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逆袭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说刘虞离开蓟县,但大部分官吏却也滞留蓟县不肯走,也有人不断登门拜访赵该、刘政还有齐周这些从事,有一些倒也并非真的关心整个局势如何,多半都是因为这次刘虞装病,暴露了一大堆人的异心。

    此时刘虞既然不装了,那么那些心怀异心之人的下场可想而知,再加上蓟县、上谷、代郡等郡县之地因为兵祸还有一批空缺等着填补,这些人留在蓟县,自然是为了表忠心,想着能够抢先一步得到那些实缺——当然,这些急功好利之人,连李婶这种百姓都知道他们不如那些留在各郡办实事的官吏,想来也是难以更进一步的。

    此后不久,有关辽东的消息传了回来,邹靖百骑出塞,率领鲜卑东部数个大部落平定辽东,将辽东公孙氏全家百余口人,包括高丽句与扶余等国亲附公孙度的官吏统统斩首,高丽句与扶余也已经俯首称臣,还跟随邹靖一同过来,已经在半路上了。

    这个消息无异于平地惊雷,整个蓟县哗然一片,谁都没想到向来软弱的刘虞会有这样的雷霆手段,而且此次不声不响隐于幕后,竟然将整个幽州彻底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甚至连鲜卑东部与扶余、高丽句都彻底臣服,分明是在整个大汉人心不稳的时候给了一剂强心剂。

    当然,邹靖此时毕竟还在回来的路上,到底是刘虞散布出去的流言,还是真的情况如此,众说纷纭,在大家打探的过程中,却也有少部分人质疑刘虞,觉得依照刘虞的个性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此事更应该是卢植师徒,或者说公孙瓒与刘正占了头功。

    这些话大体上只是私下说说,毕竟如今刘正入狱,刘虞与卢植站在一起了,而公孙瓒还听卢植的话,从立场上来说,此时支持刘正不算明智之举。

    不过也有公然站队的。

    领头的便是郗虑与国渊。说起来,孙乾国渊等人如今已经走到台前,凭借郑玄弟子的身份逐渐为人所熟知,还替换掉几个其他州过来的使者,正式在蓟县担任一些官职,还是真正的要职。

    但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郗虑公开叫板刘虞,散播刘虞过河拆桥的流言,国渊则为被囚禁的荀彧打抱不平,随后两人便被革职关了起来。

    而公孙纪倒是留下来了,据说辽东那边管宁也会过来一趟,此时他便也留在蓟县暂时帮帮忙。

    至于孙乾,终究是成了刘备入幕之宾。听李婶所说,自从刘虞暴露在人前后,刘备便隐于幕后了,这几日也没什么动作,便是与几个还处得来的官吏、士人混在一起,大有静观其变的意思。

    此外倒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譬如卢植所说的张逸正式被委任涿郡太守,卢植成了代郡太守,不少官吏建议让刘备当渔阳太守的谣言四起,任红昌以一己之力重振了夷吾楼的生意等等可靠或不可靠的消息。

    待得说完之后,李婶便也愤愤不平:“公子,你瞧瞧那些人的嘴脸这件事情谁占头功一清二楚。这可好了,基本上谁都升了官,跟你有关的人,却都有了牢狱之灾。我听说昌平那边,荀公达还晕过去几次,被打得血肉模糊的那可是荀氏中人啊。这帮人简直面目可憎。”

    李婶叽叽喳喳的,说到激动声音根本控制不了,附近不少被关的人大体上算是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能入狱的多半都是犯了事,对官府也多有不满的,这时倒也为刘正打抱不平,大有群情激奋之意,刘正便也道谢一番,随后神色痛苦,侧身望着小窗口,长叹一声,“刘某不过是想为了大汉做点事情为何就若当真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带着中兴剑去雒阳忍辱负重也可以免得公达管渠帅他们受皮肉之苦何至于”他一拳敲在土炕上,“简直欺人太甚!”

