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绝伦的箭术,不仅杀死张济,吓坏了张济身旁的兵士,就连暗中奉命射杀张济的数百名刺客都被这一箭之危惊呆了。他们手中握着弓弩傻傻地举着,一动不敢动,生怕自己稍有异动,便会被那名神射手一箭穿喉。
这一箭的威慑力极大,张济周围五十步之内的数千将士瞬间静止,无一人敢乱动,更没有人敢发出声响。大到数十步之外的李傕看得眼珠暴凸,满脸煞白,额头上不知不觉溢出密集的汗珠。良久之后,他狠狠地咽了一口唾沫,眼角余光却看到武威军帅旗下站在李利身后的李挚好整以暇地将铁胎弓系在胯下坐骑的侧背上。
一箭穿喉之箭是李挚射的,怎么可能?张济与武威帅旗相距一百多步远,李挚居然能够如此精准的射杀张济。那自己距离武威军更近,岂不是一直处在李挚的箭矢之中?
顿时间,李傕吓出一身冷汗,后背凉飕飕的,喉结不自主地上下蠕动。运动一下喉结,他悬浮的心终于放下了,还好,自己还活着。
“嘭!”
就在李傕放松心神的一瞬间,只见早已断气的张济轰然栽落马下,这一下是头先着地。恰在落地之时,却听到张济喉咙里挤出一个阴森森的声音:“杀”。
“嘭嘭嘭!”
张济喉咙里压出的这个声音杀伤力太大了。一个诡异的“杀”字之下,生生吓得他身旁上百名亲兵和普通兵士瘫软在地,有十几个甲士当即浑身抽搐,口吐血沫,旋即头颈僵直,当场死亡。还有数以百计靠近张济尸身的兵士被吓得大小便失禁,昏黄的水渍沿着甲胄顺流直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浸湿脚下的黄土。
随即,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伴着浓烈的血腥味弥漫在张济的尸体周围,导致数百名胆小而又敏感的甲士当场撒腿就跑,奔跑速度极快,绝对是超常发挥,眨眼间便脱离了战场。逃跑之人,有一就有二,有一百个兵士敢跑,随之而来的就是成百上千名将士争相效仿。一个比一个跑得快,一溜烟的工夫,张济原有的一万多甲士就跑掉一大半,剩下的数千将士不是没跑,而是他们后知后觉,还没有完全脱离战场。(。)
第315章 残阳血之血染长空5
武威中军帅旗下。
李利端坐在金猊兽王后背上,冷眼看着张济坠马而亡,神情波澜不惊,眼神冷厉。
张济其人在武威军和西凉军中间充当着什么角色,所作所为根本瞒不住人。
长安城就这么大,数十万将士拥挤在同一座城池周围,两军对峙相持。无论是谁故作聪明,搞小动作,都瞒不过两军细作和斥候的耳目。只要稍作留意,一有风吹草动,两军统帅就能第一时间知道。
张济自以为很聪明,藏身于暗处挑拨两军关系,导致两军原有的矛盾急剧恶化,迫使两军不得不通过大决战来决定长安城的归属。
如此小人行径,或许李傕是灯下黑,短时间内看不破张济的伎俩,但李利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不过他早有与西凉军一战之念,故而一直保持沉默,对张济左右挑唆之事置若罔闻,反而顺势而为,不惜与西凉军正面一战。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无休止的放纵张济肆意妄为,趁着两军争锋相对之际浑水摸鱼,伺机壮大自身实力。
恰恰相反,李利早有除掉张济之心,也有这份实力。只是迫于形势和诸多西凉将领的情绪,他担心过早铲除张济很可能导致西凉将领兔死狐悲,抱成一团,同仇敌忾的抵抗武威军,从而引发骑虎难下的局势。所以,他对张济一忍再忍,只当张济就是个搅屎棍,眼不见为净,暂时放在一边置之不理。
事实上,就在两军决战之前,李利尽管十分厌恶张济的小人行径。但看在他帐下两万余将士和他侄儿张绣也算是一员上将的情分上,为了稳固西凉大局,曾考虑过暂且放下私怨,饶过张济性命,再给他一份富贵。让他做个富家翁颐养天年。
