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下辖343旅、344旅;
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参谋处长彭绍辉;下辖358旅、359旅;
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下辖385旅、386旅。
其中115师的林彪、聂荣臻、罗荣桓成为了新中国的3位元帅。
(二)。
上述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将,他们有的出自中山先生创立的黄埔军校,也是蒋委员长的“高徒”;有的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草莽英雄。但他们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都是经过长征考验的铁的将帅,都是革命青山大学培养出的英豪。
如果说几位师长、副师长、政委是部队的灵魂、象征的话,那几位旅长更是令无数敌手胆寒的骁将,他们是:343旅的陈光旅长,10岁入学读过短暂的3年私塾,1926年,北伐军入湘。陈光所在的家乡-宜章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他成为农协会员。次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初,当朱德、陈毅率“八一”南昌起义的余部1000来人进至宜章,陈光异常兴奋,当即将“马日事变”后收藏的12支步枪献出,组建了一支农民赤卫队,然后配合红军参加了湘南暴动。曾率部浴血罗霄的原红二方面军主要领导者萧克将军解放后评价说:“陈光当时献出的12支步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那时赤卫队武器很少,多是一些大刀梭标、土枪,能有这十几支步枪真不简单,对宜章暴动的成功,有着重大的意义。”
抗战初期,在林彪师长、聂荣臻政委的率领下,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山西平型关大战。一个月后,陈光和老搭档肖华一道率343旅于广阳再次设伏,毙伤日军千余人,取得了广阳大捷。次年3月,在林彪被晋军误伤,生命垂危,被接回延安,转送苏联救治。经中央军委提议,八路军总部任命陈光为115师代师长。
另有344旅的旅长徐海东,出生在穷苦的窑工家庭。原北伐老四军排长,在著名的汀泗桥战役中立大功;386旅的旅长陈庚,黄埔一期生,曾在北伐战场上救过总司令蒋介石的命;385旅的旅长王宏坤,王树声的堂弟,参加过黄麻起义,曾任红四军军长;358旅原定长征时红四师师长卢冬生任旅长,但未到职,旋由张宗逊任代旅长,旅长;但著名的359旅的旅长我们暂缓一表。
第二十七章一个师出了三位元帅(中)()
(接上一章)
(一)。
“花篮里花儿香啊,听我来唱一唱啊,唱一儿唱。如今的南泥湾,是陕北的好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359旅是模范。我们走上前,鲜花送模范。”
提起359旅,人们一定会想起哼唱这首脍炙人口的《南泥湾》;人们会想起王震旅长、王首道政委两位老前辈的丰功伟绩。怕是很少有人知晓359旅第一任旅长是陈伯钧。
1937年9月的一天,毛主席在延安请客。要知道在那个艰苦的时刻,毛主席请客也是极罕见的。毛主席这次请的客人是四川军政首脑刘湘的代表王干青和陈笃斋。
陈伯钧的二哥,任职川军的陈笃斋,是长途跋涉,特意赶到延安,看望离家十多年的陈伯钧的。正好陈伯钧去延安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就陪同毛主席专门宴请了刘湘的代表王干青和陈笃斋。席间,毛主席兴致很高,谈古论今,无比风趣。毛主席高兴的是,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红军改编成了八路军。但就是在人民军队内部,改编过程的种种问题,也不是像毛主席酒席间谈笑那样顺利。
而此时,在井冈山就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在长征中坚决抵制张国焘错误路线的陈伯钧担任了三五九旅旅长。当年陈伯钧在湖南军阀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后,坚决不离开革命队伍,他家中几个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的哥哥非常着急,为了把他叫回来甚至发过“母病危”的电报。如今,陈伯钧的哥哥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人物,看到了成长为八路军高级将领的弟弟,感受了延安朝气蓬勃的风貌,理解了弟弟当初的选择。
吃完饭,回到住处,陈笃斋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他向陈伯钧诉说了他对毛泽东和张闻天的印象,甚至打算长留延安参加革命工作。陈伯钧安顿好哥哥,又回到毛泽东住处谈工作直到深夜。
陈伯钧的二哥在来延安前,曾给光宗耀祖的弟弟写信诉苦要钱,而且在毛主席面前也诉了苦。
