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让赵昚尽情品尝,至于眼下,这票人在帝师副,宰相史浩的率领下集体造反,偏偏理由还正大光明。
史浩说:“我辈虽位处宰执,而朝廷出兵竟不得闻,如此留我辈有何用?”大家都辞职吧!说这番话时史浩的底气还是很足的,赵昚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学生,这好比一头大象如果从小就被拴在一根小木棍上的话,拴到成年,也会认为自己挣脱不开。于是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将一根小木棍插到土里,将大象拴在上面,大象就不会动了。
同理,史浩相信赵昚会再一次不顾一切地挽留他,像上次哪怕损兵失地也不处罚,一定要留住他一样。可惜这次他错了。
赵昚能顶住爹的压力,难道还会在乎一个老师?
史浩成功地把自己给辞退了。他走时孤零零的,并没有大队人马跟着他一起回家种地。这很不符合之前文官集团的如火热情,好像雷声大雨点小似的。
可史浩很满意。
同志们都很成熟啊,知道一时怄气是幼稚的,保住了职位才能在关键时刻做事!这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给他的学生上一堂新课。
回到江淮前线。马上就要北伐了,看一下张浚的准备。江淮之间的军力号称二十万,这与完颜亮南侵时南宋在京口附近集结的兵力相当,按说是可信的。但是,同人不同命,同事不同时,什么事都会有变化。上次是赵构下的令,所以是二十万;这回是赵昚,数字也勾兑了。
正兵八万,民夫五万,这就是这一次北伐的全部军力。
看着很少,但已经是张浚竭尽全力集结的了。为了这些,他招募两淮地区十八至四十五岁的青壮组成神劲军,驻防建康;招募福建、两浙等地的青壮组成忠勇军,驻防临安;招募北方南下的流民组成忠毅、忠顺、强勇、义胜等军,分驻建康、镇江、淮南、四川等地,以换取当地的正兵出战。
国势如此,张浚也算辗转腾挪尽一切可能地拼凑了。
兵不多,将就必须强。此次北伐兵分两路,两位主将分别是李显忠、邵宏渊。
李显忠,绥德军青涧城人,生于公元1109年,初名世辅,至南宋时赵构赐名叫“显忠”。世人尽知,终宋一朝,“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是导致南北两宋始终无法振兴的根本原因。而这也变相地证明了南宋时名将如云的现实。
名将如云,韩、岳、吴、张、刘、杨等不可胜计,可要论身世的传奇性,首推李显忠。在这一点上,连从士兵开始崛起的韩、岳、张三人都无法相比。
李显忠家世极其显赫,是唐朝皇室后嗣,唐代宗李豫次子昭靖王李邈的后人,世袭苏尾九族、都巡检史,典型的边疆贵族。
入宋之后,李氏继续借重他家长久以来的边疆势力,在陕西西安一带守边。李显忠的父亲叫李永奇。李显忠的传奇人生从出生起就开始了。
李夫人临产时一连几天不顺利,李显忠说啥都不落地。这时有个游历的和尚路过,说这是位奇男子,要把剑、箭放在产妇的身旁,他才会出生。
果不其然,李显忠由此问世。他出生时就能站立在自己的母亲身旁。李显忠长到十七岁时,宋、金交恶,金军攻到了西军的地盘上,李氏父子隶属于鄜延军,当时的经略使是王庶,李显忠由此介入战争。他很勇敢,少年从军,初战即夜斩十七人,夺马两匹,剩余的无法带走,全被他砍断马蹄变成了废物。
再大的能人,也会在时代的大潮里浮沉。西军一直游离在北宋灭亡的大势之外,直到富平决战时才与金军开战。
一战输了,从此退出舞台。
川陕之王吴玠在蜀口外重立乾坤。而整个陕西沦陷在金军的铁蹄下,李显忠父子也不例外。他们是痛苦的,尤其是李永奇,他当着金国的官,时刻想着复国。当赵构逃到江南,金国立刘豫当儿皇帝时,机会来了。
刘豫命令李氏父子带兵进开封城,组成当时儿皇帝的军事班底。之后他们就沉默了,直到伪齐覆灭鄜延,李家都没有半点作为。
消灭伪齐的是金兀术,四太子当时踌躇满志,想要越过长江统一全中国。欲渡江先渡淮,某天金兀术率领万骑驰骋于淮上,跑着跑着临近了河边,而李显忠就在他的身旁。
李显忠悄悄地和自己的亲信吴俊说了几句话,吴俊离开队伍跑向了淮河边。他去替李显忠探了一下河水的深度,如果能骑马渡水的话,李显忠要生擒金兀术渡过淮河直奔长江,回归南宋!
