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同志们再次被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和超常智慧所折服。
三)
毛主席接着命令郭局长,说:迅速将皖南的情况通报各战略区和各中央局,让他们知道情况,好早做准备,采取措施。
毛主席接着说:发电报给胡服(刘少奇的化名)、陈毅,要中原局加强对叶挺的联系,他们之间距离近,电台联络比我们延安这还要方便,还要通畅。要他们及时根据皖南战场的变化,对叶挺予以帮助和指导。要胡服迅速与陈毅回合,尽快统一指挥华中战场的行动。
参谋人员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有人记录下毛主席口述的命令,有人负责整理出电报,有人送到机要室去翻译,等到毛主席讲完一个命令后,参谋人员草拟的电报稿就出来了,经军委首长们审阅后,电报迅速地发出。
一时间,只听见毛主席讲话的湖南口音,参谋记录铅笔的刷刷声,拍发电报的击发器发出的滴滴声交织在一起,传到了全国各地,要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知道皖南事变的真相。
(四)
毛主席接着说,迅速电告八路军前方总部的彭德怀同志,就此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气焰一定会更加嚣张,要他们及时掌握日军、顽军和伪军的动态,坚决彻底打退他们的一切进攻,这样才能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还要命令黄克诚所率领的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尽快南下,支援皖南、苏南、苏北的新四军。
毛主席又说:发电给恩来,要他立即向蒋介石、何应钦交涉,要蒋介石下命令给第三战区的顾祝同,解除对新四军的包围,让路给新四军东进抗日。并要求南方局、东南分局,迅速通知皖南的地方党组织,要他们发动群众,尽可能地抢救、收容突围和失散的新四军指战员,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到新四军的江南、苏北根据地。
毛主席周密的善后处理方案一份份地通过电波发给了全国各地。
(五)
身在重庆的周副主席接到了党中央1月12日的电报后,立即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坚决要求顾祝同第三战区的部队在皖南停止对新四军的进攻,撤围让路。
蒋介石一方面装糊涂,说还要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真有此事,蒋口头表示一定下令查处!
身在重庆的周副主席接到了党中央1月12日的电报后,立即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坚决要求顾祝同的第三战区的部队在皖南停止对新四军的进攻,撤围让路。
蒋介石一方面装糊涂,说还要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真有此事,蒋口头表示一定下令查处!
另一方面,蒋介石严令顾祝同加紧对新四军的围攻,务必“一网打尽,生擒叶、项”。
周副主席深知蒋的脾性,光抗议没有作用,又立即以老上级的名义,打电话给远在皖南的顾祝同,要他立即对新四军撤围!
顾祝同采取不接电话,把事情推给参谋长等等拖延战术,只是口头上应付说好。
顾的参谋长接到电话,先是说交战的地点不清楚,情况不明,然后就不接电话了,直到皖南新四军被全部打散。
第二百一十七章叶挺被捕()
在皖南战场,饶漱石眼见突围无望,应该说他此时还算头脑清楚,他想起了一天前的延安来电,于是对叶挺说,看来要请叶军长到第三战区去谈判了。
叶挺说,谈判是要有本钱的,我现在几乎是光竿司令了,拿什么去谈判?
他又想到因受不公正待遇,离开党十年所走的弯路,心中不愿意到第三战区去和顾祝同等谈判。
叶挺到三战区所部不出其所料,果然遭到逮捕。
(二)
由于一连串的“劝降”对叶挺都没起作用,国民党方面便将叶挺相继送往上饶、重庆、桂林等数处秘密监禁。然而“皖南事变”毕竟是桩令举国震动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除了采取行动上的对应措施外,还通过社会舆论对国民党掀动的反共高潮予以有力的揭露和反击,民众的义愤被激起,强烈要求国民党当局对“皖南事变”有个说法,并妥善处理该案。
面对社会的诘问,国民党当局处境狼狈,在一系列“劝降”无果后,“皖南事变”一案长时间不得了结。为此,蒋介石不得不于1942年5月12日,亲自出马对叶挺“劝导”。因此事异常秘密,不为外界所知,但颇有心计的叶挺却凭借记忆,留下了一份简洁的文字记录。笔者认为可信度高,现改写如下: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二日晚八点半。
蒋介石步入客厅频频点首,口哼哼不止表示和叶挺打招呼。
蒋介石、叶挺、郭忏陪同,三人对坐。
蒋介石说:身体还好?
叶挺回答:还好。
蒋介石问:一年来修养怎样?有什么反省觉悟的地方?这几年没有让你做点事。
叶挺回答:屡经挫折失败,自觉能力薄弱,无法应付环境。
蒋介石又说:你这个人太老实,上了人家的当还不觉悟。人家叫你回去你就回去;叫你打就打,人家利用你完了还会杀了你。去年(应为前年)为什么不来见我就跑回去了,人家要你回去,你就回去?以前我就说过你跟着他们,他们会要你的命的,这次差一点吧!
