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求生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求生之路-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马车的行进速度此时已经不能快起来了,一方面是明显开始变得有些混乱的街市,另一方面便是驾车的侍卫担心速度太快过于颠簸,会让车厢内的李昙承受不住。

    如此一来,等到马车到了城门,却是已经没了小皇子队伍以及中尉署士卒的身影,等到贴身侍卫将陷入沉睡的李昙叫醒,后者看着因为清场疏散而空无一人的南城门四周,那种被算计的感觉愈发清晰的涌上心头。

    “把城尉官叫过来。”半晌之后,李昙有些虚弱的对身边侍卫开口说道。

    没过多久,身着甲衣的城尉官便心中忐忑的恭敬上前行礼,李昙眯着眼扫了扫,问道:“吾的亲令应该早就送到了你的手上,是吧?”

    城尉官心中一凉,硬着头皮回答道:“是。”

    “那你为何不关闭城门!”听到这个“是”的李昙却是陡然爆发了起来,抓着腰间的玉牌便猛地扔到城尉官的胸口,玉石与盔甲相撞之下瞬间裂开成几瓣掉落在地上,发出叮叮乓乓的清脆声响。

    城尉官自然是不敢避开的,继续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咬着牙回答道:“禀大人,御史台无权命令城门开阖,且小皇子的性情,御史大人也是知道的,他要出城且早有报备,下官,下官也不敢阻拦!不过下官当时设法阻拦了片刻,中尉署的士卒已经追了上去。”

    “他就算看了你的脑袋你也要把城门给我关上!若是出了什么问题,整个南城门的士卒都要陪着你掉脑袋!”听到城尉官的辩解,李昙怒气稍稍降下去几分,但还是有些恼怒的将之呵责了一番。

    “他们走了有多久了?”

    “禀大人,应有两刻。中尉署衔尾而上,应该不会让奸人得逞逃脱。”

    李昙听闻轻轻吐了一口气,身旁的贴身侍卫则在其身旁低声说道:“大人,想来那些家伙也不敢真拿小皇子如何,不然陛下震怒之下他们谁也承受不起,用如此方法逃脱咸阳,倒也算的上奇谋,只不过现在中尉署的人已经追了上去,他们就算逃也逃不掉的,到时候把他们统统抓起来问斩,以儆效尤就是。”

    “要是真有所说的这么简单就好了。”李昙苦笑着轻轻摇头,似乎是应和他的话语一般,此时从城外一名令兵纵马赶了回来,一见到李昙便下马快跑了过来,至其面前后快速的行。

    “禀大人,中尉大人要小的快马回来通报消息。”

    “说。”李昙点点头。

    令兵立即抬头看向李昙,神色有些犹豫,说道:“中尉大人并未在小皇子车队中寻得任何可疑之人,且小皇子也当场核对了人员,并未发现有所缺漏。”

    “什么?!”李昙已经,身体一晃差点摔倒在地。

    “且中尉大人让小的转,转告大人一句话,”令兵说道这声音开始不由变小,“大人说,说,他已在返程路上,回来,回来当与御史大人好好论道论道……”

第五十四章 尘埃落() 
“怎么可能……”对于令兵后面的话李昙似乎没有听见,此刻他的心中尽是充斥着难以置信,之前那种不安的预感此刻竟让真的转为了现实。

    “大人,难道那些齐人真的没有借助小皇子的队伍出城?”贴身侍卫此刻也懵了圈,下意识的询问李昙,毕竟在他看来这位御史大夫的智谋比自己这些人自然是高多了。

    “等等。”听到贴身侍卫之问的李昙并没有回答,一方面这个问题也是他的疑惑,另一方面却是在听完之后陡然感觉有一道信息一闪而过,不免有些激动的握住了侍卫的胳膊,“你,你再说一遍!”

    这一下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贴身侍卫自然是惶恐不已,当即应道:“大人,小的什么也没说!”