吴俊回来得很快,李显忠纵马过去小声问,才知道吴俊遇到了麻烦,他的马在河边被竹子刺伤了,根本没能下水。
时机真是稍纵即逝,金兀术不可能待在原地不动等着被抓,这个机会就这样错过了。李显忠被金兀术任命为承宣使、同州知州。
要是没有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刚才这一幕就会显得很假很龌龊,没一点点的事发迹象。光凭意淫就想当英雄啊?
可是李显忠真的马上就动手了。
他主管的是同州,这是金人往来的驿路,一条条“肥鱼”时不时就会游过去一大群。李显忠很挑嘴,他选的是最大最肥的那一条。
金军陕西主将完颜撤离喝。
这是地位仅次于金兀术的金军大将,大家都知道他,吴氏兄弟的死对头,大名鼎鼎的啼哭郎君,金人开国第一代将领。
李显忠决定干一票大的,陕西境内还有比完颜撤离喝大的官吗?他趁完颜撤离喝某次路过时突然袭击,抓了就跑。他选择的路线是渡洛水、渭水,经商州、虢州进入南宋。同时他的父亲李永奇会在陕西延安附近起事,夺粮杀官造反。
后路早就安排好了,这些年他们一直暗地里和四川吴氏有联系。这时里应外合,能迅速颠覆金人在西北的统治。
想得周全,干得利索。李显忠挟持完颜撤离喝直奔第一站洛水,渡过去就算成功一半,这条河至少也能绊住追兵一天半夜。
可恨的是,先被绊住的是他自己。他手底下的人像上次的吴俊一样不靠谱,明明白白约好的渡船却延期误点了!
偏偏就误了。
后边追的金军都快疯了,那是他们的陕西元帅、最大的领导,说劫就劫了,这还了得?这帮人玩命地追,终于在洛水渡口追到了人。
双方血拼。忘了说,李显忠的特点就是战斗时超级凶猛,看战斗风格以及战绩,他很可能和韩世忠在同一水平线上。当时双方在洛水渡口开战,李显忠的人很少,可每战皆胜,一直从渡口杀到了陕西的某片高原上,完颜撤离喝仍然在他的手上。
只是追兵越来越多,并且只会越来越多,从陕西的四面八方会集到这片高地的下边。李显忠知道,他把天捅破了,为了陕西主帅的安全,金军会不惜一切代价。
至此他清楚,挟持、突袭已经失败。如果直接干掉完颜撤离喝,事后金军的报复会让整个陕西变成尸山血海。
李显忠有亡命徒的特质,更多的却是大将的全局观。他选择和完颜撤离喝交易,他可以放人,条件是撤离喝事后不许杀同州人,不许杀李氏族人。
啼哭郎君全答应了。
李显忠挺坏的,放人时选了个悬崖峭壁,就把完颜撤离喝推了下去。可怜的元帅阁下一路翻滚,下边的金军全体大乱,抢着过去救人,李显忠趁势杀出了重围。
话说想让女真人守信用,比让母猪上树都有难度。李显忠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迅速逃离陕西。
他带着同州的家眷赶向郎延,离老家很远就派人去通知父亲。李永奇带着老家全体族人与他会合,一起逃亡。结果他们像在洛水渡口时一样倒霉,天降大雪,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行程。
金军果然追了上来,李家全族两百余口人只逃出了二十六人,李显忠家破人亡。
以前是国仇,这时有了家恨,李显忠疯狂了!他心里只有立即报仇这一个念头,他没有办法忍受哪怕多一点点的时间!
