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第6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没有什么价值,是价值和投入的成本相比不值一提。要让那个国家真正发生改变,必须要把他们的种姓制度给彻底根除,那种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不根除它,印度就只能继续做一个初级产品输出国,而在现代,一个只能输出初级产品的国家,一般在国际社会中都是被人压榨和收割的存在。”
    “可你还是花了大量的精力把澳大利亚的铁矿和巴西的铁矿控制住了。”看来黑血姬很清楚淡水河谷的行动。
    “这又是另一回事了,所谓的剪羊毛是从国家层面来说的,从国家层面看,财富被剪刀差导向了工业国,但以企业的角度看,出售铁矿石赚到的钱可都是流进了企业的腰包,至于别人用铁矿造出东西返销回来赚了更多的钱,这和出售铁矿的企业可没有关系。既然如此,我们当然要抓紧抢占自然资源的开采权。”
    在另一个时空,澳大利亚的铁矿开采权被大企业掌控,大企业提高铁矿石价格坑中国,中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事情被公知们拿出来好一顿说,似乎中国没救了,药丸了,但实际上以国家层面看,中国在被人抬价之后没多久,就通过向澳大利亚出售超级盾构机把提价造成的损失挽回了一大截。所以说,从国家层面讲,制造业大国在面对澳大利亚这样依靠资源出口的国家,属于剪羊毛的一方,但同时中国也被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西方剪羊毛。
    所以未来的世界产业链中,大鱼吃小鱼的链条是这样的:食物链顶端的是知识产权的拥有国,技术、商标等方面的权益使得他们处在顶端;随后是制造业大国;最后是资源等初级产品的产出国。
    随着中国在技术方面的迎头赶上,中国也正在从食物链的中段向顶端前进——这是另一个时空的状况。
    而另一个时空的印度,分明制造业渣渣,技术也渣渣,就因为在计算机软件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就,外加从美国人那边外包了一堆客服类的工作,就被公知吹成了技术大国。
    “总而言之,现在花力气拉拢印度确实没什么必要,”林有德总结道,“那个国家既没有非常关键的资源,又不占地利,被别人拿去确实会很不爽,但又不值得下功夫去保证对它的控制,所以干脆就把他们放在那里吊着呗,别人要控制就去捣乱,别人不要就和稀泥。”
    “感觉你对印度还真是十分的不屑呢,”黑血姬盯着林有德,“难道是因为印度的神姬咖喱味太重,没能成功讨到你的喜爱?”
    林有德笑了:“这倒不是,不过,再过一段时间,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对印度这么不屑了。”

第1120章 1120 这种满级虐一级的快感
    1956年上半年,准备多时的印度终于对自己梦寐以求的土地动手了。
    印军越过了双方的实际控制线,挺进到麦克马洪线附近,开始修筑一系列的军事据点。
    新明军队按照林有德的指示,先暂时忍让,让印军深入我方境内,以便反击的时候能方便的吃掉印军的主力,达成林有德的“不过分入侵印度境内又一次过打疼印度”的目标。
    不过印度人总算没有失掉最后的理性,小心的控制着自己的前进步伐,因为一旦前进的步子大了,可能就会被认为是全面入侵,从而让新明调动神姬来和他们交战。如果拼神姬,印度处于压倒性的不利状态。
    但如果印度的动作比较小,那事情就可以被控制在“边境摩擦”的范畴内,新明大概也不会直接出动神姬来对付印度。毕竟新明的神姬还需要戒备占着瀛洲的美国和龟缩在朝鲜半岛上的旧明帝国——现在通称大韩明国。
    总之,印度自以为在这件事上做得还不错,新明军的退让也让印度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这个便宜自己已经完全吃进嘴里了。
    但实际上新明军正努力的调动兵力,还派出了倾向于新明政府的游牧民伪装侦察队,仔细打探印军的部署状况,为了一击必杀,新明专门组建了集团军群,在拉萨设立了集团军群指挥部,仔细的研究整个作战计划。
    这些动作都被林有德派来看热闹的外交武官如实汇报给林有德,把林有德都笑惨了,甚至打电话给陈大使说“你们不要那么紧张啊,印度真的很面的”。
    但陈大使似乎完全没有把林有德这个建议往国内传达,所以新明依然在以面对美军精锐部队的标准来准备反击战。
    林有德也不说啥了,坐看印度人的笑话也不错。而且,万一这个时空的印度人真的能打呢,做多点准备貌似也没什么坏处。
    **
    张磊和自己的战士们一起,在等待着战斗的开始。
    突然,一片静默的无线电中传来了集团军群丁司令员的声音:“同志们,最近我们对印度人的侵略行径保持了最大的克制,但是印度人他不吃敬酒啊,那没办法喽,我们只能把他们请回去了,用稍微大老粗一点的方式。”
    之所以打破无线电静默,是因为此时就算走漏了风声也晚了,炮击大概马上就要开始,印度人已经没有反应的时间。
    “我们正面的印军,有一个军六个旅,几万人,这部队不少,很不少,但和美国人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吃掉他们。不要害怕牺牲,牺牲是肯定免不了的,我们预计会有三万左右的伤亡,但是,这是为了保护祖国的领土,维护祖国的尊严,这伤亡是值得的!希望诸位将士,奋勇向前,为国奋战。而我,也会带着前指跟随你们一起前进!”
