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扳道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扳道工-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孙珲要娶皇帝的妹妹为妻,百官一时全都呆住了,赵桓也是愣住了。

    对于柔福这个妹妹,因为不是一个母亲生的,他并没有多少感情,上一次在皇宫中宴请孙珲的时候,他觉察出了孙珲对美丽的柔福有好感,在知道孙珲在艮岳搞上了胡丽英之后,一度也想过用宗室之女笼络他,但他总感觉孙珲竟然会对凡间女子起色心,似乎不是神仙该有的品质,于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他没想到孙珲竟然会在朝堂之上直接向他提出了娶柔福为妻的要求。

    而孙珲刚才的答话虽然口气很是委婉,但其中却也隐含威胁,也就是说,如果自己不肯把柔福给他,他就会以“元气未复”为理由,拒绝出战,为自己收复北方三镇。

    “爱卿身边已有胡统制之女为侍,为何又要朕妹柔福为伴呢?”赵构的心里很不痛快,但表面上还得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问道,“非得是柔福吗?”

    “柔福帝姬仙缘深厚,根骨奇佳,若能与臣同修仙道,不但臣之元气可复,柔福帝姬亦会得道,飞升仙界。”孙珲知道赵桓想给自己打折,只不准会塞给他什么女人,是以坚持指名非柔福不可,他已经下了决心,不管赵桓同不同意,今天他都要叶楚楚回到自己身边。

    你要是不给,老子就特么硬抢!

    再说了,老子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免得你将来死在异国他乡,给金人马踏为泥,要你妹妹当老婆怎么了!再说了,实际上她已经不完全是你妹妹了!

    赵桓还在那里犹豫,这边宰相何栗却忍不住了。

    “孙仙人如此说,当是柔福殿下之福也!臣在此恭贺陛下!”

    宰相都这么说了,立时便有数名大臣应声附和起来。

    “既然如此,那朕便准孙爱卿所请。”赵桓看着孙珲,不动声色的说道,“朕当亲择吉日,为朕妹和爱卿完礼。”

    “陛下,今夜便是良辰吉时,臣与柔福帝姬同修仙道,可采天地之灵气,收日月之精华,恢复元气,事半功倍。”孙珲知道他还想拖时间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决定不给他这个机会,“区区尘俗之礼,可以免矣。臣法力早一日恢复,则三镇早一日重归大宋,三镇百姓早一日脱离水火刀兵之苦。”

    赵桓在心里暗暗咬牙,但表面上却不得不装出一副满面春风的样子:“那好,便如爱卿所言,今夜便为爱卿完礼,只是爱卿所居之处,过于清简,朕欲要稍稍修复艮岳,又苦于库藏空虚……”

    “启奏陛下,故罢相蔡京的府第,现下正闲着,可以为孙仙人与柔福殿下之仙居。”孙傅这时出班奏道。

    “爱卿所言甚是,朕就将蔡京之宅第赐予爱卿,为爱卿夫妇仙居。”赵桓明白这件事再无周旋余地,便干脆的表示了同意。但看到两个宰相今天都替孙珲说话,他的心情可以说非常不爽。

    接下来赵桓将议题重新拉回到了是否允许康王率军入京上来,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说了一通,多数都是认为不能让康王带兵回京城,而进攻太原又肯定不会成功,最后的讨论结果,是派使者去见康王,告知京城的情况,要康王不必回京,而是回相州募兵,“相机而行,恢复三镇”。

    对于赵桓都做了哪些愚蠢的安排,孙珲已经懒得管了,当天上午他便和胡丽英一道搬去了蔡京家,并把胡丽英收养的原本属于艮岳里的所有动物也带过去了,作为叶楚楚“拟态”的资源。

