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易心中暗恨,二十里外,都快退到邙山了,这明显是不相信自已与丁原嘛。人人只许领兵三千入城,这就是叫所有人在城中都不能形成大威胁。
只可惜何苗早逝,太后又刚遭从前的亲信宦官背叛,二兄皆亡,所以也并不信任自已。不然的话,自已在朝中与宫中如何会没有半点的地位可言。
太后的诏令已下,韩易也无法子,唯有策马前去接下召令,又令文丑与楚护领兵退出城外,与四万北军一起,一道至邙山立寨。
第二日清晨,才见皇帝在诸大臣与近万士卒们的护卫下,从北门而入,又绕道皇宫正南门而入。原守卫北城的数千守卒,在城门校尉的带领下,强行重新接管了城门守卫,对韩易一军毫不客气。这让韩易发现,自已在雒阳城中的确没有什么特殊的。这让在西河郡呼风唤雨近年时间的韩易十分不满。
倒是丁原,虽然没有完全掌控全城的城防,倒是因在京师守关多年,识人不少。如今好歹又是执金吾,因此被他人所看重,每日到他人府中聚宴,其乐融融。
本来韩易是要杀吴匡与董旻为何苗报仇的,但吴匡于第二日一早就死在了大街之上,董旻又躲进了其兄董卓的城西大营之中,一时也无可奈何。韩易不乐,只能隐伏下来,冷眼旁观京中的一切事物。
又两日,韩易将儿子何赟接到了营中,改名韩斌,重新收为庶子。何氏没了何苗的支撑,加上又为何苗生有幼子,府内府外都需韩易的护佑,所以对韩易没有奈何,默认了韩斌的认祖归宗。
这日,鲍鸿来到了韩易营中拜会,韩易有旧友来访,自然高兴,将鲍鸿迎进了营中饮酒闲谈。
鲍鸿拜道:“多谢明远的大力扶助,鸿这才侥幸的逃过了杀身之祸。”
韩易笑道:“我早说过鲍兄,以钱财与他人相交,可不是好事。你贪污军费来结好袁术,事发之后,袁术可有救你之时。”
鲍鸿惭愧的叹道:“本想以千金买通讨汝南葛坡贼之事,好获取一些缴获藏私。不想那黄琬尽然如此的不通情,硬说我是贪污了军费。缴获能与军费相同吗?袁公路见我贪污军费来结好于他,猜知我早已是家产败尽了,更是对我不闻不问,不念半分的旧情,我是彻底的失望了。幸好还有明远的相助啊。”
韩易问道:“不知鲍兄近来可有什么打算?”
鲍鸿笑道:“雒阳物贵,久居大不易。我又手无余钱,准备卖去房舍,到明远这里讨一份职务。”
韩易一怔,迟疑的说道:“鲍兄曾是西园八校之一,比起我也不差多少,我怎敢用鲍兄为吏?”
鲍鸿摇头笑道:“什么西园八校,若凭自已的本事,我做一介司马都算是勉强了,更别说是西园八校这支精锐了。明远你才是真正的大才啊,区区数年间,就从一介白身做到了鹰扬将军、护匈奴中郎将,更领西河太守的文武双职。这才是我辈寒士的楷模啊。”
韩易想了想后,这才说道:“这样吧,西河还缺一郡都尉之职,车骑将军已亡,朝庭不定会派人前往掣肘于我。他人去不如鲍兄去,我想法使些钱财,为鲍兄买通此职如何?”
鲍鸿眼中精光连闪,感激的说道:“多谢明远,不,是多谢鹰扬将军了。”
韩易笑辞道:“鲍兄当初不以我贫贱,与我兄弟相交,今日我岂敢在鲍兄面前称大。”
鲍鸿多次谦礼,韩易只是不许,最终鲍鸿只得作罢。又喝了数杯酒,鲍鸿突然问道:“此次雒阳变乱,大将军与车骑将军都亡,宫中的宦官亦亡。可说京中的权力空出了极多,明远对此没有半分兴趣么?”
韩易奇怪的望向鲍鸿,不解的问道:“我这官职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鹰扬将军乃是加封,不过是杂号将军,实职是护匈奴中郎将,西河太守,在外还算是高官,在雒阳城却是不值一提。这雒洛的权力之争,我能插得上手吗?”