1937年10月,陈伯钧的二哥准备返回四川。毛主席为此给陈伯钧写来长信,并赠款300元。这在当时经济困难的延安,可以说是天大的巨款了其实延安当时只拿得出100元,另200元要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找林伯渠才能拿到。
毛主席还关切地问和他一样嗜书如命的陈伯钧,看书没有?可见陈在毛心中的位置。
毛泽东的细心关怀使陈伯钧感动而不安,而他的二哥,也一直记得毛泽东嘱托:利用社会关系,做些可能做的工作。直到1945年,他的二哥在陈伯钧不再显赫之时,仍硬着头皮在与我党做一些青年工作。
(二)。
但就在送走自己二哥的当天,生猛火爆的陈伯钧打了一个不听劝告的司机一个耳光。这在国民党部队怕是司空见惯,无人理会之事。但在我党的部队就是天大的事了。
两天后,中央军委来电,召陈伯钧去延安。10月22日,陈伯钧一到延安,就受到了毛主席严厉的批评。毛主席说,主要是关于打人的事,自我批评不够,留守部队开支较多;对同志团结不够;统一战线中太清高,不虚心等。
毛主席说他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主观性太强,客观性太差,此其一。其二是由于一切问题尚未完全提到原则性来看,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对片面与全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未确实了解并统一起来。
陈伯钧完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毛主席还是不客气地让他回去再深刻反省几天。
(接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一个师出了三位元帅(下)()
(接上一章)
(三)
还有一个关于陈伯钧的,流传很广、几个版本的故事,在江华、华君武的回忆中都有记载。那是在八路军改编后,即将奔赴抗日前线时,一位旅长到延安去见毛主席,递上了“少将旅长”的名片。毛主席先有三分不快。随后,毛泽东问了几个有关部队的问题,该旅长的回答令毛主席不是很满意,于是毛泽东斥之:“什么少将芝麻酱!”这件事发生在1937年秋,后来传遍了边区,而陈伯钧本人却直到1944年,贺老总来信质问,才得知。对陈伯钧来说真可谓是饱读诗书,不谙世事。
还有一个版本这样写到:红军改编后,也有个别同志自认为部队是“正规国军”了,自己是什么将军了,而忘了根本。从目睹的一件小事上,也反映出这一错误情绪。一天,八路军某师的一位旅长到军委参谋部来,他穿着国民革命军的将校服,趾高气扬、神气十足地要见“泽东同志”。那个样子,令人好气又好笑,一位同志“一本正经”地接待他,故意拉长声调地问他是谁?报了名字。接待的同志装作惊愕地说,红军里有位xxx旅长,没听说有国民党xxx旅长,并问他有无名片?他很潇洒地拿出名片。接待的同志拿着名片向毛主席报告。毛主席见了这位旅长,狠狠批评了他一顿。以后,毛主席还几次讲过这件事,以此来教育干部,说搞统一战线不能统到国民党那里去,不能学国民党当长官的那个派头。
不过,当时旅长有好几位,不一定就是陈伯钧一人有名片。而且以陈伯钧与毛主席无话不谈的熟悉程度,陈伯钧大可不必多此一举。
按陈伯钧本人的说法是,一九三七年秋,在他任三五九旅旅长期间,带领七一八团驻防洛川。当地是统战环境,该地国民党驻军最高军阶为上校,为了双方联络时我方办事人员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团供给处主任处主任刘华春主动给旅、团首长各印名片一盒,陈的名片为“少将旅长”,文年生的名片为“上校团长”。这样做是出于对工作的考虑,当时毛主席并没有批评过他们。
同时,也是在刚改编不久,原定358旅旅长卢东生,因不满同志对他提意见,说他有军阀作风,就决意辞职,要求去苏联学习。使得中央觉得有必要立即整顿部队高级干部的作风。
面对着可能出现的的我军高级干部,在改编后,奔赴抗日前线前,有洋洋自得,忘了自己是人民军队的一员的苗头,党中央、毛主席很抓军队干部的作风,是非常及时和有效的。否则,娇娇之气带到抗日前线,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四)。
向毛主席发名片的是不是陈伯钧暂且不论,但历史事实是:在毛主席和陈伯钧谈话后的第三天,时任党最高负责人的张闻天召见陈伯钧,当面直接批评陈有军阀主义倾向。随后,军委毛主席决定陈伯钧离职去党校学习。
(五)。
就这样,陈伯钧就在几天后就要带队走上抗日前线时,办理了交接手续。这位黄埔六期生,有着超常军事理论素质的战将,毛主席嫡系又嫡系的老部下,只能站在延河边,含着满眶的热泪,送别了出征的,个个斗志昂扬的战友。
但毛主席仍然时刻关心着这位井冈山的老战友、老书友,1942年5月,国民党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之际,毛主席点名派陈伯钧到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负责作战事宜。1942年10月,陈伯钧被任命为385旅副旅长,协助王维舟旅长,驻防庆阳。
