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就找这家门面最气派的好了。”说罢,姜胤就推开街道旁一家古玩店的门面,走了进去。
一进门,姜胤就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檀香味,大门两旁摆着两个巨大的瓷花瓶,也不知道年代,不过看上去充满了古香古色。
“有客人来了啊。”屋子里传来了一声老者的声音,只见一名身穿唐装的老者就从一面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这老人鹤发童颜,看上去十分慈祥,只不过当他看到姜胤这个年轻的少年时,姜胤能清楚的看到他眼睛里的失望。
“原来是位小兄弟,来老朽这店铺有何贵干?”老者一看是个少年人,也不愿浪费时间,开门见山的问道。
“哦,老爷爷,是这样,我手上有一块虎符想要鉴定一下,但不知道该找谁鉴定,只好冒昧打扰。”
老者本来正准备挥手撵人,可是他的手刚一扬起,又停了下来,只听他疑惑道:“虎符?”
“对,是一块青铜虎符。”
“老朽正巧闲来无事,就来帮你看看。”
“谢谢爷爷,真是太感谢了。”。。。。。
。。。。。。。。。。。
这已经是姜胤喝完的第三盏茶了,可是面前的老者似乎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从他变得越来越热切的眼神中,姜胤似乎有种不祥的预感。
“爷爷,这虎符。。。。”
“遇到宝贝了啊!遇到宝贝了!”那老者双目冒着精光,脸上尽是热切,仿佛看到了什么百年不遇的宝贝一般。
“自秦汉之后,传世虎符颇为少见,可是这块虎符,不但保存完整,而且文字清晰,线条柔美,看上面所记载的文字,竟然还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亲笔题字,这恐怕是南唐唯一一块传世虎符,不仅历史意义重大,而且极具收藏价值啊!”
老者喋喋不休说了一大堆,只见他将眼睛上挂着的一显微镜筒摘了下来,紧紧的握住姜胤的手,伸出另一只手五指伸开,激动道:“五十万!五十万将这块虎符售与老朽如何?!”
见姜胤还在发呆,老者急忙道:“那就六十万!还不行的话!八十万怎样!。。。。还不行吗?!。。。。一百万!不能再多了,毕竟这只是半块虎符!”
姜胤狠狠的咽了一口唾沫,指着静静伏在桌子上的那块虎符,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声音道:“爷爷,这东西真的能卖一百万人民币?!!”
。。。。。。。。。
第三章 池中金鳞()
从人类告别以物易物伊始,金钱就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轨迹,不论是从早期的贝壳,还是延续至今的硬币。金钱,在人类社会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人称它是魔鬼,有人却把它当天使,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人都对金钱充满了好感。
姜胤很少思考过金钱的意义,在他之前活过的十几年的生命中,他并未对金钱有过太多的奢望,或许他也曾幻想过自己拥有许多许多的金钱,可那毕竟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他更多在乎的,是活在当下而已。
从小到大,姜胤的学习成绩都算不得突出,常年混迹于班里的中游,这种经历让他比他人多了一份淡然与无争,对于金钱,他的态度也是一样,他的家庭决定了他的消费态度,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每月的收入只够养家糊口,所以他并不热衷奢侈品,也不热衷高雅和小资的生活情趣。一直以来,他也都在坚定的执行着这种处事风格。
可是现在,他有些茫然了。
从古玩交易市场到家中的路程并不远,可是姜胤却感觉如同过了好几年,手中的手提箱并不太重,可是提在手上仿佛如坠千斤。
手提箱里,是二十万现金。在他靠近胸口的口袋里,还有一张建设银行的金卡,里面还存有八十万人民币。
一共是一百万人民币。
姜胤已经不太记得自己是怎样答应那名老者的了,他只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很重,脑子里像是塞了一团棉絮,几乎不能思考。
恍惚之间,自己的口袋里就多出了一张名片,和一大堆公正交易的合同,稀里糊涂的,那块青铜虎符便离开了自己。
姜胤打了一辆出租车,坐在车上,他突然觉得心中有些不安和愧疚,他又想起了那名死去的银甲战士,若不是他将这块虎符送给自己,自己也得不到这一百万的巨款。
所以原本打算直接回家的他,在的哥询问之后,下意识的说道:“去最近的殡葬店。。。。”
。。。。。。。。。。。。。
天堂殡葬店的何老板今天接到了一笔无比奇怪的生意,下午的时候,一个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跑到店里要求刻制一块墓碑。
这本来没什么奇怪的,可是那个年轻人要求刻的字非常特殊,居然是“南唐御林军三百一十五人英勇烈士”这十五个大字,这现代社会,哪有正常人会刻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所以何老板当时就以为这小年轻恐怕是在戏耍自己,恼怒之下,何老板就说先要付三千块的定金,才能制作墓碑。
可是让何老板目瞪口呆的是,那年轻人当即从随身带着的手提箱里掏出了五万元现金,然后告诉自己,墓碑要尽快完成,然后由何老板送到最近的墓园中去,无需埋骨灰,只需要把墓碑竖好便可,同时多给这些烈士焚香拜祭一番,过段时间自己会打电话询问。
这可真是让何老板大跌眼镜,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感情现在的有钱人都有这些怪癖好,闲着没事刻一块南唐烈士石碑,真是钱多烧的。
可是,有钱不赚,那是傻蛋,何老板当即拍板同意,现代社会,有钱的就是大爷,你管他有什么怪癖好,供奉好衣食父母才是正道,像这种年少多金,脑子又不好使的客户,那都需要当爷爷贡起来才是。
手中清点着红刷刷的钞票,何老板边点边摇头,奈何自己就没投胎到个好人家,奋斗了大半辈子,结果还没个小孩出手阔绰,真是天好地好不如有个爹好。。。。。
。。。。。。。。。。。。
