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恬喜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恬喜嫁-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年头的士族子弟谁不是最重脸面的?

    就算沈兆临平时表现出他的豁达与大度,但徐玉见可不相信,顶了那么一个巴掌印出门他不会有任何的难为情。

    但偏偏,沈兆临还真就顶着这样一张脸出门了。

    这是……

    在从另一个方面让人知道安阳郡主的彪悍?

    纵是郡主,但既已嫁为人妻,却如此对待自己的夫君,在那些卫道士老学究的眼里,安阳郡主此举只怕是极为不贤了。

    徐玉见心里便又多了几分厌恶。

    微微拧了拧眉头,徐玉见又吩咐梨儿,“这些日子我问问你娘外面的事,再回来说与我听。”

    还赏了梨儿一个大红封。

    梨儿面上立即就露了喜色。

    当然,不是为了那个大红封。

    在府里的姑娘身边做丫鬟,每月的月例自是不少的,平时逢了年节或主子高兴时都会有打赏,再加上梨儿又是有娘老子护着的,一个红封自然不会让梨儿如此欣喜。

    她高兴的是在徐玉见这里有了用处。

    对于做丫鬟的人来说,不怕主子交代事情给你,就怕主子什么事都不吩咐你做。

    如今徐玉见对梨儿有了吩咐,可不就让梨儿高兴么?

    徐玉见随后就挥手让丫鬟们退下了。

    正准备午睡一会儿,就突然想起了她从庄子上带回来的小鸽子扑扑,连忙召了锦年问话。

第196章

    “扑扑可带回来了?”徐玉见问。

    扑扑找不着回家的路了,徐玉见自然也不能就这样扔下它,只不过总不好将扑扑带到马车上,于是就让姚嬷嬷寻了个笼子,暂且让扑扑进了笼子,再由小丫鬟带了回来。

    一回了府就先是去荣寿堂用膳,然后又被姜氏拉着说了这会儿话,一时间倒是将扑扑给忘了。

    锦年可是知道徐玉见对扑扑的喜爱的,闻言连忙回道:“回姑娘,一回了府奴婢就让人将扑扑带回了碧水阁,只不过才将笼子打开,扑扑就自己飞走了,下面的小丫鬟急得差点没有哭出来……”

    徐玉见闻言倒也没有什么生气的。

    扑扑可没少来往于碧水阁与它主人所在之处,想来也是之前迷了路,现在又识得路了,这才会自己飞走了吧。

    有些遗憾的是,徐玉见原本还打算写封信让扑扑带回去呢,没成想这小东西竟然就这样飞走了。

    罢了,便也就这样吧。

    徐玉见于是也没有再计较扑扑的事,让锦年下去之后,伸了个懒腰就自去午睡了。

    没有了王氏三天两头的相请,徐玉见回到武定侯府之后的这几日倒也过得极为悠然,每天除了去覃先生那里,就是去荣寿堂陪老太太说说话,若是去丝竹苑与姜氏闲聊一番。

    要说起来,这些日子以来武定侯府里变化最大的,大概就要数文氏了。

    文氏从前最是个不会说话与处事的,上次程氏过生辰时更因此而惹怒了老太太,老太太直接就唤了孙氏过去痛斥了一番。

    自己的儿媳妇让自己在老太太跟前没了脸面,孙氏又如何能再由着文氏?

    是以每日都要求文氏到熙风院去立规矩,若是文氏有哪里做得不合孙氏的意,更是会毫不留情的施以惩罚。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文氏就算是再怎么委屈,但到底也只能咬着牙撑下去。

    毕竟,做婆婆的乐意指点,这对儿媳妇来说可是一件好事,文氏就算将这件事说与了娘家人听,只怕文家的人也只会感谢孙氏的。

    这近一个月下来,文氏的改变又如何能不大呢?

    就比如看到徐玉见时的表现。

    因为安阳郡主婉拒了文月的事,文氏自打嫁进徐家之后就一直看徐玉见不顺眼,平时也没少拿了各种事试图给徐玉见添堵。

    当然了,她一次也没有成功过。

    就算是没有成功,也足够说明文氏对徐玉见的态度了。

    但现在,徐玉见回府这几日,每次见着文氏,文氏却都能面带微笑,轻言细语的与她寒暄些家常,就算再长的时间也看不出任何的不耐烦。

    就好像……

    以前的种种,都只是错觉一般。

    虽然不知道文氏如今是真的被孙氏调教得圆滑了许多,还是为了应付孙氏而故意装出来的,但只这不露声色的功夫,比起以前来就不知道要高明出多少了。

    文氏有这样的长进,孙氏当然也是极为开心的。

    而之后,孙氏就开始操心起另外一件事了。

    孙氏有两个儿子,长子徐承信请封了世子,而且已经娶妻生子,次子徐承智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却尚未定亲。

    徐承智虽然年纪不算小了,但却是徐家几位少爷之中性子最活泼外向的,就算眼看着马上要到及冠之年了,身上却看不到任何的成熟稳重,反而整天都飞扬跳脱的。

    身为母亲,孙氏为此而忧心也是极为正常的。

    “……母亲,儿媳想着,智哥儿若是娶了媳妇,知道了什么是责任,这性子说不定还能定下来一些,而且成亲之后总有个人能稍稍管着他,母亲觉得如何?”

