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奇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奇谋-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苡行判摹

    抱着这样的信心,姬溪回到并不后,立刻安排人对昨夜姬月提供的名单中人进行调查,因为这一次极有信心之故,又考虑到近一个多月来,因为自己被刺杀受伤之故,在长安城内掀起的风浪太大,严重影响了朝局,所以此次调查姬溪决定全部在暗中进行,如此一来,便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不过,姬溪此次下定决心要将朝中的毒瘤连根拔起,是以不计代价,不计耗损。

    本以为有了如此明确的范围和目标,再加上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应该会很快出结果的,然而结果却是,连续七八日来竟然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得到。

    姬溪有些急躁了,可他还是坚信朝中另有杨彪的同党,当日姬月所给那份名单中人也必定有问题,所以,越是急躁他投入的人力便越多,牵扯的范围便越广,如此一来,长安城内表面上相安无事,暗中却越加的风急浪高,渐至人人自危。

    这一天,吕春来到并找到姬溪,劝姬溪说:“主公,既然这么久都还没有结果,不若暂时停止吧,如此下去,百官们人人自危,于大局无益啊。”

    姬溪不听劝,仍旧我行我素。过了一日,高顺和芙儿也找到了姬溪,芙儿说:“将军,奴婢斗胆妄言,杨彪是否有同党具为我等猜测而没有任何佐证,万一我等猜错了呢?万一敌人只是纯碎的想让我等自乱阵脚呢。”

    熟料,此时的姬溪竟像是钻进了牛角尖,谁的话也不听,谁的建议也不采纳,自顾自的坚定着自己的想法,并将之蛮横的执行着。

    人啊,如果太过执拗便很容易忽略一些事情,姬溪忽略了什么呢,他忽略了当夜行刺六部尚书的刺客,他将太多的心力放在了杨彪在朝中的同党上,却理所当然的认为当夜的刺客被全部剿灭了,即便所剩无几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他却没有想到,更从来没有明确的调查过那帮刺客到底有多少人,此时还剩多少人。他理所当然的认为那帮刺客掌握在朝中某一人的手上,却从未想过或许那帮刺客和朝中的任何人都没有牵扯。

    不知不觉间,姬溪陷入了圈套。吕春和芙儿敏锐的察觉到了危险,却实在想不出危险来自何方,因为最近两个月来发生的所有事情大多都是奔着姬溪来的,所以他们本能的以姬溪为重,总是从姬溪的危险考虑,却忽略了敌人的目标有可能已经不再是姬溪。

    如果敌人的目标不再是姬溪的话,那么会是谁呢?这一天,答案揭晓。

    这一天,是科举放榜的日子,也是皇帝会同百官丰收祭祀祈福的日子,长安城内的热闹可想而知。

    姬溪执拗的认为,这个日子对于杨彪的同党来说应该是最佳的接头时机,于是乎,他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到了姬月所给出的那份名单中达官显贵的身上,为了更加全面的监视,他甚至抽调了姬府中的府兵,要知道,能入姬府当差的具为军中的佼佼者,他们平日里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姬府的家眷,可今日却被姬溪抽调了大半前去监视那些达官显贵。

    今日的祭祀,何后也出面参加,所以,姬溪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何后的身上,果然,何后终于有动作了,姬溪兴奋的发现,何后竟然有要出逃的举动。

    姬溪大喜过望,他当时几乎可以肯定,何后在野心的驱使下和杨彪一样,暗中和曹操勾结,此时见在朝中已经寸步难行,便想着逃到曹操那里,然后以太后之名昭告天下,号召天下诸侯讨伐姬溪。

    姬溪虽然认为何后此举纯属在自掘坟墓,但却毫不怀疑何后会如此的孤注一掷,于是,他紧紧的盯着何后不放,打定主意今日要将何后打落神坛,让她永无翻身之地。

    姬溪要的是实证,于是他故作不知,甚至明里放任何后出城。可是,他却在暗中集结了大部兵马亲自率领悄悄尾随,直到日暮时分,姬溪将何后堵在了渭水之畔,一起堵住的,还有前来接应何后的上百兵马。