    在得知了自己要嫁给孙珲之后,柔福也就是叶楚楚高高兴兴的在下午来到了孙珲的新家。可能是因为对这桩和神仙结的亲事有些不满,身为皇兄的赵桓竟然什么赏赐的东西也没有,只是安排了一些人过来帮助修葺蔡京的家,因为此前战事紧急,蔡京家花园里的竹木都给砍伐掉了做竹枪拒马,假山也给砸碎了作石炮的炮弹,景观损毁严重,但叶楚楚对此毫不在乎,只要能和孙珲在一起,住在哪里,其实都无所谓。

    叶楚楚到了蔡京家后,孙珲根本没去管什么“良辰吉时”,而是立刻将她抱在怀里,一慰相思之苦。

    云雨几度之后,孙珲告诉了叶楚楚自己如何使胡丽英也变得和自己一样了的情况,叶楚楚大感兴奋,立刻便和孙珲一道去了花园,接触了那些珍禽异兽之后,正象孙珲猜测的那样,叶楚楚也有了和孙珲一样的能力。

    叶楚楚和胡丽英一样,也对“精卫”的造型情有独钟,不过和孙珲一样,变成有巨大的双翼的形象的时候,上身的衣服往往就碎掉没有了,而她又不能象孙珲一样的袒露胸膛,结果她充分发挥了自己在穿衣艺术方面的聪明才智,她的办法是让胸前也生出斑斓的鹦鹉羽毛,遮住前胸,有如穿上了羽毛织成的羽衣一般,美艳无比,令胡丽英见了都大为惊叹,也跟着她学样,于是“精卫”造型便成了她们俩的标准“神女仙姬”的形象。

    自从和“柔福”完婚后,孙珲便日日在府中和叶楚楚胡丽英共修“仙道”,可以说足不出户,造成一副“闭关修炼”的样子,对外界发生的事似乎漠不关心,但实际上,他随时了解着周围的任何动向。

    而在他“闭关修炼”的这些天里,发生的事可是真不少。

    首先,是赵桓向孙傅要去了他的陨铁长刀,将这把刀收入内宫之中,“无人得知存放之处”。

    其次,便是同金人的和谈又开始了。

    金军残部逃过黄河之后,便去了太原,据说金军的两位主将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都还“健在”,完颜真珠也到了太原,并将赵桓给他的国书交给了父亲完颜宗翰。

第253章 李纲之疑() 
完颜宗翰接到了这封明显是求和的国书后,立刻便给了答复,同意和谈,并要求在和谈期间,双方不许采取任何针对对方的军事行动。

    孙珲知道,这一条明显是冲着他来的,以现在宋军的实力,对金军采取不了什么大规模的进攻,顶多来点偷袭什么的,真正构成威胁的,是自己可以烧死数万人的“神火”。

    对于金人的要求,赵桓完全答应下来,于是金人派出以萧仲恭为首的使团,前来东京谈判,尽管赵桓对这次和谈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东京军民甚至都不知道金人使团到了东京,但孙珲还是从孙傅那里了解了这次谈判的内容。

    金国使团一开始仍然虚张声势,向宋朝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缣帛两千万匹,还有少女一千人,割三镇给金国,两国以黄河为界。金使声称金帝完颜吴乞买已经率大军十万御驾亲征,欲要一举灭掉宋国,大太子完颜宗翰仁慈,想要在金帝大军到来之前先行达成和议,是以才允许议和,金使还称开封城下之败和大营被焚都是“小挫”,金军“并无大损”,若和谈不成,金军很快便会再攻开封,并且会屠城。面对金人的虚声恫吓,宰相何栗虽然胆小,但因为现在大宋有“神仙”护佑,因而底气十足,他声色俱厉的拒绝了金人的要求,称要是这样就不用谈了,因为金人的条件宋朝方面根本不可能满足,“金帛子女”和割让土地都不在考虑之列。金使见他发怒,立刻软了下来,说愿意听一听宋朝方面的条件,何栗开出了宋方的条件,即金军退出北方三镇,送还作为人质的肃王赵枢,双方以原来的宋辽边界为界,约为兄弟之邦,原本宋给辽的岁币可以给金。