鲍鸿哼哼一笑,说道:“那就看明远你如何做想了。”
韩易停酒不喝,望着鲍鸿细闻详情。鲍鸿饮了一杯酒后,又闭目思想了一会,这才说道:“明远可知本朝世族真正的发起之时,是在前汉宣帝之时。到了王莽时代,不到百年时间,世族就成了皇家的尾大不掉之势。明远若是读史,定然会知晓此故。”
韩易面上一囧,自已还真没有时间好生的读书,不知世族发家之因呢。鲍鸿摇摇头笑道:“要说的话,那就要牵扯到世族与皇权的数百年之争了,我可尽量的长话短说。本朝光武皇帝是因山东世族所拥立,在即位后,曾经想要丈量天下田亩,清察户籍,但却遭至天下世族的抵制,最后不了了之。”
“光武皇帝干不成的事,后人就更干不成了。之后的皇帝知世族势大,于是想出了用宦官来掌握大权,对抗世族的办法。宦官的权利来自皇帝,所行所为完全不顾忌什么。所以才能与世族斗了个不相上下。然而本朝的皇帝多早逝,于是有太后听政,这就给了外戚的机会,让外戚也有了掌握权力的机会。”
“可说宦官与外戚都是附属于皇权才能生长的,其中缺一不可。然而现如今却一并消亡了,皇帝却又年幼,那朝中大权便彻底的落入到了世族之手。实际上,就是落入到袁氏之手。这袁氏故吏遍及天下,真让他们掌控了朝权,只怕数年后就连皇帝都是他家的了。”
韩易叹道:“世事如此,我们又有什么法子呢?”
鲍鸿沉冷的说道:“有,自然是有,那便是投靠皇帝,成为宦官与外戚一般对抗世族的存在。”
“嘶……”韩易不禁倒抽一口冷气,自已虽有为寒士出头的心思,可对抗世族,自已有这能力么?
鲍鸿低声说道:“近日,我听到一个传闻,袁氏意欲行废立之举,废皇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
韩易又是一惊,问道:“传闻当真?”
鲍鸿点点头,说道:“这是袁公路府中的一个与我亲近的下人偷偷告知我的,听说袁氏已正在实施中。”
韩易惊问道:“鲍兄可知其具体之细节?”
鲍鸿点点头道:“听说是先以袁氏故吏董卓,偷偷拉拢南北二军与西园军中的校尉、司马,再由董卓以兵势相逼,看看朝中的忠诚者是谁?再设法一一的除去。再由袁氏故吏掌握朝权,最终行废立之事,威震天下。”
韩易沉重的说道:“若是袁氏,只怕会能成功吧。”
鲍鸿捂嘴笑道:“呵呵呵,只可惜袁氏忘记了一事,那就是在他们把人当做棋子时,这棋子会不会甘心的任其摆布。”
韩易惊道:“鲍兄是说董卓自已也有异心了?”
鲍鸿笑道:“在左冯翊我与董卓打过交道,董卓此人虽生性粗鲁、凶狠、残暴,但其气度深远,志向远大,可不是区区一个何进可以比拟的,又岂会甘心成为袁氏的棋子。在袁氏助其撑控雒阳军权之后,便是董卓发难之时。”
韩易将鲍鸿方才所说的消息一一归纳,良久才问道:“袁氏欲行废立之事,来增强袁氏的威名。但董卓不是犹柔寡断的何进,在手握雒阳的兵权之后,必会压制袁氏,自行废立之举,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鲍鸿拍手笑道:“正是如此。”
韩易问道:“那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
鲍鸿指着韩易笑道:“明远你还真是当局者迷啊。贵岳丈丁原丁建阳手握三万未去的并州郡兵,又以执金吾的身份执掌北军五万大军。加上明远你的一万大军,这九万大军便是对抗袁氏与董卓的最大依仗啊。”
韩易恍然说道:“原来如此,难怪岳丈大人在这几日间常于朝中大员的府邸中聚宴。想是他们也隐隐的有所察觉了。”
鲍鸿笑道:“正是,袁氏想独揽朝权,其他世族又如何肯甘心,有所举动也是再所难免的。只是在我看来,丁建阳此人有些浑浑噩噩,只怕他们的期盼会有所落空啊。”
韩易沉吟道:“我与岳丈虽贵为翁婿,但只是义翁婿,只怕他现在得意的紧,不会听我的啊。”
鲍鸿说道:“所以我说,就看明远你是怎么作想的了?”
