然。

    两个时辰中,陆续有哨探回报,可却有一队哨探超出了时限。吕布有了不好的预感,又等了一个时辰,可那队哨探还是了无音信,于是,吕布的把握非但没有上升到十成,反而只有八成了。

    吕布选择继续等,他认为纵使有一路哨探出了问题,而其余的哨探没出问题的话,那么长安的援军必定没有多少,自己还可以有十足的把握。

    又两个时辰过去,竟有三路哨探超出了时限,吕布的心顿时沉入谷底,连五成把握都没有了,此时,已经夜深,吕布心惊肉跳,毫无困意,那洞开的城门宛若斗兽之门,似乎随时会出现凶兽来撕咬自己。

    吕布坐不住了,命令军队全面戒严尚且还不放心,只能亲自在军中巡视,一夜不眠。

    第二日,又有两路哨探不见了踪影,吕布的把握瞬时间消耗殆尽,竟急不可耐的下令退兵,一路直接向斜谷关退去。堂堂绝世猛将,竟在害没有看到敌军的时候便被吓的退了兵,说出来都是笑话,可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吕布退兵的消息很快便传进了长安朝堂,昨夜吕布一夜未睡,刘协和满堂臣工同样一夜未睡,毕竟城门是开着的,吕布随时都有可能进来。大家本以为姬昀带来了兵马,可直到退进了长安才知道,姬昀竟只带来了一百多人。

    这空城计大家都是知道的,可如姬昀这般用空城计的,大家简直闻所未闻,当然不放心。

    臣工们问姬昀为何如何笃定,姬昀便笑着给他们解释,可解释了一通之后,臣工们却还是将信将疑。于是,姬昀放言道:“诸公不必心焦,明日一早,吕布必退。现在,诸位可以回府好好休息了。”

    说罢,姬昀竟当真向刘协请辞,刘协虽如满堂臣工一样对姬昀的推测提心吊胆,可也知道留姬昀在这里没什么用,且姬昀数年未回长安,理应让姬昀回去看一眼,于是便同意了姬昀的请退。

    姬昀回了家,却也没有时间休息,姬月数年未见姬昀,哪里还能给姬昀休息的时间,硬是拉着貂蝉和姬昀整整聊了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有军士来报说吕布已退,陛下请姬昀即刻入朝议事,姬月方才作罢,让姬昀离去。

    再次步入朝堂,看着大家欣喜若狂的神情,姬昀却神色肃穆,凝重的道:“诸位,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具皆不解的看向姬昀,不明白为什么昨夜的时候,吕布尽在咫尺姬昀尚能面色坦然,此时吕布都退了,姬昀却挂上了严肃的表情。

    刘协问:“爱卿此言何意?”

    姬昀说:“臣杀吕布哨探,令其心疑,疑虑太甚故而退去,可随着渐退渐远,其疑心便会渐渐退去。彼时,吕布定然会想,既然援军已经入了长安,为何会眼睁睁的看着他退兵却没有丝毫的反应呢?如此一来,吕布必然警醒,其必比之前更阿基疯狂的向长安攻来。”

    闻言,朝堂上下深觉有理,继而惊慌失色,刘协勉强保持着冷静,问姬昀:“爱卿应该令有退敌之策吧?”

    姬昀给众人吃了颗定心丸,说:“陛下不必太过担心,臣已有安排,吕布退兵途中会遭遇多次虚张声势的埋伏,且臣会即刻领兵出城前去追杀,尚能拖住吕布两日。”

    闻言,刘协顿时送了口气,说:“两日足够了,想来太傅用不了两日便能回援了吧。”

    姬昀却摇头说:“不,我大哥不会来援长安,他会直接自上郡起兵,一条直线直击天水,解救吕尚书和徐将军被围的十万兵马。来援洛阳的,是洛阳之兵,洛阳的兵应该明日便可到长安。”

    初听姬溪竟不回长安来援,满堂上下顿时面无血色,又听得洛阳的兵马明日便可到,大家又放下心来,然而,姬昀的下一句话又立刻将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第342章 吕布的落幕() 
姬昀说:“臣已探得,西川刘璋另起五万大军,欲再行子午谷如关中。”

    “洛阳来了多少兵马?”刘协问。

    姬昀伸出了三个手指头,说:“三万。”

    赵谦急声道:“三万哪够,南阳之兵呢,速传令南阳兵马回师啊。”

    “南阳兵马若退,刘表必尾随而至,要知道,刘表,刘备,刘璋,此三人向来是穿一条裤子的,刘表若追进关中,弊大于利也。”姬昀不紧不慢的解释。

    “那只凭洛阳三万兵马如何抵挡的了吕布和刘璋的八万兵马。”这是赵岐问的。

    姬昀说:“无妨,只需在刘璋入关之前击退吕布即可。”

    刘协兴奋的问:“爱卿可有信心?”