    这天一早,徐玉见才到了荣寿堂,就听到孙氏如此道。

    三哥徐承智的媳妇?

    徐玉见眼前立即就浮现出一个看着怯生生的,似是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的身影。

    前面几世,武定侯府后来的光景每况愈下,徐承信倒是早早的就与文氏定了亲,虽然因为武定侯府后来的没落,这桩婚事还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最后文氏好歹还是进了徐家的门。

    但其他几位少爷的婚事,却都不怎么理想。

    徐承智的妻子,就是一个七品小官的女儿,因为是丧妇长女,又有个极为厉害的继母,徐玉见的这位三嫂就算嫁了人也改不了那副受气包的模样,说起来是极为拿不出手的。

    不过,那时的武定侯府少有人敢往上沾,能娶着这样一个媳妇已是不易,自然不会有人去挑剔。

    前面几世是如此,但这一世,武定侯府没有出什么问题,孙氏自然不可能再替徐承智选那么一个媳妇。

    心里极快的闪过前面几世的这些往事,徐玉见一边往屋里走,一边笑道:“大伯母,这么说来府里用不了多久又要办喜事了?”

    然后与老太太、姜氏等人行礼。

    孙氏想到次子的婚事,自然也是高兴的,面上的笑容都因此而加深了几分。

    老太太见状便道:“老大家的,你心里是不是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

    “回母亲,儿媳倒也确实看中了一位姑娘。”孙氏道。

    她原想继续说下去的,但这时正好有丫鬟进屋禀报,道是早膳已经准备好了,孙氏便也先打住了话头,众人一起用了早膳。

    早膳之后,徐玉见也没有在荣寿堂里多呆。

    虽然她是挺想听听孙氏到底看中了哪家的姑娘,但她每日上午可是要准时去覃先生那里报道的,总不能为了这个就迟到,于是也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了。

    直到好几日之后,徐玉见才从姜氏那里知道了孙氏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钱家?”徐玉见有些惊讶。

    说起来,这个钱家在京城还真的挺有名气的。

    钱家是皇商出身。

    钱家人似乎天生就极擅做生意,因而经过这一代代的积累攒下了偌大的家业,而且钱家人对危险更是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因而就算这江山经历了无数次的易主,但钱家还是那个钱家。

    而钱家最辉煌的时刻,就是太祖建立了大梁朝之后。

第197章 钱家

    虽然建立了大梁朝,但太祖的出身极低,当年为了活命甚至还去寺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和尚,就算后来一点点得了势,在当时的许多人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介草莽而已。

    无权无势,更无万贯家财,可想而知当时的太祖要面临多少艰难险阻。

    就在那时,钱家的祖上就做了最大的一次豪赌。

    大梁朝立国之前的那十来年,群雄割据,匪寇四出,那可是十足的乱世。

    但当时,钱家日子其实并不难过。

    毕竟,钱家有的是银子,更是训练了一大批的死士为自己所用,就算是处于乱世,也绝不会让人打了钱家的主意。

    但钱家的当家人并没有满足于这乱世之中的好日子,而是认准了太祖的潜力,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几乎散尽家财支持太祖。

    也正因为有了钱家的那些家财,太祖后来才能顺利打下了江山,建立了大梁朝。

    可以说,若是没有钱家的那些银子的支撑,太祖就算最后仍能靠着雄才大略建立大梁朝,但时间上至少得推迟十年。

    只一个钱家,就让太祖的步伐提前了十年,这自是相当惊人的。

    后来,大梁朝初建,太祖论功行赏之时自是大肆封赏有功之臣。

    原本太祖的意思是让钱家的当家人掌了户部,不过钱家的当家人也知道,钱家虽然家底丰厚,但也真的只有银子了,若是真的一头踏入官场,而且还是掌管极为重要的户部,只怕会碰得头破血流的,因而婉拒了太祖的封赏,只向太祖讨了个承诺,若是将来钱家的子孙有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入仕的,希望不会受到任何的阻挠。

    钱家提出这样的要求,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历朝历代都是重农抑商,商人手里虽然有银子,但是地位却是极低的,甚至还有商人之子不得入仕这样的规矩。

    钱家那位当家人,也只是由此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一个希望罢了。

    太祖自然应下了,甚至还将此事写在了遗诏之中。

    而自那之后,钱家就一改从前一心为商的态度,而是开始培养族中的子弟读起书来。

    只不过,钱家子弟在读书这件事上大概真的没有多少天赋,就算钱家又是花银子又是讨人情的请来了当世极有名气的大儒教导,也是经历了这好几代,才于出了一个终于在十六年前中了进士的钱海。

    打从钱海金榜题名之后,钱家当时的当家人就立即进行了分宗,将钱海这一支单独分了出来,虽然得了大笔的家业,但钱家的那些生意,却是再与钱海这一支无关了。

    虽然有太祖当初的承诺,但谁又知道以后是何情况?