叶挺说:因为辞职没有批准,只好回去。对新四军的案子我已尽了自己的能力。第一次给我们移动的命令,是我到上饶商议决定的。大意是,因皖南敌情和地形关系无法渡江,必须走苏南渡江过苏北;在移动期间,苏南皖南各军部署不变动。假如调几师迫在我们周围,则我是不能负责的,我预先已经说过了。又过江必须经过重重封锁线,必然会对敌作战,所以弹药须酌量发给。但到后来这个命令完全变更了,第二次命令要我们依期限由皖南渡江,又新调来三个师,连原有的共七个师,在我们一百里路以内的周围;弹药又不发给。这个时候我打电报去辞职,又没有批准,我只好带着部下去逃命。《孝经》上这样说:“小杖则受不觉悟,大杖则逃。”我们不善逃命,而至遭受灭亡,则是我对部下不起。现在上饶还监禁九百干部,我对他们应负责。我处置失当,我愿受军法裁判。
蒋介石大声说,你的部下就是共产党!他们破坏抗战,扰乱后方,你上了当还还对他们负责!这样我关起一百多人,是我错了?
皖南事变被国民党关押实际有三、四千人,蒋不会不知,因为他的部下不会不向他邀功,这位最高领袖也玩起了文字游戏。
叶挺:如果这样说,新四军开始就不应该成立了。
说到这无法谈下去了,
蒋介石为了留下余地,最后说:话就说到这里止!再说就不好听!你是不是共产党?
第二百一十八章袁国平之死()
(一)
1922年,袁国平考取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和毛主席成为校友。
1925年10月,袁国平乘船至广州,经复试被录取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和林彪同期。入校后,他积极参加左派学生运动,努力向共产党靠拢。在周恩来、萧楚女等共产党人的培养教育下,这年年底,他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1935年11月,袁国平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政治部主任,不久调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也就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前身,任第三科政委。不久,第三科改为红军教导师,他出任该师师长兼政委。
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当时项英向中央建议由张际春任军政治部主任。但是,毛泽东慧眼识英才,推荐袁国平担任这一重要职务,他在1938年3月18日给项英的电报中称赞道:“袁政治开展,经验亦多,能担负独立工作。”
这年4月,袁国平带领50多名干部从延安到达安徽岩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是由几十股红军游击队组成的,过去几乎没有政治机构,全部政治工作需从头做起。袁国平到任后,对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新四军的政治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建立健全了政治工作制度,规定团以上有政治机关,设党代表或政委,连设指导员,班排设政治战士。政工干部的配备,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在物色政治部敌工部长时,他经过反复考察,不避嫌疑,认为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的军部上校秘书林植夫表现很好,是个够条件的人选。但林本人却说自己不是共产党员,曾一度有过反共言论,不宜到政治部担任对敌工作。袁国平开导他说:“现在全国上下不分党派和信仰,一致对外,不必计较过去的事了。只要现在不反共,愿意接受我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好办了。”林植夫感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共产党也。”林任职后,工作积极负责,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二)
皖南事变发生后的第七天——13日晚上八九点钟时候,军部卫士连副连长李甫带领100余人突围至离军部六七里远的周家山洼时,突然发现一个血肉模糊的人躺在那里。俯下身去仔细一看,才看清是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大家立即围上去,连声喊着:“袁主任,袁主任!”