    宋方开出的条件虽然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实际上还是很屈辱的,对金国很是有利,但金人并未马上答应,而是说要请大太子决断,于是当天金国使团便带着宋方的议和文书离开了东京北返。

    而就在金国使团前脚刚刚离开了东京,李纲和宗泽的勤王军便到了,当天便入城驻扎,和张叔夜所部合为一处守城。李纲入城时受到了东京城百姓空前的热烈欢迎,皇帝赵桓在福宁殿接见了李纲和宗泽,一番嘉勉之后,任命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宗泽为京城四壁防御使。

    李纲在回京的路上便听说了孙珲的事迹,一直将信将疑,不久他的手下在巡逻的时候抓到了逃亡的郭京、杨适和刘无忌等神棍骗子,李纲得知郭京等人是从京城逃出来的,便向他们询问京城的战况,郭京等人趁机诬蔑孙珲为妖孽,声称京城已经陷于金人之手,劝李纲退兵。李纲闻讯大惊失色,立刻下令全军急进,想要趁金军立足未稳之际夺回京城,但宗泽却发现郭京言词有闪烁之处,说到关键的地方不尽不实,安慰李纲不要急躁,他先在险要处安下大营,以防金军来攻,然后派出小队精骑前往东京查探,结果数日后侦骑回报,金军已经撤走,京城并未沦陷,李纲知道受了郭京等人的蒙骗,大怒不已,下令将郭京、杨适、刘无忌三人斩首示众,然后拔营起行,向东京开拔。

    入城之后,李纲和宗泽向张叔夜打听情况,张叔夜说孙珲以“三昧真火”破敌确是实情,迫使金军后撤二十里,孙珲接着又一人前往金军大营查探,期间火烧金营,金军大营俱被烧毁,死者无算,金军由此退走,渡过黄河逃往太原。

    听了张叔夜的讲述,李纲仍是将信将疑,他对张叔夜说,就算孙珲真是上天降下来保佑大宋的仙人,以神火破敌是实,也并不值得庆幸,“自古未闻有以此兴国者”,并指出徽宗年间举国上下崇信道教,道士横行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张叔夜深以为然,拜服不已,但他毕竟是亲眼见过孙珲作战的,仍极力为孙珲争辩,说孙珲和那些“道君皇帝”宠信的道士是不同的,建议李纲去见见孙珲,据说李纲已经答应了。

    对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纲,孙珲还是从史书当中知道不少情况的,他对自己的怀疑,他也是理解的。

    李纲字伯纪,生于公元1083年,祖籍福建邵武人。在公元1112年时他考中了进士,工作了五年之后,当上了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这个官当时已经很不小了,因为能够站在金殿上给国家挑错。

    从那时起,李纲的人生开始坐电梯了。

    李纲这个人秉性刚烈,疾恶如仇,看不惯的事太多了,而当时“六贼”当朝,除了没法看的事之外,根本没别的事。于是李纲选择向恶势力宣战,但结果却是被恶势力下放,成了一个闲散小官——起居郎。

    被重创的李纲没有沉沦,当起居郎也有话要说。公元1119年时京城发大水,他趁机上书说这是因为京城里阴险小人太多了,提请有关当局注意。

    有关当局很注意,他被踢出京城,到南剑州的沙县管税务。

    到这里,李纲坐电梯的速度堪称创了纪录,短短的七年之间,他从一介考生升到了国家纪委主要干部,又迅速下滑,到边远地区负责毛分级别的税收,这种落差,比当年的电梯王寇准还要大得多。可他根本不在意,平稳、平静地在外县生活着。

    六年之后,命运把他召回开封。电梯又升了,把他带到了太常卿的位置。这仍然是个闲散的官,负责国家的礼乐、郊庙事务,说白了就是个场面活儿,给国家的大型户外演出节目增光添彩。

