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逆袭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刘正吃了晚饭后也继续忙碌着,他忙着与李氏耿秋伊聊天,教导方雪、李朗、孙礼关乎阿拉伯字母与拼音相结合的暗语,甚至还有空启发众人琢磨一下孔明灯的事情,顺带着也让关羽找人打造几个齿轮出来。

    等到这番瞎忙终于熬到天色黑了,他装得若无其事地走进东厢,另一边,同样瞎忙了一天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的荀采也抱着一个大包裹慢吞吞地从耿秋伊的房间出来,两人在门口相遇,一同进屋,对话的内容极其枯燥。

    “忙完了?”

    “嗯,准备试试能不能用木头做自行车,刚让云长找匠人去了。这两天几个孩子没事,正好也一起琢磨琢磨,还有,司南的事情,往后你们在里面可以试试,也不知道能不能发电争取这辈子能用上电吧。”

    “唔听不太懂,那个什么灯,孔明灯也还没琢磨透,你慢慢等。呼,好重啊”

    “什么啊?什么书需要这么多竹简?秋伊学完了?怎么不叫我拿”

    “没事,抱着的时候不重耿姐姐也没看呢。这两天有人自雒阳带来的。昨天还在,好像叫封君达,对,就是这个名字。说是你兄长甘始的贺礼,一定要你亲启。不过甘兄还在西域,没有回信,说是好久之”

    “哦琉璃吗?!我瞧瞧呃。”

    “这个图甘兄怎么好久之前就准备了这个啊”

    “当时刚有秋伊不久,我在故安遇到的兄长房中术,养生的试试?”

    “唔,你找耿姐姐吧。妾身要睡了。”

    “秋伊睡了女荀”

    “真的不行”

    “取之”

    “贫嘴唔!你夫君”

    火光一熄,随后不久,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来。

    第二天,这份竹简就被刘正偷偷摸摸交给了张飞这个擅长仕女图的家伙抄录,随后不久,这份竹简在庄府内,乃至涿县内暗自流传开来,刘正倒也压着唯独没有给朱明,七月份的时候,他主持了朱明与钱灵溪的婚礼,当日将拓本暗自塞给了早已被众人勾起了好奇心的朱明。

    几个月后,涿县里有不少女子不约而同的怀了孕,光是庄府内就有六个女子怀孕。

    与此同时,随着冬日将近,整个朝堂的氛围也近乎变成了凛冬。

第259章 会议筹谋() 
中平四年,即刘辩登基之后的光熹元年,八月。

    随着刘备的到来、依附,董卓拿到皇帝留给刘备的密诏后,再加上拥有三把被赋予了托孤性质的中兴剑,一颗野心也初露狰狞,但他谋求权力却也显得循序渐进,不断礼贤下士,不复此前的桀骜不驯。

    八月十五,董卓联合诸多官吏,“请”袁隗从太尉改任太傅去安心教导刘辩、刘协,自己担任太尉一职,掌管兵权。

    董卓此前收拢何进、蹇硕手下人马,掌管京城以及皇宫多半兵马,又有兵马驻扎雒阳城内外,如今得到太尉的名头,对旁人来说倒也显得名正言顺,但只有袁隗、何太后等少数人知道,袁隗这段时间担任太尉,根本要不到董卓一丝一毫的兵权,而眼下除了执金吾丁原尚与董卓针锋相对,其余人已经尽数归顺董卓——也就是说,董卓有将兵权尽揽手中的趋势。

    董卓不交兵权的态度让袁隗等人心中发颤,对于董卓,以及朝堂的未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安全感,所以袁隗也不是没有试探。

    他在交出太尉职位,成全董卓执掌兵权名正言顺的同时,提议董卓另立大司马一职,由远在幽州的州牧刘虞担任。

    朝堂之外,刘虞算是汉室宗亲中最负盛名的一人,不仅是在汉室宗亲内部有一定的号召力,在朝堂之上也颇得人心。而大司马有总领天下兵马的权职,其地位自古以来就在三公之上,只要董卓敢有异心,袁隗相信,刘虞只要登高一呼,就一定能带着天下兵马将董卓一党诛杀。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牵制手段,不过那天袁隗也担心董卓直接翻脸大开杀戒,好在董卓并没有拒绝,袁隗与何皇后商量过后便也退让了一步,由代理朝政的何太后给董卓赐了斧钺与虎贲,封郿侯,算是表彰董卓的拥立之功,也是在安抚董卓的人心。