袁国平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地说:“你们走你们的,赶快突围出去,不要管我了。”
战士说什么也不肯丢下自己的首长,他们借着探照灯的光亮迅速查看了袁国平的伤势,发现他全身四处中弹,其中一颗子弹穿透左胸,浑身血糊糊的。李甫立即组织几位身强力壮的战士轮流背着袁国平继续突围。大家趁着夜色在山林中摸索着前进,天快亮时才赶到章家渡。章家渡水深齐胸,河面较宽,无从找船,几个人将袁国平抬在肩上涉水过河,走到水深的地方就举在头顶上。不幸的是,部队在过河时被敌人发觉,密集的子弹扫过来,许多同志牺牲了。袁国平也几次掉进水里,又一次次被战士们从水里捞起,顶起来继续前进。这样折腾了好几次,二三百米宽的章家渡用了40多分钟才渡过,100余名战士过了河只剩下三四十人了。
过了河,大家在章家渡下游的一个庙门口稍事休息。战士们围着昏迷过去的袁国平,一声声地呼唤着:“袁主任——袁主任——”过了好一阵子,袁国平慢慢地睁开眼睛,挣扎着用微弱的声音讲了最后几句话:“你们走你们的……赶快突围……不要……管……我了……,向……组织上……替我……汇……报……”
战士们感到揪心的难过,不忍心抛下敬爱的首长而去。袁国平了解自己的战士,为了不拖累部队行动,为了部属们能够轻装突围,趁大家不注意时,他从口袋里摸出手枪,向自己的头部扣动了扳机……
袁国平,这位不足35岁的新四军高级将领,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实现了“如果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做俘虏”的诺言。
第二百一十九章蜜蜂洞()
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项英、叶挺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等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在蜜蜂洞被副官枪杀遇难。
项英与周子昆遇害前,还在躲藏的蜜蜂洞内下棋,谈笑风生。据他身边的人员回忆,项英还写下了类似回忆录的文字,对他自己这几十年来革命生涯做了系统总结。他还说,这次吃了国民党的大亏,以后要还回来。
叛徒刘厚总将两人杀害后,也没有得到国民党的什么高官厚禄,反而被关进了监狱。
皖南事变中,军长叶挺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牺牲。由于濂坑村的群众基础好,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来到这里。
项英他们在地下党的带领下,来到一姓姜的农户家。姜岳凡是地下党,能够充分信任。在姜岳凡家住了三天后,转移到了附近山上的蜜蜂洞。姜岳凡则担负着部分警戒任务。看到国民党部队进山搜查,他便在门口挂一件白色衣服,通知山上人员注意躲避,减少活动;国民党部队走了,他就在门口挂一件红色衣服,表示暂时安全,可以出来活动了。由于这里树密山陡,始终没有被国民党部队发现,然而,项英和周子昆却倒在叛徒的枪下。
按照现存的蜜蜂洞地形地貌来看,他们住的蜜蜂洞洞内比较狭小,只能睡4个人。于是,项英、周子昆、警卫员黄诚和副官刘厚总在里面睡,其余人在外面搭棚子住。
3月13日,在上面山洞里的,除了项英、周子昆外,还有副官刘厚总,警卫员夏冬青、黄诚。这天白天,周子昆叫黄诚到山头上去陈望、守卫,傍晚回到洞里。夏冬青到下面茅绷弄水洗澡,因下雨雪,被阻在山下。
这一天,李志高带了一些人去侦察情况,购买粮食。还决定第二天即3月14日清早由刘厚总、李馅和两人下山去找旌、径、太县委书记洪林联系突围过江的事。
夜晚,洞里点着蜡烛,项英和周子昆在地上划了个棋盘,用小石子作棋子下棋。据黄诚回忆,大约10点多钟,他对项、周说:“天很晚了,首长睡觉吧2”周子昆答:“小黄,你先睡吧,我们等一下就睡。”这天晚上,项英、周于昆的心情比往日轻松,边下棋边谈心,黄诚听到他们说过这样一些话;“找到了地方组织,去江北就快了。”“只要不死,总会突围出去的。”“这次我们吃了很大的亏,总有一天要把这个帐算回来。”
蜜蜂洞这处山洞里的地势外高内低,里面石壁上不断有水滴下来,地很潮湿,靠洞口则较干燥。黄诚挨着石壁先睡下,过了一会儿,项、周以及刘厚总也都睡下。四个人睡的位置,从里到外,依次是:黄诚、周子昆、项英、刘厚总。
深夜2、3点钟即3月14日凌晨,黄诚睡得正熟,突然被几声沉闷的枪声惊醒。
根据事后黄诚的描述,他当时是左侧身睡的,一支快慢机枕在头下。听到枪声后,便伸手去摸快慢扰,突然一道电筒光射在他脸上,他的右臂挨了一抢,紧接着又是一枪,只觉得头“轰”的一下就昏过去了。这一枪打在脖子上部脑壳下,子弹自有至左穿孔。刘厚总以为把三个人都打死了,炒走了他们的武器和经费,急急忙忙下山,去向国民党当局邀功请赏去了。
事发前一天晚上,项英、周子昆等人还点蜡烛用树枝做的棋子下棋,刘厚总在旁边观看。不料,到了下半夜,刘厚总下黑手枪击三人,将熟睡的项英枪杀,将黄诚击伤。附近的警卫员听到枪声后赶来查看,发现项英和周子昆遇害。因为曾遇到慌张下山的刘厚总,警卫员立即追击,但没有追上。随后,在老乡的帮助下,项英与周子昆的遗体被掩埋在附近。
第二百二十章为何不敢撕破脸?()
顾祝同及上官云相当天就下令从7日凌晨开始对茂林地区的新四军进行围剿。顾祝同则直到8日才正式通过电话通知蒋介石及军令部部长徐永昌等。他在电话中说明,新四军不遵指定路线北渡,而是准备南下然后东去天目山一带再行北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新四军“非向镇江一带渡江,参加攻击我韩德勤军,即系绝不渡江准备窜扰后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