    张磊在战前动员结束后,回头看了眼战士们,新明军队还不能像德军那样将无线电设备普及到每个班,所以新明军的士兵们只能用步战携带的无线电来收听这战前动员,每辆装甲车后面都聚集了一大群新明士兵。
    “好了,上车!炮击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出发。”
    话音刚落,天空中就传来炮弹划破空气的尖锐呼啸。
    “来了,快上车!”
    其实不用张磊催促,新明的士兵已经以非常高的速度爬上了自己所属的步战,一整个机械化连队在这一瞬间就做好了出击准备。这个连是整个集团军群的尖刀,偌大一个集团军群就只有几个这样配置完整的机械化连。这主要是因为西藏的交通实在太糟糕了,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都刚刚通车没多久,这两条公路本身的通行能力并不算太高,主要路面不宽里程又太长,沿途九曲十八弯,车子根本开不了多块。
    所以负责这次反击战的集团军群供不起很多少机械化部队,仅有的这些机械化连队,也是从四川调动过来,结果调过来之后很多战士发生了高原反应,导致部队有相当多的非战斗减员。但这样的困难吓不倒新明的军人,新明很多高级军官都参加过和美**队的战争,对各种恶劣的条件早已习以为常。
    张磊虽然是在二战结束后才考上的军校,但平时总听老军官们分享经验,对这状况也早有准备。
    其实张磊现在内心十分的激动,这是他的第一次战斗,他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敌人,遭遇到什么样的抵抗。他战前了解过印度军队过去的战绩,知道印军曾经在北非和德军交手过,张磊当然不会相信印度人自己吹嘘的那些“战绩”,但他自己查阅战史发现印度人在北非确实只被德军歼灭过一个旅,然后大部分印军都从德军的进攻中幸存了下来(其实这是因为德军从来没有把印军当作需要进行追歼的敌人)。
    再加上指挥部在部署作战计划的时候那种谨慎,张磊总觉得眼前的印军还是挺能打的。
    这个时候无线电中传来二号车车长的声音,打断了张磊的沉思:“连长,炮声变稀疏了,我们还不出发吗?”
    “出发,当然出发。”张磊点点头,下达了指令,“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任务,随我前进!”
    话音刚落,张磊的座车就发动起来。
    张磊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穿透在他正面的印军的防线。印军在他正面修建了一块弧形防御地带,可能有一个营的部队在防守,张磊的任务就是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他们侧面穿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然后把这些人丢给后面跟进的部队,继续向前穿插。
    张磊率队出发后很快就看到了预定攻击的阵地。
    “准备接敌!不要管被打中的人,我们只管往前冲,顺便向敌人阵地上倾泻火力!”张磊下命令的时候声调都变尖了,这说明此时他也紧张得要死。
    他总有一种下一刻炮弹就要打中他的错觉。
    张磊的座车快速前进,一马当先,确实是个好靶子,如果他自己在对面,肯定也会下令先打冲在最前面的敌人。
    但是冲了半天,张磊没看见印度人发射炮火。
    “怎么回事?”耳机里传来部下的声音,“为什么没人向我们开炮?”
    张磊自己也纳闷呢,他用望远镜观察印度人的阵地,确信阵地上确实有人,不是被弃守了,但就是完全没人向他们这个连开火。
    这时候,张磊终于看见印度人推着炮上了炮位——原来他们的炮直到刚刚还呆在防炮击的掩体里!
    “稳住,敌人要炮击了!”张磊这样说的同时觉得自己死定了,现在都冲到这种距离,敌人的炮手闭着眼睛都能打到他。
    他看见了开炮的火焰。
    炮弹发出尖锐的呼啸。
    然后打中了张磊左手边大约五十米外的空地。
    “我去。”
    张磊小声嘀咕。
    “连长他们打的什么?”后面的车里有人问。
    这时候其他的炮位也开火了,炮弹接二连三的落在冲击中的机械化连的队形里,却什么都没打到。
    “这什么准头啊,”张磊都看不下去了,“他们难道从来没有射击过移动目标吗?”
    仿佛为了回应他的话,印度人的第二轮炮击又来了,这次好像印度人没改标尺,所以炮弹全都落到了已经接近了许多的张磊连的后面。
    “妈了个巴子的吓唬老子,”张磊学着自己特别崇拜的老军官的口吻,“听我的口令,第一排和我一起继续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把他们的炮口拉过来,第二排第三排改变方向,冲击敌人的阵地,把阵地给我拿下来。”
    “这样没问题吗?如果第二排第三排在阵地上被人缠住了,我们可能就完不成穿插任务了啊,连长。”
    “没问题。”张磊果断的回答道。其实他这里还是欠考量了,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老军官这时候肯定不会这样下令,但张磊才刚从军校毕业几年,连长的军衔都是崭新的,初出茅庐的牛犊子哪儿管你那么多,就赌敌人面。
    但这一次,张磊赌对了,敌人还真就是面得不行。
    第二排第三排立刻转向,向着敌人阵地冲去,一边冲一边用机关炮开火。张磊看见机关炮命中了一个炮位,在沙袋上打出一连串的烟尘。如果这是新明军的士兵负责的炮位,这时候连伤亡都没有肯定会继续开火干你丫的,结果印度人一下子全都爬下隐蔽了,炮位就这样哑火了!