    此时刘正遍体鳞伤,看上去极其狼狈,那语调更是听来悲愤,左灵听着附近不少囚犯的安慰声,眼眸顿时明亮起来,随后与李别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张飞让士卒开了门,出门又开始好言相劝众人安分一点,这边李婶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突然过去掩上门,随后忙不迭地跑到刘正身边,咧嘴一笑道:“公子,你也不要难过天无绝人之路,夫人他们会想办法,我看张功曹的意思,也会尽量救你。还有啊,据说子干公的义女,那个乌桓女子,这几天剃了头发,就跪在县令府,求着关云长放了你”

    “别提关羽那鸟厮,忘恩负义之辈”

    刘正冷哼一声,李婶望望栅栏,摆手干笑道:“我也不是说关羽,就是说那染姑娘,据说她剃头发,便是想说乌桓人中有人不恨你,觉得你是好人。要不是她是卢子干的义女啊,我看不少乌桓人恨不得打死她公子觉得她如何?”

    话语说到最后的时候,李婶那神色颇有谄媚之意,跟媒婆似的,刘正愣了愣,想起卢植所说的开枝散叶的事情,大失所望,他还以为任红昌会过来,这时忙不迭地摇头,说会替染莲安排好婚事,却见李婶反倒松了一口气,笑起来,“公子不愿意就好,不愿意就好”

    “嗯?”

    “呃呵呵,妾身此番来,倒是为了另一件事情了。那个公子可记得我家夫人符氏?”

    有前面染莲的事情铺垫,刘正再笨也不至于理解错,这时脸色古怪,“李婶,我已经有子嗣了,便是要死了,也不需要再”

    “呸呸呸,什么死不死的,公子这话可不要乱说。妾身的意思是,这符氏公子莫非忘了四年前那件冲喜引起的惨事了?”

    李婶犹犹豫豫的开了口,语调不重,却让刘正微微愣住。

    这件事情以往他打听过,一直心中有几分执念,此后在荀采和耿秋伊口中道听途说了一些女方的一些经历,据说很惨,随后消香玉陨了,倒是没想到,李婶突然会说出这番话来。

    他有些不明白荀采与耿秋伊到底知不知道符氏的事情,随后却也听李婶叹息道:“公子,实不相瞒,妾身便是荀夫人安排到符氏身边,帮忙接济她的此事原本便有些误会。符氏的娘一开始是同意元起公的,只是有闲话的人多了,她娘才觉得事情对她们母女不好,他娘气得也是那些说闲话的人,而且是病死的,死的也不算时候,以至于公子一家心中愧疚。那边符氏却也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一直心怀愧疚,也对公子一家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刘正敛了敛容,“李婶我与她符家,这可算得上结仇了姻缘之事”

    “我知道,知道的,要讲宗谱,要将可能有过纠葛的家族都剔除出去这些妾身都懂。”

    如同蹋顿临死之前所说,汉代继承秦朝的复仇之风,针对婚姻一事上也有这方面的规矩,从一般情况下来考虑,男女双方祖上有仇的,便不能婚配,如果宗族之间产生了难解的仇恨,也不能婚配。这方面李婶是过来人,当然知道,不过她还是开口道:“可符氏她娘的死,是病死的啊这不算仇,小姑娘恨得也是世道,哪里是恨公子,之后荀夫人救了她她心中是感激的,日子慢慢过好了,她更是感激不尽所以才会听从荀夫人的安排,进了刘家教琴啊她啊,其实也是认命的性子,你要是有点意思,说不定早就纳入后院了,而且也不是会生事的那种。”

    李婶叹了口气,“不过,二位夫人忙于事务,难以顾及到她,我却也知道她的心思。她一边觉得受了公子一家的接济,想要结草衔环以报,一边又觉得自己笨,觉得留在夫人身边教琴扰乱了公子一家的生活,又觉得自己顶着掌柜的身份,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也是想走的”

    她抬头看向刘正,“此次妾身过来,便是想让她与你们有个了断。也不是说一定要嫁给公子了,便是”

    “她想好去哪里了吗?”