    但这件事其实一直横亘在董卓心中,尤其是那日前去皇宫领谢时,他被抵着脖子上前觐见领赏,虽说这是惯例,但他心中依旧颇为耿耿于怀。

    只是他初来乍到,在军中颇有威望的皇甫嵩、朱儁等人也尚在朝堂,还有丁原率领的一众禁军和并州狼骑环伺左右,他有所忌惮,也不敢恣意妄为,只好心中暗骂,随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私下里与李儒等幕僚商讨之后,派人联络不少方士、百姓在雒阳通过童谣、流言宣传刘协正统的消息。此外,对一众官吏也拉拢的更加快了。

    而让他有些振奋的是,刘备与他两人手中的密诏果然效果非凡,随着时间的推进,很多人逐渐相信刘协才是正统,也正式投靠到他身边。

    与此同时,他了解到刘虞在幽州施仁政不动兵,手下兵马毫无打仗经验,而刘虞地盘之中唯一身经百战、以骑都尉一职抵御乌桓鲜卑的公孙瓒近来与刘备通过书信,宣泄过对刘虞一副乡愿姿态的不满,知道刘虞公孙瓒不合之后,李儒给董卓出谋划策,让刘备挑唆公孙瓒,也好牵制住刘虞。

    到得一切就绪,一众麾下觉得时机差不多,时间已经到了冬天。

    十一月二十八一大早,雒阳飘了雪,董卓抬头望了一眼天空,脸上的肥肉止不住地战栗,随后喊了一声“杀吧”。

    这一天,此前被他以并州牧身份策反的丁原麾下大将吕布终于弑主,他尽得吕布、张辽等并州狼骑,也将雒阳兵权尽握在手。

    到得第二天早上,他召见群臣,提议废立刘辩,何进、何苗虽然已死,但还是有不少人顾念旧情,同时也有士人不赞成废长立幼,甚至对于董卓执掌朝堂也多有忌惮、不忿,只是兵权在手就可以为所欲为,董卓露了些许杀意,甚至对激烈反驳的出头鸟袁绍敲打了一番,此后威逼袁隗同意,废立了刘辩。

    第三天,也就是十一月三十,董卓将继位的刘协扶上龙椅,废年号中平、光熹,改为初平。

    他望着那把代表最高权力的椅子、案几上的传国玉玺,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离这个位置这么近过,他一整天心跳加速,即便是到了夜里,都对那个位置难以忘怀。

    于是,他突然想探探别人的口风,便连夜派李儒带人进宫,毒杀了何太后与刘辩。而等到天光大亮,整个朝堂即便有人开口谩骂,待得他杀了几个人后,所有人竟然都敢怒不敢言了。

    董卓骤然发现,很多事情事实上根本没他想的那么难,这帮文武百官,也根本就是一群软蛋

    但他还是得等,毕竟,太过急躁,肯定会被人所害。

    他需要尽收人心。

    只是在此之前,先做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上朝不脱鞋、带把剑,倒是不错的选择。

    他想到了,也就这么做了。

    然后一切四平八稳地朝着他想的方向上发展了。

    他甚至住进了皇宫,灵帝留下的数千女子、西园财宝,也都变成了他的。

    只是,很多此前他提拔的年轻俊杰、忠义之士开始看不过眼,在雒阳里串通一气、闹腾不止,待得器重的曹操刺杀他未遂逃跑之后,董卓心有余悸,自然打算未雨绸缪。

    初平二年正月中旬,董卓召集李儒、刘备二人商议此事,待得三人商讨一番之后,次日一早,两道圣旨朝着幽州过去。

    而几天之后,刘备效仿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随后携带一把中兴剑朝着冀州渤海太守袁绍处逃之夭夭。

