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人执宋-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宋这座巨人,此刻还没有暴露出太多的弱点,虽然赵老二当了皇帝,可是天下人已经安逸的足够久,特别是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只要对他们的利益不构成太大威胁,他们对于谁当皇帝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所以这才使得赵老二能在皇位上坐的足够稳当。

    赵老二此刻也很是纠结,他很想继续沧州派兵,可是杀过皇子之后,皇宫中已经是一片流言蜚语,再加上那两万京畿兵离奇的失踪,他也不敢再继续分散汴京的军力。

    所以赵老二最终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先稳定住朝堂,解决内忧,然后再说外患的事。

    于是北汉和沧州这两处外患之事,就先被赵老二放到了稍后处理的位置。

    这对于姜胤来说,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姜胤不缺钱,不缺人,更不缺粮食,他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只有时间,是阻碍他快组建自己帝国的最大限制。

    沧州新城在加紧建造,城市设计的图纸也火热出炉,对于新建造的大明皇宫,也就是故宫的前身,姜胤大手一挥,就把这座伟大的皇宫给拆解了。

    王嗣宗、王审琦、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等人,全都分到了故宫皇城中的别院,对于这座占地千余亩的广阔皇宫,姜胤并没有一人独占的想法,身为一个接受过后世唯物主义教育的年轻人,姜胤对于皇帝受命于天的说法当然是嗤之以鼻的。

    一座千余亩的豪华宫殿,其中放满了自己一辈子也睡不完的美女,这些女人被锁在这片宫阙深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见到皇帝一面,这在后世简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囚禁。

    更不用说这座宫殿中放满了那些被阉割掉的太监,姜胤身为现代人,总觉得作为男人,那个地方永远是关乎自己尊严的地方,姜胤曾设身处地的想到如果自己被阉割,还要去服侍别人,那他会第一时间选择死亡,这种痛彻心扉的屈辱一旦位置互换思考一下,便能感受的到。

    所以,姜胤很敬佩那个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

    其实姜胤早在得到奇石之后,就有了思索大宋的未来,毫无疑问,因为有了他的存在,历史上的大宋将会踏上另一条轨迹。

    奇石催化了姜胤的智力,也让他看的更远,他如果继续同历史上的那些帝王一样,毫无顾忌的享受,坐拥三千佳丽,食用山珍海味,这样的国家,在他这个拥有现代目光的人离开之后,会迅回到当初封建帝制的轨迹上。

    姜胤当然也喜欢自身的享受,美女,金钱,权利,这些东西谁不喜欢,可是因为他的智力高,自控能力也变得十分惊人,他可以确保自己不会被这些东西影响了判断,可是他绝对不敢保证,在他百年之后,大宋的下一任君主也能像自己一样有着强大的控制力。

    指望个人的自律来确保国家的安慰,这是极为可怕的,但这也正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都经历的事情。

    所以后人在看中国的封建历史时,就看到了这样一幕,皇帝不贪美色,勤于朝政,那么国家便蒸蒸日上,出现各种盛世。

    但是一旦皇帝个人风气不良,贪图享受,荒废朝政,那么国家便会像一节失控的火车,一头栽进深渊之中,最后往往都是国破人亡的结局。

    所以国家的兴衰,都系于皇帝一人的自律之上。

    这样显然不是一种成熟的社会应该具有的稳定体系,结合了后世的社会、资本各种主义研究之后,姜胤最终还是找到了适合大宋的科学社会体系。

    那便是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姜胤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天才的制度,因为这个制度,皇帝不能再为所欲为,三权分立,互相牵制,一人独断专横的现象被降到了最低,但是这也不会完全取缔皇帝的权利,皇帝仍有最后决定的权利,不过这必须是在三权中两权同意的情况下。

    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国家的安危不在系于皇帝一人身上,而是系在三权中数以百计的议员与皇帝身上,这让国家政策和制度推广都有了更大的可靠性。

    姜胤也打算把这一制度应用在自己身上,即便这相当于变相的削弱自己的权利,可是为了给时候做一个模范,姜胤必须这样做。

    开宝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姜胤召集了王嗣宗、王审琦、程封阁、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曹方、荀莫、王十一、蔡昌毅、林越、狄炎等二十七人,在刚刚修建好的太和殿中,召开了大宋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制度讨论大会。

    在这场会议上,姜胤最终力排众议,确定了新宋的国家体制君主立宪制,他担任第一人新宋君主,同时参会的二十七人,分为三组,一组九人,三组分别管理新宋帝国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三大权。

    为了防止君主一家独大和权利的滥用,姜胤用最简洁的说法介绍了三大机构之间的互相牵制,与它们共同对君主的限制。

    三权之下,姜胤又沿用中国古代的行政划分,依次建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每部暂由一名尚书管理,暂且负责全国事宜。