两军阵前,李利有六成把握说服李傕罢兵言和,叔侄二人共同执掌天下大权。因为武威军的实力已经在两军阵前展现出来了,生擒郭汜和段煨,连战连捷,对西凉军的震慑作用也很明显。
在这样极其有利的情况下。两军罢兵休战,避免大规模的两军厮杀,李利同样能够实现接掌整个西凉军的意图,再顺水推舟把李傕推到朝堂之上,执掌天下权柄。如此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西凉军的实力,避免无谓的流血杀戮。
就在李利自以为大事可成之际,张济突然派出侄子张绣出阵搅局,致使他的议和大计功亏一篑。正因为如此,极少动怒的李利勃然大怒,随之将怒火发泄在张绣身上,一出手便是大杀招。快如闪电地将张绣斩落马下。
只是让李利没有想到的是,张绣一死,张济居然疯狂的夺过李傕佩剑,悍然下令虎贲营出击。
李利和张济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屡屡争锋相对,仇怨越结越深,根本无法调和。李利原想收编张济帐下兵马,因此打算饶过他的性命,但张济擅自下令虎贲营出击,确是直接点燃了两军全面混战厮杀的烽火。一场浴血厮杀在所难免。
当真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那一刻,李利恨不能将张济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忿。所以他返回军阵后吩咐李挚盯紧张济,寻找最合适的时机。杀了他。
两军激战大半个时辰后,就在张济以为报仇有望之时,却不知早就有人盯上他很久了。于是张济在振臂高呼、意气风发之中,被李挚一箭穿喉,当即身亡。
只是让李利颇感意外的是,叔父李傕此前竟在自己麾下的虎贲营之中遭到暗袭,而张济身死之时居然同样被上百名刺客乱箭齐发,射成了马蜂窝。如此浅显的暗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两起暗杀中有着必然的联系,伺机放冷箭暗杀李傕之人是张济主使的,而射杀张济之人,很显然是李傕派来的。西凉将领之间的勾心斗角,由此可见一斑。
冷眼看着张济死不瞑目的尸身,以及那些吓破胆临阵脱逃的上万将士,李利轻声对身后的李挚说了一句:“箭术很不错,随后可以在金猊卫中挑选一批善射之士,把他们训练成神射手,我另有大用。”
“诺!”李挚还是老脾气,恭声领命,也不自谦,没有一句客套话,惜字如金。
李利早已习惯了李挚的说话方式,当即扭头看向身后混战的樊稠所部。这一看,他不禁剑眉紧皱,怒目圆瞪,眉宇间浮现出浓烈的杀气。
中军后方的战局形势对武威军极为不利,眼下那里就是一场大混战。由于樊勇所部将士的退让,使得樊稠率领三万多西凉步骑直接冲进武威军后阵,不到一刻钟时间便攻破了中军后方外围的巨盾阵,大肆杀戮后阵中的投石车、车弩阵将士,而投石车和车弩等军械也损失严重。而贻误战机的樊勇眼见自家叔父领兵攻入武威军后方,心中大急,带着本部兵马前去支援后阵,企图阻止樊稠麾下的西凉军。可惜他太重情义了,临战之中束手束脚,始终不肯放手厮杀,反而牵制着武威军将士无法使用车弩大范围的射杀西凉军。
如此一来,后方军阵中本来是两军厮杀,武威军还占着明显优势,但樊勇领着本部人马在中间掺和,促使战局无形中变成三方混战。樊稠所部西凉军和武威军是敌人,而樊勇所部兵马则是中立的一方,搅乱了战局。
樊勇率部搅局,这或许并不是他的本意,他也没有背叛李利之心。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让武威军将士畏首畏尾,颇多顾忌,不敢全力拼杀。不仅如此,樊勇本来就是右翼军阵的主将,而武威军后阵将士大多隶属右翼。眼见樊勇似有临阵投敌之势,后阵将士士气大挫,而西凉军则不然,他们趁势猛冲猛打,使得武威军蒙受巨大的伤亡。混战不到半个时辰,武威军后阵便死伤四千余将士,无数军械被樊稠所部西凉军捣毁,数万将士厮杀纠缠在一起,整个后阵岌岌可危。