    姬昀说:“只待我二哥姬渊回来,灭吕布反手可为也。”

    “姬渊不是被困在河西吗?何时能够回来啊?”

    姬昀:“被困的是十万军队,却不是我二哥,普天之下,没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人能困住我二哥。算算时间,二哥也应该今夜便能抵达长安。请陛下替我传达,让我二哥今夜好生休息,明日午后,长安城下与吕布决一死战。”

    说罢,姬昀请辞,独自领兵两千人前去追杀吕布。留下满堂众人面面相觑,提心吊胆。

    却说吕布退兵,一路上遇到了诸般埋伏,可却都是只见旌旗不见人影,起初时吕布是越来越害怕,可久不见人影后,吕布的疑心病又上来了,他不可自制的想,自己是不是又中计了,越想越觉得可能,越想越觉得长安城内根本就没什么兵马,越想越觉得憋屈,越憋屈越想发泄,可当他的怒气憋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姬昀恰到好处的追过来了。

    于是乎,先前所有的纠结顿时烟消云散,吕布再次相信长安的援军早就来了,所以,他退的更快,直接退进了斜谷关。

    第一时间清点伤亡,当伤亡数字报上来后,吕布差点被气的背过气去。这一路逃的像丧家之犬似的,到头来竟只折了一千多兵马,这说明什么,傻子都能看的出来,这说明敌军只有区区两三千兵马在追杀,这说明直到此时,长安什么救兵都没有,现在的长安,很可能只有前来追杀的那两三千人马了。

    当吕布明白了这一点后,时间已经深夜了,他被怒气烧坏了理智,竟下令即刻起兵,反扑回去,好在有手下将领以全军人困马乏不可再在战唯有阻止了吕布,否则到还真有姬昀的好果子吃。

    吕布又苦等了一夜,第二日晨起早饭后,吕布再也等不及了,立刻率领斜谷关内三万余兵马急行军,向长安疯狂反扑而去。

    这一路,再无波澜,然而在长安城下,看到前方那乌压压的一列列方队时,吕布彻底崩溃了,他感觉自己就是个白痴,这两日一直在被人溜着玩。

    偏在此时,一声爽朗的嘲笑传来:“六姓家奴,这几日奔波辛苦,来,来,来,我已为你备好香汤美人,待你净身,引颈就戮,可好?”

    一句话,字字如刀子般捅向吕布,其狂吼曰:“何人辱我?可敢报上名来,我必取你狗头,天涯海角,谁也护不住你。”

    刚才那声音没有回复,因为一声豪迈的暴喝声已经响起:“匹夫,我姬渊之弟,焉能容你恐吓。速拿命来。”

    喝声毕,蹑影四蹄纷飞,奔腾而出,马上一员虎将,怒目环视,凛然若天神降凡尘,雄浑可宰天地,势不可挡。

    见是姬渊,吕布更加疯狂,要说这世上吕布最恨的是谁,那无疑是姬渊无疑了,连姬溪都的靠边站。因为吕布此生只败给过姬渊一人,更因为他此生挚爱的女人现在是姬渊的女人。

    姬渊和吕布,这是一场真正的龙虎斗,或者可以说是宿命之战。只他二人的光彩,竟盖过了交战的六万兵马。

    足足六万大军毫无花哨的对撞,其场面之壮烈,之混乱可想而知,然而,便是在这般混乱的战场上,姬渊和吕布的身周十数丈竟连一个人影都没有,二人站到哪里,哪里便会不自觉的给二人空出地方,有些反应慢的,连一个瞬间都支撑不住便被二人搅碎了。

    当年姬渊在南召初见吕布之时,姬溪曾问他可能胜吕布,当时的姬渊答一年后可胜吕布。姬渊说话算话,一年后果真胜了吕布,可距离能杀吕布还有些距离,经过数年的沉淀,今日,姬渊有信心诛杀吕布。

    这是一场旷世之战,对战中的二人代表着这个时代顶尖的武力,对战中的两匹马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良驹,对战中的两把兵器也是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神兵利器。所以,这注定是会被再入史册的一战。

    战,战,战,二人浑然不管战场上的高下胜负,眼中只有对方,心中只有将对方斩杀这唯一一个念头。十合,百合,三百余合,二人具皆负伤,气喘如牛,然而他们目中的坚定却愈加热烈,那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念。

    城墙上,姬月在观战,姬昀在观战,貂蝉也在观战。三人目不转睛的盯着战场上的姬渊和吕布,不仅是他们,所有人都在盯着姬渊和吕布,因为谁都知道,他们之间的胜负便是这场战争的胜负,此时此刻,长安之安危在于姬渊一身。

