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一拱手:“小侄不敢当,旦能为曹家尽一份绵薄之力就好。”
第286章 关羽的成名第一战()
关羽的成名之战有几次,这一次就是第一战。
曹仁撤兵了,张济军还没有发现,但关羽就感觉出有点不对劲了。
究竟是哪里不对劲,关羽也说不上来,是一种直觉。
这种直觉来源于黄忠大败了夏侯惇一军,关羽敏感地感觉到,若是曹仁再继续坚守三关,结果肯定是败亡。
若是换成关羽是曹仁,或者他是曹操,绝对不会孤军悬在这三关的,肯定要撤退。
但是,关头的旌旗依然,城头的士兵也不见少,似乎曹军并没有退。
越是如此,关羽就越是起疑心,于是就暗中派出斥候,绕过函谷关,探查曹军情况。
很快,关羽的怀疑就得到了证实,根据斥候探得的情报,一万曹军正在向兖州方向撤退。
一万曹军,关羽登时心中一振,暗想,这么说,留在这三关的曹军,也就是七千了。
嗯,七千曹军,必然是分散在三关,估计函谷关会是三千人,其余两关都是两千人。
关羽眯了眯丹凤眼,冷笑一声,曹仁啊,曹仁,这一次你遇到关某,绝对让你差池也难飞了。
立即,关羽就让人把李儒给请了过来。
昔年讨伐董卓的时候,关羽在关东诸侯大营,李儒是董卓麾下第一谋士,两人是敌对状态。
现在,同在张济的阵营,关羽不再是那个傲气冲天,几乎谁人都看不起的关羽了,对李儒这个超级智囊,是相当客气的。
李儒来到之后,听了关羽的话,心中震惊之极啊。
难怪啊,李儒抚着胡须,不禁对张济佩服之极,难怪主公费尽心思也要将关羽招揽,不惜将文和之女嫁给其子关平,这关羽果然是难得的帅才,智勇双全。
李儒点了点头道:“曹仁一万大军皆是步兵,将军可率一万西凉铁骑前往追击,儒派兵攻打三关,以迷惑敌军。”
关羽微微一笑:“文优先生之言,与关某所思一样也。只是,只需佯攻即可,不用损兵太多。”
“关某追击曹仁,一来一去,最多三日即可。三日后,本将会以曹仁名义,诈开三关,如此则司州可定也。”
“关将军之谋,儒佩服。”这一次,李儒算是打心眼里佩服关羽了。
猜出曹仁会撤兵,派斥候探查消息,果断追击,最后再诈开三关大门,李儒自问,就算是他,也只能谋划到这种程度。
二人计定之后,立即就开始行动了。
一万西凉铁骑,追击曹仁,关羽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追到了。
曹仁做梦都想不到,关羽会这么快追过来,没有丝毫防备啊,一万大军在关羽的西凉铁骑冲杀之下,几乎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关羽这一路大军,大将可不止是关羽一个人啊,阎行、马休、甘宁、赵云、关平、纪灵,甚至于包括张济的侄子张绣也在。
跟随关羽追击大将有阎行、马休、甘宁和纪灵,全都是凶神恶煞般存在。
曹仁这边呢,除了他之外,就是曹洪和曹真,以及一些副将了,跟关羽这边的阵容根本不能相比。
曹洪,只是三个回合,就被阎行一枪挑下马来,复一枪结束了性命。
曹真,遇到了赵云,也是没几个回合,也步了曹洪的后尘。
曹仁的命运也不好,他遇到的是对方的主将关羽,一个他永远也胜不了的人。
关羽是刀,曹仁也是刀,但两人的武力值却是差远了。
眼下的关羽,已经突破了瓶颈,武艺大进。
吕布已死,天下武将间,自然是黄忠是第一,而关羽的武艺绝对是直追黄忠,相差不远了。
只是十个回合,曹仁就挡不住关羽的刀了,虚晃一刀,不敢恋战,开逃了。
让曹仁没想到的事,关羽身边有一个亲卫装扮的人,手持双戟,将曹军杀得七零八落,正是太史慈。
太史慈在张济军中,无法以真实身份亮相,于是就藏身在关羽的亲卫之中。
估计,江东文武累死都想不到,堂堂江东第一虎将,竟然当了关羽的一名亲卫吧。
在看到曹仁开逃之后,太史慈立即就搭弓射箭,一箭正中曹仁的战马。
战马受惊,一下子就把曹仁从马上掀了下来,关羽飞马赶过去,一刀扫过,断了曹仁的右臂,曹仁痛得昏厥过去。
不到一个时辰,战斗就结束了,曹军被杀四千,投降近六千,只有不足百人逃了出去。
这部分人,分两个方向逃的,大都是向兖州方向逃了,关羽懒得搭理他们,让他们把这个消息带给曹操,估计曹操会吐血三升吧。
还有十几个人呢,点子就背了,竟然向三关的地方逃去。
关羽早有布置,在这个方向布防了足足一千西凉铁骑,就是不让曹仁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三关,不然的话,他还诈个鸟的关啊。
这十几个家伙,很快就全都见阎王去了。
对于这种家伙,关羽连给他们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丫的,那么多人投降了,就你们腿快?