    尽管凛冬已过,万木回春,随着董卓屡次被背叛刺杀、开始震怒、甚至杀了几个大臣之后,朝堂之上依旧如同陷入严冬。

    好在,山东一片,随着讨伐董卓的三公檄文的传开,“匡扶汉室、诛杀董贼”的情绪高涨到了极点。

    而在三月十三这天,刘正突然迎来了一道圣旨,得知被任命为相府曹属,兼虎贲中郎将之后,九个多月没得到任职的刘正倒像是枯木逢春一般。

    在立刻收了圣旨,贿赂天使,得知天使携带着另一道圣旨还要往北以后,刘正送别了天使,急忙召集众人过来庄府一叙。

    “朝廷嗯,就是董卓了,要我过去相府任职,兼任虎贲中郎将还夸了我一通。”

    此时庄府里杨柳繁茂,莺飞草长,还有阵阵读书声自后院传来,别院书房内,刘正等人围着一张特长的木桌坐着。

    刘正将圣旨和几封书信郑重其事地放在桌子上给众人传阅,随后靠在椅背上,搓了搓下巴上已经续得有些长的胡子,表情透出几分玩味,笑道:“董卓、刘幽州、伯珪兄、孟德兄和文台兄你们说我该去哪里?”

    这声刘幽州,喊的自然是刘虞。

    说起来,自从去年五月至年关,刘正一直以为自己能够在刘虞身边谋求个一官半职,只是没想到他主动拜帖暗示,甚至让卢植、荀爽举荐之后,刘虞仍旧对他置之不理。

    而且,纵使他主动向新任涿县令求个乡啬夫这种最低端的官职,都被涿县令拒绝掉了。

    涿县令用的倒是大材小用的借口,只是刘正通过当时涿县令的脸色,与众人一商量,倒也判断出了大概的始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初中兴剑一事终究是让刘正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而伴随着那大半年左右的朝堂局势不断变化,身负中兴剑的刘正俨然成了一个敏感的存在。

    中兴剑原本就有中兴汉室的寓意,当初刘宏托孤用了三把中兴剑,更是给中兴剑赋予了非凡的意义。

    如今第四把既然在刘正手中,刘正倒也没有这么大能量让人在意,但如果刘虞接触刘正,那就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了。

    毕竟那段时期朝堂权力纷争尚未落幕,反倒是刘虞本身,在朝堂忙于内斗,对外控制力降低到最弱的时候,被很多人怂恿着称制。

    在这种时候,刘虞就算只是单纯的接近刘正,在别人看来,未必没有想要凭借中兴剑做点什么的意思,于是,刘正对于没什么野心,遵守礼法的刘虞来说根本就是一个麻烦,刘虞便是连一点任用的想法都没有。

    其中倒是听说昔日刘宏评价刘正“诗好”时,就是当时担任宗正的刘虞亲自在宗谱上写上的,刘虞也知道刘宏终身不起用刘正的打算,于是打算尊重先帝遗命,对刘正永不录用。

    只是等到跨过年关,伴随着张纯、张举的人头被乌桓人送到蓟县,善待乌桓人的刘虞与想要荡平蛮夷的公孙瓒之间矛盾开始激化,刘虞便也自打脸面,想要邀请刘正前往蓟县当他的属官,也好缓和他与公孙瓒之间的关系。

    这件事情,刘虞事实上对卢植也在做,对于刘正,他更多的打算也是如果公孙瓒不顾卢植刘正的颜面,就凭借刘正的武力来抵挡公孙瓒。

    但公孙瓒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便也书信给公孙越,让公孙越带着刘正加入到他的军队中。

    刘正自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便书信给上谷郡的卢植,看看卢植有什么建议,此时也正在等着卢植回信。

    与此同时,董卓祸乱朝堂的消息早已流传开来,如今整个天下到处流传着三公号召天下英豪共讨董卓的文书檄文,此前刘正无聊,向曹操与孙坚书信抱怨过自己胖了不少,曹操孙坚有心讨伐董卓,便也想要拉拢刘正过去帮忙。

    只是没想到这些事情会统统碰到一起,刘正倒也有些难以抉择。

    “主公为什么说要投靠董卓?”