    “我要你再说一遍你就再说一遍!”李昙气急,一时之间那点灵感也似乎单薄了几分,心中急躁之意更甚,竟是直接挣脱了侍卫的搀扶,然后抬起腿来一脚提在了对方的臀部之上。

    “是,大人别打,我说我说!”贴身侍卫好歹也是跟着李昙许久的老人,这一下自然明白是自己会错了意,连忙认错,之后斟酌了半天,又将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一下李昙脑海中的那抹明悟更加深刻了,但依旧有那么一缕源头总是抓不准。

    知道他的面前出现了严愈亲自带领的中尉署士卒从城外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中尉署的士卒实际上和正规的兵还是有区别,正确来叫只能叫官差,故而披甲的没几个,大多是统一的差服,至于真正打仗的士卒咸阳城中只有禁卫军以及驻扎在城外的军队,故而此番官差进城,倒有种一窝蜂的混乱感。

    而在队伍最前面的严愈一看到李昙便怒气冲天的快步走了过去,若是有个桌子给他拍他都能拍出个印。

    “李昙,这就是你说的有奸人要害小皇子?我可是命人进宫向陛下要了口谕,如今却一无所获,你要我如何向陛下交代?这事,首责可在你!”

    这样一定规模的出城在京都是必须要向上面报备的,咸阳城中,民间如此需向官府报备,而官府之人如此则要向皇上禀报,得到同意才可出城,这也是严愈在有城尉官帮忙阻拦的情况下也只能衔尾追上的原因。

    而面对严愈不顾身份的一阵狂轰乱炸,李昙却是愣在原地没有反应,只是一动不动的看着其身后依次进城的官差们,唯有眼神开始逐渐明亮,到了最后,却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一种挫败感从心中直直升起,且再看向严愈的眼神多了一抹同情。

    “严兄,你,我,都中了那人的套了。”

    “什么人?什么套?”严愈一愣,然后没好气的瞪着李昙,“你别糊弄我,现在你就和我一起进宫面圣!”

    “这位大人,吾家大人身受重伤此刻已是强撑,怎能还与你一起?大人当真是……”此时旁边李昙的贴身侍卫有些忍不住站了出来,话没说完却被李昙挡了回去。

    “严兄,如今却不是一无所获这么简单了……”李昙叹了一口气,在严愈疑惑的表情中接着说道:“你出城时可清点了人数?”

    “五十三人,算上我五十四。”严愈瞥了一眼答道。

    李昙摇摇头,“那严兄可有一一对比身份?”

    “事急从权,你说的小皇子有险,我岂有时间一一比对,只让各自的差头认了认。”说到这,严愈的语速也慢了下来,能坐到这个位子上的都不是蠢人,他隐隐约约反应过来面前的李昙指的是什么,当即转身吼道:“别他娘跟娘们一样叽叽喳喳,给我清点人数!”

    几个呼吸之后,面对呈上来的数字,严愈的脸色一片铁青,铁青的更深处,则是一抹慌乱和不安。

    因为,那个数字与五十三相比,少了七个。

    李昙此时脸色也跟死了家人一般苦丧着,叹了几口气之后才说道:“今日我收到消息,六国中齐国中人,一夜之间少了七名,其中,就有陛下亲口责其强迁于咸阳的齐人匡真,此人乃匡章的后人,是齐国亲贵,如今齐废王田建身死,此人逃脱如欲复国,便可直登齐王之位,收拢天下齐民。”

    “什么!”严愈眼睛一睁,原本铁青的面色瞬间一片死灰。

    就算他是听了李昙的情报才出动的,但人毕竟是从其手上不见的,始皇若是发火,首当其冲要面对的人就是他,这是无论如何也避不开的责任与事实。

    良久的沉默之后,严愈才抬头看向李昙,言语间已无半分的不敬,极为诚恳的出言道:“敢问李大人……可有良策?”