现在无路可逃了,再投降,你当这是你们自己家啊,想什么是什么,全都杀了。
收拾了曹仁的大军之后,关羽就让人换上曹军的衣服,前去诈关了。
曹休,在函谷关,关羽聪明啊,就先从箕关和陆浑关下手。
关羽在军中找了一个跟曹仁体貌极为相似之人,让他假冒曹仁,果然就轻易骗开了箕关和陆浑关,司州境界,归属曹军的,只剩下函谷关了。
关羽命人往函谷关射进了无数书信,信中自然是说曹仁全军覆没,曹洪和曹真被杀,曹仁被俘,以及箕关和陆浑关被关羽攻破的消息。
而且,关羽还命人造了一架高台,将曹仁吊在高台上,两旁是曹洪和曹真的首级,用于震慑函谷关守军。
这还不算,关羽从军中选出几十个嗓门大的士兵,在关门口大喊:“投降不杀,若是负隅反抗,待我军攻下兖州,株连全家。”
还有更绝的,关羽让这些士兵喊:“如有能杀死曹休者,赏五十金,官升三级。”
这几句话,就让曹休坐立不安,睡觉都不安稳了。
第287章 退位诏书()
张济一统中原的大势,任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的。
曹操已经快要不行了,对上张济,已经是连战连败。
眼下的局势,司州已经不行了,豫州那边,估计也防不住,曹操的败局已定。
所以,曹操既然败局已定,张济喊出来的这个口号,“株连全家”,就不是空的。
赏五十金,官升三级,也不是假的。
于是,一日之内,函谷关里,就发生着巨变。
三千军士,除了曹休的一百亲卫之外,其余的军士,几乎无一不想要曹休的脑袋。
曹休已经无法控制住局面了,一天之内,已经有好几拨军士对他发生了袭击。
虽然全都失败了,但他的一百亲卫也损失了足足二十多人。
还有,曹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感觉着那些士兵的眼睛是红色的,恨不能立即把他杀死一样。
就连待在自己的住处,曹休吃饭喝水,都担心下人在里面下了毒,只能让下人先尝尝。
可即便如此,曹休依然没能逃过去。
有一个下人,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换得了曹休的性命。
这个下人给曹休端来午饭之后,每样都试吃了点,然后曹休才放心地食用。
结果呢,曹休刚刚吃完饭,那个下人就毒发身亡了,而曹休吃的更多,随即也毒发了。
曹休既死,函谷关的曹军群龙无首啊,立即就有一名副将站了出来,先率军把曹休的亲卫尽数杀了个干净,然后就献关投降了。
函谷关到手,曹仁大军灰飞烟灭,司州一境归张济所有。
消息传到曹操那里,曹操的头疾再次犯了一次,比上一次更加严重,两个半时辰后,曹操才勉强醒过来,却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子孝,子廉,子和……”醒来后的曹操,不住地念着曹仁等将的名字,神情呆呆的。
程昱看在眼里,暗叹一声,完了,西路被关羽攻破,与黄忠合二为一,此番中原之战,主公再也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了。
八万大军,曹仁一路和夏侯惇一路先后兵败,几乎损失殆尽。曹操的兵马只有两万五千人,即将被张济合围,如何还能翻盘。
可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关键时刻,当机立断,命夏侯惇率领仅存的一千虎豹骑,前往许都,在关羽和黄忠大军将许都包围之前,抢先一步把汉献帝,以及几个朝中重臣给带出来了。
其他的什么后妃啊,什么百官啊,曹操已经顾不上了,都送给张济了,他只要汉献帝以及几个重臣就行了。
许都,空了。
关羽的西凉骑兵,是最快来到许都城下的,没有遭遇任何反抗,就将许都给拿下了。
张济的大军随后也到了,因为曹军撤了,向北撤了,完全放弃了豫州。
对于曹操的策略,张济心里清楚得很,退守兖州,集中优势兵力,跟他再决一死战。
不急啊,张济心里一点都不着急,你丫的连许都都放弃了,四州之地丢了三州,你觉得凭借一个兖州,能抗得住吗?