    就这样哑火了!
    刚好这时候张磊看见第三排的车辆开始打烟雾弹,就抓着话筒大吼:“打什么烟雾弹啊!保持清楚的视野开火啊!开火就行了啊!”
    说完他拍了拍自己战车的装甲:“我们也转向,把这个营消灭掉!然后再穿插,不会花很多时间的!”
    于是他的第一排也转向了,就这样一个机械化连向着印军一个营镇守的固定阵地冲了过去。
    不一会儿,张磊的座车冲到了敌人的第一道战壕前。
    “缴枪不杀!”张磊用车载扩音喇叭喊出了战前学的几句印度语之一。
    然后他就瞪大眼睛,看着一战壕的印度人全都举起了手,其中有几个人举过头顶的武器竟然是巴祖卡火箭筒。
    “乖乖,”张磊听见驾驶员说,“有特么一个带种的我们就捐这儿了,连长。”
    张磊自己也一身冷汗:“妈的,真特么悬。”

第1121章 1121 炊事班正在大杀特杀
    进攻开始五小时后。
    “班长,我们不是迷路了吧?”
    班长老刘头立刻回头瞪了一眼:“谁说的?我清楚得很呢!”
    说完老刘头回头看了眼前方,用后面四个兵都能听到的声音说:“妈的这是哪儿啊?”
    “还是迷路了呀。”
    “混蛋,我老刘头,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里都能给部队准时送上饭,从没有迷路过,现在这大平原,我还能迷路?”
    “可你刚刚说了‘这是哪儿啊’,这就是迷路了啊。”
    “闭嘴!只要我把饭菜顺利的送到了部队,就不叫迷路,过去我办到了,这一次我也会办到。闭上嘴老老实实跟我往前走就是了,废什么话。”
    几个兵面面相觑,不再说话,背着东西老老实实的跟着老刘头往前走。
    就在二十分钟前,他们的小车踩了地雷,几个人大难不死还活着,就把还残存的猪肉炖粉条什么的都用扁担挑上,就这样继续找部队送饭。但现在几个战士对能不能把饭送到充满了怀疑。
    不过老刘头在部队里出名的运气好,有各种神一样的事迹流传着:什么踩到地雷是哑弹,手榴弹落到身边结果是个没拉弦的,和敌人面对面,敌人都举枪了一搂扳机卡壳了——诸如此类的传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传的人显然都当真的在说。
    如果之前有人不信这些传说,经过刚刚那一劫,也必须得信了。所以大家决定闭嘴,就依靠老刘头的强运来应对眼前的困境。
    万一说多了老刘头的强运不灵了那不就死这儿了么?
    就这样,五人的小炊事班,用扁担挑着猪肉炖粉条、背着到前线生火热菜的装备,拿着最低限度的武装(一人一支自动步枪三个备用弹夹),在世界海拔最高的战场上寻找着穿插到敌人后方的部队。
    此时包括老刘头在内都非常不想遇到敌军——一般人肯定都这样。
    但是越是不想遇到的事情,就越给他们碰上了。
    “我听到炮声了。”老刘头停下来,闭着眼睛听了几秒后低头看地图,“妈的,该不会我们转了一圈来到自己的炮兵阵地了吧?不过听这炮声,口径不大,也可能是伴随前进的75山炮……”
    新明部队虽然是德械,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装备,德军早就不用75山炮了,他们有82迫击炮和口径更大的120车载迫击炮,但新明的部队还保留着75山炮作为部队的火力支援。
    老刘头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我们去看看,也许能打听到情况,还能借辆车,炮兵们车很多,肯定能借一辆使一使。”
    这样决定了之后,老刘头就带着四个人向炮声传来的地方走。
    翻过了山头之后,老刘头看见了炮兵阵地。
    “班长,不对吧?我们是从北面和东面开始进攻,这炮怎么在往北打?”
    老刘头自己也注意到不对劲了,他眯着眼睛看着山脚下的炮兵阵地,但没有望远镜看不真切,不过有一点他注意到了。
    “有车。如果是敌人的阵地,我们就偷辆车跑。实在不行弄几匹马也不错。”
    “骑马怎么带猪肉炖粉条?”
    “你不会抱着么?”老刘头瞪了说话的部下一眼,“我们把东西都放在山这边,狗剩你留下看着,待会偷了马匹或者车子之后绕到山后面去接你。”
    “其实我可以在那边那个山口那里等你们。”狗剩指了指山口。
    “也行,我们偷了东西就去那边接你。”
    决定了之后老刘头就让部队把不适合带着作战的猪肉炖粉条都给了狗剩,让狗剩挑着担子往从山体的侧面往山谷口去了。
    他看了眼剩下的三人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