    “想过了,去楼桑村。”见刘正一愣,李婶笑了笑:“公子不知道,楼桑村那颗大桑树虽然死了,一旁又有苗子长出来了,附近也有流民见是空村落,东西也有现成的,也就安家落户了她想去那里种种地,过安稳日子。你家以往的房契田契,妾身已经替她置办下来了。往后她就在那里,除非有了好人家,哪里也不去了。”

    “好。李婶多帮帮忙。正在此谢过了。张家庄离楼桑村不过一步之遥,稍后正也会让益德派人过去照顾。”刘正正色拱了拱手。

    见得张飞在门外催促了一下,李婶松了一口气,作福笑道:“那便多谢公子了。你放心,往后妾身也会陪在她左右。妾身一家老小,早被这世道害死了,这姑娘懂事,将我当娘一样对待,我打算跟她一起过日子了。”

    刘正笑着祝福几句,又过去朝张飞嘱咐几句,直到李婶离去,他的心情也颇为高兴,而看着左灵在对面监牢里突然喊了一声,朝他跪地施礼,他神色一敛,心中却也更加高兴了。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放手,多年之后,符家小姑娘竟然会以另外的身份出现在他的面前,让他措手不及,直叹造化弄人。

第378章 争辩() 
“刘公子,左某自知多有得罪,然事出有因,会牵连公子实属无奈之举。今日知晓公子大义在心,所做之事皆是为了苍生社稷,左某深感公子大节,惭愧于心,还望公子恕罪。”

    监牢里、一丈开外的牢房内,左灵跪下叩首,行了个稽首大礼。

    话语严肃,满怀殷切,随着附近监牢有人嗤笑起来,刘正缓缓坐到炕上,心中倍感舒心。

    左灵开了口,便说明对方觉得有了策反自己的机会,而这同样也是给了自己机会,只不过正如卢植所言,他还需要过去酸枣会会群雄,然后再在刘备的推动下投靠董卓。

    会多出这么一步自然并非多此一举。

    刘正仔细考虑过卢植他们的用意,倘若他出狱便跟着左灵走了,便是左灵深信他迫于无奈改变了立场,但董卓那边未必会信。

    毕竟选择的路还有那么多,在旁人看来,袁绍、韩馥等人都是值得依靠的人选,可如果他在袁绍等人的排挤下投靠董卓,不仅董卓那边的人能够看得更加清晰,觉得他走投无路才不得已做出这种选择,让整件事情更加顺理成章,就连旁人——那些与他有关亦或还在支持他的人,也会觉得他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

    这也会变向减少他的压力,不至于让他真的在一瞬间人人喊打,同时在真相大白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减少与他有关的人可能受到的伤害。

    所以在时机到达之前,刘正必须拿捏好自己的态度,他心中斟酌了一下,便也冷笑起来,“你以为刘某方才所言的忍辱负重,是在说投靠董卓吗?董卓这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胆敢弑帝,我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旁人附和几句,还朝左灵冷嘲热讽一番,李别骂骂咧咧起来,左灵拉住李别,抬头望向刘正,“刘公子可有亲眼所见董相国弑帝之举?”

    “你是想说谣言不可信?未免荒唐!莫非是将我关东各州各郡大人都当成不分青红皂白的牛羊猪豚?你不会是想说,这些大人才是谋逆之人?”

    刘正躺了回去,背对左灵,“狗贼,你二人陷害刘某,刘某若是没死,来日必报。此时还是闭上嘴巴,免得到时刘某连全尸都不给你们留。”

    “刘正,你讲点道理,这事怪我们啊!”李别愤然道,“本就是你家老师和刘和那厮屈打成招,他们过河拆桥,你想叫我们怎么样?能活命谁不想活?你要找始作俑者,不应该找刘虞和你家老师吗?”

    见左灵使眼色,李别话锋一转,“再说了,你这么厉害,还手握中兴剑,这次裹挟大势南下,我爹和叔父报效朝堂,我不得为了家里考虑?你要是死了,我家才能安宁一些,我关西儿郎才能少死一些人,我不对付你对付谁?”