“爸,我回来了。”
“小胤回来了啊。”
“嗯,爸,您又在看股市啊,那我回房去了。”
“恩,你去吧。”
。。。。。从进门,到回到自己的卧室,姜胤的父亲连头都没移一下,原本准备的一套说辞全都没有用上。
从卧室里将门锁上,姜胤从脑海那个空间中将手提箱拿了出来,他对于这种简单储物的运用现在已经是得心应手,缓缓将手提箱给打开,一匝匝的百元大钞仿佛都能把人眼映红,老实说,姜胤从小到大,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十五匝厚实的人民币,就是箱子中剩下的十五万。
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姜胤也细细端详了一番,这是一张建设银行的金卡,金黄色的背景后面有一条金龙,看上去十分尊贵。
人在暴富之后,总会莫名其妙的兴奋,此刻的姜胤也是如此,阵阵的气血上涌,让他难以平静。
姜胤确定,在得到了上古奇石之后,自己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他只是泯然与众人之间的渺小一员,而现在,他有了不一样的资本,凭借着奇石赋予他的神奇能力,他完全能够做出一番大事业。
他很想告诉父母自己的奇遇,可是他又犹豫了,首先让父母相信这件事就难以解释,何况,即便父母知道,也并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作用,他们已经平平淡淡的生活了半生,姜胤不想因为这件事而让他们变得操心从而打乱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
所以,最后姜胤决定,只把这个秘密一个人默默放在心里。
“既然现在有了这么多钱,那自然需要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才是。。。。”姜胤的目光穿过那一叠叠的钞票,渐渐变的坚定。。。。
。。。。。。。。。。。
金陵市,金陵一中,高三三班教室。
“这一次的月考,咱们班有一位同学进步程度非常大,各个科目都完成了质的飞跃,这位位同学,就是咱们班的姜胤。”
讲台上,一名半秃的中年男子笑呵呵的继续道:“这一次,姜胤同学,一下子从咱们班的三十多名,一跃到咱们班的第三名,各科老师都向我反映,姜胤同学最近的进步是非常大的,同学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半秃男子脸上的笑容更盛,“这意味着,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众所周知,姜胤同学的成绩一直在班里的中游,可是他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等到学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引发质的变化,这就是他为什么能一下子考到第三名的原因,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咱们的同学就要参加高考了,所以啊,我希望,班上的同学接下来都要向姜胤同学多多学习才是!。。。”
。。。。。。。。
“嘿,看不出来啊,姜胤同学,你居然这么深藏不漏。”坐在姜胤同桌的那名女生微笑着碰了碰姜胤的胳膊。
可是,姜胤却没有什么反应,看的出,他十分的心不在焉。
“写什么呢,怎么都不理人家?”那名女生努了努嘴,探头看了过来。
只见姜胤正用铅笔一笔一笔的在书桌上描着一句诗。
“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
第四章 天才的诞生()
智慧,是天生的。但姜胤曾经却从不相信什么天才论,他坚信,那些考出高分的人,一定是付出过思考与努力的人,那些超凡入圣的智者,一定是经历过大喜大悲顿悟的人生行者。
不过,这段时间随着他身上发生的种种变化,他越来越怀疑自己曾经所坚信的是否还正确。
因为,他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在他的眼中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短短几天时间,姜胤却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惊人,几乎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平日里,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一到下课,姜胤总是会忘记个七七八八,而现在,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甚至下意识细节上的小动作,都会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
不仅仅是记忆力,而且在思维逻辑、精密计算、语言组织上,他都有了可怖的提升,这件事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前两天的一次月考,自己一个中等生突然考到了班里第三名的成绩。
这场考试的结果,连姜胤自己都未曾预料到,在考场上,他完全是按照平时的状态参加的考试,过程要比以前顺利许多,在考数学时,他甚至连演算都没演算过,就感觉自己的大脑突然变得就好像是一台计算器一般,只要看见了公式,下一秒就可以得出答案。
以往的月考,姜胤总感觉考试时间非常紧张,几乎每一次都是压着结束铃声再交卷,可是这一次,几乎所有的科目他都是提前了一个小时就把题目全部答完。。。。。
。。。。。。。。。
“这样说来。。。。这块上古奇石应该具有使人变聪明的功能。。。。”
在一片黑暗混沌的空间中,一名少年坐在一个沙发上,盯着那块漂浮在半空中的石头发呆,在少年的周围,摆放着一些家具,不再像前几日那般冷清。
少年从旁边的茶几上拿起一个苹果,啃了几口,继续道:“这个功能出于意料,不过也是好事,这次月考成绩告诉我爸妈之后,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少年的嘴角轻轻翘起了些许微笑。
“如果照这么下去,是不是说我也有可能会考上很厉害的大学?”