    这桌椅做出来倒也用了有些时日,但柯亥还是坐得不习惯,他有些不自在地挺了挺身子——用以表示自己态度的严肃,皱眉继续道:“董卓祸乱朝纲不少时日,此前我等是没机会,主公今日既然领了圣旨,正好借此机会率领我等前去,能杀最好,便是不能诛杀董贼匡扶大汉,也好护得陛下安稳啊。”

    “我就是问要不要上京。只是上京不就是投靠董卓吗?皇帝如今少不更事,哪里是我们能投靠的。就算投靠袁太傅还不是要听董卓的?嗯,就连杀了董卓,听的也不过是另一个董卓罢了。”

    刘正这话说的别扭,柯亥与赵犊对视一眼,愣了愣,“另一个董卓?听张君安说,袁太傅不是”

    “盛记得兄长信中说过孟德兄曾言,如今陛下年幼,不论是董卓还是其余人,实则都是权臣罢了。”

    夏侯盛皱眉道:“此言倒也不是说朝堂没有忠臣义士,袁太傅也是颇为贤明之人,只是朝堂此番大乱,人心离乱纵使如今陛下继位,还是唯一的皇室血脉,少不得让人诟病正统的问题”

    “此时又没有太后可以临朝,我等就算诛杀了董卓,袁太傅的指令也名不正言不顺自然,此话说的也是那些有异心的。”

    他望望刘正,神色阴郁道:“不过,雒阳不是来过信吗?孟德兄在前,刘府君在后德然兄这话没错,再想杀董卓必然很难,我等过去,也不过是被董卓呼来喝去。或许,还会迫不得已做出一些错事。”

    “可也不是不能动手?”

    荀彧此前就在别院的学塾里睡觉,这时还没清醒过来,打了个哈欠,眼角尚有泪花,随后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望向刘正的眼眸带着点玩味,“你会问出来,是打算亲自前去,率领对董卓来说算是乌合之众的士仁、来凤儿他们,再联合我等搏一搏吗?”

    “你忘了说大哥、仲豫兄、休若兄他们,我记得他们好像也要过去吧”

    此前荀爽等人住在涿县不久,不少荀氏族人准备回去,荀爽便也带着族人回了颍川,只留下荀棐、荀彧、荀攸三家以及荀术住在这里。

    荀爽回去时,刘正倒也拜托了让他在颍川暗自拉拢一些人,甚至在许县埋子运作一番,还让彭脱、卜己带了不少人过去保驾护航。

    荀爽当时惊异了一番,却也习惯了刘正的特别,随后引导着荀氏族人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但最近董卓上位广纳贤士,荀爽那边也有过来信,说是董卓屡次三番派人招募他,连圣旨都下了好几道,他三番五次请辞,董卓便也将主意打到了荀表、荀悦等人身上。

    只是刘正这时说起也有些心虚。

    豫州是战乱之地,荀彧会留下来,除了他的挽留,也是因为觉得那里不安全。此前他将荀爽等人往豫州送的行为可没少让荀彧不满,这时这番话,无异于哪壶不开提哪壶。

    毕竟,不管是雒阳还是豫州,都不是什么好地方。荀表他们过去雒阳,可谓是羊落虎口的架势,而刘正非但不劝,还摆明了是在支持这种行为,甚至这时竟然还敢扬言要在雒阳带着荀家一同去对抗董卓。

    这种可能送死的不理智行为,怎么可能让荀彧的脸色好看。

    “只要你这边不动,他们那边彧保证也能拦下来。大不了让卜己、彭脱直接派人掳了他们北上。”

    荀彧神色不悦,望了眼刚刚如完厕进来的荀攸,“陛下不会有事,董卓也不可能没有防备。你就不要过去粉身碎骨了。若是一个不好,惹了兵乱,我等一个都逃不了。还是装装样子,待得天使南下以后,我便上书雒阳,说你这边道路被贼人堵住,也算没有抗旨不遵。”

    这边荀攸看了眼荀术面前记录着刚刚谈话的竹简,知晓大概内容之后,笑道:“不是还有东郡太守桥元伟吗?假冒三公檄文号令天下讨伐董卓,就是他的主意。德然投靠他也不错。”

    “然后取而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