    接下来姜胤又宣布了新宋帝国的基本宪法,这次倒是把所有与会人员听的一愣一愣的。

    看着大殿下那些苦苦思索的众人,姜胤微微一笑,他们现在也许还不知,他们参与了一次多么伟大的会议。。。。。

    直到傍晚十分,这场确立新宋帝国举国体制的议会才宣告结束,所有人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了。。。。

    他们果然不知道,一百年之后,公元976年,12月23日,这一日也被后世称为华夏国体日为华夏建国振兴的创之日,也同时是华夏帝国的国庆日。。。。。

第五十一章 古张角,今姜胤() 
只要有家人在的地方,便是一个完整的家。

    姜胤从各州接来的家眷被安排住进了刚刚修建好的新宋皇宫中,占地千余亩的皇宫偌大无比,别说是二十几户人家,就算是上百户人家也绰绰有余。

    王嗣宗、王审琦、程封阁、杨光义等人安排着一家老小的住宿问题,看着众人因为团聚而其乐融融的场面,姜胤也觉得十分欣慰,在许多人的搬家过程中,他还参与了帮忙,不过不经意间,大家渐渐都对他有了一种别样的情绪。

    就连一向和姜胤较为亲近的王嗣宗,都对他有着那种若有若无的情感。

    敏锐的姜胤也发觉了这种人际关系间的变化,现在大家对他,似乎越来越尊敬,这种尊敬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大家对于他,越来越疏远。

    因为他自立为第一任新宋的皇帝之后,所有人,都开始慢慢的臣服在他的脚下,这种君臣之间的关系,不会因姜胤的年纪大小而改变,也不会因他平易近人的性格而改变,这是一种植入到封建社会人们骨髓中的一种服从,姜胤也知道,自己是绝无可能去撼动这种思想的。

    帝王总是孤独的,姜胤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

    沧州新宋皇城,东华门前道,文华殿。

    王嗣宗和王审琦还有李继勋三家共同被分到了距离东华门不远处的文华殿,这座宫殿是东门唯一建造完成的地方,所以姜胤就暂且把他们和他们的家眷安排在了这里。

    文华殿很大,有集义殿,本仁殿和主敬殿三个分殿,说是殿,其实就是三处四合院一样的住宅,正好王嗣宗、王审琦与李继勋一家一殿,倒也融洽。

    此刻在本仁殿的院子里,一个年轻貌美的妇人正盯着一颗刚刚移栽过来的梅花树苗出神发呆。

    “夫人,将军去皇宫议政,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外面风寒重,还是进屋暖和缓和吧。”在那名美貌妇人的身旁,一名婢女有些担心道。

    半晌,那名美貌妇人的目光才从那株梅花树苗上移开,缓缓开口道“若非亲眼所见,这一切还真是难以相信啊。。。。。”留下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之后,美貌妇人便转身要回屋子里。

    不过这时院门倒是突然被推开,王审琦脱下有些落雪的披风,递给旁边的一名家奴,抬头便看到了自己的夫人站在院子中。

    “栀儿,落雪之日,天寒地冻,出来也不怕冻着身子,快进屋去。”王审琦温柔地看着那名妇人道。

    那美貌妇人看到王审琦,顿时来了精神,三两步走到王审琦身旁道“王郎,今日突然来了十几个人,手持令牌说是崇文馆的,直接把咱们家承衍、承干、承德和承佑都唤进了皇宫,不会出什么事吧?”

    看到妇人脸上的几分忧色,王审琦哈哈一笑道“夫人放心,他们去的是皇宫新建的崇文馆,这还是我们二十一个朝廷议会员共同商议的结果。”

    听到王审琦这么说,妇人脸上的忧色不退反浓,只听她更担忧道“王郎,这两日发生的事,妾身直到现在还有些恍惚,上次见那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便是叛军之首?咱们跟着他,可否能保全性命?”

    王审琦把妇人的表情全都看在了眼里,听完妇人的话,只见他神情沉重地摇了摇头“栀儿,赵光义害死了陛下,吾等追随太子左右,可没想到赵光义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玄武门将太子、卢尚书射死,就连我们,都差点在东皇门遭到禁军围杀。”

    妇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自己男人阐述皇宫中的事宜,之前她还一直抱有幻想自家人能够回到汴京去,可是现在看来,现在的大宋皇帝赵光义恨不得立马置他们于死地。

    “这。。。。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如今,我们要跟着这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在这里做些修城办家的日子?沧州乃边境之地,宋君绝不会任由叛军在此地发展,届时大军来攻,我们怎么逃啊”

    看到自己的夫人这么慌张,王审琦有些怜爱的抚了抚她额前的散发,语气自信道“夫人放心,为夫自然会考虑周全的,不过对于那个十七八的年轻人,夫人可莫要看轻,此人不似凡人,一手奇术可谓出神入化,现如今夫人可还记得那一夜他将吾家上上下下百余口人,一瞬之间送到沧州?”