武威中军的巨盾阵从后方被攻破之后,阵前的巨盾阵随之被李傕亲率的中军步卒破阵。
顿时间,李利身后的四万中军处境极其不妙,前面是李傕亲率三万多虎贲营铁骑蓄势以待,后方还有樊稠带领的三万步骑猛打猛杀,腹背受敌。而五百步之外的西凉军阵之中,徐荣和波才二将率领的武威铁骑虽然已经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却没有彻底打垮西凉军后阵的数万步骑,仍在趁胜追击之中,半个时辰内无法回援中军。
如此以来,武威军战局堪忧。中军外围的三万多巨盾甲士和后阵近万名军械辎重兵,面临李傕和樊稠二人率领的数万步骑围攻,厮杀激烈,但武威军步卒明显处于下风,已经露出败象。而李利坐镇的中军,如今只有八千金猊卫战骑和张辽所部不到三万左翼步骑,加在一起也不足四万人马,但他们所面对的却是李傕亲率的三万多虎贲铁骑。
粗略看来,李利此时能够调动的步骑恰好与李傕所部西凉铁骑数量相当,兵力一样,但战斗力却不一样。李利所部不到四万兵马之中,就算把张辽左翼军中的战骑全都聚在一起,勉强有一万之数,余下的全是步卒。而李傕所部虎贲营铁骑确是名副其实的西凉骁骑,百战精骑,战力之强犹在吕布麾下的狼骑军之上。如果此时两军对战,其结果不言而喻,武威李利的常胜将军之名恐怕要毁于一旦了。
一场大决战,从晨曦破晓开始,持续到现在,至少有数万将士血染疆场。而两军统帅从大战伊始便斗智斗勇,武威军一直稳压西凉军一头,甚至武威军一度取得明显优势,胜利在望。谁也没想到就在大战即将分出胜负之时,竟然上演了如此戏剧性的一幕。樊稠的临阵倒戈,不是压倒西凉军的最后一个稻草,而是颠覆武威军战车的绊脚石。
最终的决战,竟在李利和李傕叔侄二人亲率的中军之间展开,将近四万武威军步骑对战三万六千余西凉铁骑。
兵法有言: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失。
此时此刻的战局就是最佳诠释。
表面上看来。此时武威军还是占据着兵力优势,六万武威铁骑横扫西凉军两翼,正在扫尾。西凉军十七万兵马眼下只剩下李傕率领的中军六万多人马和樊稠所部两万余步骑,总兵力折损过半。当然了,剩下数万人马并不是全都战死了,而是溃散逃逸。与西凉军相比,武威军大战至今,还没有出现成百上千将士溃逃的现象,这并不是说武威军将士无人逃跑,而是相对西凉军而言,武威军的军纪已经非常好了,士气高涨。因此,武威军如今占据着绝对兵力优势,武威铁骑还有将近五万兵马,李利所在的中军满打满算六万步骑,拢共十一万步骑。单从兵力多寡比较,武威军无疑是优势明显。
然而,实际却并不是这么回事。西凉军两翼兵马虽然溃败了,但残余的兵马却拖住了武威铁骑,迫使武威军最具战斗力的战骑短时间内无法脱身。而李傕却亲率中军和樊稠前后夹击武威中军,樊稠所部在武威军后方挖墙脚,李傕中军在前,给武威军来个猛虎掏心。如此一来,西凉军两翼兵马全毁了,但中军和樊稠的八万步骑却趁机脱身出来,直取武威中军。
第316章 残阳血之血染长空6/6
两仪三相阵,这是李利对付西凉军的方法。
如今风水轮流转,在樊稠这颗临阵倒戈的棋子作用下,李傕活学活用,临机应变,以己之道还施彼身。他干脆利落的舍弃两翼,又借力打力利用张济报仇心切的心理,抢先出击,压制着武威中军龟缩防御。当张济的利用价值枯竭之时,李傕毫不犹豫地灭了他,接掌虎贲营直捣李利中军。
这就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西凉上将所具有的战场智慧。
尽管李傕没有杀死李利之心,但他绝不轻言放弃,韧性十足,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认输。最重要的是,他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因势利导,杀伐果断。对他而言,只要有一线胜机,他就能扭转战局,转败为胜。