    当时是公元1125年的八月份,距离金军侵宋还有一百天左右。

    百日之后,金军逼近,举国慌张,冠盖满京华,全都成了缩头乌龟,没一个能提出起码的对策来。整个汉民族的上层建筑可以说全体烂透了。

第254章 同病相怜() 
李纲选了个最直接最彻底最大逆不道的方法,要宋徽宗赵佶彻底下台,给好人腾地方。可是他的官太小了,声音根本达不到上层,所以他找到了吴敏。吴敏的官也不大,但兼职侍读,和赵佶走得非常近。

    力挺赵桓上台,给宋朝换一个最高领导人,这是李纲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客观地讲,在这一点上,金军帮了他的大忙,要不然赵佶肯定至死不放权,最多只给赵桓一个监国的名分。那样的话,啥事也不顶。

    赵桓上台后,紧急召见了李纲,向他咨询这时的国策。李纲很清醒,他非常明白地告诉新皇帝,金军来犯,不外乎五个目的。

    一,上尊号;二,归还叛逃的金人;三,增加岁币;四,犒军;五,割让土地。

    这五点里,尊号可以给到之前辽国的程度,也就是称“兄”;金人可以归还,而且不要藏私自找麻烦;岁币已经加倍,况且金军把燕云重新收回了,没理由再增加;犒军是题中之意,得给,但要有限度;至于土地,尺寸不予外人!

    赵桓很兴奋,但他只是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没经过大事,平时活得还窝囊,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主见,属于一捧就高兴,高兴能上房;一吓就倒塌,塌了扶不起的状态。这时赵桓十分兴奋,觉得李纲是上天赐给他渡过难关的人,立即就给了他新的头衔兵部侍郎,并且马上就职,去研究开封的城防问题。

    李纲却高兴不起来。他是有职位了,却没有实权,更没有威望。在这个时刻,一个突然冒升起来的小官,在一个仍然由蛀虫、懦夫、奸贼组成的政府里能起什么作用呢?谁会听他的话?

    孙珲却知道,关键时刻,是一群本来与体制无关,与政治无关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给了李纲,给了新政府最大的帮助。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些人,就没有之后李纲的成绩,甚至赵桓也坐不稳这个突然间硬塞过来的皇位。

    太学的学生们。

    太学,是宋朝官方开办的最高学府,它是为了官场准备后备力量而存在的。在这个性质上可以看出,它的学员们必须紧跟着宋朝官方的脚步,一切行为以最高当局的利益为准绳。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官场的下属,是当局,也就是蔡京、童贯等人的尾随者。但是这时,他们走出了学校,自发集会游行,要求国家严厉惩办祸国殃民的六贼!

    他们的领袖名叫陈东。

    当此举国大难临头时,陈东的头脑非常清醒,在宏观角度上去看,目前的局势是用导致腐败的政府去挽救腐败到烂的国家,这纯粹是找死,没有一点点成功的可能!

    体制内全烂掉,只能用体制之外的力量去解决。他号召大家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目的是让新皇帝看看自己写的时事分析。在他的笔下,宋朝之所以沦落到如今地步,是因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宣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六贼”为祸近二十年,天下谁都看在眼里,多年来,“六贼”把持宋朝官场,容不得半点不同声音。如今面临生死关头,李纲空有救国之心,却一个能用的人都没有。他的当务之急,是必须迅速打破这块铁幕。

    陈东来得正是时候,稍晚都会误事。他提出来杀掉“六贼”,根除全体党羽的建议,孙珲看过的好多史书里只承认了他的热血、解恨的作用,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功能。

    迅速完成新旧官场的交替,哪怕底下的办事人不变,除掉“六贼”之后,新皇帝的命令才能有权威性。

    这件事情和各项城防事务混合在一起急剧运行,所有人所有的问题都搅在了一起,想在几天之内就改朝换代,想想这是多么疯狂的事。但是李纲最终成功了,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盟友,只要该盟友保持活力,那么开封城里的事就会以疯狂的速度进行。

    金军。

    金军的动作越快,宋朝的改革就越快!

    而宋徽宗赵佶的南逃,也给赵桓、李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尤其是童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