    说到这,那名妇人倒是猛地点头,“现在想起,依旧如同做梦一般,居然一眨眼的功夫,便远入千里之外,妾身深以为恐。”

    “嗯。。。”王审琦眯着眼,然后抬起头,望着远方,语气重夹杂着难以言表的崇拜和敬畏道“此术被那少年唤作土遁术,他曾有过一瞬遁走两万兵马的经历,而为夫便在其中。”

    “一瞬遁走两万兵马!”即便是宛如美貌妇人这种军事白痴,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嗯。。。”每当王审琦回忆起这一点时,也都细思极恐,深感后怕,如果这个少年可以多次运用这种神技,天下还有能消灭他的军队吗?想来则来,想走既走!天下还不是他一人掌中之物!

    “古曾有张角得一太平要术,习得道法,借施送符水为名,招收徒众,撒豆成兵。召集百姓以黄巾抹额,自称天公将军,率众起义,此子相比如何?”这名妇人显然也对古代的历史有所了解,居然说出了东汉末年张角黄巾起义的典故。

    听到自家夫人能有如此高见,王审琦脸上渐渐出现笑意,他目光深邃道“恐怕此子,纵比张角之辈,还更胜百倍。。。。。”

    。。。。。。。

    姜胤此刻可不知道在皇宫中发生的种种议论,他始终相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不足为惧,而自己的超能力对于这些古人来说,足以说是一种碾压性的实力差距,所以他不担心任何后宫起火的事情发生。

    他现在要做的,是对于接下来与辽国这一个新宋身边庞然大物,做第一次交手的准备。

    而且此役之后,他便打算让全世界知道,在中原边境,一个强大的新宋帝国已经建立起来。。。。。。

第五十二章 辽国() 
煌煌宋史之上,有一个国家,一直被大宋视为最大的敌人,百年来战乱不休,这个国家,便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

    自公元916年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到公元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1o66年改为“大辽“。最后在公元1125年,辽朝才被金朝所灭。

    堂堂一百五十年国祚,这个游牧名族建立起来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也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宋帝国,在行政态度的等级上,一直把辽国当成平起平坐的大国对待,丝毫没有因为这个国家是蛮夷建立的,就觉得他们低中原一等。

    让大宋有这种态度的原因,还是因为辽国高度的汉化,辽国喜好任用汉人官员,学习汉朝的礼仪文化,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产生一种类似于汉文化的独特文明。

    但是骨子里,辽国依旧是一个游牧民族,游牧名族最大的特色,便是劫掠。

    大宋最为苦恼的也是辽国的劫掠。

    四十年前,自燕云十六州被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之后,中原之地便失去了最为倚重的长城防线,辽国开始对燕云十六州施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可是辽人骨子中的本性,注定了他们无法真正适应农耕文明。

    “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遗诸节度还镇”辽人的统治方式粗暴无礼,对于大失民心招致中原人民反抗的燕云十六州,辽国的统治者最终放弃了像汉人一样统治的方式,而是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抢劫。

    每年秋冬,没有粮食的辽国,便会派遣大军,骚扰大宋的边境之地,抢劫大量的粮食布匹茶叶食盐等等物资,而后满载而归,等待着下一年的收割。。。。

    。。。。。。。。。

    辽国,临潢府,辽皇宫。

    一位身穿红衣,长相妖娆的女子跪坐在一处高台上的龙椅旁,将一颗葡萄递到一位身穿黑白龙印服饰男子的口中。

    那名男子看上去正值青年,二十来岁的样子,不过他的气色倒不是多好,有些苍白的脸庞,让这位权利滔天的帝王竟显得有几分虚弱。

    “陛下,您今年不仅封汉人高勋为南枢密院使,又加封其为秦王,还把原来汉官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封为上京留守,朝中大臣多有非议,他们皆以为本朝人杰地灵,我契丹能人无数,何须用那些汉人以治天下。”妖艳女子像是随口提起什么事一般道。

    “咳咳。”那名年轻皇帝咳嗽了一声,抬起头望向大殿外,眼神明亮道“三代之内,我辽国皆无法完全控制燕云之地,此间百姓,对我大辽之国策多有抵触,朕慎重思之,渐以为,是我契丹官员,永远无法真正想那些汉人一般统治汉人,所以,朕便下定决心,加大朝中汉人官员所占位置,如此,百年之后,我大辽,才有可能一统中原。”

    听到年轻皇帝的这番言论之后,那名妖艳女子显然是被眼前这个男人的缜密心思给吸引了,她倾慕地看着皇帝道“妾身本自以为聪明,可在陛下此等长远目光之下,竟是显得颇为鼠目寸光了。”

    年轻皇帝微微一笑,“萧妃不必过谦,汝确实要比宫中的那些昏雀聪颖千百倍。”

    那名妖艳女子噗嗤一笑,倒是颇有一笑倾城的异域风情,看的那名年轻皇帝都是一愣。

    妖艳女子也察觉到了皇帝的欣赏,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只听她娇滴滴地道“陛下,妾身还有一事想要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