他没有按原计划回归南宋。当时是南宋绍兴八九年间,宋、金正在讲和,理智告诉他南宋绝不会允许他去搅局,更何谈帮助。
李显忠选择了西夏。他带着二十六名骑兵冲进西夏,求见西夏皇帝。他向西夏保证,如果能借给他二十万骑兵,他将杀回陕西生擒完颜撤离喝,以陕西全境回报西夏!
西夏皇帝很动心,只是思前想后觉得不妥。“这样吧,来个投名状,你是不是真的有这种能力,先证明一下。”
当时西夏境内有个造反的部落首领,外号叫“青面夜叉”。这个夜叉拥兵自重,西夏国拿他没办法。李显忠的投名状就是砍了这个酋长,灭了这个部落。
李显忠只带了三千骑兵就出发了。漫天大雪,他昼夜疾驰,杀到夜叉的帐篷外,带回来的不是夜叉的人头,而是活的夜叉以及整个部落的服从。
西夏皇帝如获至宝,这是难得一见的战将,更是党项人的幸运星。他当场拍板,借给李显忠二十万骑兵,去赌一直卡在西夏咽喉上的陕西五路!
李显忠回来了,带着二十万党项骑兵,回来和完颜撤离喝死拼,回来报仇来了!可是临近延安,却发现城头上站着的是宋朝人。
第一次绍兴议和成功了,这时的陕西五路已经归还了南宋,不再是金人的土地了,城里边也没有女真人的士兵,这让李显忠怎么办?
难道他率领西夏人马去攻打南宋的城池吗?!
那天李显忠在延安城下大哭。时局变幻,他和他的家人在时代里浮沉,谁能想到之前拼尽全家为国尽忠,转眼间一切都颠覆了。
情绪稳定后,他意识到有一个大麻烦产生了。这二十万党项骑兵,他千辛万苦借来复仇的军队,现在成了一块必须迅速甩掉的大包袱。请神容易送神难,尤其是比金国人更不讲信义的党项人,百余年里哪怕有蝇头小利都会扑上来,何况这时金军退走,南宋只派了文职官员过来接收。
完全是送到西夏嘴边上的肥肉。
果然,党项人非常坦诚地告诉李显忠他们不走了。如果李显忠自己不能履行合同把陕西五路拿给西夏,他们可以自己动手。
先动手的是李显忠,地点是当时说事的现场——西夏军方的主帅大帐里。李显忠拔刀就砍了过去,西夏的主帅躲得快,跑出了帐篷,副帅被他一把抓住,变成了人质。
这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利益当前的党项人什么都舍得付出,一介副帅随时都可以舍弃。转眼间大帐外人马调动,久负盛名的西夏王牌骑兵铁鹞子登场。
这是明摆着欺负李显忠人少,他当初逃亡时只有二十六骑,近日旧部回归也只聚集到八百余人,对比外面整整二十万党项骑兵,怎么看都不值一提。
可账不能这么算,李显忠的勇猛跟韩世忠有一拼,这辈子打的就是以少胜多的仗。他手舞双刀,带着自己的八百多人就冲了过去。当天与他对敌的有两三万以上的铁鹞子,他居然破开重围杀透铁壁,像赶鸭子一样驱赶他们冲向了西夏的主阵容。
这很可能是自从李元吴创建铁鹞子骑兵之后,这支王牌骑兵军团的最劣战绩。他们败得不是凄惨的问题,而是过于丑陋。
铁鹞子当场死亡过万人,接着人马踩踏导致整个大军败退,跑得那叫一个狼狈,并且在安全之后也没敢再回头挑战,非常利索地回家吃饭,再不提陕西五路的事了。
这还不是全部。如果他们在逃跑中能回头看上那么一眼,或许结果就不是这样了。因为李显忠的队伍也变得很累赘。他有八百多人,却在追击过程中抢劫收拢了四万多匹战马!马多了,但很混乱,能保持着队伍不散架就谢天谢地了。
天知道他是怎么在一片乱战中做到这点的,不过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根据马上就会发生的事情来看,李显忠在西夏大军主帅帐里拔刀砍人时就预想到了这一点。
他不只是要赶党项人回家,彻底消灭党项人对陕西的想法,还要借党项人的物资,做他最想做的事——报仇!