陈伯钧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除在解放战争中短期担任了兵团副司令、军长之职外,一直从事的是高级军事学校的领导工作。而原359旅的副旅长王震,接替他出任旅长后,带领359旅,在革命道路上,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在延安期间,毛主席准备与江青结婚,不少和毛主席长期在一起的战友,均表示反对。但大数人只是口头表示了反对意见,而陈伯钧却在毛主席与江青已经结婚数天后,亲笔上书表示反对。从以上几件事可以看出陈伯钧是个敢作敢为,非常有个性的儒将,既能干,书生气也太重。
(六)。
革命前辈陈伯钧没能长期担任359旅的旅长,直接在战争第一线发挥他的革命才华,一定是他一生的遗憾。
笔者写下如上这一段文字,不是对革命老前辈的求全责备,而是只想说明一个道理,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为什么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正是有了这铁的纪律,铁的信仰,一次次的沙里淘金,翻过前进道路上的一座座雪山,趟过一片片沼泽草地,这才铸就出一支铁的部队,狠狠打击了入侵的日本鬼子,开创了新中国。
第二十九章铁军的统帅在哪里()
(一)
完成了对八路军的改编任务后,改编长征时留在南方的部队,就成了延安的当务之急。统帅这支队伍的人选却成了难题。延安方面想到的是,这支部队将要在日、蒋的眼皮子底下发展,这位统帅必须既有坚定的党性和高度灵活性的人;而蒋介石当然也不希望看到一位自己不熟知,又和自己交手多年的老布尔什维克,带领一支队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活动;派自己的人去中共又不会接受,所以这个人必须是国共双方都能接受的人。
8。13淞沪抗战在上海打响前后,叶挺放弃了在澳门家中养的鸽子,来到了上海。他知道在上海便于及早得到党的通知。
广州起义失败后,党内的左倾领导,给了叶挺不公正的待遇。血气方刚的将军就此赌气离开了疆场。当叶挺一次次拿着望远镜,站在窗前或阳台上,瞭望着上海闸北的熊熊战火,这位北伐时期铁军的统帅,内心的焦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位红军的第一位总司令此时就像一匹极其优秀的战马,听到了战鼓金角隆隆响起,早已跃跃欲试,却始终无法上阵纵横驰骋!
那年福建蔡、蒋他们搞地方“革命”,赋闲在家的叶挺甚至也去参与了一下。但不久福建的“地方政府”就在蒋的威逼利诱下所瓦解。
前段时间,他保定军校的老同学陈诚,轻车简从到澳门来看他。陈诚因一直对蒋的旨意执行得最坚决,和蒋又在西安事变中同被张扬扣押,和蒋“共过患难”,现今是蒋介石身边红的发紫的人物。刚刚才被蒋介石任命为淞沪战役的前敌总指挥,又做了蒋介石的干女婿,所以被称作蒋的影子。
陈诚一进门就满脸堆笑地说,希夷老同学,这回可以和我们一起干了吧?
他满以为叶挺一听会很高兴,没想到叶挺冷冷地答道,谁答应和你们一起干的?
陈诚只得自己坐下来,依旧满脸笑容的对叶挺说,国共已经第二次合作,委员长已经发表了庐山谈话: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一起抗战嘛!你难道不知道?委员长和我说了,只要你愿意,马上宣布你为xx集团军中将司令,就是把我的位置给你,我也不会说一句!
没好气赶走了他保定军校的老同学陈诚,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国军集团军司令的职位,他在时刻等待着党的召唤!
十年啊,十年的碌碌无为啊!谁能知晓这位铁军统帅内心的焦渴,和他此时的想法呢?自从与潘汉年在香港短暂一叙,当潘汉年告诉他,他还记得当年北伐军攻占武昌,听过叶挺将军的讲演,清晰地记得叶挺将军当时那昂扬的气概。
得知党和那么多的同志还在关心着他的时候,他内心是多么激动!因为他听到了他最想听到的话,周公要见他!所以他马上收拾好,带着孩子,赶到上海,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位周公的到来。
(二)。
一天,叶挺买了报纸,从外散步回来,想从报纸上了解了解上海的战况。
还没进家门,叶夫人就抱着孩子,高兴地从屋里出来说,你要见的人来了!
叶挺大步跨进屋子,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他一把抱住来人,任由大滴的泪水洒在那人的肩上!这是一个久别母亲的孩子,见到母亲后的无比激动!
简单的虚寒问暖后,周恩来说,我们准备把红军改成国民革民军,蒋介石想派自己的人来领导。
叶挺说,他那是妄想!
周恩来说,所以我们想请你出山。
叶挺说,好,哪怕要我去延安指挥个千把人,我都愿意!
周恩来说,你还是那样的性格,要你总指挥干这个,不是大材小用?
叶挺听了觉得党组织并没有看不起自己,心里一阵激动,说,党叫我干啥就干啥!
周恩来随即把党想尽快改编长征时留在南方的游击队的设想,全盘告知了叶挺,并希望他尽快找陈诚沟通。
叶挺有点担忧地说,不知道我的党员身份同志们是否认可?
周恩来说,你的组织问题是怎么回事?我清楚,毛主席也清楚。你到延安后,主席会和你谈的。
(三)。
当叶挺在上海前线找到陈诚时,陈诚有点摸不着头脑,心想,才回绝我几天啊,又来找我?不过他能出山总比呆在家里的好!
当他听清楚了叶挺的来意后,不仅很怅然,他说,希夷老同学,你是不是这几年在家呆出毛病来了?好好的,兵强马壮的国军集团军司令不当,却要去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