    经过一场实力非常不对等的战斗,姬溪不费吹灰之力的取得了胜利,活捉了何后一行人及前来接应的领头将领。

    姬溪志得意满的走到何后的面前,看着一脸绝望的何后,笑问:“太后这是想到哪里去,这些兵马又是从何而来,太后可能为下官解释一二。”

    事到如今,铁证如山,也没有辩解的必要了,于是乎何后一言不发,只是愤恨的看着姬溪,目中似欲择人而噬。

    毕竟是当朝太后,总是有罪也不好大庭广众之下逼迫太甚,是以姬溪哈哈大笑,下令将所有俘虏收押,姬溪亲自护送,共同押解回长安。

    入了长安,将何后送回她原本的宫殿软禁起来,和刘协交了个底,而后,连夜在刑部审讯抓获的俘虏。

    不得不说,此时的姬溪是志得意满的,他由衷的认为他粉碎了曹操的所有计划,而且,自此之后何后必将跌落神坛,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再者,何后既然已经落网,那些抓获下面的一些小蟹小虾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第275章 难以承受的错误() 
姬溪大马金刀的坐在刑讯室内,他打算今夜便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拿到实证,明日的早朝上便让这一系列的事情尘埃落定。

    审讯进展的很顺利,夜半时已经接近尾声,此时的姬溪,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颇为振奋,他觉得自己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而且更令他自豪的是,他战胜的是曹操。

    正在这志得意满之际,姬溪的左眼皮却忽的剧烈的跳动起来,姬溪不是迷信的人,所以只以为是自己这几日休息的不好所造成的,可是,当姬渊神色慌张的跑进来时,姬溪终于认识到,似乎出事了,而且是大事,否则姬渊不会如此的慌张。

    姬渊不等姬溪发问便紧张的告诉了姬溪一个宛若晴天霹雳的消息,当姬溪听完之后,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想要站起身来却双腿虚浮的没有站稳,一屁股跌倒在地。

    能让姬溪如此失态的事情的唯有家人出事,而也确实是家人出事了。

    姬蔓,吕浅,刘民,飘雪,他们失踪了。据姬渊说,他们吃过午饭后见长安城内颇为热闹便结伴出府闲逛,可直到日落仍不见回来。姬月本没有在意,只是着人去他们经常玩耍的地方寻找,可找了一圈之后却音信全无,如此,姬月才有些慌张,可还是没有往坏处想,只是加派了人手去寻找而已,可一个时辰后,仍旧没有找到四人,反而陆续找到了一些尸体,这些尸体中,有随四人一起出门的侍卫,紧接着,又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黑。

    看到小黑伤痕累累的凄惨模样,再迟钝的人也知道出事情了,姬月心如刀绞险些昏厥,而后开始了疯狂,立刻集结了她的巾帼军,疯了似的冲出城去。

    姬渊同样悲愤欲绝,可到底还记得来通知姬溪。

    听到了这个惨嚎,姬溪额头的冷汗刷的一下便流了下来,他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可心脏却开始剧烈的跳动,他已心乱如麻。

    他此时唯一能做的便是快步往外跑,边跑便吼:“快,快去传吕春和芙儿,让他们即刻来见我。”

    哪还用姬溪传唤,姬月闹起的动静早就惊动了吕春和芙儿,二人几乎是和姬溪同一时间得到的消息。熟知姬溪的吕春和芙儿,立刻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是以立刻出了门,直奔兵部而来,随他们一起来的,还有蔡琰和高顺。