手里有了四万多匹优等战马,李显忠底气十足。他向周边州县放榜招兵,只要参军,立即就给一匹马。十天左右,他就有了四万名部下。
借此兵力,李显忠快意恩仇,把当年在鄜延帮助金人陷害他家族的人全抓到了,血祭亲人。之后兵发耀州,那里是金军主帅完颜撤离喝的驻地。
李氏与金贼不共戴天,必杀之而后快!
李显忠气势汹汹地杀了过去,憋足了劲要和撤离喝拼个你死我活,却不料再一次砍在了空气里。啼哭郎君想起了悬崖峭壁自由落体的事,直接选择了回避。
完颜撤离喝躲了。李显忠快速追击,他打定了主意,跑出了陕西那就进河南,总有追上女真人的时候!但是,命运又一次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他之前单枪匹马想怎么干都成,可一旦兵力过四万,还全是骑兵,就足以影响到国际形势了。尤其是他这么疯狂地追人报仇,一旦真的把完颜撤离喝砍了,让金兀术情何以堪,让赵构情何以堪?
于是狂奔追人的李显忠被人以更快的速度追上了。南宋四川宣抚吴玠的信使到了,带来了临安的最高指示:“两国见议和好,不可生事,可量引军赴行在。”
这就是结局。
李显忠归宋,先是吴玠接见,再是赵构接见,得到很多的歌颂和肯定,比如“忠义归朝,惟君第一”;比如他的名字,从这时起,他才叫李显忠;比如在镇江府有了大批的赐田……李显忠的军籍、辖区在淮南西路一带,具体隶属于张俊部下。
淮南西路是金军南下最频繁的地段,张俊是南宋中兴将领中最油滑的一位,两者加在一起,就注定了李显忠在南宋早期军事生涯的尴尬。
他有大把的交战机会,却总是被限制。有时眼看着金兀术在周边晃来晃去,却没法做出反应。他——得——听——命——令。
第二次绍兴议和成功,南宋杀岳飞、禁韩世忠、收兵权散家军。在这一系列举动中,说实话,李显忠本是受益者。他是张俊的下属,是唯一被提拔的军方主管的属下。他本人在赵构老娘回江南时觐见了一次,加封到保信军节度使、浙东副总管,可以说是军区副司令员了,前程无限远大。
可惜,他仍然时刻想着和金国人死嗑。
李显忠是老军务,宋金战场的死穴在哪儿他非常清楚。从川入陕,或者由陕入川,这决定着中原大江南北的国运走势。
这是中国古代战争的铁律。
他的仇家在陕西,他要回去杀完颜撤离喝。为此他精心炮制了一个作战计划呈上去,准备国恨家仇一起报,两全其美。
当时秦桧还活着呢,赵构也正不死万事足,李显忠突然搞了这一出,实在是站到了国家民族的对立面,成了现行的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罪犯。
李显忠被剥夺了一切军职,只挂了个宫观使的闲职,下放到台州居住。等他重新复职时,已经另换了一片天地,秦桧死了,赵构老了,完颜亮上位,南侵开始。这时南宋才重新想到了他。在完颜亮主力大军开动之前,李显忠到了淮河前线。
第一战,李显忠率两百余名骑兵与五千金军遭遇于大仁洲,关西将军勇不可挡,首战大胜。之后金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开到,很快达到一万。李显忠稍有增援,却难以相比。
还是寡众悬殊,还是主动挑战。远离军营十多年的李显忠宝刀不老,率领骑兵冲击刚刚渡过淮河的金军。战斗从破晓时分一直延续到正午,李显忠是愈久气弥盛,“以大刀斫敌阵,敌不能支,杀获甚众,掩入淮者不可计”。给了完颜亮一个干脆利落的开门撞山。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李显忠之强,不下于中兴名将,甚至个人之武勇要超过张、刘、杨、两吴,直追韩、岳。
只是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