    ……

    ……

    “走吧。”看着远处虽有不少人,但一片寂静的南城门,布道有些奇异的摇了摇头,然后看向李知时。

    “大夫不多看一会?”李知时沉默了片刻,才慢慢说出这几个字,因为他知道,一旦李昙反应过来,作为明面上的布道,必然是逃不过这一劫的,今日这一次他之所以要来看看的原因,更多的就是想让这个老人能够更宽心些,也能够透过城门,多看一眼城外的世界。

    布道摇摇头,“不用了,老朽活了六十余年,这天下也算是走了一遭,没什么好谁不得的,而且现在看到他们安然脱身,更是无欲无求。”说完话不再言语的布道实际上还有一句话在心中没说,那就是他此刻并不是无欲无求,现在的他,只求一死。

    不过走在路上之时,想到某事的布道终究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与好奇开口问道:“李卿可是如何认定那中尉不会仔细清点人数,就算事急从权,可只要其一查,必定就是覆没之果,此计当真甚危。”

    发觉这个老人心中还有念想,李知时稍稍一愣,而后笑着说道:“大夫若是愿随吾去,吾之所想定当告知。”

    谁料布道听闻却是摆摆手也是笑道:“李卿不用如此诱惑老朽了,老朽已决意赴死以保全李卿及他人,李卿之想若是愿意告诉老朽,那时极好,若是不愿倒也无妨,有了这个问题,生死路上也不至于寂寥。”

    此番言语一处,李知时只得低下头苦笑,又是半晌的无语后,才抬起头看着前方慢慢开口。

    “实际上我早就吩咐季礼让其不要最先也不要最后到达南城门,先看情况,查便不再冒头,不查则可现身。若是前者,则众人换掉差服办成农民悄悄随人流聚集于城门之处,待城尉官,小皇子车队,中尉署三方冲突混乱之时,借着疏散的时机悄然离开,只不过此计乃下策,风险大些便是。至于那中尉如何想如何做,我又未曾见过此人,哪能猜到。”

    布道听闻不由一笑,声音带着笑意,也有几分看破之意,调侃道:“原来李卿也不是无物不算无物不知啊。”

    李知时点点头。

    这世间,哪有那样的神人,都不过是在绞尽脑汁拼命挣扎,只求比别人多想到一分罢了。

第五十五章 这就完了?() 
将布道送回只剩一人的昔日住所之后,李知时便回到了几日前早就准备好的民居,这里是六国联盟内部为数不多处于御史台监视之外的地点。

    一进屋李知时便找到床上一头栽了下去,这段时间因为强行逼迫自己高度集中以激活冷静状态,致使他的精神消耗当真不是一般的大,就跟连续经历了一个星期,而且中间没有休息的高考一样。

    等到一觉醒来,窗外的天还是亮的,只不过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就是了,此刻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拿出昨天准备好的干粮果腹之后,李知时洗了把脸,便径直向六国联盟作为本营的驿所行去。

    “站住,那里你不能进。”到了驿所,李知时直接向小门后的地窖入口走去,接过横向里窜出来一个杂役打扮的人一把将其拦住。

    李知时瞄了他一眼,便停下了脚步,然后转身便向后走。这一下却是轮到这杂役傻眼了,在原地愣了半天,最终还是涨红着脸小跑追了上来。

    “你,你不能走。”

    “哦?这是为何?”李知时差异的看了他一眼,施施然的说道:“你先说我不能进,又说我不能走,莫非你是这里的皇帝?”

    “这你可别瞎说!”一听到皇帝二字,杂役当即吓了一跳,然后左顾右看发现没有人注意到这边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有些恼怒的压低声音说道:“那,那个,你可以进去了!”

    “那为何我刚刚不能进?”李知时笑着摇了摇头,虽然是带着笑,但看向杂役的那一抹眼神中蕴含着一抹即为冰冷的冷冽,“我认识你,上一次,好像是你说要杀我?”