韩易心中还是有所不明之处,鲍鸿不禁有些恨铁不成钢之念,说道:“明远自为官以来,一直是投在何车骑麾下,在何车骑逝后,又立即派兵护佑何车骑府中上下人等。在世人的眼中,明远你就是何车骑最为嫡系的部下。你若一意护卫何氏,谁人不信!”
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卫将军()
长信宫中,韩易跪坐于地,静静地等候着。许久,才见听十数人从侧道走了进来,韩易偷偷的抬眼一望,只见一个三旬初头的高挑宫装美妇人,在十六名年青的宫女簇拥下,缓缓的步入。
韩易不敢细看,俯地呼道:“臣鹰扬将军、护匈奴中郎将、西河太守韩易拜见太后,愿太后福体安康,健康长寿。”
这高挑的宫装美妇人正是何太后,传闻何太后身高七尺五寸,比一般的男子都高,在宫女之中更是鹤立鸡群,所以被孝灵皇帝看重。何太后缓缓的坐下后,声音疲累的说道:“平身。”
待韩易跻身坐好后,何太后懒懒的问道:“韩鹰扬,你来拜见本宫有何要事。”
韩易听何太后的声音还是沉浸在亲人之死,与亲信之叛上,对自已的处境没有丝毫的警觉,于是出言叫道:“臣听闻何太后与皇帝陛下将要被废,臣身为车骑将军的部属,特来表达哀悼之意。”
宫女们听后好一阵惊呼,何太后起初还没能反应过来,当反应过来后,顿时跳将起来,厉声喝道:“大胆,谁敢行废立本宫与皇帝之恶事,你从哪里听到的?你不给本宫说个清楚,本宫将你族诛。”
韩易沉声道:“前些日子雒阳城大乱,太后与皇帝陛下所依仗的何大将军与车骑将军在一日之内尽亡,他们所遗留下来的十数万大军人心惶惶,不知依归于谁。臣听闻前将军董卓在无太后与皇帝的诏令下,私下里拉拢这十数万大军,听说已有不少人动心了。”
“臣以为,但凭董卓区区一介外臣,与三千铁骑,虽有前将军之名号,想要拉拢这十数万大军,也将十分的困难。想必还有朝中的高官于暗中相助吧。这高官欲得兵权的目的无外乎为了掌权,掌权又需重兵维护的,必是想权倾天下吧。若是真的权倾天下了,太后与皇帝陛下的安危……臣可就不敢保证了。所以乘此时太后还能够掌控皇宫之时,特来此表达哀悼之意。”
何太后听后顿时怒火冲天,玉齿咬得崩崩作想,口中寒冷的蹦出:“董卓,董卓,他之行事,是何人于暗中指使的?是袁氏吗?”
韩易面无表情的答道:“也许吧,也许是董卓他自已想要撑控朝中的大权吧!”
何太后冷哼一声,喝道:“但凭董卓一介武夫,也想撑控朝权,做他的春秋大梦吧。若无袁氏的支持,雒阳城中谁人理他。此必是袁隗老贼无疑了。”说罢,又顿时无力的软倒下来,嘤嘤的哭道:“先帝早逝,大兄二兄又死了,袁隗老贼阴险毒辣,这满朝之中谁人可信?谁人能用?”
不久后,何太后又正襟危坐起来,冷言道:“韩鹰扬,本宫能相信你吗?”
韩易拜道:“目前臣尚未转投他人,还可以相信。”
“呵呵。”何太后说道:“你倒诚实,先帝曾赞你为人忠实可靠,可以倚之为干城,看来没错。二兄也曾赞你本份之余又颇为胆大。你倒说说看,本宫当如何对付袁隗老贼?”