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而且,张济更是明白,曹军的士气已经没有了。
张济如果马上进攻,曹军背水一战,恐怕战斗力不可小觑。
可如果张济不着急进攻,曹军反倒是终日惶惶了。
当然,如果张济在这个时候,趁机来一点攻心战术,就像关羽收拾曹休那样,绝对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都,张济的三路大军就在许都胜利会师了。
张济下令,犒赏三军,并对关羽和黄忠大为封赏。
尤其是关羽,张济对关羽在此战中的表现是极其满意的,不然的话,曹仁一军若是成功逃走,曹军的士气不会垮那么快。
关羽必须要封侯,而且还是汉寿亭侯,只不过,这个侯不能让他来封,必须要让天子来封。
天子刘协,还在曹操的手中,曹操自然不会让天子分封张济的手下大将。
但是,张济拿下许都之后,获得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啊,那就回天子刘协临走之前,留给皇后伏寿的一道退位诏书。
在这个皇权时代,哪怕是皇权在没落,天子刘协再完全被曹操架空,却始终有那种历代受汉室之恩的人,对刘协是忠心耿耿。
刘协的身边,也有这么一个人,就是太医吉平。
太医吉平是许都医术最高的人,据说是神医华佗的弟子,每次曹操出战,都会让他随军。
这次,吉平在给曹操治疗头疾的时候,得知了这个消息,便立即派出亲信,回到许都,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刘协。
曹操大势已去,依然还抓着他不放,使得刘协深感,曹操若是灭亡,必然会让他跟着陪葬。
于是,一番思量之下,刘协就写下了一道退位诏书,而且是咬破手指写的。
诏书的内容是,刘协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陈王刘宠。
前文交代过,曹操东征陈国,刘宠兵败,国相骆俊拼死抵抗曹军,使得陈王刘宠带着骆俊之子骆统逃离陈国,去了宛城。
刘宠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但武艺不凡,深得张济赏识,留在帐下听用。
只不过,张济对刘氏还是很有戒心的,很少带刘宠出征,只将他留在宛城。
张济拿到刘协的诏书,心下不禁暗暗好笑,没想到都到了这步田地了,刘协依然还对兴复汉室抱有那么大的希望。
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张济心中暗想,好,既然你刘协依然不死心,那本将就按照你的想法,将刘宠立为新帝。
张济一抱拳,对伏寿说道:“皇后娘娘放心,末将一定按照陛下嘱托,立陈王刘宠为新帝,以绝曹操之念。”
伏寿点了点头道:“本宫替陛下多谢驸马,汉室江山之延续,全仰仗驸马了。”
张济微微一笑:“皇后娘娘言重了,末将一定竭尽所能,不负陛下和皇后娘娘厚爱。”
顿了顿,见伏寿没再说什么,张济一拱手:“既无他事,末将就先行告退了。”
“驸马慢走,本宫恕不远送。”
待张济离开之后,董贵人从屏风后面走出来,问:“姐姐觉得,这个张济是忠还是奸?”
伏寿轻叹一口气,幽幽说道:“权势,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忠奸,这张济不过是又一个董卓和曹操罢了。”
第288章 真的要立刘宠吗?()
从皇宫回到临时府邸之后,张济就命人将李儒、祢衡、法正和徐庶都喊了过来,将刘协的诏书让他们看看。
四个人看过之后,全都吃了一惊,刘协竟然退位了,立刘宠为帝。
李儒皱了皱眉头,第一个说道:“这刘宠乃陈孝王刘承之子,论及辈分,比当今天子高了两辈。”
“而自古之皇位传承,向来都是子承父业,或者是兄终弟及,何曾有过孙退祖上?”
“此诏书太过于荒诞,主公大可不必理会。”
祢衡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文优先生,衡觉得此事对主公而言乃是好事也。”
对于祢衡的智慧,李儒也不敢小觑,立即问:“正平有何高论也?”
“不敢。”祢衡一拱手,朗声说道,“当今天子为何要立陈王刘宠为帝,乃是其中关键。”
“第一,当今天子后继无人,乃是汉室衰败之因也。其二,陈王刘宠与当今天子乃是祖孙之关系,而当今天子却非要将皇位传给刘宠,何也?”
“皇室之威严,从此之后,百不村一也。”
“当今天子之意,其为董卓与曹操之傀儡,自然不想再立幼主,将大权拱手让于主公也。”
“只是,当今天子之失算,纵然刘宠年已五旬,然兵权与争权,皆在主公之手,凭刘宠之能,如何与主公争锋也?”
“是故,若主公按天子诏书,立刘宠为王,其利有二也。”
“一,天下之人对汉室将会失去希望,其二,陈王刘宠无后,若其一旦终老,这天下岂非就是主公一人说了算嘛。”
张济听了,大喜,立即向法正和徐庶二人问:“孝直与元直以为如何?”
法正和徐庶,皆是军事奇才,对于政事,自然就差了一些。
二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正平先生之言,甚是。”
张济笑眯眯的,他越发觉得,收服祢衡的确是一件太有意义的事情了,这家伙无论是内政,还是军事,都是奇才。
从祢衡的身上,张济对胡昭和杨修的渴望,也就越来越甚了。
胡昭,已经心动了,张济能感觉得出来,距离收服胡昭的心,为时不远了。
但杨修却还是那么遥远,因为曹操带走的朝中重臣之中,就有杨彪,以及杨修。
杨彪的家人,那些妇孺,以及没有大作用的人,曹操都舍弃了,足见曹操也看中了杨修之才。
商议已定之后,张济又给宛城的贾诩去了一封书信,征求他的意见。
贾诩回复的意见,跟祢衡的意见完全相同,于是,张济再也没有任何犹豫,派人将陈王刘宠请了过来。
刘宠,武艺或许不算很强,但却是很善射,在东汉末年的神射将军中,绝对占有一席之地,不在曹性之下。
只不过,现在的刘宠,已经五十多岁了,一家老少全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