    杂役一愣,紧接着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当时他可是隐藏在那么多人当中,就算是他自己时候想起来都难以判断是不是自己带的头,可面前这个家伙竟然就那么一眼便将自己记住了,何况今天自己还乔装打扮了一番?

    见对方如此样子,李知时便也不在多说,而是拍了拍其肩膀,然后转过身向驿所内走去。对于这个人李知时只是有着模糊的印象,似乎在冷静状态当中冷静程度越深他的记忆力也就越好,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其脑海中那名御史大夫李昙和中尉的样貌举止,一旦回想起来格外的清晰,要知道昨天他只是远远的瞟了一眼罢了。

    现在看来单单冷静是不足以形容这种状态之下的自己了。

    等到李知时再次经历那几道暗中目光的审视,进入了地窖之后,发现此刻这片开辟出来的议事厅已然是人员齐备,当然,除了齐国的那几位,被留下来或者说自愿留下来的几人一看见李知时走了进来,当即站起身来行礼,然后往圈外退一步,将主位留了出来。

    见到这一幕,在场之人无不面色一变,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韩国的那位韩非子后人韩公,以及楚国的项梁项羽叔侄。

    前者是因为替当初没有第一时间将身为“韩人”的李知时招揽至麾下而懊恼,后者则是因为武人武将对于谋士的天然警惕。

    是的,李知时昨日的所作所为,此时在六国联盟的中已经悄然掀起了大波澜,绝大多数知情人物已经将李知时看做孙武那样的智谋绝顶人物,更是有人心中默默想到了那位春秋时期隐隐流传于天下的奇人鬼谷子。

    “李昙也算的上聪明绝顶之辈,更是掌握咸阳的风吹草动于心,到头来,竟也是被这年轻人给算了进去?”

    “是啊,听说皇宫之中李昙恶狗与那中尉严愈两人都被那嬴政一顿狠骂,更是罚去了一年的俸禄,爵位削去一级?”

    “我这边也有这样的消息传来,而且听说这还是看在那李昙身受重伤的份上才惩罚如此之轻。”

    “此人……当真谋略恐怖至极!我等当日竟然还……作孽啊!只希望此人不追究此事为好。”

    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李知时已经没有停顿的在齐国主位之上做了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侧过头向身边人问了几句话,然后眉头紧皱,面色之上闪过一丝不可察觉的悲哀之后,又恢复成那副冷漠至极的表情。

    “既然都到齐了,那,此次议事便开始吧。”见李知时再无动静,韩公坐起身来轻咳两声,然后双手抱礼朗声开口。之后便是各国主事之人的回礼,其中李知时自然又是焦点,只不过其极为标准的礼节让所有人都找不出任何错漏之处。

    韩公见此倒也是不由点点头,他就是怕李知时依旧像上次一样上来就打脸。既然懂了李知时对于上次针对之事不再追究之意,韩公便也将心中的那抹顾虑打消,说道:“昨日之事想必大家也都有所耳闻,李义士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他的智谋,对于其加入我六国联盟,老夫……无异议。”

    “在下赵国司马尚,无异议。”

    “燕国人乐叔,无异议。”

    “魏国周市,无异议。”

    在韩公表达立场之后,赵燕魏三国主事之人也随之应和,李知时仔细听了听他们的姓名,发现都是一些史书上有名的人物,果然能被秦始皇惦记点名强迁来的人物都不是一些庸碌无名之辈。

    等到这四国都发表完意见之后,除了李知时,其余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项梁项羽两叔侄的身上。他们还好,可这项梁当初可是立下了誓言的,如今李知时可是当真做到了誓言当中之事!

    少年项羽此刻自然是一脸不情愿,极为警惕的怒视着李知时,而通晓人情世故的项梁则是虽然面色有些难看,但沉默了片刻之后,却是咬咬牙,直起身子对李知时行了一礼。

    “楚国项梁,无异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