本来,对于考上什么好大学,姜胤从来没有报过什么太大的希望,以他以往的成绩,最多只是上一个二本的学校,他也没有奢望过那些星光耀眼的名牌大学。
可是现在,他有了上古奇石的帮助,一切似乎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人总是这样,在不能得到时,会心灰意冷,失去目标,可是只要是有一丝的希望,就会扬起活络的心思。
“那就这么决定了,我要考上中国最高学府:华夏大学!”
。。。。。。。。。。。
白驹过隙,光阴飞逝,高三生涯的时间虽然感觉过的很慢,可是回头看看,时光却流转的飞快。
从十月到二月,四个月紧张的学习生活一去不返,随着新年的临近,高三的学生们也迎来了他们高考前的最后一次长假:寒假。
四个月的时间里,姜胤没有再次接触过脑海中的那块奇石,他也再没有去过那个古人的时代,在这四个月里,他在专心的做着一件事。。。。
。。。。。。。。。。
金陵一中,学校会议室。
“这次假期前的会议呢,就到这结束了,对了,陈老师和高三三班的老师请留下来,我还有些事要说。”
一位大腹便便,西装革履的男子坐在会议室的前方对众人说道,然后众人便陆陆续续的纷纷离场,最后只剩下一位秃发的中年人和几位女教师。
“校长,有什么要交代的吗?”秃发的中年人笑着问道。
“陈老师还有诸位老师啊,想必你们也猜出来我为什么把你们留下来了,肯定就一个原因,那就是咱们班的姜胤同学,这个可是个好苗子啊!称之为天才也不为过,你们看看,连续三次月考全校第一,要知道,四个月前,这个孩子的考试排名不过全校六百多名,现在能连续三次蝉联第一名,这就不能说是运气,而是实力,昨天科技大学和航空大学的几个招生办主任都来向我打了招呼,向我询问咱们学校这位姜胤同学的情况,你们有没有问过他,他对这个保送名额有没有兴趣?”
秃发的中年男子嘴巴一咧,笑道:“校长,您不知道,姜胤这孩子只想上一个大学,咱们中国排名最高的华夏大学,其他那些大学的保送名额,估计他都不太能看的上。”
“这样啊。。。”那名校长微微沉吟了一番,随即说:“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是连续三次考到全校第一的学生,眼光放的长远一些自然是更好,这马上快要放寒假了,你们这个教学团队要辅导好这名学生,都把电话留个姜胤同学的家长,有什么需要辅导的,你们必须要严肃对待,不能让这个好苗子输在了假期上。”
秃发的中年男子笑着说:“这一点校长您放心,咱们做了十几年的教学工作,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有潜质的学生,不用校长您说,我们都会用心去教的。”
“嗯,这样最好,那你们都回去吧。。。。”
。。。。。。。。。。。。
人类有一种很奇怪的思维,那就是当你超过他们一点时,他们会羡慕你,当你超过他们许多时,他们会嫉妒你,可是当你超过他们的东西遥不可及时,他们就会放下所有的羡慕与嫉妒,变成畏惧与崇拜。
姜胤已经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身边慢慢没人敢接近自己了,在高中,本来他少言寡谈的性格就没有多少朋友,自从他开始考全校第一之后,能和他说上话的人就更少了。
今天是寒假前的最后一天,放学铃声已经打响了好一会,不知不觉,教室中剩下的人也都快走光了。
“姜同学,你不走吗?”一名正要出门的女生走到门口,又突然转过身来向他问道。
正望着窗外发呆的姜胤突然一惊,随即转过头道:“哦,班主任叫我放学留在教室里等他,可能是有什么事要说。”
那名女生的脸突然变得有些发红,只听她脆生生的说道:“姜同学真是厉害,连续三次考到全校第一,估计班主任把你留下来是要叫你假期别轻易放松学习的吧。”
虽然有些不明所以,姜胤还是耸了耸肩膀,“谁知道呢。”
那名女生的脸更红了,只见她欲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