武威军兵力占优又如何,只要西凉军一鼓作气打垮武威中军,将武威帅旗踩在脚下,那么这一场战争就是西凉军获胜。打败武威中军之后,李傕只要拿到武威军帅旗,根本不必理会武威铁骑,直接撤军回城。战后,李利应该知道怎么做,送还天子和太后,退出郿邬,交出兵权。如果他自己明智的话,不用李傕下令,他就应该带上家眷悄悄返回武威郡,就像董卓在世时那样,替李傕驻守凉州。
张济之死,不但让李傕心中的怒气随之消散,还让他雄心暴涨,意气风发。此刻,他仿佛看到自家侄儿李利落败之后颓废气馁的样子,年轻英俊的脸上再也没有往日的从容淡定,更没有曾经的英姿勃发,再也不敢在自己面前说什么李家一分为二,另立门户。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区区西凉二州,容不下两个发号施令之人,即便是同出一脉的亲叔侄,也要分清楚主臣和上下尊卑。
主臣有别,无论什么时候尊卑不能乱。
半个时辰。只要半个时辰,西凉军就能击败武威中军,夺取武威帅旗,取得这场决战的胜利果实。
扭头看着后方的乱战,李利心中怒火骤然升腾,原本冷峻无情的脸庞陡然变得铁青。双眸中燃烧着毁灭之火。
“主公,待末将前去斩、、、、、、哦,生擒樊稠,平息后方之乱!”
身为顶级战将上阶的巅峰强者,李挚的直觉无疑是极其敏锐的。他第一时间感觉到李利身上如同实质的杀气,稍作思量便知道其中原委。因此他主动请缨前去后方稳定局势。其实他已经明显感觉到李利对樊勇在后阵的表现极其不满,对樊稠更是起了杀机。他原本准备请缨击杀樊稠,却又觉得不妥,毕竟樊稠是樊勇的叔父,而樊勇又是李利的结义兄弟。一旦他杀了樊稠,樊勇固然奈何不得他,却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李利身上。从而使得他们兄弟之间产生间隙。此外,这么做也有损主公李利的声誉,很可能遭人诟病。
这就是李挚临时改变话语的原因。虽然他看似木讷,沉默寡言,但他其实并不笨。只不过他不喜欢勾心斗角的瞎捉摸,往往采用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解决问题,一劳永逸。他的处世之道不是以和为贵,也不是表里不一、虚伪附势,而是自幼学会的丛林法则。这就是:杀!
以前李挚在韩遂身边是个奴隶,但他感念韩遂把自己带出山林的恩情。不管韩遂如何对他,哪怕是把他当做牲畜豢养,他也逆来顺受,为韩遂效命。这样猪狗不如的日子,他过了整整八年之久。被韩遂强行下令带上锁链和铁镣,差点活活饿死。如今他跟随李利,终于可以像人一样活着。李利对他恩同再造,给他自由,教他忠孝仁义之道和兵法韬略,让他知道人其实还可以这样活着。一年以来,他学会了很多很多东西,但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随之彻底改变。他不计较自身的得失,更不看重功名利禄,江山美人对他而言如浮云,他只在意李利的想法,任何问题都以李利为中心,只要李利一声令下,刀山火海他也不会皱一皱眉头,哪怕是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正因为如此,李挚在武威军中的地位很特殊,地位很高,军中很多将领对他极为尊崇,哪怕是武威军第一战将桓飞对他也颇为敬畏。因为军中主要将领都知道主公李利对他极为信任,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信任,而李玄、贾诩和李儒等人更是私下里把他看做主公李利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