    几人见到姬溪的时候,姬溪正独自一人在兵部大堂中来回踱步,那焦急的模样众人从未见过。而姬渊在通知姬溪之后,早已急不可耐的出去寻找了。

    见吕春等人到来,姬溪立刻迎面跑过来,急不可耐的对众人说:“我心已乱,全仰仗诸位了。”说罢,竟抱拳深深一礼以示诚心。

    吕浅也失踪了,所以吕春的焦急并不比姬溪少上多少,所幸,场中还有芙儿这个心思缜密近乎妖孽的女人,当此之际,芙儿仍旧表现的颇为镇定,见姬溪和吕春具皆有些慌神,她便不客气的接手了主导权:“且不论之前之对错,以如今的局面来看,曹操最终的目标绝不是何后,而是弘农王,之所以将两位小姐和飘雪具皆掳去,应该是顺手为之。首先,将军且宽心,曹操既然掳走弘农王,便是要借弘农王的身份与将军在名义上分庭抗礼,所以,他便绝对不会伤害弘农王。至于两位小姐,曹操也应该知晓她们在将军心中的分量,更应该知晓若是伤了两位小姐,将军必定会出兵中原,不死不休,以曹操的现状而论,他不敢在此时如此得罪将军。所以,将军不必过分忧虑,最起码小姐等人没有生命危险,只要还活着,我等必然会有办法将之救回来。”

    芙儿的一番话,将将给姬溪和吕春吃了颗定心丸,二人神色略微平静了一些,等着芙儿下言。芙儿的条理非常的清晰,紧接着继续说:“以时间推算,小姐四人应该已经被掳走了三个时辰,三个时辰,远不足以他们出关,所以我等还是有机会将他们截在关内的。我意,即刻遣快马往四路报信。一路往上郡通知黄忠,令其严防河岸,决不可令一人过河;一路往斜谷,通知郝昭出兵便寻秦岭,绝不可给敌人可乘之机;另外两路分别前往潼关和峣关,下令锁关,不可让任何人进出,且要分兵出城搜索,将防线拉长。四处快马派出之后,应即刻动用第七师,以长安为中心向四周搜查,防止敌人摸了灯下黑的空子,长安城内也不能放过,应令张统地毯式搜索,看看能不能找出些蛛丝马迹。”

    此时的姬溪非常庆幸当初没有杀芙儿,有这么个女人在身边,关键的时刻是能救命的,于是,姬溪立刻下令全照芙儿的安排去做。

    传令官离去,场面一时寂静,良久,姬溪长处了一口气,勉强道:“都别站着了,坐吧。”顿了一下,姬溪再叫道:“看茶。”

    喝了一杯茶,姬溪总算恢复了些镇静,镇静下来的姬溪也恢复了理智,而理智告诉他,虽然芙儿的安排面面俱到,看似毫无破绽,然而最大的破绽早已显现在众人眼前了,这个破绽便是那三个小时的时差,要命的是,长安距离潼关实在太近了,快马最多不过两个时辰的路程,饶是敌人带着姬蔓四人脚程快不了多少,可三个时辰也足够他们靠近潼关了。此时,唯一的侥幸便是敌人不走潼关,反而选择绕道并州或者汉中,可众人都知道,敌人绕道的可能性极小。

    也就是说,将敌人截在关内的可能性极小,芙儿的安排,只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此时,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了,该做的也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唯有等待,等待姬蔓四人的消息,或是被安全救回,或是被掳至许昌,而后曹操会来信通知姬溪并提出条件。

    而在这等待的过程中,姬溪觉得非常有必要弄清楚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第276章 犯我家人者必诛之() 
众人群策群力,终于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理清了众人的失误和敌人的圈套。

    这是一个连环圈套。

    首先,杨彪和曹操暗中勾结,曹操给杨彪送来了三山和三水,令其协助杨彪刺杀姬溪,这是第一个陷阱。

    而后,曹操派出了许昭和郑玄,让他们前来长安覆灭科举制,这是第二个陷阱。

    此两个陷阱,姬溪自以为避开了,却没想到,在避开的瞬间便跳进了第三个陷阱,这第三个陷阱是引导。

    在这两个陷阱的而引导下,姬溪自然而然的开始将注意力放到了如何反击上,他的反击便是查出朝中所有与曹操暗中勾结者。

    接着,曹操利用何后和唐姬向姬溪传达了一个讯号。当日诗会,芙儿曾提醒姬溪唐姬有问题,如今看来,唐姬确实有问题,但唐姬的问题却是刻意表现出来的,其目的便是引导姬溪对何后所在那座亭子里面的所有人起疑,她应该是没想到姬溪早已起疑,但却无伤大雅,她的目的已经达到。