    “这么说你还是为了关西百姓着想了?”

    刘正扭头嗤笑,“我是不是还得恭维你一番?感谢你为民除害?白痴啊你!”

    旁人应和几句,李别一听就怒了,“刘正,你少摆着张臭脸!如今你我都是阶下之囚,谁先死还不一定呢!”

    听得李别没两三句就耿直起来,又见刘正冷哼一声扭过头去,左灵急忙朝李别暗暗抬手一压,想了想,说道:“刘公子,左某自知得罪公子,如今朝不虑夕,也不求公子原谅,只是心中尚有一言,还请公子与诸位静听。”

    这“静听”二字说完,自然有人抬杠,左灵也不生气,“我只问诸位,这世上,到底何谓正义,何谓不义?”

    旁人自然也接着叽里呱啦地冷嘲热讽,其初衷无非便是“只要是反贼,自己上去踩上一脚,大体上就是英雄”的心态,然而刘正却是微微皱眉。

    “先秦苛捐杂税,百姓沦为鱼肉,可是不义?高祖斩蛇起义,平定天下,可是正义?”

    这两个例子都是对于当下百姓来说非黑即白的事情,自然有人嗤笑着说先秦不义,高祖正义,左灵又道:“灵帝苛捐杂税,百姓沦为鱼肉,可是不义?”

    这番话出口,旁人便也没了话语。

    远在幽州军都的平民百姓,能够接受到的教育大体上不高——进一步说,他们没法像远在雒阳的人一样对于皇权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也没法找到合适的话来反驳。

    尤其是此前幽州没有自牧,百姓朝不保夕,不少关到监狱的人其实都有过“如果不是朝廷前些年怎么怎么样,我也不会铤而走险”之类的念头,这时听得左灵说起,心中自然也觉得灵帝昏庸无道。

    但这大体上只能心里想想,真要说出来就是大逆不道,何况他们顺着这个观点,总觉得这左灵会引导着让他们以为董卓效仿高祖取而代之都不算什么过分的举动了,此时如果应下,不等于承认自己是董卓党羽,也是反贼,所以自然没有人搭话。

    不过倒也有人看得透彻,反驳道:“灵帝已死,怀王继位,他可有做错什么了?这可是当今圣上,董卓以为这大汉天下是他家的吗?他想废就废,他想杀就杀?”刘辩死后谥号怀王,这其中大概是因为董卓在运作,明显担任过皇帝的刘辩根本没有皇帝的谥号——从这方面来说,其实也能感受到董卓只手遮天,他不承认刘辩为帝,谁都没办法改变。

    “诸位所言不虚。那么我再问诸位,倘若先帝下旨立陛下为当今主上,而此番完全是何进谋逆,妄图社稷,才有雒阳兵祸,怀王上位的局面。诸位也以为,怀王应该坐在圣上的位置上?”

    有人冷笑道:“呵,且不论先帝有没有这个旨意。立嫡以贵不立长,立嫡以长不立贤,是古来有之。你这说的不是废话。”

    “对,古来有之。可还有一句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说的难听点,皇帝之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连礼法都由皇帝来定,为什么有人想要谁上位当皇帝,就能让谁上位?这天下到底是皇帝的天下,还是大臣的天下?”

    左灵义正言辞道:“我知道关乎我大汉君主,到底是立长为先还是立贤为先,诸位心中都有一把尺。灵帝不义不贤大家心中都自有定夺,可他既然下了圣旨,如今怀王却偏偏上了位,到底是整个天下都不仁不义,还是灵帝不义?敢问诸位,当今圣上可有做错了什么?你们想废就废,想立就立?”

    这句话出口,不少人沉默下来。

    刘正也不得不在心头佩服左灵一番。

    说起来,这左灵的智力与政治其实不低,都在七十五左右,想来阅历也极其丰富,能力自然不容小觑。而这番话出口,一副维护皇权的模样,又无异于像个忠臣义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