    钱家的当家人为了钱海以后的前程,而做出如此果断的选择,不得不说是极有魄力的。

    当然了,虽然明面上钱海这一支是被单独分了出来,但实际上是不是真的就与钱家没了关系,这大概也就只有钱家人自己才知道了。

    因为太祖的承诺,钱海自中了进士之后就几乎是一路青云直上的,如今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是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了。

    如今的户部尚书又年迈,听说最近已经上了折子向景泰帝告老,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钱海再过不久就会接任户部尚书之职。

    当初太祖许钱家一个户部尚书被钱家人婉拒了,但如今,钱海却凭着自己的作为,即将把这户部尚书拿回来。

    这万事的因缘际会便是如此奇妙了。

    孙氏看中的,就是钱海的次女,今年十六岁的钱书妤。

    徐玉见前面几世倒并未与钱书妤有过什么交情,不过偶尔出席一些场合时远远的见过几面罢了,说是点头之交都有些勉强。

    不过,在徐玉见的印象之中,钱书妤后面似乎嫁得极好。

    虽然钱书妤不是钱家的嫡长女,但钱海再过上一段时间可就要升为户部尚书了,钱书妤的身份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再看徐承智,虽是如今的武定侯徐兴的嫡次子,但也并未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显露于外,钱海可能看上徐承智吗?

    徐玉见很是怀疑。

    不过,如今孙氏正在兴头上呢,徐玉见自然不会说出什么让孙氏不快的话来。

    徐玉见大概能猜到孙氏的心思。

    徐承智是次子,不可能继承爵位,又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若是能替他找了这样一个媳妇,别的不说,至少将来的日子是会活得安逸无忧的,若是再得了钱海的拉拔,说不定还会更有别的造化。

    只不过……

    这也都是孙氏自己的想法罢了。

    能不能成,那还得看天意了。

    看着孙氏后面的这些日子天天想着法子打听钱家的事,徐玉见只这样想着。

    也正是在孙氏操持着徐承智的婚事时,京城里那些不知道由何人放出来的流言,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事实上,自打徐玉见从庄子上回来之后,事态就已经有了变化。

    前面一段时间,大概是因为沈熙这个当事人住到了庄子上,无暇理会京中之事吧,就算那些流言已经传得可谓是人尽皆知了,却始终未得到沈熙以及沈兆临的任何回应。

    就算是再怎样看着逼真的流言,若是没了当事人的回应,总也会随着时间一点点平息下来的。

    原本也确实是如此。

    流言传了那么些日子以后,原本已经有了平息的迹象,但沈熙回了京之后,事态的发展却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事情还要从沈熙与儿时友人的一次小酌说起。

    沈熙离京五年,回京之后就住到了端郡王府,而且还鲜少与外人有什么交流,再加上后来闹出来的这些事,自然也就让人对沈熙其人有了好奇心。

    也因此,沈熙儿时的几位说得上话的友人,一接到沈熙的邀请,自然也就颇为积极的去了端郡王府。

    阔别多年的发小重逢,这自然是当浮一大白的。

    在这样的高兴之下,沈熙难免也就多饮了几杯。

    都说酒后吐真言。

    这句话虽然不能说十分准确,但至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沈熙就带着醉意说了一番让外人听得又是兴奋又是复杂的话来。

第198章

    “那是我的亲生父亲,为什么……”

    沈熙来来回回就只说这一句话,说话的时候面上的表情极为悲怆,任谁都能看出来他的伤心与不解。

    不过,想想沈熙现在的处境,其他人倒也能理解他的感受了。

    亲生父亲要置自己于死地,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绝对是不能承受的痛,更何况沈兆临还在外面养了个外室生了个儿子。

    一时之间,这些原本还有些羡慕沈熙身份的旧友们,却是都同情起沈熙来。

    成国公府是绝对的豪门,这样的豪门秘莘本就极易惹来外人的窥探,只不过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家很少将自家的丑事闹得沸沸扬扬的而已。

    如今好不容易沈熙自己吐露了出来,之后自然也就能以着极快的速度在整个京城扩散开来。

    关于成国公府三老爷与端郡王的那些流言都是真的!

    沈家三老爷竟然朝自己的儿子下手!

    安阳郡主因为此事怒极攻心之下已经卧病在床……

    接下来的这些日子,京城里就是卖菜的小贩在互相闲聊的时候,都难免会提到这些消息。

    足见这件事闹得有多大。

    而在这样热闹的时候,安阳郡主竟然还有闲功夫邀了徐玉见一起出门?

    见到过来传话的荣嬷嬷,徐玉见面上的惊讶都无法掩饰住。

    安阳郡主与沈兆临之间有多少的夫妻情,这一点徐玉见不知道,但发生了这样的事,她以为安阳郡主怎么也该有些闹心的,没想到……

    却是一点也无?

    虽然有着这样的疑问,但徐玉见也没有多问,就应下了安阳郡主的邀约。

    到了约定的时间,安阳郡主乘了马车到武定侯府外面来接徐玉见,徐玉见才上了马车,就见安阳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