    由此可以推断,当日何后所在的那座亭子里面,只有唐姬和何后是有问题的,其他人都是迷惑姬溪的障眼法,而姬溪却一叶蔽目,笃定了亭子里面的所有人都有问题。

    紧随而至的刺杀,再次坚定了姬溪的笃定,他自以为掌握了事情的关键,便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如此便落入了第四个陷阱,疲于奔命,并扰乱了长安城内的秩序。

    姬溪抽调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查证,他的思维在这四个陷阱的影响下已经有了桎梏,于是,他开始自行其是,执拗的执行着他自以为无比正确的事情,并开始忽略了一些本绝不会忽略的事情,比如说对自家府邸的防御。

    便在这时,第五个陷阱冒出了头。这第五个陷阱来自于隐藏在长安城内的第三股人马,他们是同时刺杀六部尚书的那股人马。姬溪以为他们都被消灭了,但那是想当然,他们的主力并未损耗,依然暗中隐藏在长安城中,而姬溪因为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查证上,所以井队他们一点察觉也没有。

    这股人马必然早已和何后取得了联系,但他们却不是真心的想将何后带离关中,他们利用何后布下了第六个陷阱。这第六个陷阱是声东击西,他们利用何后将姬溪引出了城,而随着姬溪的出城长安城内必然会出现很大的松懈,如此一来,他们最终的行动便有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再加上几日的长安城空前的热闹,无疑又给那股人马以极大的保障,不得不说,他们的成功理所当然。

    这六个陷阱,环环相扣,精妙绝伦,将声东击西运用到了极致,绝不可能是临时起意随机应变,其必然是早已谋划好了的,最终的目标便是刘民,而在这中间若是能杀掉姬溪或者废除科举当然再好不过。

    这代价姬溪无法承受,但他却不得不承认自己输的不冤。

    夜已经深了,姬溪萧索的站起身来,萧索的往外走,口中说:“事已至此,多想无益,都回去休息吧。”

    吕春问了一句:“主公,弘农王妃如何处置?”

    姬溪脚步一顿,半晌后摆了摆手,说:“软禁弘农王府,日后再说。”

    走出兵部,往家中迈步而去,沐浴在这月光之中,姬溪心中爬满了自责和悲切。自责来自于没有照顾好姬蔓四人,悲切却来自于唐姬。

    姬溪实在没有任何的心里防备,他到现在为止还有些不愿相信唐姬竟然会这么做,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相信。

    “唐姬啊唐姬,你到底想干什么呢?”姬溪心里悲切的想着,其实,他可以理解唐姬的所作所为,无外乎觉得刘民才是皇室正统,不愿让刘民做个闲散王爷而已。

    姬溪理解,但不代表可以接受,在他的心中,唐姬一直是个温婉的人儿,可唐姬变了,人总是会变的,唐姬变的也是理所应当,为自己的儿子改变,有什么好职责的呢?但是,姬溪却不愿意唐姬改变,不愿意唐姬站到自己的对立面。他甚至从没想过唐姬会改变,而当唐姬改变的如此突然的时候,姬溪心中复杂莫名。

    回到姬府家中,正堂中灯火未灭,姬溪走进去,貂蝉焦急的泪眼婆娑,身边黄四娘再无笑颜。看见姬溪,二女顿时焦急的问情况如何,姬溪苦涩的摇了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夜不眠,焦急的等待,第二日,消息陆续传来,却没有任何的线索,姬蔓四人仿若人间蒸发了似的不见踪影。

    又整整一日,姬溪什么都没有干,只是这么枯燥的等。日暮时,姬溪起身大喝:“来人。”

    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