韩易拜道:“臣愚鲁,不懂朝中大事。只知首先任命忠贞之臣护卫皇官,派出可信之臣掌管南北二军与西园军,提拨与袁氏不和的大臣并与之相争,如此大危则安矣。”
何太后点点头,说道:“说的虽然简略,倒也不差。只是何人忠贞?谁人可信……传令,召杨彪、卢植、朱儁、赵谦入宫拜见。”
韩易忙拜道:“闻卢植与袁氏相善……”
傍晚,韩易面带喜意的出得宫来,立即带着鲍鸿、余化、楚护领兵二千直奔西园军大营。此番进宫的结果是,杨彪为太尉,管天下兵马之事;朱儁为镇军大将军,掌南北二军之兵事,主掌南军;赵谦为卫尉,掌管宫门警卫诸事;韩易为武卫将军,东中郎将,掌西园军之兵事。
韩易在出示何太后的诏令后,进得西园军大营,立即令西园军诸校尉、司马前来拜见。西园军共有四万大军,校尉八人,每人掌兵五千;司马四十人,每人统兵千人。
因上军校尉蹇硕已死,下军校尉鲍鸿有罪罢免,所以只有六名校尉统兵。但诸校尉因为雒阳之乱,此时都在雒阳城中奔走商议大事,只有司马在军中统兵理事。各军司马在听闻有西园军新任统兵将军前来任职,无不大惊,纷纷从各营之中奔来拜见。
韩易在宣读完诏令之后,又让诸军司马察看了诏令的真假后,诸军司马这才正式的拜见韩易这新任的统兵大将。四十名司马实到三十名,其中有十名早被已故的大将军何进派往各地募兵去了,尚未归来。其中就有上军司马张杨。
韩易在勉励了诸军司马一番之后,便将之挥散了,只留下了相熟的司马高顺,还有鲍鸿闲谈。
韩易笑道:“君理,来,坐着说话。”
高顺神色复杂的看着韩易说道:“没想到只一年时间不见,鹰扬将军就成了武卫将军了,更成为了我西园军的统兵大将。将军,顺对将军的升迁速度可真佩服之至啊。”
韩易笑道:“我这也是因时事之故,真要按步就班的升职,只怕要等到十年之后,才能升到此职啊。”
高顺听了只能连连感叹了,韩易问道:“君理久在西园军中,不知这西园军与他军有何不同之处?可有什么需要指点我的?”
高顺连连推迟道:“有下军校尉在将军身旁指点,何需末将。”
鲍鸿笑道:“鲍某只是前下军校尉,而且极少统兵理事,哪里知晓西园军中的详情。还望高司马莫要推脱。”
高顺想了想后说道:“西园军在始建之初,就是孝灵皇帝欲要镇守雒阳城之精锐,共有八校,每校五千人,总共四万大军。只是成军之日时短,至今才刚好一年。所以兵员尚不齐全,而且操练不精,实际上只有三万人左右。不过兵械方面倒是极好,铁甲精良,刀、弓、长矛皆备,而且人人都有可披马甲的六尺良马一匹。当然,这皆是将军去年之功,顺在此拜谢了。”
韩易摆摆手,示意高顺继续,高顺又道:“其中强弩一万张,大黄弩五千张,矢弩百万,若是操练得好,上马下马远射近攻样样皆能,虽才三万之军,却可破百万之众。只可惜尚未正式练好,目前还不中用。”
“还不中用?”韩易大惊,目前正是用兵之时,竟然还不中用,不由疑道:“不是说去年才成军三月,鲍兄就领兵前往汝南郡征讨葛陂黄巾贼去了,而且还大胜了么?”
鲍鸿尴尬的说道:“那只是孝灵皇帝性急而已,我领兵前去汝南郡只是督军。破敌之事主要还是汝南郡兵,特别是鲷阳县兵,十分的勇悍,虽才出兵千人,却可比拟万人。每常任先锋,勇不可挡。”
韩易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原来如此,不知这西园军最终成军,还需多久时间?”
高顺思索了下来,这才禀道:“因为所练之兵械太多,需要样样皆精,只怕还需两年的时间方可。”
韩易没有见过实情,所以还不好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