    二人大战千余合,姬渊一刀震落了吕布的方天画戟,在吕布的疯狂中,白虎噬月刀宛若闪电般的划过了吕布的脖颈。

    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翅飞箭到时。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这是后人对吕布的赞叹,然而不论多么绝世的英雄,总会有落幕的那一天,正像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鲜血喷洒,人头滚落,一代绝世风姿只成他人垫脚之石。

    吕布即死,敌军哪还有再战之力,姬渊提着吕布的头颅,奋起余勇,又在众军从中往来驰骋,几进几出之后便彻底的锁定了战局。

    敌军兵败如山倒,大多投降,少数逃兵已不足为虑。

第343章 吕春的油尽灯枯() 
从某一方面说,吕布领衔了一个时代,现而今,吕布身死,似乎也预计着一个旧的时代已经落幕,一个新的时代正缓缓的拉开大幕。

    在这场长安守卫战中,吕布用自己的生命衬托出了五个名字。第一个是赵谦,天下恍惚间发觉,找个老家伙领兵作战的能力仍不减当年。第二个是姬月,姬月成了为天下所有妇孺心中无可取代的英雄,当然,作为一个女人出头露面,贬低的声音也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普天之下无人不识姬月。第三个是刘协,刘协在此一战中的表现赢得了一个帝王的尊严,他那翻对昭君出塞的评价更是广为人知,引发出了士子文人间深刻的思考。第四个是姬昀,他在不足一年的短短时间内,硬生生的挤进了天下顶尖谋士的行列,天下无人能出其右,世间无人不知。第五个是姬渊,随着姬渊斩杀了吕布,他成为了世间公认的战神。

    随着吕布的陨落,长安之危得已解除。

    将长安的战后休整诸事交给了刘协和朝公们,姬昀没有多加耽搁,与姬月告别后即刻领军两万往斜谷关进军。照时间推算,刘璋的五万大军已经快要接近斜谷关了,为求关中不再遭受打击,姬昀必须将刘璋挡在斜谷关外。

    而姬渊,则早姬昀一步先行,领军三万前去接应吕春,只不知吕春那里还能剩有几人残喘,更不知吕春是否还能活着。

    吕春还活着,但已经离死不远了。五万对十五万,且又是在无险可守的境地下,其凶险可想而知。对此,谁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吕春只能每隔十里立下一座大寨,凭大寨死守,事不可为便退往下一作大寨。

    此计稀松平常,说白了就是用将士们的生命减缓敌军的脚步,为长安争取时间。

    七日来,吕春已经守了九坐大寨,也已经丢了九座大寨,只剩下最后一座了,并不是无法再搭建下一座,而是因为即使搭建了下一做,己方也没有足够的额兵力驻守了,因为吕春的五万兵马经过这七日的鏖战已经十不余三,所以,吕春只能无奈的决定,此寨便是最后一寨,全军上下都将随此寨玉碎。

    四面合围,十万兵马对吕春的这最后一座大寨发动了残酷的围剿,吕春死战不降,仅余的万余将士也知道死期近在眼前,但却没有人退缩,反而被绝境激起了最后的凶性,竟比往日更加的坚韧和顽强。

    然而,人力有时尽,己方消耗的速度堪称恐怖,眼看着中军不保,吕春惨然的一笑,拔剑道:“大丈夫立身之本,唯忠义仁孝也,有幸与众将士共赴黄泉,春此生无憾。今日,乃我等赴死之日,他日,我等英魂亦将卫我大汉。众将士,随我冲杀。”

    吕春执剑翻身下马,一个书生,连身上的盔甲都不堪重负,又怎能杀敌呢,然而,却没有人去阻拦他,数日来,大家都深刻的知晓了吕春的决心,知道不管怎么劝吕春都不会逃走的,唯一能做的,便是仅仅的跟在吕春的身边,随他一起踏上那黄泉路。

    张统策马来到吕春的身边,狂放的笑道:“今日能与先生一起死,当时我张统此生最大的骄傲了。”

    饶是生死关头,吕春仍是那样的云淡风轻,君子之风昭然,他温和的笑道:“吕某幸甚。”

    最后的殊死顽抗即刻开始,己方的兵马不断的倒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吕春和张统身边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吕春的意志已经昏沉,他已经摇摇欲坠,他没受什么伤,却快要死了,这是心力憔悴的终极表现。

    恍惚中,忽听得身旁张统狂喜的大吼:“先生,云虎来啦,云虎来救我们啦,哈哈,我等命不该绝啊。”

    强打精神举目望去,可不是吗,远方敌军拥簇之地,一员虎将正披荆斩棘的向这里奔来,所到处,宛若洪水猛兽般冲垮了眼前的所有,无人是一合之敌。

    冲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